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己主義分析論文
時間:2022-09-16 06:36:00
導語:利己主義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題】道德·利益
【關鍵詞】施蒂納/利己主義/自我實現
【正文】
一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第275頁有這樣一段話:“共產主義者既不拿利己主義來反對自我犧牲,也不拿自我犧牲來反對利己主義,理論上既不是從那情感的形式,也不是從那夸張的思想形式去領會這個對立,而是在于揭示這個對立的物質根源,隨著物質根源的消失,這種對立自然而然也就消滅。共產主義者根本不進行道德說教,施蒂納卻大量地進行道德說教。共產主義者不向人們提出道德上的要求,例如你們應該彼此互愛呀,不要做利己主義者呀等等;相反,他們清楚地知道,無論利己主義還是自我犧牲,都是一定條件下個人自我實現的一種必要形式。”
這段話是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批判青年黑格爾派成員施蒂納的思想時所說的。因此,正確理解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首先應了解施蒂納及其被馬克思、恩格斯批判的思想。
施蒂納是德國青年黑格爾派代表人物之一。他積極從事社會活動的年代主要在十九世紀上半葉。當時,普魯士官方共和派要求一切人自我犧牲,反對利己主義;新興資產階級主張一切為了自我,呼吁個人利益;空想共產主義者也不能正確對待個人利益和自我犧牲的關系。一言以蔽之,那是普魯士資產階級自由主義運動發生、發展并走向反面的年代。受德國各種社會思潮的影響,且在黑格爾哲學的滋養下,施蒂納寫作并出版了《唯一者及其所有物》一書。它集中反映了施蒂納的社會歷史與倫理思想。
施蒂納從人性出發去認識人生過程及社會歷史。他認為,自保、自愛是包括人在內的一切事物的本性。一個人自呱呱墜地的那一刻起,就力圖從混亂的世界中找出自己、獲得自己、保衛自己。他把人生分成兒童、青年和成人三個階段。施蒂納認為:“兒童是現實主義的,拘泥于這一世界的事物,以后兒童才漸漸洞悉事物背后的情況;青年是理想主義的,為思想所鼓舞,以后他在工作中成長為成人,隨心所欲地處理事物和思想并將他們的個人利益置于一切之上。”(注:施蒂納《唯一者及其所有物》20頁)可見,他的人生三階段對應著三種處世態度,即兒童——現實主義、青年——理想主義、成人——利己主義。在此,現實主義的兒童缺乏理性,為事物世界所束縛。理想主義的青年擁有精神,卻又在精神世界作繭自縛,把自己的思想作為行為準則而教條化地喪失了自我。只有利己主義的成人才是事物世界與精神世界的真正主人。他把個人利益置于一切之上并以此為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原則,達到了精神與肉體的統一。與人生過程相類似,社會歷史也可分成古代人、近代人、現代人三階段。施蒂納指出,古代人是人類的兒童時期,近代人是人類的青年時期,而現代人則是人類的成人時期。人類歷史的發展也經歷了現實主義、理想主義、利己主義的過程。所以,施蒂納從抽象的人性出發,就得出了利己主義的成人(他的術語為唯一者)不僅是個人生命發展的必然結果,也是社會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真正的利己主義者是過去全部歷史的目的”。(注:《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269頁)
在對人生和社會歷史作了主觀虛構之后,施蒂納把自己的社會歷史思想擴展到道德領域。他認為,在道德生活中,現實主義的兒童或古代人表現為“庸俗的利己主義者”,理想主義的青年或近代人表現為“自我犧牲的利己主義者”。這兩類人在現實社會生活中都有具體例證,前者如資產者,后者如吝嗇者。庸俗的利己主義者(通常理解的利己主義者)“不符合利己主義者的理想、概念、本質、使命,不是作為自己的絕對否定來對待自己”。(注:《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271頁)他們是個人利益的代表。而自我犧牲的利己主義者則是“為了一個目的、一個意志、一個欲望而把其他一切犧牲掉的人”。(注:《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270頁)他們是普遍利益的代表。個人利益由于一種神圣的力量而不得不屈服于普遍利益。這種神圣的力量在于普通的利己主義者“感到自己太微不足道”。(注:《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273頁)施蒂納這是從情感的形式去理解普遍利益與個人利益的對立。他把對立的根源歸結為宗教的、神秘的力量。要擺脫兩者的對立,關鍵在于找到全面的、開展的、非局限的利己主義。而它就是“自我一致的利己主義者”。
可以說,自我一致的利己主義者是施蒂納面對普遍利益與個人利益的矛盾對立而感到束手無策時的救命稻草。在他看來,無論是普通的利己主義者,還是自我犧牲的利己主義者,都不僅不是個人自我實現的典范,甚至還是個人自我實現的某種畸形。只有自我一致的利己主義者才能克服個人利益與普遍利益的對立,達到個人的自我實現。自我一致的利己主義者是普通的利己主義者與自我犧牲的利己主義者的對立統一。他有著這兩者之長,而無這兩者之短,既占有事物世界又占有精神世界。自我一致的利己主義者是施蒂納社會歷史領域唯一者的化身,實際上已成為他的理想人格。
從方法論的角度,我們不難看出,施蒂納繼承了黑格爾的抽象思辯形式,套用黑格爾哲學正反合三段式的方法來建構了一個以自我一致的利己主義者(唯一者)為目的與歸宿的倫理體系。通常理解的利己主義者只注重個人利益。自我犧牲的利己主義者是對前者的否定,能為普遍利益而犧牲自己的個人利益。可是,這種普遍利益卻是從個人利益轉化為普遍形式的,并與個人利益相矛盾。于是,自我犧牲的利己主義者就是有局限的。克服這種局限就是對自我犧牲的利己主義者再一次揚棄,實現個人利益和普遍利益的對立統一,其結果就是自我一致的利己主義者。但是,施蒂納的這個歷史目的卻沒有任何實在的內容,缺乏具體規定性。他只是把一個作為語詞或概念的存在呈現到人們的面前。自我一致的利己主義者是萬物的尺度、價值的標準、真理的準繩。因此,施蒂納其實是對早已為眾多思想家認識到了的社會生活中個人利益與普遍利益矛盾及其根源做出了自己的哲學解答。我認為,施蒂納思想中極有意義的一點正是他明確地把個人利益與普遍利益同個人自我實現相聯系。他指出:“在當代的入口處銘刻著的不再是阿波羅的‘認識你自己’,而是實現你自己的價值!”(注:《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6頁)可是,“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于改變世界。”(注:施蒂納《唯一者及其所有物》343頁)問題提出以后,就應尋求方法去真正解決它。施蒂納能否很好地解決他的問題,使個人的自我實現在現實中成為可能,而非大腦中的玄想呢?
二
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花了一半多的篇幅來討論施蒂納的思想。在寫作《德意志意識形態》時期(1845-1846),他們已經走到了建立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對共產主義作出唯物主義論證這一歷史過程的終點。所以,馬克思、恩格斯已使道德理論建立在科學世界觀基礎上,他們就能夠以前所未有的歷史唯物主義眼光來對待施蒂納的利己主義,特別是個人自我實現問題。
首先,馬克思、恩格斯指出,唯心主義是施蒂納極端利己主義理論發生與發展的基石。施蒂納的利己主義學說依附于他關于個人生命歷程和人類社會歷史的理論。但他的歷史觀用概念決定事實,用思想支配生活,用精神統治世界,而不是觀念來源于客觀具體事物的本性及其關系。這種唯心史觀與黑格爾用絕對精神構造歷史、費爾巴哈用類人來構造歷史并無本質的不同。它們都是德國唯心主義歷史觀的產物,都顛倒了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關系。
其次,他們肯定施蒂納認識到了個人利益與普遍利益相伴生,同時指出施蒂納未能認識到這兩者對立的真實根源。“他非常不愉快地發現,在歷史上表現出來的兩個方面,即個別人的私人利益和所謂普遍利益,總是互相伴隨著的。像通常一樣,他發現這一事實是在錯誤的形式、神圣的形式下,從理想的利益、圣物、幻覺的角度去發現的。”(注:《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272頁)“他先把普遍利益與個人利益的斗爭變成斗爭的幻相,變成宗教幻想中的簡單反思,然后以他們的宗教信仰來解釋他們的宗教信仰”。(注:《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273頁)
馬克思、恩格斯認為,在個人利益向普遍利益(普遍利益通常以階級利益的形態出現)轉化的過程中,個人的行為必然被打上階級、民族、國家的烙印,被物化與異化。普遍利益發展成為較穩定的社會關系。個人處在這些關系網中,難以按照自己的意志行動。施蒂納所難以解釋的那種神秘的、宗教的力量不過是社會關系體現出來的力量。而所有社會關系中,生產方式(馬克思、恩格斯尚未明確使用生產關系的概念)是最基本的,也最具有力量。因此,造成資本主義社會中普遍利益與個人利益對立的原因,在于私有制的生產方式,在于物統治人的異化現象。個人利益與普遍利益的對立,不在于人的主觀意識,而是生產方式這一物質根源所決定的。施蒂納不從處于一定生產方式內的現實個人出發,即看不到個人利益和共同利益對立的物質根源,而從抽象的個人出發。那么,他的自我一致的利己主義者“從一開始就是建立在這兩種利己主義者(通常理解的與自我犧牲的——引者注)范疇和現實人的現實關系的一種錯覺上面的”。(注:《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276頁)施蒂納也就只能在思辯王國里兜圈子,用自我一致的利己主義者的外在尺度去批判客觀世界,以原則創造生活,而非生活創造原則。他所企求的自我實現就因為幻相式的自我一致的利己主義者而缺乏可能性,淪為道德說教。
最后,馬克思、恩格斯從思想史的角度批判施蒂納極端利己主義。他們把施蒂納的利己主義與邊沁、愛爾維修的功利主義作了比較。他們認為,邊沁、愛爾維修等人的功利論是資產階級奪取政權之前的理論武器,起著積極的歷史作用。愛爾維修證明資產者就是利己主義者,主張一方面社會利益是個人利益的總和,促進了公共利益也就促進了個人利益;另一方面追求個人利益不應損害他人和社會的利益。而施蒂納企圖以他的“自我一致的利己主義”來代替這種積極的資產階級的功利論,就比資產階級功利論后退了一步。功利論表明了社會的一切現存關系即剝削關系和經濟基礎之間有聯系。施蒂納的利己主義理論卻抽掉了一切現實關系,完全變為主觀的自我意識,變為空洞的詞句,就表達了想成為真正資產者的德國小資產階級的一種幻想
在本文開頭引用的那段話中,馬克思、恩格斯借用施蒂納的概念,如利己主義(通常理解的利己主義,指個人利益)、自我犧牲(自我犧牲的利己主義,指普遍利益),表述了歷史唯物主義的一些重要思想。其一,歷史唯物主義者認為個人利益與普遍利益是有矛盾、存在對立的,但并不拿它們互相反對。對立的根源是一個社會的物質生產方式。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特別是共產主義社會的到來,造成對立的物質生產方式即資本主義私人所有制以及由此而產生的生產關系都會自然消亡。這時個人利益和普遍利益之間的對立也不存在了。其二,不管是個人利益,還是普遍利益,都與具體的人相聯系。追求個人利益是自我實現的途徑之一。而個人總是離不開一定的集體,盡管集體可能是虛假的,集體所要求的普遍利益有時會損害個人利益,但在特定的社會歷史條件下,普遍利益仍是個人自我實現的途徑,而且還是極為重要的途徑。“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皮之不存,毛之焉附”,都從否定的方面去說明了這個道理。其三,共產主義者不向人提出道德上的要求,不是說共產主義者沒有自己的道德要求和理想,而是指不提施蒂納之類的“自我犧牲”、“利己主義”等脫離現實的道德要求。道德要求應當建立在對現實的生產方式科學分析的基礎之上。我認為,個人真正的自我實現將在共產主義社會里才完成,比如上午打魚、下午打獵、晚上進行理論批判。它是指社會上每個人都能如此瀟灑地生活,具有全面發展的可能性。但這里并不否認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中某些個人由于一些特權而有可能完成自我實現。
“理論一經群眾掌握,就會變成物質力量。”解讀馬克思、恩格斯對施蒂納極端利己主義的批判,不僅是為了廓清理論迷霧,而且是為了用正確的思想武裝我們的大腦,聯系實際,剖析生活中諸般矛盾,求得認識上的深入與行動上的果決。當前我國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這直接激活了人們的自我意識,促使人們更加關注個人利益。它對一個長期盲從某種理論權威的民族來說,實在具有啟蒙的積極意義。但人們在關注自身的同時,常常又忽視了普遍利益。此外,由于過去長期為一些虛假的集體利益所迷惑,許多人在覺醒之后,在行動上和思想上又走向另一個極端,不問普遍利益的實質內涵,把普遍利益與個人利益相對立,以之為個人自我實現的障礙。所有這些反映到理論領域,就表現為個人主義、利己主義、權力至上論、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形形色色理論學說甚囂塵上。它們極大地蒙蔽了人們的雙眼。不少人脫離這些理論的歷史生成環境而不問皂白全盤接受,無疑會貽害非淺。所以,辨證地認識個人與社會的關系,正確地把握個人利益與普遍利益的沖突,在為社會履行義務的過程尋求自身更加充分、自由、全面的發展,才是人類社會歷史和個人生活進程的必由之路。惟其如此,個人自我實現在我國現有社會條件下才會成為現實,而非黃粱一夢。這是我們從馬克思、恩格斯對施蒂納利己主義的批判得出的必然結論。
【參考文獻】
羅國杰、宋希仁:《西方倫理思想史》(下卷),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5年版
章海山:《馬克思主義倫理思想發展的歷程》,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鄧澤球:《現代個人主義的一面鏡子》,載于《中國人民大學學報》1993年第2期
- 上一篇:馬克思生活哲學對費爾巴哈論文
- 下一篇:馬克思實踐本體論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