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農業科技服務體系思考

時間:2022-08-08 09:43:30

導語:酒泉農業科技服務體系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酒泉農業科技服務體系思考

農業科技服務體系是實施科教興農戰略的重要載體,是農業科技創新的動力源泉,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保證。近年來,在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和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酒泉農業科技服務事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政府主導的農技推廣體系不斷完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等服務機構不斷壯大,高校、科研院所等服務機構不斷加強,酒泉農業科技服務體系在普及農業新技術、新品種和新成果,推動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和促進農業經濟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1酒泉農業科技服務體系現狀

1.1農技推廣體系相對完善,服務領域不斷拓寬

該市農技推廣體系經多年的建設,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一支專業門類齊全的農技科技服務隊伍。市、縣(市、區)分別設立了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內設農技站、植保植檢站、土肥站、園藝站、農業環保站等機構。鄉鎮分別設立了農林牧服務中心。目前,全市共有農技推廣服務機構66個,現有職工436人,專業技術人員265人,政府主導的農技推廣公益性機構在為農服務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是示范推廣了一大批農業先進實用技術,有力促進了農業增產、農民增收。農作物新品種示范推廣有了新的發展,土配方施肥、糧棉高產創建、高效農田節水技術示范推廣成效顯著,立體種植技術示范推廣有了新的提高,地膜覆蓋與回收技術示范推廣有了大的突破,農作物化促化控技術示范推廣面積不斷增加,日光溫室反季蔬菜生產技術不斷完善,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技術有了大的提升,農業生產綜合能力大大增強。二是大力開展農業科技宣傳培訓,有力促進了農業科技知識的傳播和農民科技素質的提高。三是建立了一批各具特色的農業科技示范園區,引進、試驗、示范了大量國內外、省內外農業新品種、新技術、新成果。四是各縣(市、區)農技110、12316農業信息服務平臺的相繼建成,及時為農民提供了技術、信息服務。

1.2產業化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壯大

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為農戶提供程度不同的產前、產中和產后的技術服務和技術支撐,有力促進了農業新技術的推廣和普及。目前,全市共有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318家,帶動訂單農戶14萬戶,加工農產品160萬t,占農產品生產量的57%。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為了最大限度地增進農民成員的利益,主動擔當了向農民成員推廣新技術的重任,加快了新技術的應用,大大降低了技術推廣的成本。目前,全市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達到2980個,帶動農戶15萬戶。

1.3高校、科研院所服務機構加強,推動成果轉化

農業高校、科研院所具有人才、成果密集的優勢,是農業技術推廣的人才培養基地和技術成果的源頭。通過參與項目實施,開展公益性農業技術推廣服務;圍繞自身科研和教學工作的需要推廣研究成果、培養和鍛煉人才;根據社會需求提供技術服務。

2存在問題

2.1農業科技服務體系各自為政,服務局限性較大

農技推廣部門行政性、產業化龍頭企業的營利性、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自助性、高校院所的自發性,在農業技術推廣上存在著各自的局限性。鄉鎮農技人員大部份時間和精力從事行政性中心工作,“在編不在崗,在崗不在位,姓農不務農”現象仍然存在;產業化龍頭企業從自身營利目的出發,有選擇地向農戶推廣一些相關的技術;由社會弱勢群體組成的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由于整體經濟實力較弱,向農戶成員提供的技術服務數量和質量很有限;高校、科研院所根據自身工作需要推廣研究成果,技術服務范圍受到一定限制。

2.2推廣服務體系管理體制不活,力量薄弱

鄉鎮農林牧服務中心實行“縣鄉共管,以鄉為主”的管理體制,縣級只負責業務指導,體系內部出現上下管理脫節。同時,農林牧三站合一后,明顯削弱鄉鎮農技推廣力量,直接影響著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全市鄉鎮農林牧服務中心共核定事業編制370人,現實有職工259人,僅占定編人數的70%。

2.3公共科技服務理念不適應,需求與供給存在反差

農業科技服務目標大多還定位在高產量上,對市場需求的高效優質產品研究不夠;技術推廣工作集中在生產技術環節上,對農產品儲藏和加工等產業化方面的研究不夠,致使技術服務的需求與供給之間還存在差距,直接影響著農業技術推廣的實際效果,成為制約農戶科技水平提高的一個重要因素。

2.4外部市場制度不完善,制約了農民吸收科技的能力

農村金融體制改革和民間金融發育受阻,農業保險和農業要素市場發育滯后,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投資不足和農村職業教育不暢等因素,制約了農民掌握科學技術的能力。

3對策建議

我國已進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新階段,要把農業結構調好調順調優,關鍵在于提高農民的整體科技素質。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必須堅持農技推廣體系的主導地位不動搖,引導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和高校、科研院等社會力量,構建新型農業科技服務體系,促進該市現代農業發展。

3.1穩定農技推廣隊伍,增強公共服務功能

農技推廣體系是該市農業科技服務體系和國家對農業支持保護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把農業科學技術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主導力量。目前該市農技推廣體系改革的重點是穩定、鞏固、提高,切實增強公共服務功能。一是認真落實有關穩定農技推廣體系的政策,建設一支穩定、精干、高效、規范的技術隊伍,加快農技推廣與現代農業的對接。二是理順鄉鎮農技推廣機構管理體制,建議鄉鎮農林牧服務中心實行“條塊結合,雙重管理,以縣為主”的管理機制,充分發揮基層農技推廣的作用。三是強化內部管理,引入競爭激勵機制,實行競聘上崗,崗位目標責任制管理。四是縣(市、區)政府將鄉鎮農技推廣機構事業經費、項目經費及人員工資福利待等遇納入縣(市、區)級或鄉級財政預算,保證足額及時到位,徹底解決農技人員的后顧之憂。

3.2健全多元化農業科技服務體系,加快成果轉化

加快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步伐是推進現代農業發展的關鍵。要繼續深化公益性農技推廣服務體制改革,積極建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教學科研單位等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新型多元化農業科技服務體系,加速農業科技成果轉化。一是采取雙向選擇的辦法,為重點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選派農業科技特派員,增強企業的技術服務力量,開展產前、產中、產后一體化服務,把優良品種和先進實用技術集成配套,直接應用到生產中去。同時,在產業化龍頭企業自愿的前提下,允許對做出突出貢獻的科技人員從企業獲得適當報酬。二是為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配備科技顧問,提升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技術服務和市場運作能力,幫助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通過“協會+農戶”、“供銷+協會+農戶”、“技術+協會+農戶”等形式,利用示范戶效應和能人效應,把實用技術和經驗,直接快速有效地普及到生產中。三是整合縣、鄉、村各級的服務資源,按照區域化優勢產業布局,跨鄉鎮建立區域性農業技術服務站,開展專業化、一體化服務。

3.3提高科技人員技術水平和農民科技素質

農業要發展,關鍵在科技,科技要發展,關鍵靠人才。因此,要采取“培養、引進、聯合”的方法,建立全新的農業科技人員培養機制,實行“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加速知識更新,培養一支思想過硬,技術全面,作風扎實,群眾歡迎的復合型農業科技服務隊伍。同時要加快發展農村職業技術教育和成人教育,組織實施新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工程、科技入戶工程及科技巡回培訓制度,努力把農村居民培育成有較強市場意識、有較高生產技能、有一定管理能力的現代農業勞動者和經營者。

3.4加快市場化改革步伐,清除各種制度障礙

增加農業基礎設施投資,改善農民采用農業新技術的條件;完善農民土地產權,提高農民向土地投資的積極性;積極探索土地經營權流轉、股份合作、代耕代種、土地托管等多種方式,提高土地規模經營水平和產出效益;加快農村金融體制的改革步伐,為農民采用新技術提供良好的融資環境和資金支持;加快建立農業保險制度,降低農民使用新技術的生產風險;加強對農業生產資料市場的監督力度,規范市場秩序。

作者:李曉仁 單位:酒泉市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

參考文獻

[1]孫華.現代農業科技創新思考.自然科學:文摘版,2016,(5):00263~00263

[2]任建菲.關于創新農業科技服務體系的研究與探討.吉林農業,2012,(10):15~15

[3]付俊紅,郭永軍.創新農業科技服務體系的思考.中國農技推廣,2007,23(3):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