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有引力的電本質論文
時間:2022-01-10 04:17:00
導語:萬有引力的電本質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電荷中心論
物理學中已經引入了重力中心(重心)、質量中心(質心)、動量中心等概念,我們在這里引入電荷中心(荷心)的概念,定義如下:
①、物體中所有正電荷可認為集中于一點,這一點叫做物體的正電荷中心,簡稱正荷心。
②、物體中所有負電荷可認為集中于一點,這一點叫做物體的負電荷中心,簡稱負荷心。
這兩個中心的位置,在平均意義上分別代表著物體中正負電荷的分布中心。
二、電荷中心論的三點基本假設:
①對任意一個物體來說,正負荷心在任意時刻不可能絕對重合,這兩個中心總存在一定的距離,它們的平均距離用r0表示.
②通常情況下,物體中的負荷心以r0為半徑,繞正荷心高速旋轉,轉速約為6.6×1015r/s,在平均意義上物體中的正荷心與質心重合。
③對任意一個凈電荷為零的物體來說,其單位質量內正負荷心所含電荷量的數值均為Q0=9.648534147×107c/kg≈9.6×107c/kg,質量為m千克的任何物體內其正負荷心所含電荷量的數值均可表示為Q=Q0×m。
三、正電荷中心的受力情況
既然正荷心與質心重合,所以,我們研究正荷心的受力情況就等于研究質心的受力情況。當兩物體發生相互作用時,兩負荷心繞各自正荷心旋轉時的平面和相位差是隨時間而改變的,服從概率論統計規律。
圖中的四個圖分別表示質量相等的兩個物體a和b發生相互作用時,兩負荷心在某四個時刻的位置,這四個位置出現的概率相等,其中R表示兩質心的距離。由圖可知:r1<r2<r0<r3≈r4<<R,隔離正荷心(質心)b并對其進行受力分析(本文均以向右為力的正方向),當兩電荷心出現在圖中四個位置時質心b受到的合力分別為:
兩負荷心在圖中四個位置時質心b所受到的合力的平均值為:
如果兩負荷心旋轉時的轉軸始終與兩質心連線垂直,那么在任意一個周期內質心b受到的合力的平均值為:
設某一時刻兩負荷心旋轉時的轉軸與質心連線的夾角分別為β1和β2,那么質心b所受合力在兩質心連線上的分量的瞬時值為:
而平均值為:
得出質心b受到的引力為:
根據以上分析我們給出任意兩質點間的萬有引力為:
例如對于太陽來說地球中的B為:
則地球中的正荷心所受引力為:f地=5.4×1024B地M地2=5.4×1024×1.8×10-52×(5.976×1024)2=3.5×1022(N)太陽對地球的萬有引力為:
根據萬有引力的電本質可推出萬有引力應當與介質有關。
五、關于地磁場
地球中負荷心繞正荷心旋轉時的轉軸,在地軸上(且與地軸不完全重合的軸上)占有極微小的優勢,從而使地球具有全球性的磁場(且地磁北極和南極與地理南極與北極不完全重合),這就是地磁場產生的原因。
六、關于重力加速度和物質波
由①式可以看出,負荷心在繞正荷心旋轉時,在任意一個周內質心分別要受到一次引力和斥力作用,而引力總大于斥力,所以質心表現為引力,引力場中重力加速度的方向在每一個周期內都要變化一次,即重力加速度的頻率約為6.6×1015HZ,正因為如此,物質在引力場中運動時的具有波動性,這就是物質波和光波的本質。
由③式可以看出,當β1=0(或β2=0)時,質心所受合力為零,也即在負電荷心轉軸上質心所受合力為零。由于地球中的負荷心旋轉時的轉軸在地軸上占有微小優勢,可預言在地球的兩極附近重力加速度,而在赤道附近重力加速度。
七、真空中光速率不變及光線在引力場中的偏轉的原因
可以預言光子并非真正的中性粒子(由于它的磁矩極小,現代技術無法預測出),在光子中負荷心繞正荷心(質心)旋轉時,其轉軸始終在運動方向上,即質心在運動方向上所受萬有引力始終為零,所以光子的速率不受引力場影響。這就是真空中光速率不變的真正原因。而質心在垂直于運動方向上的萬有引力不為零,所以光子在引力場中運動時,光線要偏向引力場,這就是光線在引力場中偏轉的真正原因,并非空間彎曲。
光波的頻率與負荷心繞正荷心旋轉時的轉速相等。
八、結束語
本文應用電荷中心論述了萬有引力的電本質,并應用萬有引力的電本質解釋了地磁場,物質波、光波產生的原因,以及光的速率不受引力場影響和光線在引力場中偏轉等現象。
本文提出的以下三點預言有待于實驗支持:①萬有引力與介質有關。②重力加速度的頻率約為6.6×1015HZ。③地球兩極附近重力加速度,而赤道附近重力加速度。
由于水平有限,文中錯誤之處在所難免,敬請各位專家、讀者、同仁志士不吝指正。并希望與讀者合作共同完成上述實驗。[摘要]本文應用電荷中心論將萬有引力統一在電的本質上來,應用萬有引力的電本質可解釋物質波、光的波動性、光速不變原理,以及光線在引力場中偏轉等現象,從而實現了萬有引力和電磁力的統一。
[關鍵詞]電荷中心論萬有引力的電本質地磁場物質波光波
- 上一篇:廣義相對性原理分析論文
- 下一篇:絕對空間理論發展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