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芋微球莖栽培研究論文

時間:2022-09-21 07:17:00

導語:魔芋微球莖栽培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魔芋微球莖栽培研究論文

論文關鍵詞魔芋;微球莖栽培

論文摘要通過魔芋微球莖移栽田間試驗,結果表明:成活率可達93.6%;全生育期170d,平均株高19.9cm,葉色濃綠,單個微球莖上長出的植株最多達9個,收獲的原種平均單球重55.4g;最大單球重128g,呈圓柱狀,最小單球重7g,球形。魔芋微球莖在魔芋種芋生產中占絕對優勢。

據統計,2006年底國內外需魔芋鮮芋90.0萬噸,而國內鮮芋產量只有52.5萬噸,魔芋生產遠不能滿足市場需求。目前我國魔芋行業的瓶頸是種植業,其中缺乏良種、種芋繁殖系數低是制約種植業發展的關鍵因素。因此,解決好種芋的數量和質量問題,就解決了魔芋種植業瓶頸問題。利用無性系克隆技術生產的組培良種是解決種芋問題最為有效途徑之一。魔芋組培試管苗的研究報道最早見于1986年[1],國內許多單位先后也開展了大量的魔芋組織培養技術研究[2,3],但大都止步于組織培養成功后,卻未能推廣或產業化,其根本原因在于技術未實現規模化應用,生產成本過高,老百姓無法接受。2003年,云南省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報道了一種魔芋微球莖的繁育技術[4]。隨著魔芋微球莖快速繁殖方法的建立[5,6],有望從根本上解決魔芋種芋問題。魔芋組培苗栽培技術已有報道[7,8],但卻未見關于魔芋微球莖栽培方面的報道。本文旨在將魔芋微球莖移栽于田間,對其成活率、植株地上及地下部分性狀等方面進行評價,對推動我省魔芋生產的進一步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1材料與方法

1.1材料

微球莖由湖北省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室提供。微球莖是2006年12月從培養瓶中取出,用自來水洗凈培養基,放在自然環境下使其表皮干燥,然后放在沙中保存。2007年4月20日種植于湖北省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室試驗基地,2007年11月5日收獲。

1.2方法

1.2.1整地。2006年12月用石灰粉375kg/hm2撒在墑面土壤上,然后翻挖1~2次,使石灰粉充分與土壤拌勻。栽種前2d撒多菌靈和復合肥750kg/hm2,再與10cm深層的表土充分攪拌均勻后栽種微球莖。

1.2.2種植。廂寬1.5m,微球莖間的株行距為15cm×20cm,微球莖上部覆土層2~3cm厚,澆足定根水。

1.2.3追肥。魔芋在整個生育期中需要消耗的養分較多。在肥料的“三要素”中,對鉀肥的需要量最多,氮肥次之,磷肥較少,氮、磷、鉀的比例大約為2∶1∶4。第1次在6月份施鉀肥120kg/hm2,與磷肥90kg/hm2混勻后加水澆施后培土;第2次在8月上中旬施磷肥150kg/hm2加鉀肥150kg/hm2,對水施于穴溝里再培土。在葉“封林”后結合噴藥加入0.5%的農用磷酸二氫鉀作葉面肥追施1~2次。

1.2.4除草。由于微球莖栽培的密度有點大,且魔芋的根群平行分布于土壤上層,中耕除草很易傷根,導致染病。因此,在春季整地后,用百草枯20%水劑和50%莠去津水劑噴霧土壤,徹底清除雜草。展葉后,只能拔除雜草。

1.2.5培土。微球莖種植后1個月開始萌芽出土,此時進行淺中耕破除土表板結層,增強土壤空氣通透性,同時進行培土。

1.2.6病蟲害防治。主要病害為軟腐病和白絹病。軟腐病用70%的農用鏈霉素防治。白絹病用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50%多菌靈防治。如發現有發病的植株,及時將病株及周圍土壤一同挖出,并用生石灰粉撒入坑中,壓實,防止傳染。主要蟲害有地老虎,用30~45kg/hm2地蟲靈或特丁靈隨肥料或拌泥土撒施墑面防治。

2結果與分析

2.1成活率

栽植157個微球莖,成活147個微球莖,成活率93.6%。

2.2生殖生育期效果轉

4月20日移栽,11月5日收獲,全生育期170d。收獲時平均株高19.9cm,葉色濃綠,單個微球莖上長出的植株最多達9個,147個微球莖收獲的原種重8.1kg,100g以上單球重有5個,50~100g單球重有73個,30~50g單球有41個,30g以下單球28個,平均單球重55.4g;最大單球重128g,呈圓柱狀(橫徑5cm,縱徑7cm);最小單球重7g,球形(直徑2cm)。一般一年生的種芋根狀莖平均僅生1個,而微球莖形成的根狀莖,與種芋連接的部分自然萎縮,根狀莖形成重約2g的小球莖,一般可形成小球莖2~4個,最高的可達6個。

3討論

(1)由于魔芋植株的形態構成比較特別,其地上部由球莖頂芽發生的1個粗壯葉柄及多次分裂的復葉構成,通常1年中只發生1片葉。葉片通過起輸導組織作用的圓柱狀葉柄支撐與球莖相連,葉片一旦創傷便失去了進行光合作用

的器官。葉的再生力弱,偶有從腋芽形成第2片葉于葉柄基部開裂處伸出,但較小,難以代替損傷了的葉[9]。近年來,關于魔芋多葉發生的情況引起了人們的重視[10],并通過外源激素(即各種生長調節劑)來調節魔芋的生長和發育,從其發生機理上進行了魔芋形成多葉、多球莖原因的研究[11]。我們在微球莖下田栽培過程中,發現絕大部分是多葉現象。這可能是由于魔芋微球莖在實驗室條件下形成,自身已經積累了一定量的激素,從而易于形成多葉現象。

(2)魔芋組培苗移栽要經過嚴格煉苗、消毒,移栽前期要用塑料薄膜罩住保持適宜的溫度、濕度,生長周期結束可形成重10~50g的小球莖[12]。而微球莖的整個栽培過程與自留一年生種芋管理方式相仿,管理比較粗放,生長周期結束也可形成重50~100g的種芋。同時,部分種芋形成芋鞭(2~4個)。因此,魔芋微球莖在魔芋種芋生產中占絕對優勢。

4參考文獻

[1]孔凡倫,肖亮,王愛霞.魔芋的組織培養和植株再生[J].植物生理學通訊,1986(1):41.

[2]劉貴周,謝世清,趙慶云,等.優質魔芋組培快繁技術研究[J].云南農業大學學報,2005(6):47-51.

[3]王玲,李勇軍,房亞南.魔芋組織培養的一步成苗技術研究[J].西南農業學報,2004(5):97-99.

[4]云南省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魔芋試管芋的繁育技術:中國,1493186[P].2004-05-05.

[4]顧玉成,吳金平,宋志紅,等.魔芋試管微球莖繁殖技術研究[J].中國農學通報,2007(9):110-112.

[5]謝慶華,張云峰,嚴勝柒,等.不同外植體誘導魔芋微球莖的比較研究[J].云南農業大學學報,2005(3):45-50.

[6]陳永波,呂世安,盛德賢,等.魔芋試管苗及種芋工廠化生產栽培技術研究[J].氨基酸和生物資源,2004,26(2):17-19.

[7]趙慶云,張國云,寧美芳.優質魔芋組培苗大棚栽培研究[J].種子,2005,24(4):63-65.

[8]劉佩瑛.魔芋學[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4.

[9]王銀元,吳祝平.魔芋栽培加工新技術[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3.

[10]陳永波,鐘剛瓊,趙清華,等.外源激素對魔芋多葉、多球莖形成的影響[J].氨基酸和生物資源,2005,27(1):35-36.

[11]張發春,趙慶云,謝世清,等.魔芋組培苗大棚栽培及管理技術[J].北方園藝,2006(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