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為服務水平探索
時間:2022-09-25 06:12:00
導語:三為服務水平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電“三為”服務指的是縣級供電企業電力建設與發展要為農村、為農民、為農村經濟服務。當前,黨中央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號召。作為電力企業,如何在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中發揮“先行官”的作用。下面以漳州電業局縣級供電企業為例,談談當前影響“三為”服務水平的成因及對策。
一、現狀
漳州市位于福建省最南端,北接泉州東靠廈門南聯汕頭,是海峽西岸經濟區的重要組成部份,是福建省重要的電力基地。漳州電業局控股(含代管)的縣級供電企業有10個單位,擔負著該市(縣、區)供電區域電力用戶的生產、生活用電需求,年售電量占全社會用電量75%以上。
長期以來,由于歷史原因,農村電網缺乏資金投入,電網電力設備陳舊老化已嚴重制約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農村電網電力設施急需進行更新改造或新建。1999年以來,漳州電業局投資10.86億元進行農村電網建設與改造,農村電網技術裝備和供電可靠性得到了根本性好轉。農網改造后的“同網同價”,讓廣大農民的生活用電真正享受到了實惠。漳州電網實施“兩改一同價”,累計減輕了農村農民的負擔8億多元,有力支持了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生活質量的提高,被老百姓譽為“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
農村電網改造后,農電綜合售電價格的下調,特別是城鄉的居民生活用電同價,購、售電價空間大幅度壓縮,造成縣級供電企業的經營狀況相當困難;同時,縣級供電企業運營資產的擴大,使企業資產折舊和維護的固定成本成倍增長,所有這些因素都影響了縣級供電企業的進一步發展。面對新形勢,如何提升縣級供電企業“為農業生產、為農民生活、為農村經濟發展”的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更好擔當起建設小康社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歷史社會重任,已經擺在我們面前。
二、影響農電“三為”服務水平的成因
1、電網網架薄弱,使“三為”服務缺乏硬件條件
目前縣級電網發展水平只是“溫飽”水平,離“一流縣級供電企業”電網標準差距甚大。縣級供電企業供電范圍廣、供電線路長,現有各種電壓等級的變電站和輸配電設備都很陳舊,縣城供電電網大部份還沒有進行改造。國家投入農網、城網改造,改善了農村電網結構,改造了農村電網基礎設施,但因農網改造時間短暫、要求很高、投入資金有限,縣級電網需更新改造的設備、設施太多,現有的110千伏變電站多為單線供電或單臺的主變運行,無法滿足電網安全穩定的(N-1)準則。要滿足縣級電網(N-1)的要求,就必須投入大量資金,資金的短缺使“三為”服務缺乏硬件條件。
2、安全風險凸現,使“三為”服務缺乏安全基礎
農村電網改造中,農村用電設施集體資產的“無償”移交,原只抄見變壓器總表的工作擴展到臺區的千家萬戶,使農電工作量增加數倍,日常維護量也成倍增加,相應帶來的用電設施的安全責任風險,使縣級供電企業規避安全風險難度加大。近年來,人身觸電傷亡的訴訟案件一路飚升,索賠金額有的動輒百萬,數量之多令人瞠目。究其原因,一是農村集體資產的“無償”移交,帶來安全責任移交;二是供電企業部門是管電的,只要因“電”造成的事故,管電的多少要承擔些“無過錯責任”;三是受部分媒體誤導,許多電傷案件因沒有設定最高限額賠償標準,案件賠償高達百萬元之多。所以,農村電網改造后,供電企業安全工作更加艱難。
3、供電成本增加,使“三為”服務缺乏經濟保障
首先,成本加大帶來困境。農村電網“兩改一同價”的實施,一定程度上減少了縣級供電企業的經營收入;在改善農村電網結構和改善農村電網基礎設施同時,也增大了基層供電單位的管理成本。特別是“供電四到戶”、電力服務承諾制的推行和農村統管電工工資費用,使縣級供電企業電網維護費用、電力搶修費用、抄核收工作量等管理成本都是成倍的增加,造成經營收入減少、企業正常運營固定成本增加,經營利潤下滑,電網發展后勁乏力。
其次,購售電價差嚴重壓縮帶來經營困難。縣級供電企業收入的途徑只有購、售電價差一項資金來源。農村電網改造后,購、售電價差的嚴重縮水和企業正常運營固定成本的增加,導致縣級供電企業的生存、發展更加困難。農村電網的建設與改造,使10千伏的綜合線損下降幅度有限,因為農村電網10千伏線損主要是在空載損耗上,在解決農村用電的同時,變壓器配電臺區的增多,增大了總體的空載損耗。農網改造后,線損降幅最大的是農村0.4千伏低壓線損,平均下降幅度為一倍,即原來平均高達24%的低壓線損降至12%左右。但是,農村同時下調的電價幅度也在1倍左右;農網改造后農村其它分類電價也逐步下調,而省級給縣級企業的躉售電價這幾年一直在上調,這樣上下夾擊,導致縣級供電企業的綜合購、售電價差越來越小。農村電網改造雖然降低了農村10千伏及以下的綜合線損,但還不能補償農村分類售電電價的降低和躉售電價提高的兩面夾擊損失。再一方面,農網改造后隨著資產折舊的增加,縣級供電企業的固定成本增加較大。
三、提高農電“三為”服務水平的對策
當前,如何促進漳州縣級供電企業的改革發展,提升“三為”服務水平,推進“三新”工作順利開展。筆者認為,縣級供電企業要完善組織抓領導,超前規劃建電網、嚴細實新抓安全、調整戰略抓市場、規范管理抓服務,才能做好“三為”服務大文章。
1、完善組織抓領導,提供做好“三為”服務的組織保障
當前,供電企業改革與發展進程加快,供電企業的職能和角色發生了變化,要求各縣級供電企業必須盡快適應當前改革發展形勢需要,緊跟電力市場化改革發展的進程,盡快轉變供電企業自身角色,優化自身組織機構,尋找一條與政治體制改革相適應的路子。組建運轉高效、簡明、科學的企業組織機構,適應市場、改革發展和做好服務的要求。
優化組織機構應該重視兩個方面:
(1)超前規范企業組織機構設置,規范縣級供電企業組織機構時,必須建立與當前工作職能相適應的機構設置。
(2)必須按照電力體制改革后的新機制、新任務、新職責建立統一的組織機構。所有機構的設置最終目的都是為了提升“三為”服務水平,做好“新農村、新電力、新服務”工作。
2、超前規劃建電網,提高做好“三為”服務的硬件水平
要本著“著眼長遠,科學規劃,合理布局,面向未來”原則,將電網做強、做大、做好,使電能購得進、送得出,更好地服務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的發展。縣級電網建設和規劃要適當超前,使改革發展總體戰略清晰、措施方案有力。要抓緊制定縣級電網“五年規劃”和年度滾動的電網建設規劃,認真組織實施。超前策劃、抓住機遇,爭取政府相關部門和上級電力部門的有力支持,這是縣級供電企業改革發展的關鍵。
要積極爭取政府、企業、社會、集團、個人等各方的融資,加大對縣級區域內供電電網建設的投資。對重點用戶本著“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必須采取用戶、個人和企業多方籌措資金,解決好縣級供電網工程資金不足的瓶頸問題。
3、嚴細實新抓安全,夯實做好“三為”服務的安全基礎
要在縣級供電企業全面推行“農電系統標準化作業”,全面地宣貫企業“愛文化”。開展“愛心活動”,實施“平安工程”。抓緊全員安全培訓,提高企業全員安全素質。開展“零違章”、“零事故”活動,減少習慣性違章,最大限度地避免人為責任事故,創建“無違章班組”、“無違章企業”。要把“供電系統標準化作業”工作經驗全面推廣到縣級供電企業,促進縣級供電企業現場標準化作業的實施。要認真編制審定符合本單位實際情況的35種涉及輸、配、變電運行、檢修等專業的現場標準化作業指導書,在縣級供電企業全面實施現場標準化作業,進一步加強和規范現場安全生產作業的動態管理,確保人身設備安全。
要堅決地貫徹“三鐵反三違”精神,狠抓現場作業規范和文明施工。要嚴格地執行“兩票合格率”的統計、考核和培訓管理,千方百計提高兩票合格率和正確執行率;要加快推進變電站運行維護管理規范化、輸配電線路規范化管理工作,鞏固和提高供電所規范化工作。要在全體員工中廣泛深入地開展“六不干”活動(即無工作票不干、工作沒監護不干、工作前任務和安全不交底不干、沒停電不干、沒驗電不干、沒掛地線不干),積極地培養員工嚴謹作業行為習慣,努力營造“六不干”的氛圍。群策群力、嚴格實施、標本兼治、不懈夯實安全基礎工作。
4、調整戰略抓市場,營造做好“三為”服務的外部環境
認真提升“三為”服務水平,以誠信開拓電力市場,力爭獲得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要緊緊圍繞地方經濟新的增長點,不斷提高對用電客戶的服務水平,在服務的方式、手段,理念、舉措上不斷創新管理,切實轉變工作作風,以“用戶的需求就是我們的追求為目標”,贏得用戶的信任。作為電力銷售企業,必須在劃定的營業區域內認真執行電價政策,努力服務好現有用電客戶,才能吸引更多用電客戶到自己的供電區域用電,才能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縣級供電企業必須調整戰略抓市場,堅持與時俱進、穩中求發展、全面提升企業競爭能力,堅定地走股份制改革之路,圍繞企業改革發展這個主題,著力抓管理,重點抓安全,突出抓效益,關鍵抓隊伍,努力實現“主業生產求高效,多經產業尋突破”的目標。
5、規范管理抓服務,提高“三為”服務的水平
要全面推進供電所規范化管理,進一步完善供電所環境建設,加大供電所營業員、農電工培訓力度,統一使用“95598”服務電話,建立優質服務的“四項機制”(運行機制、保障機制、激勵機制、監督機制)。實踐“情系萬家燈火,用心點靚漳州”敬業精神,倡導“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企業精神,確立“員工稱心、客戶舒心、政府放心”的企業愿景,催生職工“快樂工作、快樂學習、快樂生活”的理念,宣貫企業的“愛文化”。以“三新”為目標,以供電所規范化為抓手,努力打造漳州“電力110”服務品牌,實現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的雙提高,實現主動服務、快速服務、盡力服務,努力提升“三為”服務水平。深化“新農村、新電力、新服務”主題,做好“戶戶通電”的工作,服務縣級電網經營建設、服務地方經濟建設發展,以誠信開拓電力市場,促進縣級供電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
- 上一篇:農村電網供電可靠性思考
- 下一篇:構建和諧農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