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非魚養殖試驗分析
時間:2022-10-08 04:40:53
導語:羅非魚養殖試驗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池塘工業化養殖系統建設
1.1養殖水槽。選擇兩個并排的海水池塘中的一個池塘,在該池塘中部建設磚混結構養殖水槽4條、429m2,水槽底部澆筑混凝土,水槽前后端的池塘側壁各建一個涵洞,形成水流循環。單個水槽長17.2m、寬6m、深1.5m;水槽氣提推流段長1.65m、養魚段長14.6m;水槽間建0.3m寬走道,以方便行走。養魚段前后端均放置雙層網,外層為直徑2mm的不銹鋼網,內層為網目1.5cm的聚乙烯網,網片四周固定在方形不銹鋼框架上,框架左右兩邊分別用5cm扁鐵固定在水槽側壁上,網片與水槽底平面無間隙、不漏魚。水槽側壁鋪設微孔增氧設備,每個水槽鋪設10個微孔增氧管,左右側壁各5個,配備2.2kW增氧機。整個水槽配備兩臺4kW羅茨風機用于氣提推水,另備用一臺50kW柴油機。每個水槽在進水口端安裝1臺自動投餌機,用于日常投喂。1.2集污系統。集污段長0.65m,深1.6m,配備2kW移動式吸污泵。同時為保證移動式吸污泵吸出的糞便、剩餌等及時排入沉淀池,在集污段岸邊另配備1臺2kW固定式排污泵。1.3凈化區。凈化區放養縊蟶,套養梭子蟹、脊尾白蝦,配備1.5kW的涌浪泵5臺,1.5kW的水車式增氧機4臺。
2養殖生產情況
2.1放養情況。2016年5月31日,在養殖水槽放養0.25g/尾的羅非魚3.3萬尾,同時在一口6×667m2海水池塘內用傳統方法養殖羅非魚1萬尾作為對照。凈化區5月3日放養三疣梭子蟹Ⅱ期幼蟹24kg,6月14日投放400尾/kg的脊尾白蝦種蝦105kg。2017年5月15日,在養殖水槽放養0.25g/尾的羅非魚3.3萬尾。凈化區3月31日投放2000粒/kg的縊蟶55kg,5月5日放養三疣梭子蟹Ⅱ期幼蟹12kg,6月15日投放規格400尾/kg的脊尾白蝦種蝦52.5kg。2018年5月15日,在養殖水槽放養0.25g/尾的羅非魚5.5萬尾。凈化區5月10日放養三疣梭子蟹Ⅱ期幼蟹24.5kg,6月15日投放規格400尾/kg的脊尾白蝦種蝦51kg。2.2養殖管理。羅非魚放養前用5%的鹽水消毒10min左右,放養初期嚴格控制充氣量,防止因應激撞擊攔網造成損傷。養殖水槽采用自動投餌機進行投喂,前期每天投喂3~4次,日投喂量為魚體質量的3%~5%;隨著快速生長為避免爭搶食物或者相互殘食,適當增加投喂量,可在不浪費飼料的原則下,魚群攝食完投喂飼料為止。養殖前期開啟1臺氣提推水設備,夜間開啟2臺,養殖后期增加開啟頻次,緊急情況下開啟所有推水設備;微孔增氧設備24h開啟。由于羅非魚排泄量大,且糞便具有一定的漂浮性,前期每天用吸污泵抽吸2次集污池內的排泄物和殘餌,后期增加吸污泵的開啟頻次。凈化區每半個月用石灰水消毒1次,配合使用微生態制劑改底。前期開啟涌浪泵,后期或緊急情況下開啟水車式增氧機,根據天氣變化和吃食活動情況適當增減開啟時間。
3收益情況
收益情況見表2,由表2可見,2016年養殖水槽收獲規格285g/尾的羅非魚8167kg,均產28.9kg/m3;對照組收獲羅非魚2700kg;凈化區收獲13.3g/只的梭子蟹530kg,2.25g/尾的脊尾白蝦9460kg;實現總產值60.63萬元,每667m2效益8211元。2017年養殖水槽收獲規格384g/尾的羅非魚12117kg,均產32.2kg/m3;凈化區收獲縊蟶2850kg,13g/尾的梭子蟹265kg,2.3g/尾的脊尾白蝦9350kg;實現總產值57.35萬元,每667m2效益7080元。2018年養殖水槽收獲370g/尾的羅非魚15095kg,均產40.1kg/m3;凈化區收獲200g/尾的梭子蟹680kg,2.3g/尾的脊尾白蝦7650kg;實現總產值63.123萬元,每667m2效益11372元。
4討論
羅非魚可以在海水池塘工業化生態養殖系統中進行高密度養殖。羅非魚生性兇猛、雜食,具有較強的掠食性,且消化能力強、排泄量大。傳統淡水池塘養殖受投喂、增氧、水質環境、病害等因素限制,每667m2放養量為2000尾左右,每667m2產量為1200kg左右[5]。而海水池塘工業化生態養殖系統采用自動投喂,具備氣提推水、微孔增氧、集排污等設備,水槽養魚段257m2,2016年至2018年放養量分別為3.3、3.3和5.5萬尾,產量分別為8167kg、12117kg、15095kg,均遠高于傳統淡水池塘和海水池塘。因此,在保障增氧、投喂和水質環境的情況下,可適當增加放養密度,以提高收益。凈化區養殖品種的選擇對提高養殖系統整體收益起著重要作用。該試驗凈化區選擇放養縊蟶、梭子蟹、脊尾白蝦等經濟品種,2016—2018年凈化區產值分別為43.14、42.33和41.99萬元,占養殖系統總產值的比重分別為71.15%、73.8%、66.5%;凈化區畝產值分別為1.27、1.25和1.24萬元,而淡水池塘工業化生態養殖系統套養鰱、鳙魚凈化區每667m2產值僅為1600元左右[6]。凈化區產值在總產值中占有較大的比重,且遠高于淡水池塘工業化生態養殖系統凈化區套養鰱、鳙魚養殖模式。因此,在選擇凈化區養殖品種時除考慮水質凈化作用外,應選擇經濟價值相對較高的品種,以提高養殖系統整體收益。
海水池塘工業化養殖為探索海水魚養殖提供了重要途徑。南通市海水養殖一直以梭子蟹、脊尾白蝦、條斑紫菜為主,隨著養殖年限的增加,種質退化和病害影響日趨嚴重,至今沒有合適的海水養殖魚類品種和模式。將池塘工業化生態養殖模式應用于海水魚養殖,對探索海水魚規模化商業養殖具有重要的意義。該試驗流水槽養殖的羅非魚生長速度快、規格大、產量高、味道鮮美、沒有土腥味,由于羅非魚不耐低溫,養殖季節為5至10月,因此在養殖季節外可以嘗試放養鯔魚等相對耐寒品種,探索出一條發展海水魚養殖的路徑。
參考文獻:
[1]周陸,張國奇,俞寶根,等.低碳池塘集聚式內循環養殖模式構建[J].中國水產,2017(1):89-93.
[2]浙江省首個鱖魚飼料化跑道養殖基地舉行魚苗放養儀式[J].水產養殖,2018,39(9):50.
[3]張永江.基于“工業化”的池塘生態養殖系統關鍵技術[J].水產養殖,2019,40(3):8-10.
[4]王英光,孫紹永.海水池塘工程化循環水養殖技術[J].河北漁業,2019(4):31-34.
[5]許玉清,常華良.里下河地區羅非魚池塘養殖實驗[J].科學養魚,2016(2):23.
[6]楊志強,李瀟軒,韓飛,等.池塘工程化循環水養殖錦鯉試驗[J].水產養殖,2018,39(8):1-3.
作者:朱赟杰 徐夢雪 倪建忠 黃生飛 單位:南通市水產技術推廣指導站
- 上一篇:畜牧產業發展對環境的影響分析
- 下一篇:池塘立體生態養殖技術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