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我們強烈關注農民問題
時間:2022-02-12 10:12:00
導語:為什么我們強烈關注農民問題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這幾年,中國社會對農民的關注逐漸升溫,使得農民問題成為全中國社會一個共同的第一位的話題。大家用了“三農”這樣一個詞,用來概括對整個農村、農業和農民幾方面的問題。其實,“三農”中的關鍵是農民。農村和農業的主體都是農民,農民權利狀況決定著農村的興衰,也決定著農業的成敗。
平心而論,中國農民的命運在改革開放二十幾年里有了極大改善,如果否定這一點,我們的事業就無前景可言,因為以后的中國改革只能朝著既定的方向前進,那就是進一步的市場化和民主化。
農民的總體命運有了極大改善不僅是指絕大部分農民解決了溫飽問題,更是指農民有了極大的自由,固然這種自由的程度還需要大大推進。也許后一種進步更有意義。那種在學大寨的政治高壓下所發生的農民的故事,我們這一代人記憶猶新;不論這種故事帶給我們多少輝煌,都不足以彌補農民所付出的代價。遺憾的是年輕的農民和年輕的學者似乎不大懂得這一點。
那么,究竟為什么農民問題引起全社會如此強烈的關注?歸根結底還是農民的生存狀況令我們擔憂。農民的命運有了極大的改善是一個事實,但決定農民整體的社會性情緒卻是農民的相對生存狀況。農民的生存狀況改善了,但城市居民的生存狀況有了更大的改善,這種差異的突出表現是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的拉大。這種差距可能在5倍以上。這種差距本身足以引起普遍的社會情緒,如果再考慮到農村社會關系調整中的問題,這種社會情緒會導致某種程度的社會緊張。由此我們擔心農村社會的穩定。
不用說,農村社會穩定是中國持續邁向現代化的根本前提。事實上,一切現代主要國家在邁向現代化過程中都遭遇農民問題,這個問題解決的好壞,決定著這些國家現代化的速度和后果。由于歷史遺產的差異和一些偶然性因素的作用,西歐國家和美國在解決農民問題方面要比我們幸運許多,所以它們在現代化的道路上把我們暫時甩到了后面。中國在這方面是嚴重地不幸;中國傳統社會的制度沒有內含解決農民問題的可能性,而整個19世紀到20世紀前半期的國際環境則大大壓縮了中國解決自己的農民問題的可能性,這便注定了中國近代百年以上的農民戰爭。農民戰爭的實質是農民生存狀況發生危機以后高層政治平衡的喪失;戰爭只是尋找平衡的極端方式。說到這里,我們該清楚這樣一個道理——無視農民群體的生存狀況的現代化是盲目的現代化;持續地改善農民的生存狀況會給高層政治調整創造出積極平衡的廣泛可能性,從而為社會的全面現代化創造相對穩定的基礎。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然而,農村社會穩定只是一個抽象的命題。由農村社會穩定這個抽象命題到它成為一個真正的“問題”之前,尚有一個現實的邏輯鏈條,在這個鏈條的每一個環節上,代表未來正確方向的中國政治力量都有可能去積極工作,使“問題”不至于發生,或者不至于到我們完全喪失積極平衡的可能性的地步。我們有可能去做許多工作,我們還有很廣大的空間可以開拓,由此我們是樂觀的。
這種基于中國現代化的需要來談農民問題,也許在有的學者看來太過于“功利”了,或者說太過于“工具理性”了。然而,面對大跨度的歷史迷案,必須把價值訴求置于工具理性的分析之中,否則,價值訴求不會有答案。面對中國的農民問題,我們必須遠離政治浪漫主義,固守理性立場。由本文開始的“農民問題系列談”,將努力以此為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