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袖部造型設計論文
時間:2022-04-23 09:11:31
導語:肩袖部造型設計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女裝肩袖部造型設計是影響服裝整體造型風格的主要因素之一,為了保障最終的設計效果,本文將首先針對女裝肩袖部造型對服裝風格的影響進行簡單論述,進而在此基礎之上分別從插肩袖、落肩袖兩方面研究具體的設計辦法。
關鍵詞:女裝;肩袖部;造型設計
一、女裝肩袖部造型對整體服裝風格的影響
上文已經針對肩袖部造型在整體服裝造型風格中的重要性做了簡要論述,在這些內容的基礎之上,肩袖部造型對服裝整體風格的影響則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首先,寬大的肩部輪廓將會使女裝在風格上趨于男性化,這樣的肩袖部造型設計大多出現于我國上世紀80、90年代。其次,隨著人們審美理念的不斷變化,女裝肩袖部造型設計也更加趨向于中性化,合體硬朗的肩袖輪廓將能很好的表現這樣的特征,這一類肩袖造型主要出現在女性職業裝的設計之中。最后,女性化的肩袖部造型設計依然是現階段女裝設計的主流,但同時,相關設計人員在實際工作展開過程中仍應同時針對肩袖部造型的多樣性、創新性等進行考量,以此來更好的滿足當代女性對于肩袖部服裝造型的需求。
二、女裝插肩袖造型設計
插肩袖在服裝造型設計中的應用能從視覺上壓縮肩寬,進而提升穿著效果,因此,插肩袖在近年來也被廣泛的應用于女裝肩袖部造型設計之中。為了保障針對插肩袖的造型設計能滿足消費者需求,同時保障服裝肩袖部的基本功能,設計人員可以結合插肩袖型結構的不同來完成這一設計過程:1.對夾克類型插肩袖的設計。這一類插肩袖在穿著過程中具備活動量較大、袖子下放時袖籠底的堆積余量較大等特點,因此,針對這一類插肩袖型的設計應遵循以下設計原則:頸肩斜線角度應為21℃,袖肥量應在普通袖肥的基礎之上增加4-5cm,以此來保障穿著者實穿過程中肩袖部的活動量不會受到制約,通常應將這一數值設置在40~44cm之間。2.對插肩袖中特殊袖型結構的設計。不難看出,這一結構同時具備插肩袖及裝袖的特點,而在女裝造型設計過程中,這一類肩袖部造型的應用通常是為了在保障肩袖部結構與人體穿著需求相符的基礎之上通過插肩袖來改善服裝整體的風格。對于設計人員來說,為了同時發揮出這兩種袖型的優勢,設計人員應采用單片袖的剪裁方法來完成剪裁,并將前后肩部剪切部分補在袖山頭上,在袖山頭上增加活動折裥量,以此來保障最終的設計效果能在合體量上滿足需求。結合上述幾點內容,由于插肩袖在結構上多種多樣,設計人員必須能針對不同的插肩袖結構采用不同的設計方法,進而在保障肩袖部基本功能滿足人體穿著需求的基礎上對設計風格進行創新。除此之外,設計人員仍應能關注到插肩袖中的特殊袖型,保障插肩袖自身的風格特點及裝袖的功能特征都能在設計過程中有所體現,確保最終的女裝設計效果能更好的滿足用戶各方面的需求。
三、女裝落肩袖造型設計
落肩袖是女裝造型設計中最為常見的肩袖部造型之一,對于這一類肩袖部造型來說,落肩面積及其涵蓋視覺區域的不同將會直接導致造型風格的不同,因此在實際設計過程中,相關設計人員則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完成對這一類肩袖部造型服裝的設計:1.確定衣身部位線條隔斷。結合圖1中的內容,圖1a與圖1b因為衣身隔斷線條位置的不同而在風格上出現了明顯的不同,a款因為隔斷線位于腰部上方,衣身腰部上方與落肩袖連成一片,因此能給人帶來柔和的感官效果,同時,這樣的線條劃分能有效改善穿著者本身的比例特征,在整體風格上更為女性化。對于b款來說,由于隔斷線位置的不同,落肩袖在輪廓上與盔甲類似,更能給人帶來硬朗的觀感,在整體風格上趨向于中性化。結合這兩點內容,設計人員應能在落肩袖設計過程中同時針對落肩袖輪廓與衣身的連接進行考量,通過隔斷線位置的設置來構造不同的女裝設計風格。2.關注裝飾設計對落肩袖設計效果的影響。對圖2中的內容進行分析不難看出,雖然a、b兩款服裝在風格上都屬于偏向女性化的設計,但在不同裝飾的影響之下,實際的設計效果也出現了一定差異。a款中肩部向下散落的活褶與荷葉邊類似,因此,服裝整體的設計效果也與娃娃衫類似。b款中所使用的裝飾則更為繁復,因此最終的設計效果也更具隆重之感。結合這一內容,設計人員在利用落肩袖完成肩袖部的設計時,應能將落肩袖與肩袖部、領部裝飾的應用結合起來,進而更好的突出整體服裝設計風格和特點。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分析了肩袖部造型對服裝整體風格的影響的基礎之上,本文主要針對插肩袖及落肩袖的造型設計辦法進行了深入探討。在后續發展過程中,相關設計人員應能進一步針對服裝肩袖部造型風格的設計進行研究,靈活的將各類肩袖部造型結構與其他服裝結構結合起來,進而更好的保證服裝在風格、質量、功能等方面都能滿足消費者需求。
參考文獻:
[1]劉重嶸.現代女裝成衣肩袖造型設計變化特征探究[C].2008武漢科技學院服裝學院論壇論文集.武漢紡織大學,2008.
作者:周曉君
- 上一篇:優化設計理念在建筑構造課程的應用
- 下一篇:淺談汽車造型設計品牌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