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敏感元件應用分析論文

時間:2022-06-23 08:54:00

導語:半導體敏感元件應用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半導體敏感元件應用分析論文

摘要:本文重點介紹光敏Z-元件、磁敏Z-元件的特性、典型應用電路、設計方法和應用示例,供廣大用戶利用光、磁敏Z-元件進行應用開發時參考。

關健詞:Z-元件、光敏Z-元件、磁敏Z-元件、傳感器

一、前言

光敏Z-元件是Z-半導體敏感元件產品系列中[3]重要品種之一。它具有與溫敏Z-元件相似的伏安特性,該元件也具有應用電路極其簡單、體積小、輸出幅值大、靈敏度高、功耗低、抗干擾能力強等特點。能提供模擬、開關和脈沖頻率三種輸出信號供用戶選擇。用它開發出的三端數字傳感器,不需要前置放大器、A/D或V/F變換器,就能與計算機直接通訊。該元件的技術參數符合QJ/HN002-1998的有關規定。

磁敏Z-元件是Z-半導體敏感元件產品系列中[3]第三個重要品種。它具有與溫敏Z-元件相似的伏安特性,該元件體積小,應用電路極其簡單,在磁場的作用下,能輸出模擬信號、開關信號和脈沖頻率信號,而且輸出信號的幅值大、靈敏度高、抗干擾能力強。

光敏、磁敏Z-元件及其三端數字傳感器,通過光、磁的作用,可實現對物理參數的測量、控制與報警。

二、光敏Z-元件及其技術參數

圖1電路符號與伏安特性

1.光敏Z-元件的結構、電路符號及命名方法

光敏Z-元件是一種經過重摻雜而形成的特種PN結,是一種正、反向伏安特性不對稱的兩端有源元件。

表1、光敏Z-元件的分檔代號與技術參數

名稱

符號

單位

閾值電壓分檔代號

測試條件

T=20°C或25°C

10

20

30

31

閾值電壓

Vth

V

<10

10~20

20~30

>30

RL=5kW

閾值電流

Ith

mA

£1

£15

£2

£3

RL=5kW

導通電壓

Vf

V

£5

£10

£15

£20

RL=5kW

反向電流

IR

mA

£45

£45

£45

£45

E=25V

允許功耗

PM

mW

100

100

100

100

轉換時間

t

ms

20

20

20

20

閾值靈敏度

Sth

mV/100lx

-80

-120

-150

-200

RL=5kW

閾值靈敏度溫漂

DTth

%/100lx×°C×FS

>-4

RL=5kW

M1區靈敏度

SM1

mV/100lx

200

250

300

350

RL=Vth/Ith

M1區靈敏度溫漂

DTM1

%/100lx×°C×FS

>-3

RL=Vth/Ith

反向靈敏度

SR

mV/100lx

>800

E=25V

反向靈敏度溫漂

DTR

%/100lx×°C×FS

>-1

RL=510kW

圖1(a)為結構示意圖,圖1(b)為電路符號。元件引腳有標記的或尺寸較長的為“+”極。

該元件的命名方法分國內與國際兩種:

國內命名法:

國際命名法

響應波長代號:

1—0.4~1.2mm

2—0.2~1.2mm。

2.光敏Z-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線

圖1(d)為光敏Z-元件的的伏安特性曲線。在第一象限,OP段M1區為高阻區(幾十千歐~幾百千歐)。pf段M2區為負阻區,fm段M3區為低阻區(幾十千歐~幾百千歐)。其中Vth叫閾值電壓,表示在T(℃)時Z-元件兩端電壓的最大值。Ith叫閾值電流,是Z-元件與Vth對應的電流。Vf叫導通電壓,是M3區電壓的最小值。If叫導通電流,是對應Vf的電流,也是M3區電流的最小值。在第三象限為反向特性,反向電流IR是在無光照時反向電壓VR為25V時測量的,其值(微安級)很小。

3.光敏Z-元件的分檔代號與技術參數

光敏Z-元件的分檔代號與技術參數見表1。其分檔代號按Vth值的大小排列。型號分二種,按其響應波長分。目前產品波長代號皆為1。

三、光敏Z-元件的光敏特性

1.無光照時光敏Z-元件正、反向伏安特性的測量

用遮光罩把光敏Z-元件罩上,即在無光照的情況下,利用圖1(c)特性測量電路測量其正、反向伏安特性,測量電路與方法與溫敏Z-元件相同[6]。

2.光敏Z-元件正向光敏特性

把Z-元件接在正向特性測量電路上,Z-元件放置在可變照度的光場中。測量時照度由小到大,每次遞增100lx,用數字照度計校準,然后測量Z-元件的正向特性,記錄不同照度時的Vth、Ith、Vf。從測試可知,光敏Z-元件的閾值點P(Vth,Ith)隨著照度的增加,一直向左偏上方向移動如圖2(a),Vth隨光照增加而增大,Vf變化較小。Vth、Ith與照度L的關系參看圖3。

光敏Z-元件的正向特性還具有光生伏特現象,Z-元件的“正”極即光生伏特的“+”極。目前,光生伏特飽和電動勢為200mV左右,短路電流隨光照增強而增大。當照度為100lx~5000lx時短路電流為幾微安至幾十微安。

3.光敏Z-元件反向光敏特性

把Z-元件連接在反向特性測量電路中,并把Z-元件置于可變光場中。改變光場照度,用數字照度計校準,測量其反向特性,即反向電壓VR與反向電流IR的關系。其特性如圖2(b)。可以看出其反向電阻隨照度增加而減小,反向電流隨光照增強而變大。

四、光敏Z-元件的應用電路

光敏Z-元件有與溫敏Z-元件相似的正、反向伏安特性,溫敏Z-元件的應用電路,在理論上都適用于光敏Z-元件。考慮到光敏Z-元件的Vth、Ith、IR有一定的溫漂,因此在光開關電路中,應當有抗溫度干擾的余量,在模擬應用電路中,應采用具有抗溫漂自動補償電路。

1.M1→M3轉換,輸出負階躍開關信號電路[3],[4]

負階躍開關信號輸出電路示于圖4(a),工作過程的圖解示于圖4(b)。在無光照時,OP1為光敏Z-元件M1區特性,閾值點為P1(Vth1,Ith1),E為電源電壓,以負載電阻值RL和電源電壓E確定的直線(E,E/RL)交電壓軸為E,交電流軸為E/RL。Q1為無光照時的工作點其坐標為Q1(VZ1,IZ1),輸出電壓VO1=VZ1=E-IZ1RL。我們選擇合適的電路參數,使在照度為E2時,閾值點P1移至P2,并剛好在直線(E,E/RL)上,這時Q2與P2重合。光敏Z-元件開始進入了負阻M2區,Q2點在幾微秒之內即達到了f點[5],其坐標為f(Vf,If)。此時輸出電壓為VO2=VOL=Vf,輸出端輸出一個負階躍開關信號。為了得到一個負階躍開關信號,在照度為L2時,工作點Q2與閾值點Vth2重合,電路中各參數必須滿足的條件可用下述狀態方程描述:

E=Vth2+Ith2RL(1)

其中,負載電阻值RL一般為1~2kW,選擇原則是,當在照度L2時,Z-元件工作在M3區,工作點Q2的電壓為VZ2=Vf,電流為IZ2=If,電壓與電流之積為VfIf=P,并且P≤PM≤50mW。即在功耗不大于50mW的情況下,選擇較小的RL,這個開關信號的振幅為DVO:

DVO=Vth2-Vf(2)

公式(1)告訴我們為了要得到負階躍開關信號,E、Vth2、Ith2三者之間的關系。這時還要考慮以下幾個問題:

(1)從圖3(a)知道照度L越大,Vth越小,Ith越大,IthRL也越大,DVO將下降,以至會發生因振幅過小滿足不了要求的情況;另一方面,過大的照度也是不經濟的。也就是說,照度選擇要適當。

(2)在應用的范圍內,在無光照不輸出負階躍開關信號的情況下,工作點Q1選擇應盡量偏右,這樣有利于減小監控或報警照度。

(3)供電的直流電源應是一個小功率可調電源。在照度L2監控或報警時,其值應與(1)式計算值相等。

2.反向應用輸出模擬電壓信號

Z-元件反向電流極小,呈現一個高電阻(1~6MW),這個電阻具有負的光照系數,并在較高電壓(30~40V)下,不發生擊穿現象。圖5為反向應用電路及工作狀態解析圖。可以看出在無光照時,L1=0,工作點為Q1(VZ1,IZ1),輸出電壓為VO1,則:

VO1=E-VZ1=E-IZ1RL

當光照為L2時,伏安特性上移,工作點由Q1移至Q2(VZ2,IZ2),輸出電壓為VO2,則:

VO2=E-VZ2=E-IZ2RL

反向光電壓靈敏度用SR(mV/100lx)表示:

(3)

3.M1→M3,M3→M1相互轉換,輸出脈沖頻率信號

該電路僅需三個元件,用一個小電容器與Z-元件并聯,再串聯一負載電阻RL,即可構成光頻轉換器,如圖6所示,達到了用光敏Z-元件實現光控脈沖頻率的目的。與溫敏Z-元件脈沖頻率電路相同,在無光照時,電源通過RL對電容器充電,當VC<Vth時,Z-元件工作在M1區,當VC≥Vth時,Z-元件迅速由M1區經M2區工作在M3區。M3區是低阻區,電容器迅速通過Z-元件放電,當放電至VC≤Vf時,Z-元件脫離M3區回到M1的高阻區,電源通過RL重新對電容器充電,如此周而復始重復上述過程,由輸出端輸出后沿觸發的脈沖頻率信號。信號頻率用f表示:

(4)

t≈RLC

從式(4)可以看出,光照越強,Vth越小,而Vf基本不變,因而頻率上升的越高。在弱光和強光下,Vth靈敏度較低,所以頻率靈敏度也較低,在300~1000lx有較高頻率靈敏度。RL值選擇范圍是8.2kW~20kW,C選擇范圍是0.01mF~0.22mF,E應為(1.5~1.8)Vth。數值小的電容器振蕩頻率較高,也有較高的頻率靈敏度,電源電壓的范圍較窄;數值較大的電容器振蕩頻率較低,頻率靈敏度也較低,但電源電壓范圍寬。

五、光敏Z-元件特性與應用電路總結

光敏Z-元件的伏安特性與溫敏Z-元件的伏安特性是極為相近的,前者的光特性與后者的溫度特性也非常相似[6]。

Z-元件的特性及應用電路可以概括為:一個特殊的點,即閾值點P(Vth,Ith),該點的電壓靈敏度為負,電流靈敏度為正。有二個穩定的工作區,即高阻M1區,和低阻M3區。在VZ<Vth時,工作在高阻M1區,在VZ≥Vth時,迅速越過負阻M2區,工作在低阻M3區,當VZ≤Vf時,又恢復到高阻M1區。有三個基本應用電路,即開關電路,反向模擬電路和脈沖頻率電路。有四個主要參數:即Vth、Ith、Vf、IR。

上述三個基本應用電路參看表2-1、表2-2、表2-3。表2-4是表2-1中RL與Z-元件互換位置后構成的正階躍開關電路與輸出信號波形;表2-5是表2-2中RL與Z-元件互換位置后構成的NTC電路。

光敏Z-元件的電參數中Vf的溫度系數稍小,Vth、Ith、IR三個參數的溫度系數稍大。在要求較高的場合,應當采用電路補償或元件補償,使之滿足設計要求。

六、光敏Z-元件應用示例

1.有溫度補償的光開關電路

該電路使用兩個光敏Z-元件,并做反向應用,要求兩個Z-元件的反向電流相等,且反向溫度靈敏度溫漂DTR相近。其中V2避光、V1用于光照。圖7(b)為解析圖,無光照的伏安特性為V1(0lx,T1℃)和V2(0lx,T1℃)有溫度變化的伏安特性為V1(0lx,T2℃)和V2(0LX,T2℃),V2受光照的伏安特性為V2(Llx,T2℃)。VR為電位器R兩端電壓,VR1(VR2)為T1℃(T2℃)時R兩端電壓,輸出電壓VO取自R的二分之一阻值點。在緩慢變溫的場合,VO始終等于電源電壓的二分之一。只有在V2受光照后,其反向電阻變小,IR增大,但是V1、R1、V2串聯電路中流過三個元件中的電流相等,電位器R中點電位上升,輸出電壓VO2升高。達到設定照度后,D1輸出由低電平變成高電平,V3導通,繼電器吸合觸點用于控制其它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