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意識設計在鄉村景觀建設的應用
時間:2022-04-13 04:51:49
導語:無意識設計在鄉村景觀建設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鄉村振興”的熱潮下,鄉村景觀設計的發展牽動著社會各界人士的心。文章在理解無意識設計的基礎上,分析景觀設計中無意識設計的價值體現,進一步剖析鄉村景觀中的無意識設計應用,由此體現無意識設計對于鄉村景觀發展的重要性。
關鍵詞:無意識設計;價值體現;鄉村景觀設計
在當代社會環境背景下,如何在高速發展中保持鄉村獨有的質樸風貌已成為學者們關注的熱點。無意識設計則能夠遵循人的感知以及人的行為習慣,通過無意識行為創造有意識設計,同時以有意識的設計實現無意識行為;以此達到人與物、人與環境之間的和諧狀態,使鄉村景觀往自然、宜人且具有特色化的方向發展。
一、無意識設計的相關理論
(一)無意識設計的概念。20世紀初期,“無意識”一詞由弗洛伊德正式提出,該理論認為“無意識”是指在意識和前意識之下受到壓抑,但是沒有被意識到的心理活動。隨后榮格在弗洛伊德的理論基礎上延伸提出了“集體無意識”觀點;榮格站在社會體驗者的角度總結出“集體無意識”是對社會生活經驗的反響,是人類歷史發展千百年來的產物。1無意識設計所提及的“無意識”理念既是指人的本能欲望表現,也指社會實踐經歷給予人的行為借鑒。2無意識設計即直覺設計,由日本優秀工業設計師—深澤直人率先提出。深澤直人表示:無意識設計就是將無意識的人類行為轉化為有意識的設計實體。無意識設計并不是率性而為,相反,它需要設計師能夠察覺到人們某些不自知的需要;將這些生活細節放大,注入到原有的設計之中,給人一種熟悉、溫暖的感覺。無意識設計關注細節、物、環境三個方面的共生共榮,去掉無所謂的功能與裝飾,只需提取情感,建立人與物與環境之間的情感。(二)無意識設計的意義。無意識設計就像不假思索的提筆寫字那般自然。深澤直人提倡設計師回歸“設計服務于人”的本質,關注被設計群體的生活習性、行為習慣等,從細節打動使用者,設身處地的解決使用需求問題;使人們看到設計之后產生一種“恰好需要”或是“正如所想”的共鳴,依此做出最接近人們需要的設計。因此,在經歷審美疲勞之后的現代人眼里,無意識設計直擊人心。
二、無意識設計理念在景觀設計中的價值體現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環境景觀的要求越來越高。通過了解相關概念,可知無意識設計并不是沒有意識的隨意設計;它既包括有意識、有組織的規劃,也包括合理的設計過程,至關重要的是讓人們體驗到無負擔的設計。因此,分析環境設計中的有意識行為,挖掘無意識設計理念在景觀設計中的價值,有利于實現更好的景觀設計。(一)因地因人制宜的需要。現代人總結中國傳統園林的造園理論,用以指導現代環境景觀設計。明代計成所著《園冶》中提到的“構園無格”說,即“地與人具有異宜”,園林建造應因地因人而異。3現代景觀設計往往忽視設計場地的周邊環境以及設計群體的真實需求,偏重設計風格表現,顛倒場地主次秩序,違背景觀設計初衷。因此,無意識設計理論所表明的在約定俗成的設計基礎上加以創作的觀點與傳統園林景觀設計“因地因人制宜”的觀點在某種程度上有著共通之處;都是旨所造之物應與人、環境達成和諧,且讓體驗者有種“似他非他”的求新求其之欲,但又不乏舒適、熟悉、溫暖的感覺。(二)情感關懷的需要。“情感是全身心投入的流露。”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曾說:“我們的創作沒有激情是不成的。一切作品要寫得好,它就應當是作者心靈里唱出來的歌。”4深澤直人的作品之所以能給人帶來感動,是因為他在滿足設計作品易用、易理解的基礎上,首先從人的情感與精神需求層次出發,將優秀的設計作為傳遞信息的媒介,激發使用者的情感。這也是無意識設計比單純的簡單、易用的設計更有人情味、更受歡迎的原因。如果可以將體驗者與設計者通過景觀作品高度和睦的融合,足以讓體驗者認為眼前所見之景訴說的一切正是自己的某種心聲外顯,那么設計就不難做到給予使用者足夠的情感關懷。無意識設計的核心—滿足需求。情感需求是人的最高需求,無意識設計之所以給人們留下深刻印象,是因為它將情感需求作為設計的出發點,而這個出發點卻是當下多數景觀設計中最缺少的一環。(三)可參與、互動的需要。針對可參與性的探討,無意識設計在交互領域的成就更值得學習借鑒。例如App功能的不斷優化,得益于搜集人們的“無意識操作”行為,從而提升了App的使用率,人們也由此產生了更多地依賴感。在交互的過程中,人們不再單方面接受信息,而是與App建立一種雙向性的互動關系。而環境景觀的可參與性,意味著景觀不但要具有功能性與審美性,還要讓人們在游覽的過程中能夠感受它、觸摸它,集娛樂互動、休閑觀賞、強身健體等于一體。一個好的景觀設計是讓人產生滿足感,讓人使用之后對景觀做出滿意度較高的評價。
(一)無意識設計元素的搜集與利用。無意識設計元素主要包括無意識的行為與思維。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不易被察覺的元素會融入到我們的生活習慣當中。在鄉村景觀建設中,設計師可以將無意識元素加以利用,使設計結合到人們的生活習慣中。例如,當我們行走到陌生的交叉路口,心里的第一感受便是渴望能有標識性的東西出現,以確定方位。因此,導視牌的設計既讓路人保證之后行動路線的準確性,也安撫了他們處于陌生環境的緊張與焦慮感。在現代主義建筑風潮的推助下,我國的高樓大廈如復制粘貼般崛地而起。這種環境的熏陶下,上面所提及的導視系統也表現出雷同發展趨勢。城市的“藍底白字”導視牌讓人最熟悉不過,簡潔明了的形式與城市環境還算融洽。但是近幾年鄉村噴井式發展過程中照搬城市的痕跡相當嚴重,“藍底白字”的導視牌如今屹立在各大鄉鎮路口,一定程度上破壞了鄉村獨有的自然美感。“鄉村”一詞,讓人聯想到很多農家小院的場景,如高大的老槐樹下一群雞鴨爭搶著吃食,不遠處便是老人與孩子嬉戲的場景。鄉村中的元素:花、草、樹、果、魚、牛、羊、鴨以及各種農作具等,都是人們“集體無意識”中的表現,認為這些就是鄉村應該存在的東西。這是人類社會千百年來的歷史沉淀,也是社會生活所做出的反映。于是,便有了鄉村導視系統的有意識規劃,人們將古樹、農作具等具有鄉村特色的形象作為導視牌的外形、內容參考,以溫和著稱的木材作為材料。將這些有意識的規劃巧妙地轉化為無意識的鄉村導視系統設計,在方便生活的同時,給村民帶來親切感,同時讓城市游客來此之后完全感受到與城市不同的環境氣氛。(二)基于地域特性給予的人文關懷。村民作為鄉村環境中長期且主要的居住群體,他們的生活與鄉村環境存在著密切聯系。并且作為鄉村景觀設計中的主體服務對象,應給予居民較多的人文情感關懷。因此,在打造鄉村景觀時應充分考慮到地域特點,使鄉村景觀發揮特色的同時也有溫度。例如位于蘇州的太湖漁港村的改造方案,由于村內大部分居民以打漁為生,所以在規劃鄉村景觀時,應該結合原有環境的特殊性質,并考慮漁民的生活習性。5我國漁民大多數信奉媽祖,求得保佑;因此在漁村內部可建造村民文化活動廣場,并建立媽祖像。漁民以打漁維持生計,可以在村口建立以魚為圖騰的地標性建筑,或者墻壁上繪打漁故事為主題的墻繪,既能樹立獨特的村容村貌,也讓村民體驗到生存環境中的生活樂趣。(三)富有情感的引導與交流。當下我國老齡化狀況嚴重,大多數鄉村中老年人居多,這讓景觀設計界意識到要增加老年文化娛樂場所,給老人足夠的重視與關愛。無意識設計就是關注到人們已經觀察到的卻沒有被重視的細節,比如鄉村景觀中的老人服務設施問題。社會確實意識到關愛鄉村留守老人的重要性,也因此做了一些規劃,但是大多將“城市套路”應用在鄉村建設中,如冰冷的健身器材、水泥鋪設的硬化廣場、規規矩矩的老年棋牌室等等。融入無意識設計理念的鄉村文娛規劃,會按照居民的生活習慣進行設計。例如:在老人們經常聚集的地方設計棋盤式桌椅,而不是圈個地方讓他們被迫更改曾經常逗留的場所。堰塘旁的矮樹墩、三五戶為一單位的木質健身器材、村灣入口處的特色導視牌這些富有感情的引導與互動也是無意識設計的價值體現。
四、結語
綜上所述,其實無意識設計理念早已不知不覺的滲入到景觀設計中,只是業內習慣用環境設計的理論去總結它,二者有很多共通之處,但無意識設計將情感表達作為設計的出發點。目前,景觀設計的發展越發受定向思維所影響,缺少一種全新的設計思路。鄉村景觀在整個環境景觀中的發展還相當薄弱,需要我們搜集各種優秀設計理論、方法,共同指導鄉村景觀走出發展困境。尤其在“鄉村振興”的這樣一個大環境下,全國還有很多待發展的鄉村迫切地需要我們給出發展新方向,尋找最合適他們的出路。因此,研究借鑒無意識設計思想顯得尤為重要。
參考文獻:
[1]夏育清,張曉凡.環境景觀中的無意識設計方法探究[J].現代物業(中旬刊),2019(02).
[2]謝夢茹,段海龍.無意識設計的概念形成與發展研究[J].劍南文學(經典教苑),2012(6).
[3]古蕓旭,祝瑩,張風波.論無意識設計中的人性關懷[J].合肥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2).
[4]薛生輝.“自然天成”、“足以樂閑”論—《園冶》中的設計思想[J].美術大觀,2011(10).
[5]陶海鷹.讓設計貼近人性—讀唐納德•諾曼的《設計心理學》[J].美術大觀,2014(03).
[6]盧薇.基于地域文化傳承的美麗鄉村景觀構建[J].現代園藝,2019(08).
[7]劉東峰.設計助力美麗鄉村建設路徑研究[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有限公司,2020:1.
[8](美)杜威•索爾貝克.鄉村設計:一門新興的設計學科[M].奚雪松,黃仕偉,湯敏.譯,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8:7.
作者:陳宇 單位:三峽大學
- 上一篇:工業遺產保護與城市景觀設計探討
- 下一篇:平面廣告互動性設計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