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原創:論哲學對公共領域的關注
時間:2022-06-11 11:55:00
導語:獨家原創:論哲學對公共領域的關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公共性問題關系到每個人,關系到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系,因而關系到每個人的生存和發展。密切注意和深入解決當代社會的公共性問題,有助于從根本上引導人類社會走向公平、公正、合理的狀態,實現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因此,從哲學的角度對當代社會的公共性問題加以思考就顯得非常重要。
人類的現實生活包括公共活動領域和私人活動領域兩個方面。公共活動領域問題的實質就是共性問題,對公共活動領域的關注也就是對公共性的關注。對人類活動的公共領域和公共性問題加以思考,是哲學最重要的使命。關注公共活動領域是哲學的一個必要的維度。所謂哲學回歸生活世界,不應僅僅是向私人生活回歸,更重要是向公共生活回歸。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以通過政府改革來解決公共性問題或危機為標志的公共活動領域的當代轉向,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提出了新的時代課題。
關鍵詞:哲學公共活動領域公共性
前言
近一些年來,公共性成為學術界關注的一個重要問題。特別是政治學和社會學領域的一些專家學者從各自的角度分別研究了關于公共性的諸多問題,從理論上為我國公共性問題的解決做出了貢獻。然而迄今為止,對于公共性還較少系統的、總體的研究,或者說還較少哲學的研究。換句話說,也就是,哲學關于公共性的研究還不夠深入、不夠系統。為了能對這種狀況的改變有所幫助,本文想就公共性的本質內涵,哲學研究公共性的意義,我國現階段公共性的問題和特點,以及如何為我國公共性問題的解決創造條件,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等問題來談自己的一些體會。下面從三個方面來展開論述。
一公共領域的本質內涵與哲學之關系
1.公共領域的理論
1.1.1漢娜•阿倫特的“公共領域”理論
阿倫特認為古希臘城邦的公共生活組織是人類政治活動的典范,因此她所援引的公共領域理論資源主要來自于古希臘的政治經驗,她的公共領域的概念也即經常被人們稱為“古典型的公共領域”。她建議把它解釋為人的三種最基本的活動:勞動、工作和行動。這三種活動都是極為基本的,因為它們分別對應于擁有生命的世人的三種基本條件。”
阿倫特認為人類的三種基本生存狀態:勞動、工作和行動,分別對應著人與自然、人與文明和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她認為,勞動是相對于人體的生理過程而言,每個人的自然生長、新陳代謝及其死亡,都要受到勞動的控制和制約,勞動是人的生命本身,其目的是維持人的生命。
總的來說在阿倫特的理論中,政治屬于行動領域,雖不完全等同于公共領域,卻是公共領域中重要的一個方面。阿倫特認為在開展政治活動的公共領域中,作為平等主體的人們應該討論、溝通,這是一種人存在的真正的生活狀態。阿倫特認為隨著資本主義文明的擴張,公共領域逐漸被私人領域取代而出現萎縮,只有勞動而無行動,只有行動而無政治,因此在阿倫特的公共領域理論中,她最關心的是如何把政治行動起來,她主張只有把公共領域恢復為實踐政治的理想模式,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其進步作用。但是由于阿倫特沒有進一步思考如何使公共領域在代議制民主制度內部建制化問題,因此一些學者認為其公共領域理論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對于這種局限性的突破則由哈貝馬斯來完成。
1.1.2哈貝馬斯的“公共領域”理論
哈貝馬斯將公共領域與私人領域區別開來。私人領域包括狹義的市民社會,亦即商品交換和社會勞動區域。除此之外,私人領域還包括婚姻家庭的內在領域。公共領域則包括政治公共領域和文學公共領域。文學公共領域以文化產品市場和“城鎮”(town)的出現為基礎,以俱樂部和新聞出版為形式,以公眾輿論為媒介,將社會的需要與國家相連接。政治公共領域則是從文學公共領域中進化而來。公共領域在整體上介于私人區域和公共權威區域之間。
哈貝馬斯認為公共領域具有政治功能,他將經濟市民變為國家公民,均衡了他們的利益,使他們的利益獲得普遍有效性,于是,國家消解成為社會自我組織的媒介。在這個時候,公共領域就獲得了政治功能。哈貝馬斯的政治公共領域有以下特征:第一,它是各種公眾聚會場所的總稱,公眾在這一領域內對公共權威及其政策和其他共同關心的問題做出評判。自由的、理性的、批判性的討論構成它的首要基本特征。第二,公共領域發揮自己政治功能的前提條件是政務活動的公開化和公共領域的開放性,因此公開性和開放性是政治公共領域堅持的基本的原則。
1.1.3公共領域內涵
近代社會的公共性思想主要以一種消極或否定的形式表現出來。從古典自由主義的內容來看,雖然是在自由的旗幟下包含著各種相互沖突的政治哲學,但大多數自由主義理論家以“自然權利說”和“契約論”為核心,就“有限政府”及其職能進行了多方面地探索和論證。無論是自然權利說,還是契約論,都是為了權力制約、市民利益、和公民的權利保障尋求歷史前提和邏輯起點,而權力制約、市民利益、和公民的權利保障又是法治的根本和核心。因此,可以說近代社會把政府的公共性看作一種法律責任和義務。
公共領域的內涵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規定:
(1)公共領域位于公共權力領域和私人領域的張力帶,行使著對公共權力批判監督的責任;
(2)公共領域是由盡可能多的人參與、表達社會意愿的一個公共空間,各種觀點和意見能在其中相互碰撞、展開理性討論;
(3)公共輿論是公共領域的核心,公共領域通過公共輿論形式發揮自己的作用。
由于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歷史背景的差異,各國公共領域的發育與成長的路徑千差萬別,就此而言,中國公共領域的建構,自然要扎根于中國的歷史和現實。我們承認,在關于我國社會自主力量問題的討論中,借鑒了西方公共領域的話語,但這是以批判、超越的方式借鑒的,我們特別強調這一話語對我國社會現實的有效性。因此,我們主要從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社會現代化過程著眼,立足中國特定的歷史傳統和現實情境,包括經濟、政治、文化等社會生活的諸多方面,強調中國公共領域的自然生成性特質,努力營造公共領域問題研究的中國語境。
2.公共領域與哲學
哲學和其他任何學術、科學一樣,不應當也不可能只是一種自娛自樂的活動和自私自利的享受,不能只關心私人活動領域。哲學作為“時代精神的精華”不是私人性的,而是公共性的,是對人類生活及其轉型的自覺反思,是對人類存在的現實的和終極的意義或價值的探索。哲學的真正本性就在于關注公共性,即關注公眾、關注整個社會、整個國家乃至整個人類。
這是研究公共領域必然落腳的問題,也是我國探討公共領域問題的主要價值取向。在這個問題上存在著兩種相反的觀點。一種觀點認為公共領域理論只是西方語境下的一個特殊話語范式,主要針對的是西方社會,并不適合用來分析中國的社會和發展道路,中國也不具備產生公共領域的現實社會和文化條件。更有學者直接指出,現實條件下建構起來“公共領域”都是“偽公共領域”。另一種觀點則認為,中國文化和社會條件的特殊性并不意味著中國就無法建構起公共領域,隨著全球化、信息化和現代化的推動,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和社會生活的深遠變化。必然導致公共領域的發生。
二我國現階段的公共領域的哲學問題反思
1.公共領域是人自由權的化身
康德認為,從公共性的要求來看,政治與道德、公共權力與民眾公意應該是一致性的。這樣公共性就意味著權力不是無限的,公共權力的運用須遵循公共權力的先驗而肯定的原則,也就是先驗的公意。只有如此,政治權力才是合法的,才有廣泛的公意基礎。這是由人類自由地運用理性的天然本性所決定的,也是人類自由地進行意愿表達和自由決定自己行動的天賦權利。
當一個系統中的一切異質性因素都被消滅干凈的時候,這個系統也就趨于穩定和靜止,可是同時它也就失去了發展的動力;當一個社會的一切資源和空間都被政治國家所壟斷時,這個社會的秩序就完全地被政治國家所控制。可是,同時,來自于社會自身的創造力也就不可能再被政治國家所接受,甚至不被它所允許。
2.公共領域是一個相對的概念
公共領域是一個相對性的關系范疇,它與市民社會、政治國家是相對應而存在的。一個人,當他在家庭和經濟領域中進行私人的自主活動時,他是社會中的“私人”或“市民”;當他進行社會交往和文化批判活動時,他是社會中的“公人”或“公眾”;當他進行政治活動的時候,他就是政治國家的“公民”。
公共領域是理念層面的公共領域,是從其描述性意蘊中剝離出來的本質內涵。與公共領域的描述性意蘊強調它的實體性存在不同,公共領域的分析性意蘊則否定它是一個擁有固定邊界的物質性空間,而認為它是在與政治國家和私人領域的相對關系中獲得自身規定性的相對性的關系范疇,是一種抽象性的存在。
在馬克思看來,真正意義上的市民社會是在資本主義時代形成的。也就是說,市民社會是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產物。它是一個擺脫了政府干預的自由放任的純經濟領域。當然,自由放任的市場經濟和封建的政治國家的性質是相沖突的。因此,只有在資產階級通過革命后,市民社會才被真正確立了起來。對此,馬克思指出,資產階級“政治革命打倒了這種專制權力,把國家事務提升為人民事務,把政治國家確定為普遍事務,即真實的國家。這種革命必然要摧毀一切等級、公會、行幫和特權,因為這些都是人民脫離自己政治共同體的各種各樣的表現。
3.專業領域本身并不就是哲學研究的最終目的所在
哲學專業研究的真正任務在于鍛造哲學思維的方法論武器,以便在哲學面對公共領域的復雜問題時能夠有一把更犀利的理性的解剖刀。歷代杰出的哲學家,都是從具有專業水準的深人的哲學研究中找到新的更有力的哲學思維方法,因而才能在面對公共領域的問題時幫助和引導公眾突破陳舊的思維模式,達到對事物的歷史、現實和未來的更深刻的理解,啟迪智慧和創造能力,推動認識與實踐的發展。
4.公共領域與私人領域
公共領域和私人領域的區別就是公和私、集體與個人的區別,是自由和必然的區別,是永恒和瞬間、有限和無限的區別。公共領域在一定意義上是比私人領域更富有意義的范疇,人類如果僅僅停留于私人領域,僅僅具有私人性還不是完整意義上的人。阿倫特指出:“獨處的貧乏在于他人的缺失;就他們而言,私人并沒有出現,因此就像他并不存在一樣。不管他做了些什么,對別人來說都毫無意義,毫無影響,對他至關重要的東西對別人來說則無足輕重。”發生在私人領域內的活動是為了滿足個體生存意志和獲得生活必需品的活動,而公共領域則為人的個性、為人的自由發展提供了廣闊的表現空間,因此,公共領域是自由王國和永恒世界,與私人領域的必然王國形成鮮明對比。
公共領域和私人領域相互聯系,互相依存,在政治哲學中,說公共領域是“公共的”,并不意味著它與私人領域絕然對立,恰恰相反,它是私人領域的一部分。哈貝馬斯指出,私人領域當中包含著真正意義上的公共領域;因為它是由私人組成的公共領域。私人領域主要指涉及私有財產和私人生活空間,它是為個人生命的維持和避開公眾注意的隱私需要而提供的一個可靠的隱蔽場所,它為人們提供了進入公共領域的物質性條件,以使人達至更高的存在。同時,公共領域不可能、也不會要求取代和覆蓋所有私人領域,私人領域的存在是公共領域存在的前提和條件,“一個人假如不能擁有一所房屋,他就不可能參與世界事務,因為他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屬于自己的位置。”
只有當私人們聚集到一起,把屬于私人領域的感覺和意見拿來相互交換,形成某種共識的時候,公共領域才得以形成。如果一旦公共領域取代和覆蓋了所有的私人領域,則公共領域本身也行將滅亡。
由于人的實踐活動領域可分為公共活動領域和私人活動領域,因而人的活動所應遵循的原則是利他性(或公共性)和自利性。每一個領域需要不同的原則,一旦錯位就會給該領域造成消極影響或損失。一般說來,私人活動領域以自利性為行事原則,體現一種個人本位主義,即每個人可以是謀取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經濟人”,以個人利益為根據來對一切進行理解、判斷和選擇;在公共活動領域以利他性或公共性為行事原則,體現一種“公共人”品質。作為“公共人”,不能謀取個人利益最大化,相反要謀取公共利益最大化,有時甚至為了公共利益犧牲自己的生命。尤其是像國防保衛、消防、公共醫療等公共領域的工作人員,時刻都要準備為了他人和民眾利益獻出自己的生命。
5.公共領域虛擬空間的構建
因社會組織自主性欠缺,難以進行自由的組織化利益溝通與協商來影響國家政策的制定過程,中國一直以來都不存在公共領域。表面上看這種說法有道理,但終究似是而非。中國歷史上的確不存在公共領域,當下卻的確已存在公共領域。但當下公共領域主要不以“現實”的形式呈現,而是主要以“虛擬”的形式呈現——這是它的存在遭到忽視的主要原因。中國公共領域的虛擬性源于其基礎的虛擬性:在體制改革和信息化過程中,從網絡、公共電視、平面媒體等生發出來的虛擬社會組織。
現實中,虛擬的公共領域正是通過公共事件或者公共話題形成虛擬社會組織,聚合公共輿論,批判或影響政治決策,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公眾對公共事務的日常參與,促進了政治的民主化,維護與增進了公共利益。
6.民眾公眾公共意識的淡漠
反映在公眾對公共領域的問題缺乏興趣,投票率的一降再降,公共討論機制形同虛設,最終使“公共意見”淪為受集團控制的領域,淪為“操縱的公共性”,當不同個人的意見受到操縱時,就無所謂“私人”,同時也無所謂“公共”。因為公共性原本的意思就是讓參與者均能公開地發表自己獨立的意見,當人們不能或不想對自己生活于其中的共同體制度表達自己的意見時,制度也就喪失其合法性的根據。阿倫特認為,在現代,公共領域的喪失的最明確證據莫過于人們幾乎徹底喪失了對永生的本真關懷;與此同時,對永恒的形而上學關懷也已經徹底喪失了,而且前一種喪失在一定程度上被后一種喪失掩蓋了。
哈貝馬斯特別強調公共領域的價值,認為它正遭受商業化原則和技術化政治的侵害,使得人們自主的公共生活越來越萎縮,人們變得越來越冷漠和無情,只有重建非政治化、非商業化的公共領域,才能使人們在自主的公共生活領域重新發現人的價值和意義。社會輿論的突顯和發展與市場經濟密切相關,在某種意義上我們可以稱之為輿論社會的到來(這種輿論社會是繼市民社會、公共領域、信息化、全球化背景下的一種新的交往機制,不代表任何具體的社會形態。
三哲學對我國公共活動領域的關注
現階段,我國社會正處于由傳統向現代快速轉型的關鍵時期,這一時期在社
會物質財富極大增長和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各種社會矛盾和社會問題也層出不窮。基于這一社會現實,作為一種動員社會力量、利用社會資源解決社會問題、實現社會良性發展的有效方式,社會運動能夠也必然在當今社會發揮獨特的作用。我國各級政府部門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既不能把民間自發社會運動看作洪水猛獸,也不能坐視不管。社會運動應該引起政府對有關社會問題的注意和重視,政府完全可以利用社會運動的契機,動員、整合不同的社會力量,促進相關社會問題的解決,實現社會的和諧發展。
1.現實社會與人活動的互動性
由于人的實踐活動領域可分為公共活動領域和私人活動領域,因而人的活動所應遵循的原則是利他性(或公共性)和自利性。每一個領域需要不同的原則,一旦錯位就會給該領域造成消極影響或損失。一般說來,私人活動領域以自利性為行事原則,體現一種個人本位主義,即每個人可以是謀取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經濟人”,以個人利益為根據來對一切進行理解、判斷和選擇;在公共活動領域以利他性或公共性為行事原則,體現一種“公共人”品質。作為“公共人”,不能謀取個人利益最大化,相反要謀取公共利益最大化,有時甚至為了公共利益犧牲自己的生命。尤其是像國防保衛、消防、公共醫療等公共領域的工作人員,時刻都要準備為了他人和民眾利益獻出自己的生命。
馬克思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反復強調,歷史活動的主體“是現實中的個人。也就是說,這些個人是從事活動的,進行物質生產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質的、不受他們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條件下能動地表現自己的”。這樣的活動主體必然是一種具體地處于一定社會關系中的個人,以一定的方式進行生活實踐的個人,可以通過經驗觀察到的發展過程中的人。而與之相對,馬克思所批判的舊哲學則把活動主體不是設想為“絕對精神”、“自我意識”、“唯一者”,就是設想為“人自身”。人、自然和社會之間又是一種相互形成、相互開放的關系。
現在的問題是參與公共活動的人們未能體現出利他性的原則,反而體現自利性,出現了角色需求的錯亂,即以私人活動中的“經濟人”角色、身份來要求自己,從而導致了公共活動領域的私人化。對此,公共選擇理論除了未能提出批評外,還認為從事公共活動的人本來就是“經濟人”,因此,只有通過對公共活動領域進行市場取向改革,才能相對地減少公共活動領域中謀取私利的行為。這實際上等于為那些以公謀私的人的行為提供了一種理性辯護,這樣一種辯護只能導致政府的進一步失靈和公共性更嚴重的喪失。
2.公共活動領域價值的取向
我們研究公共政策價值的最終目的是要在制定和實施公共政策的實踐中堅持明確的價值取向因為價值取向是公共政策最本質的規定性從行政管理學和公共決策學的角度看任何公共政策都要作出某種選擇選擇是否恰當取決于對政策對象即客體的認識和價值判斷是否正確如何確保政策主體對政策客體作出準確無誤的價值判斷是政策過程中的一個核心問題實際上也是一個價值取向問題公共政策價值取向是指政策主體確立的政策價值活動的方向政策價值取向決定于主體的政策價值追求而主體的政策價值追求決定于主體的利益與需要價值取向在政策過程中對目標的確立方案的選擇價值的判斷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本人認為公共政策應堅持下列價值取向。
社會輿論的產生和發展孕育了一種新的時代氣質和文化精神,倫理道德是其最內在的精神本質。社會輿論的倫理精神是通過其基本價值導向和規范而表現出來的價值理想精神,與傳統倫理精神有根本的區別,是社會輿論本質的反映。社會輿論的倫理(這里所界定的倫理不是狹義的倫理道德而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的總稱)精神主要表現為個體倫理精神、權利倫理精神和契約倫理精神,這些倫理精神對構建和諧社會具有重要意義。
3.“公共領域”是聯系國家與社會的橋梁
“公共領域”是市民社會特有的,從社會分化出來,由私人集合而成的公眾的領域,在這一公開的場合,他們就一些共同關心的問題展開討論,并將一些要求反
映至國家公共權力部門。我們可以想象:架在一條大江上的大橋,橋跟兩岸的堤都有一定的聯系,橋的兩端在兩端的江堤都有一部分延伸的地方。兩端的江堤就分別是國家和社會,橋就是“公共領域”。然后我們可以看到:“公共領域”是聯系國家與社會的中間橋梁,不僅如此,這橋在江的兩堤都有延伸的部分,“公共領域”
本身就是市民社會所特有的,從“社會”而來;另一面,“公共領域”一定程度上進入了國家公共權力部門。國家與社會是被公共領域分開的,也是被公共領域連著的,既界定國家與社會的不同區域,也使兩者聯系。
4.哲學要走向大眾市民
如果哲學只專注于在專業領域里深究而不走進社會這個大講壇,不僅影響哲學的發展,而且危及哲學的生存,未來的哲學更應當關心公共領域,大力開拓公共領域的哲學。哲學表達方式不應當只是追求與科學表達方式的一致性,還可以追求與文學表達方式的一致性。面向公眾領域的哲學,在表述形式上也許應該更像文學,而不是更像科學。其實,在科學走出專業領域進人公眾領域,如進行科學普及教育時,最經常運用的恰恰是文學的表達形式。在這方面,哲學也需要向科學學習。從我國來說要從理論指導上說要以“以人為本”作為基本原則和指導方針。“以人為本”就是指把人作為社會的主體和中心,在社會發展中以滿足人的需要、提升人的素質、實現人的發展為終極目標。在改革和完善公共性事業體制時,要把滿足人的需要作為各項社會事業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滿足人們的多方面社會需求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如果有十個人,我們圍桌而坐,每個人都表達他的意見,每個人都聽別人的意見,那么一個理性的意見形成過程就能透過交換意見而進行。參與者中誰最適合將我們的觀點陳述給上一級的議會,也會變得很清楚;而在上一級的議會中,我們的觀點會透過其他觀點的影響而獲得澄清、修正,或證明是錯誤的。絕不是說國家中的每個住民都必須是這種會議中的成員。并非每一個人都想要或必須關注于公共事務。如此,可能會有一個自我選擇的過程,將一個國家中真正的政治精英聚集起來。對公共事務沒有興趣的人,只消滿足于由別人在沒有他參與的情況下為他做決定。但每個人都要有機會參與。
5.積極開發利用網絡等新媒體,以促進人民對各種議題的呼應
①要重新設計并提高搜索引擎能力,以便于它既能提供又能引導關于各種議題的理論和實踐信息,并更切合人們的興趣和視角。
②要改變傳統紙質媒體與新媒體之間的資源平衡,建立更多具有替代性的中轉媒體,并加強互聯網的使用。
③要不斷探索新媒體的潛力,以便建立一種旨在刺激辯論的“網絡中國”。
④要創建一種“在線對話行動力量”,來加強網絡論壇的積極性。
與傳統大眾傳媒相比,網絡公共領域最大的特點就是提高了公眾參與政策制定、評價的熱情,構筑了公眾與公眾之間、公眾與公權力之間互動的平臺,成為培養公眾參與精神的新搖籃。市民社會的多元價值評判經過公共領域(自發的公共聚會場所或機構),進行公開的、自由的、理性的討論和認同而整合為公眾輿論,進而通過政治生活系統(如新聞媒介、壓力集團、代議機構等)成為統治者制定公共政策及典章規則的依據和輿論督導力量。
總體上說,傳媒既是一種技術性的信息承載平臺,又具有特別突出的影響力,因此,以加強傳媒作為構建中國公共領域的突破口,既具有可操作性,又便于衡量效果。最后,以重大社會事件如三鹿奶粉事件為切入點,加強全國范圍內的大討論,促進公共領域建設。我們不應該因這些事件的惡理性而感到失敗,它正好說明了我國社會轉型的癥結所在,也指明了今后社會轉型應該努力的方向。就這些事件本身來講,也激起了前所未有的大討論,這種討論正是建構公共領域所需要的。從這個意義上看,諸如三鹿奶粉事件等重大社會事件不僅促進了大眾媒體的發展與反思,也增強了人們的公民意識、維權精神,并極大地說明了公共領域建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四結語
就中國當代公共領域的現狀來說,我們認為還基本上處于零散、不健全、缺乏有機性的階段,社會公眾對國家和社會事務進行民主參與、公開討論、平等協商、有效監督的公共平臺尚未成型,國家與社會之間的對話機制還不健全。因此,要建立一個成熟有效的公共領域,使之成為國家與社會互動的中介還有漫長的道路要走,需要來自國家與社會的雙重努力。
在當今高度發達的信息社會,公眾對傳播活動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并且往往單方面地依從媒介信息的引導。我們的大眾傳媒一定要重視并利用自己是一種特殊的公共空間這一天然優勢,促進我們的公共領域建設。然而,檢視如今的大眾傳媒,在對待民眾、對待政治的傾向上,有些表現確實應當引起我們的警惕。一是過分追求“對上負責”,以居高臨下的姿態“教化”民眾;二是迎合民眾,以滿足市民文化消費為旨趣。這些傳媒的掌握者和運作者諳熟市場規律,張揚商品意識,利用職業優勢誘導大眾消費潮流,甚至人為地制造出流行的時尚和偶像,以便從中牟利。許多品位不高的出版物的風行都是作者棄雅從俗、傳播者精心“包裝”“炒作”的結果;三是“告別革命”,對政治文化有意冷淡、疏離,對現實社會中的重大問題或回避,或冷眼旁觀,缺乏應有的關心。
參考文獻:
- 上一篇:獨家原創:商場銷售部門團隊建設論文
- 下一篇:獨家原創:中國金融技術外溢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