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設計創新研究
時間:2022-09-29 10:11:19
導語:產品設計創新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產品設計與創新是人為事物的結果,是科技物質與藝術文化的智慧凝結。其中蘊含的設計美更是凝聚了人類自然與社會活動的美之體現,其內容更是包含并涉及社會文化、科學藝術、意識思維、生態環境、技術發展等各種領域發展的“美”的內涵。深入了解、掌握和研究自然、科技、社會、文化、藝術、經濟等多學科知識與多面發展性,才能對于產品設計與創新活動的開展以及美的創造產生更好更深遠的促進與推動意義。
關鍵詞:產品設計創新;設計美;研究
產品設計是指針對生產中,通過利用線條、符號、色彩、數字或造型等藝術手段來針對產品進行處理,它是將消費者的需要或目的轉化成為具體產品并實現的過程,是通過具體的操作實施,把既定的計劃與設想以理想的形式表達出來的過程。廣義上的產品設計就是工業設計,其最終的結果是以具體的人造物的形式展示出來的,產品設計(工業設計)就是人為事物的科學。產品設計創新其本質反映的是當下消費者的消費需求和目的,其外觀造型、功能結構以及形式觀念都集中反映并體現了當下社會消費人群的文化藝術觀念以及審美價值與情趣。產品通過蘊含其中的設計美,來感動和刺激消費者對美的反映與需求,通過藝術與科技的有效結合,來凝聚符合、滿足及凸顯人們的審美標準、審美價值以及審美取向。產品的設計與創新的過程、結果都是客觀物質的存在,它所反映出來的“美”則是自然的、社會的,其設計美反映了一定的科技文化、藝術審美、材質功能等多方面內容。
產品設計中的設計美本質上來說,是對于“美”的問題在現代社會生產生活等系列行為活動中的反映與闡釋,其結果是人造物,是物質化的客觀存在。物質客觀所體現的自然美和主觀精神所反映的社會美集中、依存和交融在設計活動和設計產品中,構成了設計美的主體特征。作為設計美所體現和反映的核心問題,在人們觀察自然、改善環境、創造文明,反映社會、反映人與世界審美關系的設計活動中,自然美和社會美毫無疑問地成了設計美的兩大重要組成部分。自然美,是指各種自然事物呈現的美,自然事物的某些屬性和特征是形成自然美的必要條件,如色彩、線條、形狀、聲音等。自然美是客觀事實的存在,不包含任何功利性質。生活美,是指人類社會生活中的社會事物、活動形式和環境現象所呈現的美,來源于人類的社會實踐活動,是美的本質的直接展現。它表現了從動態成果到靜態成果;反映的是歷史尺度;體現了人類生產中的科技工藝和生活韻律。
設計美的具體內容研究:自然美與社會美作為設計美的主體特征,其本質所反映的是客觀事物(客體)與社會人群的行為實踐活動(主體)所產生的審美實踐的交互作用以及主客觀統一的體現。這種主客觀的統一不僅是物質與精神,美的主客觀論交互作用的統一,更是設計美研究內容和具體特征的統一,將之概括其中。無論設計美的具體內容的增減、多少、變化、細分,都不能脫離這種物質實踐、主客觀的統一。產品的設計美從產品的客觀物質實踐內容上來看,其具體內容和特征是脫離不了其內在蘊含的科技文化、藝術形式、功能結構、材料生態等多方面內容制約的。第一,功能美。功能美,展示與體現的是物質生產領域以及設計活動中美與善的關系。產品的設計與創新重要的不是外在形式變化,而是需要用最適當的方式來處理人在生活生產中的特定需求。產品的功能目的性就是這種需求的物質承載,而功能美就是產品的功能目的性在承載反映特定需求時,所具有和產生的功能性審美體驗和審美價值。第二,技術美。技術,在最初是手工技術與藝術的緊密結合,但是隨著科學的發展,技術變成了科學的延伸。“科學技術”成為一個勾結關聯的固定詞。技術是科學的物化,技術美則是物化了的人的實踐活動,是在人改造自然環境,創造社會物質財富的實踐過程中產生的審美感受和審美價值。技術美是直接作用并體現在產品的功能美之上的,它強調了科技進步與社會發展的和諧統一,體現了物質決定精神的辯證唯物主義哲學美學觀。第三,材料美。設計活動的結果是人造物,是由天然形態或人工形態的物質材料加工而成,是功能技術和審美形式賴以體現的物質載體。物質材料的質地、肌理以及加工難易程度等基本屬性構成了材料美的審美價值和審美判斷。雖然不同的材料其性能各異,但是質感感受、肌理效果、情感體現以及符號特征等審美形式與審美特性則構成了相對統一的審美標準。材料美反映的是人造物的自然屬性和物質價值,是物質自然人化后的審美體現,也是審美感受與審美形式的物質媒介。第四,結構美。結構美指的是產品中組成整體的各個部分的合理搭配和緊密性安排。好的設計,其結構必須是完整、合理、緊密以及有效的。結構一詞,原本是用于力學和建筑學的,好的結構能夠使產品或者設計對象各個部件形成有效完整的構造。正所謂“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著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所反映的正是結構美的特點所在。第五,藝術美。藝術是人們在社會生產實踐活動中所體現出來的審美反映和精神構建,是以一定的物質媒介和技術手段將人的審美感受、審美體驗以及精神世界的客觀物化,藝術作品是其表現形式。美是藝術的內在核心,審美則是藝術的本質特征,審美價值是藝術賴以存在的根本屬性,藝術美則是藝術審美價值的集中體現。藝術美存在于設計產品中,但它并不是設計產品審美價值的重要部分。第六,形式美。形式美主要是指產品的物質材料的自然屬性,如色彩、線條、形狀、聲音等因素及其組成規律,如整齊、節奏、韻律等,又稱為構成規律,形式美法則是其主要的外在形式體現。第七,生活美。生活美是社會美的主要體現因素之一,所反映的是符合社會群體意識活動和生活行為習慣的適應性和舒適性,也可以稱之為行為美。主要針對的是產品功能和使用是否適應、滿足社會群體的日常生活行為美感和精神思維邏輯習慣等。第八,生態美。隨著綠色、環保等意識理念的深入人心,建設節約型社會觀念的發展,是否符合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是否符合當代社會群體的綠色環保審美意識,是產品設計與創新的首要考慮及體現的前提。生態美正是這種前提的具體體現。深入了解并掌握設計美的外延、內容以及所涉及的具體研究內容,能夠使我們及時把握當代產品設計與創新活動的發展趨勢以及內在價值的反映與存在,充分研究和把握當代社會群體審美意識、審美判斷和審美價值的發展與演進。
作者:趙晶晶 肖劍鋒 單位:衡陽師范學院 武漢理工大學
參考文獻:
[1]鄭建啟.現代工業設計的新內涵[J].科教文匯(下),2010(04):203-204.
[2]柳冠中.“人為事物”的科學:設計“設計學”[J].北京:美術觀察,2000(01):56-58.
- 上一篇:港口水域航道規劃設計研究
- 下一篇:聯動分析產品設計定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