南美白對蝦淡養殖技術
時間:2022-03-16 02:24:00
導語:南美白對蝦淡養殖技術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選址
選水源好、無污染的區域,即淡水資源豐富,河道水流能經常供給,至少在5~10月份能充足提供;工廠較少,河道水質好,無環境污染,且進排水順暢。
2池塘面積和設置
池塘面積0.53hm2左右,既便于管理,又節省成本。面積過小,塘埂多,挖塘費用增加;面積過大,養殖管理不便,不易做到準確投喂飼料和準確觀察到蝦的吃食情況,喂料過多會造成浪費,過少則使蝦的食料不足。池塘深3m以上,水深2.5m左右。設置單獨的進排水系統,既可防病,又可調控水質。配備增氧設置,一般0.53hm2池塘設置增氧泵3只,每只15KW。
3放養前準備
3.1池塘清整
對老塘和魚塘改造的蝦塘,要進行排水清淤,保證池塘淤泥不超過10cm;池塘最好曝曬1周以上,要防止池底積水,但池泥也要保持一定的濕度。
3.2藥物消毒
放苗前20d左右,放池水不高于20cm,對池塘進行藥物消毒,以殺滅病菌和野食魚類。消毒藥物可用生石灰1800kg/hm2,或漂白粉(25%~32%有效氯)150kg/hm2,或菜籽餅300kg/hm2,2種類型消毒藥物不能同時使用,且必須間隔一段時間。
3.3進水肥水
放苗前8d左右可進水,進水時在進水口用70~80目篩網過濾,預防野食魚類及其卵進入,進水到50cm左右時進行肥水,一般用肥水王7.5kg/hm2、復合肥75kg/hm2,偏酸性的池塘用熟化干燥的雞糞效果較好,用量750kg/hm2左右,使水色呈黃綠色或黃褐色,透明度在35cm左右。肥水后劃塘面1/20用塑料布圍起來,配制成鹽度2‰的水等待放苗。肥水放苗后看水肥情況,池塘逐步加水,每次10~20cm。
4放養密度及規格
放養密度控制在75~105萬尾/hm2。蝦苗過少,浪費蝦塘資源;蝦苗過多,存量絕對值上升,水質很難控制。大量投喂飼料會導致水質破壞,大量換水致使水質很難穩定,容易發病。投放上述密度,產量可達4500~6000kg/hm2。蝦苗規格在體長1cm左右較好。蝦苗體質檢驗:取準備購蝦苗的池水,將毛巾浸濕,擰干后攤開,放入10只左右蝦苗,合上毛巾,10min后放回池水,若蝦苗成活率在90%以上,說明蝦苗體健質好,可購苗放養。
5日常管理
5.1水質管理
在蝦體長5cm前以水育肥為主,如水質清澈,要投喂有機肥、無機肥或生物制劑,努力使其水肥。蝦體長5cm后,要掌握水質透明度,一般控制在40cm左右。通過換水,適當投放沸石粉控制水質,使水質清爽。每15d要潑灑1次石灰水,使水質呈微堿性,利于蝦蛻殼補充鈣。至于定期消毒,以掌握控制水體穩定為目標,盡量少消毒。
5.2投料
當蝦體長2cm后開始投喂飼料,以每天每萬尾50g為開始基點,飼料投放量以觀察網內吃食為準,把1%飼料放在觀察網內,盡量做到準確,然后根據實際情況增減投放飼料量。
5.3巡查
在中后期必須做到勤巡查,觀察蝦塘是否缺氧,是否有單獨游蝦,如有游蝦說明蝦已發病,必須及時治療。同時還要防止野食魚類和有害動物的侵擾。
6病害防治
主要以調控好水質來預防蝦病發生,盡量控制水質穩定。如發生疾病,應掌握2個原則:一是發現細菌性疾病,可通過消毒、投喂藥餌來控制;二是發現病毒性疾病,必須及時早治,如已到后期,還是早捕為好,以免遭受大的損失。
6.1細菌性疾病
6.1.1紅腿病。附肢變紅色,特別是游泳足最明顯,頭胸甲地區呈淡黃色。防治方法:用大蒜素按飼料量的1‰~2‰,加入少量清水攪勻,拌入飼料,待藥液吸收后即可投喂,連喂5d能收效,以后按15d為1個周期投喂。同時潑灑含氯消毒劑殺滅蝦體及水體中病菌,并用漂白粉1~2g/m3殺菌。
6.1.2爛眼病。病蝦一般伏于水草或池邊水底,有時浮于水面旋轉翻滾。初期眼球腫脹,逐漸由黑變褐,以后潰爛,嚴重者整個眼球爛掉,只剩眼柄。防治方法:經常采用光合細菌、益生素等改良水體,保持良好水質;疾病發生后,全池潑灑溴氯海因2次,每次用量0.3g/m3,同時內服氧氟沙星,添加
量為0.1%,連續投喂3~4d。
6.1.3爛鰓病。病蝦鰓絲呈灰色,腫脹變脆,然后從尖端向基部潰爛,潰爛壞死部分發生皺縮、脫落。防治方法參照紅腿病。
6.2病毒性疾病
南美白對蝦的病毒性疾病主要為白斑病。病蝦先停止攝食,行動遲鈍,彈跳無力,漫游水面或靜臥水底不久即死。其體色有時輕度變紅,或暗淡退色,但有時體色并不改變。防治方法:全池潑灑溴氯海因0.3g/m3或二溴海因0.2g/m32~3次;將爬邊的病蝦撈出消毒,清除污染源;按飼料量的1‰~2‰添加EZO-生物活性劑,以增強對蝦的免疫及抗病力,按飼料量的1‰~2‰添加活力菌,以有效調節對蝦消化道內微生態平衡,同時內服一些抗病毒的中草藥,連喂7~10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