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體育審美論文
時間:2022-12-04 10:20:44
導語:學校體育審美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簡溯“樂趣”和“美”的關系
我們從國內外美學大師對美的定義中認證關于“樂趣”和“美”的關系。我國美學大師朱光潛在《談美書簡》談到美與勞動樂趣的著關系時解釋:能引起“注意”和“緊張”就說明勞動內容和方式都有吸引力,使勞動者感到發揮肉體和精神兩方面本質力量的“樂趣”,這“樂趣”就是美感[5]。美學大師康德指出審美是不涉及概念而普遍的使人愉悅的東西,英文中“愉悅”與“樂趣”均可用joy和joy-ful表示,表達快樂的情趣,屬于人良好的心理活動。中文運用時根據需要而選擇不同的詞性。中西方哲學美學大師也大徑相同地認為使人“愉悅”“快樂”的東西就是美。美與樂趣或是愉悅之間存在著相互依存和相互影響關系,二者缺一不可。本文研究體育樂趣必須研究體育審美,以此作為研究的邏輯起點,從理論上找尋缺乏體育樂趣的內在原因。
談到體育審美,自然關注到體育美學以及實際運用情況。中國知網檢索期刊文獻,在“主題”欄中輸入“學校體育審美”,30年(1987-2018)間收集文獻僅47篇,與體育樂趣一樣,研究文章較少,可見體育審美和體育樂趣理論與實踐長期處于被忽略的狀態。雖然我國體育美學作為獨立的研究領域已有幾十年的歷史,還仍然以借鑒國外體育美學研究成果為主,歐美和日本在體育美學研究方面有著豐碩成果,對我國體育美學有直接的影響。目前國內體育審美主要觀點有如下幾類:第一,身體美學論。美國心理學家舒斯特曼的《身體意識和身體美學》[6]對我國身體研究有較大的影響,舒斯特曼的觀點是如果西方哲學繼續致力于履行“認識你自己”的格言,那么就應該做到認識自己的身體自我、身體感知和身體行為。他認為“身體”與“肉體”有著本質的區別,身體是富有生命活力和情感,敏銳而有目的取向的,而肉體是單純由骨肉聚集的物質。因此,他通過積極的身體訓練方法進行身體美學研究,探討改良和培養我們的身體意識,所指向的是關注身體發展的身心體驗,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審美培育。第二,體育審美文化論。以康德審美鑒賞為理論依據,力圖突破認識論闡釋,認為審美既不是客觀的[7],也不是主觀的,而是“主觀表象為客觀”是“以客觀表象的形式表現出來的主觀普遍性”。提出審美是超主客關系統一論,以“物我一體”思維方式關注人在體育運動學習中的美,追求人與運動融合。認為“物我一體”或“物我兩忘”將成為體育審美文化論,追求現實狀態與精神境界的融合。第三,體育美學系統論[8]。其研究切入點主要以身體美和運動美為審美對象的研究,從客觀角度分析體育美,包括人的形體健美、運動項目表征形式美、體育競賽欣賞與審美等。體育存在美的功能性研究,這類研究至今仍占體育美學研究較大的比重。如健美操、瑜珈、體育舞蹈等形體和動作對審美的闡釋。綜上所述,我國體育美學理論在借鑒國外成果的基礎上已經構建了獨立的學術體系,但在學校體育實踐過程運用范圍局限,甚至處于忽略狀態,主要是受到“實用”體育的影響,認為體育美學不像掌握體育技術和鍛煉手段那樣能在實踐中直接產生運用效果,學校體育樂趣迷失的原因,很大程度是缺乏體育審美意識和缺少審美設計。隨著大眾生活水平的提高,體育逐漸從追求健身的“實用”價值轉向追求完美的全面發展價值,尤其對于青春煥然的學生群體追求美是永恒的主題,幫助學生享受體育樂趣,首先是幫助學生建立起體育審美的思維方法,在運動中發現體育美,學會審美成為學校體育不可忽視的教育內容。
3尋找體育樂趣,開啟審美活動
3.1學校體育審美教育的必要性。長期以來學校體育以號召運動為主要方式,學生被要求參加各項體育活動,被動性大于主動性。體育鍛煉中人的情感意識被忽略[7],增強體質是鍛煉的重要目的,美與否不在體育活動考慮的范圍內。在這種情況下,審美缺失導致形成難以突破的幾個瓶頸:(1)重視技術或體測成績,輕視人的運動感受,強制“跑圈”的體育使學生厭倦體育課,體育學分完成,體育也就終至;(2)重視布置體育任務,輕視體育吸引力的設計,忽略了解學生自覺自愿的情緒,造成學生主動體育效果不理想,學生為了學分而體育的現象比較普遍;(3)雖然體育美無處不在,在審美認意識淡薄情況下,缺乏發現美和宣傳美的能力,缺乏美的引導致使體育也無樂趣可言。在尋找體育樂趣而引發的體育審美的思考中,我們面對著體育無樂趣與體育缺失美的事實,也認證了由于審美缺失而給予學校體育發展帶來的困惑。審美教育應列入學校體育改革事項中。3.2學校體育審美內容。學校體育審美內容包括了審美教育、審美對象、審美目的等研究。3.2.1體育審美教育。體育審美教育與運動技術教育的目的是有區別的。運動技術的教育是教會學生掌握鍛煉身體的方法,從技術認知起點到掌握技術結束,著重于知識學習和技術的掌握,運動成績是唯一的知識獲取的評判標準。與技術教育不同,從審美角度判斷其功效,不是看教育能帶來多少知識,而是看教育能夠帶來多少愉悅,體育審美教育是以追求樂趣為目的。審美思維要求體育學習改變教學方法,不僅從技術學習入手,還必須關注體育審美,幫助學生在接觸新技術時從欣賞技術入手,設計新穎的學習環節,抓住學生對新鮮事物感興趣的特點,以動作美吸引學生,培養學習興趣,引導他們由淺入深地體驗掌握技術的獲得感,改變用分數控制學習熱情的教學方法,體育審美教育強調樂趣伴隨的學習,自覺主動的學習。3.2.2體育審美對象。老師和學生既是體育審美的主體,又是體育審美客體。傳統體育通常將教師形象、教學組織、運動管理、環境設計等環節視為體育管理中教學規范,作為約束性管理條例,體育審美要求將教學所有環節當作師生共創與審美的過程,因此呈現出鮮活的人性化的特點。首先,要求體育教師樹立審美意識的思想。老師作為審美主體在課堂個人形象、行為言止、教學示范、教學組織與方法等,不僅符合體育課堂規范,更應看成是能夠讓學生產生愉悅的審美對象。體育老師創造美:(1)個人形象美,身著運動服,精神抖擻,熱情活力,老師形象應成為學生樂于接受體育的榜樣意義。(2)講解與示范美,老師的技術動作能夠吸引學生注意力并使學生產生模仿動作的沖動,在優美動作示范下學習成為有吸引力的自愿活動。(3)教學方案,具有審美效果的教學方案不僅考慮學生掌握技術的學習成效,要考慮如何能夠吸引學生身體和精神注意和緊張,促進學生全身心投入的事是具有美感的事。(4)教學組織,課堂隊伍調動及活動狀態需要考慮到整體美感,雜亂無章的自由活動,使課堂整體活動既沒有美感,同時存在安全隱患,老師在備課應給予重視。學生創造美:(1)學生精神面貌,學習中專注和努力的表現,體育課堂特有的積極運動,相互交流,爭取優勝的主動學習性;(2)運動著裝,因為體育課堂是集體運動為主要內容的課程,從學生服飾穿戴上能夠準確地反映其參與運動的熱情,一群著便裝、涼鞋、牛仔褲等不便利運動服飾的學生,完成破壞了體育課堂審美;(3)審美價值觀,體育比賽是鍛煉人的意志與品格,比賽中勝不驕敗不餒的體驗,練習中堅持與放棄的意志體驗,游戲中主導與服從的角色體驗等等。這些是學生體育審美不可匱缺的品德美體驗。體育美包羅萬象,針對學校體育最為重要的是師生共創之美,釋放在傳統體育中生硬的規范和紀律約束的體育規定,從體育審美角度用追求和欣賞的方法體現創新教育手段。3.2.3體育審美目的。由于青少年學生正處于身體發育期,身體原本健康,這種情況下,以健康為內容體育目標,不能引起多少共鳴,倘若采用學生熱衷不褪地追求美的目標,鼓動學生參與體育,更貼近學生的需求。現代科學研究的成果證實,任何生命機體的積極性歸根到底都是由它的需要引起的,并且指向于滿足這些需要。《普通心理學》(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出版),馬克思也指出:他們的需要即他們的本質。愛美之心人人皆有,特別是青年人對美的追求是一無返顧的。為此,讓學生愛美與愛運動成為內心共同需要的動機,這無疑有助于對學生體育活動積極性內在機制的深刻把握,以此提升廣泛開展體育活動水平。3.3學校體育審美的設計方法。在體育審美設計上,必須把服務的概念放在優先的位置上,設計工作是為了如何獲得別人興趣(而不是自己興趣)的主觀和客觀的理解。體育審美設計的步驟主要由三個環節九個要素組成(見圖1)[10]。第一環節(三個要素),傾聽、觀察、尋找問題是非常重要的環節,往往大家開始對于體育審美的設計都無法充分想象出它的樣貌,只能是朦朧的一種渴求。因此,審美設計任務之一就是促成師生對美這種渴求清晰地表達出來,收集信息成為主要工作,接近師生渴求改變事件。第二環節,集中注意力地關注,并記錄篩查出由大到小,由易到難,由簡到繁渴求事件,進入整體改革體系中,綜合分析和統一處理,突出記錄對渴求事項的解決方法,設計方案。第三環節,聚焦和構筑成果,服務設計的過程與成果均為設計著力部分,檢驗成果與反饋信息。審美設計與科學實驗不同,科學實驗中科學家關注和確認一個過程,過程精準成果就有效,成果可以不同于預先假設。審美設計關注和確認的是結果,無論過程怎樣,作品是最終得以呈現的成果。因此,審美設計中,過程和結果具有同等重要性,好的審美設計過程恰當地瞄準了正確的方向,并提示了審美中的問題,通過設計使原本只能達到功能性效果的事件,同時也能夠變得賞心悅目起來。圖1體育審美設計方法圖設計過程中事件應整體性地被關注,事件的所有人以共謀的形式參與,建立在共同意圖和相互共情的基礎上的審美設計,才能形成審美主客觀系統聯系,使所有聽到、看到、注意到的事物都以這種形式聚到一起而形成了理解和意義的一致圖像,這樣的體美融合項目設計才會是好的設計。
4學校體育審美的實踐成效
本研究認為通過審美設計的體育內容更豐富,相比較傳統體育方法更能吸引學生的眼球,雖然體育活動有著成千上萬的各類,設計方法靈活多樣。闡述三種不同類型體育活動的審美設計,如藝術類體育課程、戰術類體育課程、長跑課程等,展示體育樂趣與提升教學質量的實踐成效。體育中有許多與音樂相結合的體育藝術項目,如啦啦操、體育舞蹈、瑜珈、武術等。由于運動項目極具觀賞性,成為體育審美典型代表,這類項目的愉樂程度極高,從幼兒園乃至到大學逐漸成為校園體育課程的喜愛的項目。4.1以啦啦操美學設計作為案例一。課程的設計需要教師有較為全面的審美意識,從啦啦操美學表現的四要素設計入手,設計要追求符合青年學生熱情奔放動作,合理運動量、美的展示和獨創性。課程設計的基礎從“構成”作為設計起點展開。點:啦啦操課程的“點”可以體現在花球這一道具的運用,通過花球組成遠近、輕重的變化效果,構成美感的形象。線:線是點的移動軌跡,線能體現“活潑”“流暢”“柔和”的美感。課程設計中通過手持花球進行多樣化的手臂組合形成線的特性,通過設計直、曲、繞等手臂動作展現線性美感。面:線的移動軌跡形成“面”,完整的啦啦操動作設計風格,可以體現生動,活潑。自然,輕快,愉悅等主題,將“面”的優點展現出來。體:體由多面組成。結合體育課程內容目標的多要素入手、既展現習得運動技能,保持身體健康,同時社會適應能力在團隊配合中得到提升。教學目標體現動作之美、團結協作之美、抗挫折之美、體力耐力之美等。色彩:啦啦操中色彩往往給人們帶來不同的感受。冷暖、輕重、擴張或收縮、前進或后退等感官刺激,可以通過課程設計中花球的顏色改變,小團隊的隊服。通過多樣的色彩組合激發學生的不同情緒,帶來美的感官體驗。4.2足球戰術美學設計作為案例二。中國足球運動的成績一直徘徊不前,實質是人們沒有在足球運動中感受到它美的價值,只是把它看作是集體對抗游戲。足球運動實際上包含了技術美、戰術美、人體美、意志美、懸念美等豐富的美學要素,若能把足球技術課程教學中更多地參透美的元素,引起學生對足球美的感受,從審美鑒賞角度培養終身體育的習慣,那是有一定的實踐意義。以足球“踢墻式二過一和回傳反切二過一戰術配合”作為足球課程體美融合的案例,其著重點在于戰術的審美。降低難度,實現完整戰術的配合體驗,觀賞完成每一次配合的自我審美愉悅。足球戰術教學中審美關注點,著重與學生交流足球戰術如何表現人與人之間意識構思,再通過跑位配合展現了出奇制勝的智慧美。足球戰術極其豐富,在比賽中于千變萬化之時,蓋于誘敵深入而促成利己之勢形成,戰術運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比賽勝負。因此,通過多媒體把戰術中智慧與體能相結合而呈現的美感畫面展示出來。足球戰術教學在課堂上先進行固定配合練習,再進行變化配合練習,通過足球課程學習掌握戰術的固定配合技術,提供教學比賽機會,學生體驗戰術運用,體驗比賽場上移動配合、構成戰術時機和完成戰術過程。以此體驗足球的智力美和技術美的樂趣。4.3長跑項目教學的案例三。田徑訓練作為一項著重個人素質訓練項目,訓練過程中需要對單個動作進行不斷重復加強的枯燥訓練,那么,類似這樣的運動項目既枯燥單調,愉悅感較低的項目,需要老師創意性地設計練習,以豐富多樣的方法抵消單調與枯燥。老師打破傳統的“單兵訓練”模式,針對隊員們各自的體能特點,把主項類似的學生按小組安排訓練任務。以小組成員共同練習為常態,以游戲和團隊活動為主要方式,變個人任務為小組任務,不僅能保證隊員保質保量的完成課堂任務,還能促進隊員間的團隊意識和互幫互助的精神。雖然是個人運動項目,用集體訓練方式增強集體意識,強化集體榮譽感。通過單項運動集體練的教學改革,有了活躍的鍛煉氛圍,同學間相互鼓勵,相互比拼,每個人不但運動量增大,而且在集體群練的熱鬧氛圍中學生心情由孤獨變愉悅。
5結語
審美教育可以通過講座、視頻、版畫、攝影、競賽等無數手段灌輸正確的審美觀念,也可以采用傾聽、設計以及與學生互動的方法將美學原理貫穿到體育課程中,體育美的教育是幫助學生尋找體育樂趣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新時代學校體育一定是情感參與的體育,不只是成績與體能達標的數字體育,要看到體育審美設計的潛能及對于青少年學生的吸引力,使學生在運動中快樂起來,才能實現廣泛開展校園體育活動的目標。改革開放40年以來,“廣泛開展”依然是難題。重視體育審美活動,深化審美研究,有助于體育樂趣形成,使之成為實現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的突破口。
作者:王穎 單位:福建江夏學院
- 上一篇:高壓輸電線路質量管控技術研究
- 下一篇:中小學校陽光體育運動開展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