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道壩地優化利用方式論文

時間:2022-11-19 03:20:00

導語:溝道壩地優化利用方式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溝道壩地優化利用方式論文

摘要:針對我國黃土高原地區溝道壩地利用方式單一、利用期滯后和效益尚未充分發揮的問題,提出壩地利用應按溝道壩系、壩型及不同時期壩地形成特點,選擇不同的壩地利用方式、相應的防洪保收設計洪水頻率及工程布局形式,從而實現溝道壩地優化利用,并提出壩地優化利用方式的選擇原則、主要利用方式類型。

關鍵詞:黃土高原地區溝道壩地優化利用方式研究

一、壩地優化利用必要性與可行性

1.必要性

黃土高原地區的壩地是在溝道建成淤地壩的基礎上由泥沙淤積溝道的過程中逐步形成的,其壩地面積的增加與壩控區溝道特征、洪量模數、輸沙模數及淤積年限等呈正相關關系,即溝道寬平、來洪量大、輸沙率高、淤積年限長,則壩地面積的增加速率就大。這說明要形成可保收農作物的壩地是需要一個很長的時段的。依據壩系相對穩定最小系數的公認指標1/20(即壩地面積與壩控面積之比),經單壩典型設計推算表明:在位于強度侵蝕區的隴東南部高原溝壑區,淤地壩單壩達到相對穩定的實需年限大多在100年以上,能確保壩地農作物在出現頻率為10%的洪水時保收的淤積壩地實需年限約為35~40年,在位于極強度侵蝕區的隴東北部丘陵溝壑區,淤地壩單壩達到相對穩定的實需年限也需50~70年,能確保壩地農作物在出現頻率為10%的洪水時保收的實需年限約為30~35年。據此,即將大規模實施的黃土高原淤地壩建設項目實施后,其所淤壩地在較短時間內是很難發揮種植農作物效益的。因此,優化壩地利用方式,調整壩地利用結構,摒棄單一種植形式,實行宜農則農、宜林則林、宜果則果、宜草則草的運用方式勢在必行。這既是實現壩地快速利用和發揮最大效能的戰略措施,也是今后壩地利用方式的主要拓展方向,對實現黃土高原地區壩地的優化利用至為重要。

2.可行性

壩地利用采用多元方式,主要是基于溝道淤地壩建成后,壩地的形成尚需經歷一個從無到有、從慢到快、從少到多逐漸增加的過程和溝道年際來水來沙過程大多屬于低于設計頻率的實際而設計。就一般而論,在淤地壩建壩初期,壩地面積隨淤積年限增加的速率相當緩慢。隨著淤積年限和攔泥壩高的增加,壩地形成速率(即攔泥壩高增加1m時壩地的增量)始趨增大,庫區次積水深度及年淤積厚度將漸趨減小,壩地利用的概率增加,但仍需選擇符合上述壩地形成過程及來水來沙特點的不同利用方式。經對甘肅省環縣小河溝治溝骨干壩(1976年由當地群眾自建,壩控面積5.31km2,壩高15m)的走訪調查和實地勘測:該壩建成第5年遇頻率約為10%的雨洪徑流入庫,最大積水深度3.5m,年淤積厚度1.8m,累計攔泥壩高達到7.9m;第6年最大積水深度1.5m,年淤積厚度0.6m;至第7年汛期,該壩壩體被洪水沖出一個豁口,庫水泄空,已形成壩地露出水面,第8年春季,當地群眾在庫區插植柳樹(高1.6~1.8m),當年成活率達100%;第9年春季,重新維修加高壩體至21m并加修放水工程,當年汛期來水最大次積水深度1.1m,當年淤積厚度0.4m,柳樹平均高已達到2.2m(不包括被淤的0.4m);之后5年的汛期庫區最大積水深度依次為1.4m、1.6m、0.5m、2.3m和0.78m,年淤積厚度依次為0.3m、0.4m、0.1m、0.5m和0.1m,泥面以上平均樹高(即不包括被淤部分)依次為3.1m、3.9m、4.9m、5.7m和6.8m。該壩建成14年后,形成壩地面積5.65hm2為壩控面積的1/94,第9年春季栽植5年的柳樹累計平均胸徑達29cm。該例充分說明:

(1)壩地不僅僅是在可種植農作物時才可利用而是自可栽植局部短期淹沒不致損壞和影響其生長的植物時即可利用,但應設置放水工程設施,排泄庫內蓄水,以確保壩地林木的正常生長。

(2)壩地利用的因時制宜和方式的多元化,可使壩地實現由淤成之后的單一種植利用變為淤中即可造林種草,發展林、果、草多種產業的快速高效利用,提前壩地的可利用期。

(3)壩地利用的因地制宜和地域特色化,可使黃土高原不同區域的壩地發揮最大效益。

(4)壩地的優化利用為黃土高原地區解決“三農”問題、改善生態環境和實現山川秀美帶來了極好時機和條件。如在高塬溝壑區實行壩地利用的林果化,不僅可為該區農民早日奔小康開辟一條新財源,而且可使該區早日恢復植被,實現山川秀美。

黃土高原地區壩地利用方式實現多元化的基本條件完全具備,關鍵技術也基本形成,具備大面積示范推廣的條件。

二、壩地優化利用方式選擇原則及主要類別

1.方式選擇原則

壩地優化利用方式選擇應遵循的基本原則是:

(1)考慮溝道壩系各壩壩型及其功能特點;

(2)依據不同建設、運行期壩地形成速率;

(3)根據已形成壩地面積與壩控面積比值;

(4)按照壩控區實際洪量模數與輸沙模數;

(5)符合壩控區自然特征及農業經濟特點;

(6)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及社會效益兼顧。

2.方式主要類別

(1)深水類壩地利用方式

深水類壩地主要是指溝道淤地壩初次建成至設計淤積年限中后期形成的壩地。此階段壩地的地面高程全部低于設計淤泥面,壩上庫區已形成的壩地一直處于被庫水淹沒狀態,壩地自身尚處于無法利用期,但卻是水面利用的最佳時期。利用方式主要是利用壩水發展水產養殖業,但后期可采用養魚和栽植水生植物(如蓮藕等)或旱生高大喬木等水土資源混用形式。特別對治溝骨干壩而言,因其設計淤積年限較長,一般多為20~30年,據理論計算和單壩運行情況調查,當淤積年限大于10年時,壩地形成速率明顯提升,庫區同頻率洪水的年次淹水最大深度和年平均淤積厚度開始趨小,壩地進入可利用期,但次淹水深度及年淤積厚度仍遠大于農作物利用的設計防洪保收洪水頻率(即P=10%)的相應值。據單壩計算分析,如遇頻率為10%~20%的洪水入庫,壩地次最大淹水深度多在1.5~2.5m之間,年平均淤積厚度為0.4~0.6m,對農作物將造成嚴重影響,而對高大喬木類植物則相對是安全的,但浸泡時間不能過長。為了提早充分利用壩地,當頻率為10%~15%的洪水入庫時,若次淹水深度小于1.5m、泥沙年平均淤積厚度小于0.4m時,應考慮采取栽植楊、柳、榆等高大喬木的壩地利用方式,并采用適度降低放水臥管最低泄水孔高程的“低孔控流法”泄空庫內蓄水,調節壩內水位,以利壩水魚類、壩地林木等動植物的正常生長。

(2)淺水類壩地利用方式

淺水類壩地是指壩地在經歷初建淤積—加高淤積兩個以上設計淤積期后入庫泥沙不斷淤積過程中形成的壩地。此類壩地的地面高程全部高于放水臥管最低泄水孔高程,由于壩體加高,壩地累計淤積年限增長(淤積年限大多已達30年以上),溝道蓄滯洪區大多抬升至谷寬坡緩高程段,壩地面積隨形成速率加快而迅速增加,壩地在同頻率洪水下的年次淹水最大深度和年平均淤積厚度明顯趨小。以環縣七里溝#1骨干壩(1966年建成,壩控面積7.3km2)為例:該壩建成至第24年(即1990年),淤成壩地12hm2為壩控面積的1/60,當年春天在壩地種植玉米,長勢極好,至9月21日突遇暴雨(P=15%)洪水,淹水深度1.1m(本屬淺水),泥沙淤積厚度0.21m(也不算很厚)但洪水泥沙卻吞噬了即將到手的糧食。而在淹水深度為1.8m的環縣安樂掌淤地壩庫區壩地上生長的楊樹(時高6.9m)則安然無恙。這說明:淺水類壩地宜發展梨、桃、杏等一般高度的喬木經濟林或蘆葦、檸條等可發展編織業的灌木。另也可種植蓮藕等喜水植物。

(3)無水類壩地利用方式

無水類壩地是指壩地上游建有骨干壩,具有“攔上保下”功能的壩地或壩地相對穩定系數已大于1/20(壩地相對穩定系數為1/?)的壩地。此類壩地已成為可用于農、林、果、草各業利用的安全型壩地,此處不再贅述。三、啟示與建議

壩地利用在我國黃土高原地區是一個古老的話題,但壩地的優化利用及方式的多元化則是一個全新的命題。黃土高原地區的壩地利用雖歷史已久,但當初的利用方式多屬被動等待型,即只有當壩內存水被特大暴雨洪水沖泄、壩地自然露出水面時才可利用。自20世紀50年代人民治黃以來,隨著淤地壩建設的較快發展,壩地面積的逐步增加,壩地作用日益凸現,如何實現壩地的快速、高效利用就顯得尤為重要。在壩地利用方式至今仍囿于“以糧為綱”的單一種植業范圍,認為只有種糧食才算發揮了壩地的最大效益,其實不然。因為種植農作物的利用方式基本屬于淤成利用。在壩系穩定系數很小(即建壩20~30年期間)時,采用壩地農作利用方式的保收率很低。但在此階段后期,采用在壩地上造林種草,發展林、果、草等產業利用方式的保收率則較大,但尚無大面積采用的典型。為此提出如下建議:

(1)建議黃土高原已建淤地壩并已形成一定壩地規模的地區,選擇符合當地實際的壩地利用多種方式,以實現壩地作用及效益的快速高效發揮。

(2)壩地優化利用的核心問題是利用方式的多元化、時空流程的合理化。其中因時、因地制宜應是各地選擇具體利用方式的首要原則,而最終目的是為提高壩地利用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但由于此題未列專題研究,本研究所得結論仍缺乏可靠的定量界定指標,尤其是黃土高原地域廣袤,自然、社經條件差異大,實現壩地優化利用的方式也千差萬別。隨著黃土高原淤地壩建設項目的大范圍、大規模實施,如何使溝道壩地盡快發揮最大效益,實現優化利用的問題,已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值得深入研究的新課題。本文旨在拋磚引玉,同時建議國家在黃土高原地區淤地壩建設項目的科研監測專項經費中列資研究此題,以求早日為黃土高原地區溝道壩地的優化利用提供科學依據。

參考文獻:

1黃土高原淤地壩調查組.黃土高原區淤地壩專題調研報告.中國水利.2003.3.

2陳智漢冉大川閆曉玲等.黃土高原地區池窖聯蓄系統技術研究.人民黃河.2003.1.

3唐克麗陳永宗景可等.黃土高原地區土壤侵蝕區域特征及其治理途徑.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