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云追月多元化教學設計研究

時間:2022-05-29 04:14:37

導語:彩云追月多元化教學設計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彩云追月多元化教學設計研究

摘要:學生在欣賞管弦樂曲時常因篇幅長、曲式結構復雜對其敬而遠之,常常感到迷茫、無從下手,因而失去對管弦樂曲的學習興趣。《彩云追月》作為我國民族管弦樂曲的代表曲目之一,其地位是不言而喻的,如何讓學生在鑒賞該曲目的同時,激起對同類作品的學習興趣,值得每一位音樂教師深入探究教學設計,帶給學生豐富的課堂體驗。

關鍵詞:彩云追月;欣賞教學;多元化教學設計

《彩云追月》是一首頗具廣東音樂風格的民族管弦樂曲,作曲家任光于1935年為上海百代唱片公司的“百代國樂隊”所創作。樂曲以極富民族色彩性的優美旋律和清新的節奏風格深受人們的喜愛,曾被數次改編為器樂獨奏曲、合唱曲等各種體裁形式。1958年彭修文根據中央廣播民族管弦樂團的樂隊編制,重新對該樂曲進行配器,并于1996年再度修改完善,使之成為民族管弦樂隊的權威版本。任光創作的《彩云追月》為并列三部曲式,樂曲最引人注目之處在于采用了“探戈”切分節奏X.XXX和XXXXX作為固定節奏型,并將其速度放慢一倍,進而更加凸顯節奏韻律。彭修文重新配器的《彩云追月》以富有民族特色的五聲調式上行旋律,笛子和二胡的輪番演奏,彈撥樂器輕巧而又清晰的節奏,低音樂器獨有的空曠音色,形象而生動地描繪出一輪明月高掛夜空,文人墨客賞月、頌月之景。為豐富欣賞課的教學內容與多元形式,彰顯音樂教育以審美為核心的教育理念,本節課的教學設計借鑒奧爾夫、達爾克羅茲等音樂教學法,幫助學生較好的分析理解樂曲的固定節奏、曲式結構,感受樂曲的情緒、風格特色。學生通過聽、看、體驗等方式,積極地配合教師參與教學活動,學會主動探究,培養鑒賞民族管弦樂曲的能力。具體教學設計如下:

一、配樂朗誦情境導入

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出示皓月當空的迷人意境圖片,播放樂曲《彩云追月》,并用有情感的語言朗誦歌詞,通過視覺與聽覺、音樂與語言的多重刺激,激發學生想象力,產生情感共鳴,進而引出本課。

二、聆聽樂曲作品初探

本部分教學以教師講授為主,分為兩個部分,其一,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出示作曲家照片、生平簡介等文獻資料,講授作曲家任光與民族管弦樂曲《彩云追月》的創作背景,對該樂曲有初步的背景認知;其二,學生通過觀看民族管弦樂曲《彩云追月》視頻影像資料與民族管弦樂隊編制圖,了解民族樂器,掌握中國民族管弦樂隊編制。

三、多元方式深入探究

此部分教學活動中教師借鑒奧爾夫、達爾克羅茲音樂教學法,采取多元教學手段,增加器樂曲鑒賞的趣味性,運用聲勢律動對固定節奏初步探討索,運用奧爾夫打擊樂器演奏固定節奏,體驗樂曲節奏韻律。具體步驟如下:1.運用聲勢律動,探索固定節奏;a.教師領學生運用聲勢律動拍奏樂曲基本節拍,探索旋律的強弱規律,判斷出該樂曲為4/4拍;b.再聽該樂曲,探討樂曲中的固定節奏:X.XXX和XXXXX,引導學生寫出固定節奏型,用手拍節奏;C.教師引導學生創編多種聲勢律動組合形式表現固定節奏;d.播放樂曲,教師帶領學生跟音樂進行聲勢律動。2.運用打擊樂器,演奏固定節奏;a.教師介紹所選奧爾夫打擊樂器與演奏方法;銅碰鐘:金屬類樂器,其特點為聲音綿延不絕,用其演奏樂曲中每小節第一拍,聲音延續意境綿綿;手搖鈴:散響類樂器,其特點為音效散且清脆,在A、B樂段每一句尾即全音符處演奏X.XXX,豐富樂曲色彩;響棒:木質類樂器,其特點為音質干凈、明亮,可復雜的節奏型,響棒演奏貫穿樂曲始終,在A、B樂段演奏固定節奏X.XXX,C樂段演奏XX節奏型,與樂曲中節奏保持一致,突出韻律。b.教師根據樂器種類分將學生分為三組,播放音樂并演奏,教師應強調學生夸張表現出樂句的強弱起伏,演繹靜夜中彩云追月的迷人意境。

四、作品分析完整演繹

通過上述教學活動的鋪墊,學生已經對樂曲的情感風格特征,音樂的節奏、節拍、旋律、樂段等音樂基本元素有了一定了解,本部分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將知識點進行梳理整合,分析樂曲調性與曲式結構,并能夠為音樂配上人聲伴唱,抒發自我情感,形成將歌唱、打擊樂器伴奏與民族管弦樂曲相結合的綜合形式,演繹彩云追著月亮走的趣味畫面。1.樂曲調性教師利用多媒體出示三樂段主題,進行視唱與樂譜分析,判斷該樂曲為五聲D宮調式;2.曲式分析a.復聽樂曲,教師引導學生書寫曲式結構圖;b.通過曲式結構圖與聆聽音樂,教師引導學生分析音樂旋律特色,引發對作品意境、情感的深層思考。3.填詞歌唱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出示A、B樂段附帶歌詞的樂譜,加入人聲伴唱。注意學生演唱時聲音應靈活輕巧、輕柔的描繪醉人的月色之美,此外還應在歌唱時注意樂曲獨特的節奏韻律。4.完整演繹將聲勢律動、奧爾夫打擊樂器、人聲伴唱與原樂曲相結合,演繹彩云追著月亮走的趣味的畫面。

五、師生對話課堂小結

本環節教師提問學生本節課的收獲,并根據學生回答,以及本節課授課效果,針對優點與不足進行總結。教師鼓勵學生多聽民族管弦樂曲,并在欣賞作品的同時運用多元化的教學設計來鍛煉學生身體與大腦的協調和反應能力。

六、結語

本節課的設計與實施,借鑒多元化的教學方法,豐富學生的音樂體驗,增強學生對音樂欣賞課程的學習興趣與主動性。學生主動參與教學的各個環節之中,深入體會作曲家對作品的處理,情緒情感的表達。此外,本節課中體驗活動較多,教師需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程度和接受能力,合理安排好教學時間,才能保證每項教學活動順利開展和實施。

作者:可靜 單位:鄭州科技學院

[參考文獻]

[1]梁茂春.“百代國樂隊”與四大名曲——紀念“百代國樂隊”誕生80周年[J].音樂藝術,2015.

[2]魏陶影.《彩云追月》的流變——從民樂合奏到無伴奏合唱[J].藝術探索,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