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進口增長管理論文

時間:2022-07-04 04:42:00

導語:農產品進口增長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產品進口增長管理論文

[摘要]借助葉圣陶先生那雙敏銳的眼睛,清楚地認識到:市場經濟條件下的農民的悲慘命運。他們需要保護、引導和組織。提高農業競爭力是中國社會的難題之一。中國的畜牧業,歷經了十幾年的時間,讓我們看到了希望。可是,像大豆種植業,面臨放量進口的沖擊,農民們一再破產。在其競爭力還沒有提高之前,就被消滅掉了。可是,中國人的大豆消費,持續增長。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種植業,不能就這樣被摧毀。整個中國農業體系需要重大的變革。大豆等的瘋狂進口是有一股自下而上的推動力量。在消費終端,在市場上抑制并化解農產品進口的推動力量。運用經濟杠桿,平抑進口大豆的利潤率。在生活方式的變化上,也在加強文化觀念的引導。

[關鍵詞]農產品;進口;農民

上中學時課本上有葉圣陶先生的《多收了三五斗》一文,不懂農業經濟學的老師說:這篇文章描寫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

重讀《多收了三五斗》,所獲良多,覺得它應當成為一切與農業有關的專家學者和政府官員的必讀作品。因為就對農業問題和農民苦難的觀察而言,葉老先生七十年多前的這篇文章,比迄今為止國內的經濟學者和政府官員的許多著述都要準確得多,深刻得多。因此,考察商品經濟條件下不受保護的農戶的命運,不可不看《多收了三五斗》。而今它影響所及遠遠超過了農業和經濟的范疇。

一、《多收了三五斗》的深刻之處在于集中表現了市場經濟條件下不受保護的農民的命運。農民的命運與中國的命運息息相關。

“谷賤傷農”是中國這個農業大國的揮之不去的歷史問題,這是因為物以稀為貴。如果農民多收了三五斗就聽任谷賤傷農,引發的后果是不堪設想。所以,中國歷代政府都特別注意解決這一問題。

葉先生的《多收了三五斗》發表于1933年。下面我們看一看葉先生是如何揭示當時的存在問題的:

(一)農民沒有在商品與市場經濟條件下的農業風險意識。

葉先生描述在生活的重壓之下,獲得豐收的農民,一畝田多收這么三五斗,誰都以為該得透一透氣了。可見農民對市場經濟條件下的農業風險意識不足。

所以也就出現了文章開頭的一幕:

那些戴舊氈帽的大清早搖船出來,到了埠頭,氣也不透一口,便來到柜臺前面占卜他們的命運。

“糙米五塊,谷三塊,”米行里的先生有氣沒力地回答他們。

“什么!”舊氈帽朋友幾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美滿的希望突然一沉,一會兒大家都呆了。

“在六月里,你們不是賣十三塊么?”

“十五塊也賣過,不要說十三塊。”

“哪里有跌得這樣利害的!”

現在是什么時候,你們不知道么?各處的米象潮水一般涌來,過幾天還要跌呢!”⑴

市場是殘酷的,農民多收了三五斗反遭吞噬。

(二)放任農產品進口的危害。

僅是多收了三五斗,無論如何也不至于引起糧食市場如此劇烈的震蕩。主要還是放任糧食進口引發的禍害,而農民對此不可能找到應有的對策:

從簡單的心里噴出了憤激的話。

先生冷笑著,“你們不糶,人家就餓死了么?各處地方多的是洋米,洋面,頭幾批還沒吃完,外洋大輪船又有幾批運來了。”

怎么能夠不糶呢?田主方面的租是要繳的,為了雇幫工,買肥料,吃飽肚皮,借下的債是要還的。

多收了三五斗的農民只有比那些洋米洋面賣得更賤,才會賣得出去。商人們卻在暗地里竊笑。

(三)“同行公議”——商業利益集團的有組織的壓價,輕而易舉地勝過了一盤散沙的農民。

請看下面的一幕:

“我們搖到范墓去糶吧,”在范墓,或許有比較好的命運等候著他們,有人這么想。

“不要說范墓,就是搖到城里去也一樣。我們同行公議,這兩天的價錢是糙米五塊,谷三塊。”

一盤散沙的小農,其實是一群又一群的待宰的羔羊。

(四)政府及各種惡勢力的盤剝。

上個世紀三十年代,政府腐敗,各種惡勢力橫行。

“到范墓去糶沒有好處,”同伴間也提出了駁議。“這里到范墓要過兩個局子,知道他們捐我們多少錢!就說依他們捐,哪里來的現洋錢?”

在這種盤剝之下農民更是無可奈何。

(五)金融混亂,在支付手段上大做手腳。

米價如此之低,可是,到手的卻不是相對能夠保值的銀元,而是剎那間就可能貶值的鈔票:

白白的米換不到白白的現洋錢,好象又被他們打了個折扣,怪不舒服。

“那末,換中國銀行的吧。”從花紋上辨認,知道手里的鈔票不是中國銀行的。

“這是中央銀行的,你們不要,可是要想吃官司?”

把萬分舍不得的白白的米送進萬盛的廒間,換到了并非白白的現洋錢的鈔票。

就這樣米行輕而易舉地把金融危機轉嫁給了農民。如今人民幣幣值穩定,可是鄉間卻有了更下作的手段——干脆打白條。更有甚至者,白條也不打就扣下了。

(六)農民的出路在哪里?

葉先生當時未必能看清楚農民的出路究竟在哪里,可是他老老實實地寫出了農民“路路斷絕”。后來證明:一旦農民看到了出路,就會奔向那里,這就是中國革命成功的內在原因。請看:

“去年是水災,收成不好,虧本。今年算是好年時,收成好,還是虧本!”

“今年虧本比去年都厲害;去年還糶七塊半呢。”

“又得把自己吃的米糶出去了。唉,種田人吃不到自己種出來的米!”

“也只好不繳租呀。繳租立刻借新債。借了四分錢五分錢的債去繳租,貪圖些什么,難道貪圖明年背著重重的債!”

“田真個種不得了!”

“逃荒去,債也賴了,會錢也不用解了,好打算,我們一塊兒去!”

“我看,到上海去做工也不壞。我們村里的小王,不是么?在上海什么廠里做工,聽說一個月工錢有十五塊。十五塊,照今天的價錢,就是三擔米呢!”

“你翻什么隔年舊歷本!上海東洋人打仗,好多的廠關了門,小王在那里做叫化子了,你還不知道?”

路路斷絕。一時大家沉默了。

“我們年年種田,到底替誰種的?”

“我們吃辛吃苦,賠重利錢借債,種了出來,他們嘴唇皮一動,說:‘五塊錢一擔!’就把我們的油水一古腦兒吞了去!”

“我們的田也是拿本錢來種的,為什么要替他們白當差!為什么要替田主白當差!”

他們有的糶了自己吃的米,賣了可憐的耕牛,或者借了四分錢五分錢的債繳租;有的挺身而出,被關在拘押所里,兩角三角地,忍痛繳納自己的飯錢,……有的來人去說好話,向田主退租,準備做一個干干凈凈的窮光蛋;有的溜之大吉,悄俏地爬上開往上海的四等車。

(七)社會各界的反映。

面對如此局面,葉先生也寫到了社會各界都有所反映:

“谷賤傷農”的古語成為都市間報上的時行標題。

地主感覺收租棘手,便開會,發通電,大意說:今年收成特豐,糧食過剩,糧價低落,農民不堪其苦,應請共籌救濟的方案。

金融界本來在那里要做買賣,便提出了救濟的方案:……

工業界是不聲不響。米價低落,工人的“米貼”之類可以免除,在他們是有利的。

社會科學家在各種雜志上,從統計,從學理,提出糧食過剩之說簡直是笑話;“谷賤傷農”也未必然,谷即使不賤,在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雙重壓迫之下,農也得傷。

這些都是都市里的事情,在“鄉親”是一點也不知道。

鄉親不知道,可是政府知道;知道這些的國民黨政府并沒有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所以也就有了后來兵敗如山倒的結局,和農民推著小車支前,幫助解放軍打勝仗。據說,當他們潰退到了臺灣才注意解決了這些問題。也才算是有了立足之地。

二、2003年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得不到保護的農民境況。

2003年7月10日《南方周末》載:“今年上半年,中國進口大豆達1008萬噸之巨,與2002年全年進口量僅僅相差124萬噸,如果不能平抑過分進口,不僅會傷及3000萬豆農,還會傷及整個大豆加工業鏈條,給整個行業帶來毀滅性打擊。”⑵

5月28日,中國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發函警告個別進口商,他們在領到進口檢疫證書之前,就同國外供應商簽訂合同。通知重申,國內進口商必須首先獲得進口許可證,然后才能對外簽訂進口合同。這表明:進口商在拿到許可證之前已經簽訂了進口合同。

如此警告,作用如何呢?中糧期貨的數據顯示,6月份進口大豆到港數量仍舊高達246萬噸。

這就意味著,今年中國大豆產區的農民,不必擔心他們的大豆的產量,可是一定得擔心大豆的價格。那些多收了三五斗的農民,大豆產量越高,市場價格可能越低,其中的有些人破產已成定局。

讓我們回顧一下:直到1995年,中國仍然是大豆出口國;再往前,20世紀的80年代初,剛剛實施聯產承包責任制的中國農業,產量大幅提高,震驚了整個世界,以美國為首的農業大國特別擔心中國農產品出口,給整個世界農產品市場造成巨大沖擊。到了1996年情況急轉直下,中國成為世界重要的大豆進口國。隨著中國農產品市場對美國開放,美國的大豆玉米給中國市場造成了最大的沖擊。大豆玉米的市場價格也就飛流直下,差不多降低了一半,結果只能是農業損失慘重,農民破產。

據海關總署統計,2000年進口大豆首次突破千萬噸;2001年進口量則上升為1392萬噸;2002年略降至1132萬噸。2003年再度反彈,上半年就突破1000萬噸。

也就是說,近三年來只有2002年中國農民獲得了短暫的喘息的機會。2003年多收了三五斗的農民就再次面臨破產。這種問題的積累,其結果是可想而知。人大會上那些對農民增收問題的奢談是多么地無力。

(一)政府措施收效甚微。

當2001年中國大豆玉米的市場價格下降近一半后,2002年1月7日,農業部頒布《農業轉基因生物進出口安全管理辦法》,并于3月1日實施。2002年3月11日,農業部又頒布了《進口轉基因農產品臨時措施管理程序》,實施期限為2002年3月20日至12月20日,后又延長至2003年9月20日。

在“臨時措施”頒布后的2002年5月份,中國進口大豆的數量只有區區的6萬噸。“因為很多進口商對臨時許可證的申請很陌生,而且剛開始的限制條件也非常之嚴格。”巴西駐中國大使館商務官員劉宏認為,當然也不排除中國有意利用這一措施來限制大豆的進口。這就是中國農民在2002年獲得喘息機會的原因。

但是,目前管理條例根本沒有得到有效的執行。證據就是上述大豆瘋狂進口,數字驚人。

這是因為:該措施一出臺,就招致了大豆主要出口國的反對之聲。美國為此向中國提出了抗議,并專門就管理條例與中國進行了緊急磋商。2002年3月7日,雙方達成協議,中國設立一個進口的過渡期,包括轉基因大豆的臨時過渡期。

國內的貿易商也是怨聲四起。國內大豆價格上漲,這使得種植大豆的農民稍微好過了一點。

為緩解大豆的短缺狀況,中國2002年6月份加快了進口許可證的發放速度,放松了對大豆進口的控制。而從7月份開始大豆進口量又明顯增加,每個月進口都超過了100萬噸。而從2002年至今的大豆進口情況表明,“臨時措施”的實施并沒有改變中國大量進口大豆的局面。

(二)糧食加工企業及相關的利益集團強悍有力。

這些年在沿海地區興起了眾多的榨油企業。這些以外資和民營資本為主的企業建在那里,而不是靠近大豆的主產區,顯然是為吸納進口大豆,節約運輸成本。外資和民營資本是大豆瘋狂進口的推動力量。

2002年,山東日照地區就上馬了3家榨油企業,其中中糧集團下屬的黃海糧油日加工能力達1500噸。

據說,中國目前大豆加工企業的滿負荷加工能力已達到4500萬噸,這成為大豆進口激增的重要因素。

中國每年大豆需求量在2800萬噸左右,大豆國產量保持在1650萬噸左右,兩者相減,就是消費缺口,大致在1200萬噸左右。國家發改委制定的本年度進口目標———1200萬噸至1300萬噸。這個數字說明,制定者本不想用進口大豆沖擊國內大豆市場和農民的大豆種植。

但是,目前市場條件下,加工企業的利益驅動是最強有力的。4500萬噸的加工能力必然形成進口大豆的強烈需求。

(三)通過糧食加工企業的利益驅動打開進口大門,是美國農產品市場開發的成功經驗,并且屢試不爽。

當初美國農產品大舉進口日本時,精明的日本人從關稅到各種規定,對美國防范限制,使得美國對日本的農產品出口非常困難。但是美國在日本成功地找到相關的農產品加工企業,通過各種渠道打通壁壘,越過障礙,不斷開拓向日本出口農產品的市場。

美國大豆協會的喬治·斯特萊,1956年為開拓大豆市場第一次訪問日本,努力地與日本有關企業建立關系。不到一年的時間,他與日本的五個團體:醬油、大醬、豆腐、食用油和大豆粉絲制造商團體成立了日美大豆研究組。當年,日本進口了71萬噸大豆,其中美國占75%;到1980年,日本進口大豆達440萬噸,美國占有率達96%。

當日本農民要求限制大豆進口時,美國則聯合日本的大豆用戶,即那些利用美國大豆賺取附加值的日本企業,和日本農民對抗。結果使美國的大豆持續占領日本市場。

通過外國糧食加工企業,打開缺口,加大農產品的輸出,是美國多年來開拓農產品市場的成功經驗。所以,他們在這方面的投入,從不吝惜,毫不猶豫。

那些多收了三五斗的中國農戶,根本沒有實力和強悍的進口大豆加工企業集團抗衡。那些外資企業原本就和他們是一家。資本的力量在中國表現更加強悍。

(四)進口商和供貨商的利益驅動。

進口商和國外的供貨商也會從中獲益。所以,當《轉基因管理條例》抑制了美國,今年巴西馬上就跟進了。其動作之快,也只有進口商能夠做到。今年前5個月,共進口巴西大豆288萬多噸,占總量的近三分之一,是去年同期的近12倍。巴西政府明令禁止生產轉基因大豆,中國即將出臺的轉基因臨時管理措施也擋不住它。再有,巴西幣值下降導致價格優勢。

(五)無限制的進口,將使中國農業陷入滅頂之災,大量農民破產。

目前大豆這樣瘋狂進口,就意味著整個行業面臨著滅頂之災。中國農科院作物品種資源研究所研究員常汝鎮說:“如果這一旦成為事實(進口量超過國產量),不僅會迫使國產大豆價格走低,傷及豆農;而且會引起大豆加工業鏈條的連鎖反應,將給這個行業以毀滅性的打擊。”

三、問題

我們能夠領悟葉先生的《多收了三五斗》的深刻之處,是因為看到了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今日農民境況。葉先生在書中揭示的諸多因素大多是在商品與市場條件下仍然會存在的。

同時還看到了葉先生在作品中表現的并不十分清楚的內容,那就是中國農民的偉大之處:中國農民身上蘊藏改變命運的偉大力量,每到中國歷史的關鍵時刻都有杰出的表現,這已經在中國歷史上被反復地證明了。上文談到了中國革命勝利與中國農民的關系。再有,當一大二公的的體制,使得小崗村的農民吃不上飯時,他們敢冒殺頭的危險,把土地分給了農戶,那個十分強大的體制被撕破了,不久,整個體制被沖垮了。當農民被逼無奈,走投無路,情急之下,他們也就變得勇猛無畏。

當前農產品瘋狂進口,使得多收了三五斗的農民大量破產后,他們會怎么辦?誰又能說得清?

四、分析

(一)市場經濟條件下的農民得不到保護必將造成惡果。

借助葉圣陶先生那雙敏銳的眼睛,讓我們清楚地認識到:市場經濟條件下的農民需要保護。這在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既使是美國的大農場主,也享有很高的國家的農業補貼。否則就會造成惡果。

(二)特別需要提高中國農業的競爭力。

中國農業的總體水平和美國這樣的農業強國確實差距很大。美國大豆的出油率一般為19%,中國大豆的出油率一般為16.5%,相差2.5個百分點。這個差距,對一個加工企業的意義非同小可。既使是兩國的生產成本相同,其性價比的優勢也非常明顯。更何況我們的生產成本還高于別國。

問題是提高中國農業生產的總體競爭力,肯定不光是農民的事。農民所能做到的是多收三五斗。在目前條件下,他們的產品銷售及其在市場的表現,國家不能放任不管,需要政策扶持,至少是需要引導和信息。而要提高2.5個百分點的出油率,則要由育種專家來完成。

提高農業競爭力是中國社會的難題之一。目前,做的比較好的是中國的畜牧業。因為像正大這樣的外國公司,已經被中國公司擠出了市場,美國的公司也沒有占到便宜。取得如此成就的中國畜牧業,大概是歷經了十幾年的時間,而且是在中國農業曾經因外國農業產生壓力的情況下。

可是,像大豆種植業,面臨如此的沖擊,農民們一再破產,一籌莫展。在其競爭力還沒有提高之前,就被消滅掉了。如此的慘痛的結局,由誰來負責?又由誰來收拾?中國是大豆的故鄉,也是重要產地之一;中國人的大豆消費,持續增長;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大豆種植業,不能就這樣被摧毀。

(三)加大農產品的出口量,是緩解進口壓力的出路之一。

中國農產品出口則困難重重。國外對中國農產品出口訂立的門檻越來越高。而中國農產品的生產與農產品的質量標準也確實存在諸多的需要解決的問題,包括工業生產造成對農業生產環境的污染問題,等等。

目前對中國農業壓力最大的美國,也曾經由于農產品生產過剩,把牛奶和小麥傾入大海,宰殺牛羊,砍伐果樹,政府給農民補貼,以便讓農民停止耕作。

但是,美國經過幾十年的艱苦努力,不斷開拓農產品的出口市場,其中包括對中國的農業出口量也是快速增長,也就成功地解決了所有這些問題。目前美國正在執行著五年內對美國農業提供1000多億美元補貼的政策。這意味著平均每個農場主將得到10萬美元以上的農業補貼,因為美國現有農場主不足100萬人。這還不包括各種對農業的間接投入。這些和農業對美國經濟的巨大貢獻相比微不足道。

為此美國農業部的國外農業局(FAS)作出了許多極富創造性的工作。正是這些工作,使得美國成為世界農產品市場上真正的大鱷。

面對農產品出口的難題,中國不僅需要“FAS”那樣的機構,更需要像他們那樣的人才和更為出色的工作。

整個中國農業體系同時需要重大的變革。

大豆瘋狂進口是有一股自下而上的推動力量。盡管農業部有相關的限制措施,制定的進口數量也算是符合實際。可是,自下而上的推動力量還是掀起了進口狂潮。

中國農產品的出口更加需要這股自下而上推動力量。但是,僅僅依靠那些多收了三五斗的農民,形不成這股推動力量。

(四)在消費終端,在市場上抑制并化解農產品進口的推動力量。

4500萬噸的大豆加工能力的形成進口推動力量,主要是看到在市場上有可圖。利潤率越高,進口也就越瘋狂。

目前,用進口的轉基因大豆生產的產品,在市場上大都不貼標識,這可能就是他們的軟肋。一旦消費者對轉基因產品不認同,加工企業的利潤在市場上也就無法實現,進口的大豆就成為沉重的負擔,就可能會使進口推動力量瓦解。所以,加強對轉基因產品的標識管理,是措施之一。

7月3日,北京市公開曝光14個沒有依法進行標識的轉基因產品,其中包括含有轉基因成分沒有依法標識的知名品牌綠寶、魯花、金龍魚等大豆色拉油。北京市還責令9家相關企業限期改正,立即停止違法經營行為。⑶7月22日再次突查,共檢查了9個品牌、13個豆油產品,只有匯福大豆色拉油未加注標識。“火鳥”牌色拉油被執法人員要求立即下架。這個品牌色拉油在標識審批時,認可的標注是“加工原料為轉基因大豆”,但其卻擅自在后面加上了“本產品已不再含有轉基因成分”。⑷目前沒有一個品牌的轉基因標識達到醒目的標準。這更加暴露了企業心虛。但是,僅僅北京這么做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加強全國的標識管理,同時加大宣傳轉基因產品的潛在危害,只要消費者不認同,進口大豆的利潤在市場上就難以實現,瘋狂進口也就被抑制。

與此同時生產綠色的中國大豆,使得中國大豆在市場上具有競爭力。

(五)在市民的餐桌上下功夫。

當初美國農場主聽到中國向美國開放農產品市場后,歡欣鼓舞。首先打入中國市場的是美國水果,可是它對中國的果農并沒有造成毀滅性的打擊。主要是中國不斷有物美價廉的水果在市場上有良好的表現。

同樣,只要我們牢牢把握好中國人的餐桌,把功夫做足,相信農產品進口的狂潮一定能夠被抑制。

生產替代可口可樂公司的飲料和雀巢公司的飲料及食品,生產取代麥當勞和肯德基的中式快餐,應當不是難事。

(六)運用經濟杠桿,平抑進口大豆的利潤率。

瘋狂進口其實也是有意打壓國產大豆的價格,進一步提高利潤空間。政府完全可以運用多種經濟手段作為杠桿平抑其過大的利潤空間。

例如:日本糧食廳就對進口糧食國營壟斷,然后高價出售,以保護日本的農業和農民。由于是國家壟斷,對進口農產品很容易限量。歐盟和美國則加大農業補貼。

據報載: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目前市場也存在一些違法違規的操作,用于進口的臨時許可證被公開叫賣。“目前市場上確實存在著一些臨時許可證倒賣的現象,特別是臨時許可證由一次性演變為可重復使用以后,倒賣的市場價格一路攀升。”一位貿易商證實。

進口臨時許可證成為有價證卷在黑市上倒賣。為什么不對它公開競標?

國家有充分的理由用經濟手段平抑進口農產品的利潤率。否則進口狂潮就會席卷下去。

當運用經濟手段平抑進口利潤空間,同時也就取得了給國內大豆生產者的農業補貼。

(七)加強法制,對違法行為重罰。

當進口推動力巨大時,各種違法行為接踵而至。市場就會更加混亂。必須加強法制。

美國曾在2000年通過了相關的《農作物保護法案》。據《華盛頓郵報》2002年12月7日報道,美國農業部日前宣布對得克薩斯州的一家生物技術公司予以重罰,原因是該公司不小心在食用大豆中混入了轉基因玉米。這是美國首起因對轉基因作物管理不善而遭政府處罰的案例。名為普羅迪吉恩的公司已經表示,愿意支付25萬美元的罰款。另外,儲存在內布拉斯加州一倉庫中的50萬蒲式耳(約1818萬升)大豆,被懷疑含有少量該公司開發的轉基因玉米,美農業部已決定將其全部焚毀,這筆費用估計在300萬美元左右,也將由普羅迪吉恩公司償還。今年11月,美政府檢查人員發現,普羅迪吉恩公司種植的這些轉基因玉米沒有完全清除干凈,有可能污染了田間的食用大豆,而且一些受污染的大豆可能還進入了倉庫。在這之后,公司回購并銷毀了衣阿華州受污染的155英畝(約941畝)作物,承認自己未采取足夠的安全防范措施,并開始與美農業部協商解決方案。普羅迪吉恩公司事件曝光后,很多環保人士和消費者團體批評說,美政府在轉基因作物的管理上力度還不夠。⑸

但是,這些在美國遭受重罰的公司的產品,有可能在中國市場上暢通無阻。這是因為中國在這方面的立法太落后,執法也很不力。有媒體報道“6種雀巢食品含有不明基因”,“揭露”雀巢食品雖在歐洲承諾不使用轉基因成分,卻將亞洲市場作為轉基因食品的“試驗田”。被指含有不明基因的6種雀巢食品分別是:雀巢甘脆朱古力、百福豆漿(百福是雀巢公司的品牌)、百福高鈣豆漿、雀巢嬰兒純米粉(蘋果味)、鳳仙雪條、百福豆腐花。今年3月,綠色和平組織出版了《如何避免基因改造食物指南》,囊括了238種日常加工食品,其中包括雀巢咖啡、雀巢即溶奶粉、雀巢冷飲、雀巢調味料、雀巢美祿、雀巢仙美高、雀巢達能鮮乳酪產品、雀巢克寧、雀巢三花、雀巢能恩、雀巢三花淡奶、雀巢鷹嘜煉奶等。盡管我國轉基因標識管理已啟動大半年,卻從未接到雀巢公司的申報資料。農業部轉基因管理辦公室并未收到過雀巢的轉基因標識申請材料。雀巢公司公關部何女士說明:我國2003年3月規定轉基因

食品貼標簽針對的是進口農產品,而雀巢食品都是加工好的“終端食品”,并不在此列。⑹這種說明是在鉆立法與管理上的空子。而“終端食品”一詞則是農產品隱性進口的代名詞。

以上說明中國在農作物和食品立法以及管理上需要做的工作很多。在立法中特別是要對弱勢群體消費者和農民加以保護。通過立法管理市場,堵住漏洞,加大打擊的力度。

(八)有必要加強檢查,提高進口農產品的質量標準。

像大豆的瘋狂進口,這還是比較容易引起注意的問題。此外還存在著大量的隱形農產品進口,例如:可口可樂公司配方中的農產品,各種軟飲料所含有農產品,雀巢公司的飲料和食品,各種進口化妝品,還有中國人每天對大量的西式快餐的消費,等等。

日本對進口農產品不斷提高標準,甚至提高到了我們難以達到的程度。歐盟也是如此。其用意非常明顯。而美國則依靠其強大的競爭力雄視天下。

日本不但嚴格檢查,還把時間拖得很長,使鮮活食品進入日本就很難。

我們也要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對“終端食品”一類狡猾的隱性農產品進口也要重視起來。

(九)在生活方式的變化上,加強文化觀念的引導,因為消費與文化密切相關。

當中國的茶文化風行于國內外時,可口可樂及各種牌號的飲料的消費就會降下來。當年青人習慣了各種洋快餐,我們的農產品的進口數額就會越來越巨大。可是世界各地華人的中餐館都經營的不錯,這說明了什么?中式餐飲業的發展空間仍然很大。這肯定會帶動我們的農產品的出口,同時也將使進口減少。

附記:就在我這篇文章寫完數月之后,久違了農產品市場開始漲價了。但是,我文章中指出的問題并沒有,也不可能得到解決。只要看清這次漲價的受益者就可以了。首當其沖的,就是與大豆色拉油的利益相關者,并且一漲再漲。這也就是說,進口大豆的利潤空間更大了。因此推動其瘋狂進口的力量也更大了。如此下去,中國的農業和中國的農民的處境一定會更糟。更有甚者,媒體和有關專家,作為美國和中國的利益集團的代言人,也更加肆無忌憚。

下面是郎咸平的部分言論:“農產品市場會是中美雙方未來沖突的重點。”“加強對美農產品采購力度:收買美國參眾議院、順應國際分工一舉兩得。”“我們也可以通過進口滿足糧食需求。”“進口糧食可以為我們制造寬松、友善的國際環境。我們需要維持一個和平的環境,有充裕的精力來發展經濟。但是這個工作應該從哪里突破呢?不要從金融、高科技和制造業,要從農業。我們可以幫助美國維持一大批農業人口,而且可以緩和中美之間的摩擦。我們可以通過農業外交與美國搞好關系。而且美國根本不可能在參眾議院里面違反大多數農業州參眾議員的利益禁運農產品。”“而我國將大量進口糧食穩定美國的農業。這就是一個國際分工,美國政府對這種國際分工將會相當堅持。我認為農業或農產品市場會是未來貿易戰的主要戰場。

注釋:

⑴葉圣陶:《多收了三五斗》。《葉圣陶短篇小說選集》,人民文學出版社,1957,第1版,第168~176頁。以下所引同此篇者不再另注。

⑵⑶程濤:《大豆進口放量增長的背后》,《南方周末》,2003-7-10。

⑷董偉、王巖《工商突查食用油貼標轉基因標識仍然遮遮掩掩》《北京青年報》2003-7-22

⑸新華通訊社:《美國農業部重罰對轉基因作物管理不善的公司》,2002-12-9

⑹馬多思、薛暉:《轉基因“黑名單”曝光雀巢多種產品含不明基因》,《晨報》,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