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良種玉米引進及利用
時間:2022-07-10 02:52:49
導語:南非良種玉米引進及利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玉米是重要的工業原料,也可加工成精制的玉米食品。普通玉米蛋白質的品質較差,人或單胃動物必需的賴氨酸等含量較低,嚴重制約其單獨食用或飼用的營養價值,作為飼料則必須添加賴氨酸含量高的大豆餅粕、魚粉或其他動物骨粉等飼料添加劑,才能滿足畜、禽生長發育的營養需求。優質蛋白玉米(QPM)的賴氨酸、色氨酸含量比普通玉米高一倍左右,可從根本上解決玉米蛋白質的營養平衡問題,顯著提高其食用和飼用價值,同時降低飼料生產成本,顯著提高經濟效益[1-5]。1965年南非納塔爾大學的玉米育種家H.O.Gevers開展優質蛋白玉米研究,并培育了一批軟質和硬質胚乳的優良雜交種,其QPM種植達到7.5萬hm2。南非擁有豐富的優質蛋白玉米種質資源,且地處非洲大陸最南端,氣候條件與我國黃河流域相似,因此引進南非QPM,可以通過篩選、改良后加以利用[4]。
1材料與方法
1.1供試品種
2008年引進南非玉米種質資源24份。南非1~20號QPM由南非納塔爾大學H.O.Gevers教授提供,南非21~24號雜交種由南非福特海爾大學Charles博士提供。農大108作為對照。
1.2試驗設計
1.2.1雜交種觀察試驗行長5m,行距0.6m,株距0.3m,3行區,重復2次或不設重復,采用間比法。觀察試驗階段重點是田間多觀察、細觀察。首先要根據對雜交種的重要特征特性進行目測,根據實踐經驗評判出少量(20%~30%)優良組合,進行產量測定。其次根據產量測定結果,選擇產量高、農藝性狀等較優良的極少數組合,下一年進行品比試驗。選擇外觀上整齊一致,對其農藝性狀觀察記載:吐絲期測定植株株高和穗位高;成熟期測定田間株型、抗倒性;收獲晾曬后測定穗型、粒型、穗行數等。
1.2.2雜交種比較試驗采用臨近對比法,每2個品種設1個對照,小區面積9m2(5m×1.8m),行長5m,行距0.6m,其中對照農大108的產量按平均數來計算。密度為60000株/hm2。
1.3田間管理
2009~2010年連續兩年試驗,夏播5月15日~6月20日,分批種植。精細整地,施足底肥,追施尿素300kg/hm2,磷肥37.5kg/hm2。播前澆水1次。玉米出苗后3~5葉定苗,中耕除草1次。玉米小喇叭口期(8~9片展開葉),選用1.5%辛硫磷顆粒劑加細沙或細土1∶5配比施入玉米心葉,每株1~2g。玉米生長中期(穗期),結合澆水1次,玉米從拔節到大嗽叭口期,追施尿素120kg/hm2。收獲后,分小區晾曬、脫粒、考種。
2結果與分析
2.1品種特征特性與植株性狀分析
分別在河北、海南島兩地對引進的南非種質資源進行了馴化比較試驗,觀察了生長習性,篩選了二環系,進行了測配雜交,田間綜合性狀列入表1。物候期:南非玉米生育期95~100d,比對照農大108早熟5~10d。外觀及表現較好的有南非17號、20號、21號和22號,結果見表1。
2.2產量比較
南非1~24號測產結果:從千粒重上看,對照農大108為390.5g,測試的南非QPM品種中有8個高于對照,其中南非20號的千粒重最高,為485.0g,比對照高94.5g。從小區產量上看,南非22號、南非9號和南非3號分別比農大108增產44.4%、37.5%和11.2%,差異達極顯著。有10個品種小區產量超農大108。農大108的產量為7個對照小區的平均值(見表2).
2.3品質分析
經DA7200近紅外光譜分析儀(瑞典波通儀器公司)無破損測定檢測分析,以農大108為對照,本試驗對南非玉米1~24號子粒賴氨酸含量進行了測定(見圖1)。方差分析結果表明:南非2號和南非5號與對照農大108相比,子粒賴氨酸含量差異極顯著(P<0.01),均超過0.4%以上。另有12個品種子粒賴氨酸含量超過農大108。
3討論與結論
通過我國南、北方4個生長季節,經對引入材料試種、觀察、篩選、聚合雜交、輪回選擇與自交,已獲得各類優株穗選資源共計300個穗,拓寬了種質基礎。通過3年“新品種對比”試驗,在生育期、抗病性等重要性狀與農大108相當的情況下,測出南非22號、南非9號比農大108分別增產44.4%、37.5%,南非22號子粒賴氨酸含量比對照略高,但南非9號子粒賴氨酸含量比農大108低5.6%;南非3號增產11.2%,且子粒賴氨酸含量高于對照。另外,南非2號與5號的子粒賴氨酸含量分別比對照高10.3%與8.6%。通過引進改善了我國玉米種質基礎狹窄的局面,豐富了當地種質資源。楊書成等[6]通過對2006~2010年國審品種品質的分析和對比,初步探明“十一五”期間普通玉米的品質指標沒有根本性的改善。粗脂肪、粗淀粉均有下降,粗蛋白有升有降。文中提出要想提高某一品質的指標,必須加強專用型玉米選育。截至2010年9月底,南非玉米庫存已達到886萬t,其中2/3為白玉米。南非政府計劃出臺新舉措,改變目前玉米種植品種類型[7]。而我國主要以黃粒為主,這樣加強兩國間的合作,進行不同品質玉米資源交換具有重要意義。在南非東開普省,玉米對廣大人民來說是一種比較便宜的食物來源。它能提供人們日常所需食物熱量的60%,蛋白質17%~60%。然而,高度依賴含碳水化合物高的普通玉米作為主要食物來源的話,結果導致蛋白質缺乏癥,如惡性營養不良(糧農組織統計數據庫的數據,2008年)。玉米產量受許多生物和其他環境脅迫影響,其中主要是干旱。南非東開普省和中國河北省屬于半干旱和干旱地區,特點是高溫、高強度的太陽輻射、高蒸發量、不穩定的降雨量,因此,在整個生長季干旱的發生率很高。干旱情況惡化、氣溫上升、總降雨量減少都歸因于氣候變化,預計到2030年在南非東部地區溫度將增加1.5℃。故發展耐旱玉米品種尤為重要。南非玉米資源具有熱帶、亞熱帶豐富的遺傳多樣性。玉米根系發達,高抗倒伏,且莖稈雖較細小,但堅韌性好,植株抗逆性強。因此,如同時引進南非玉米育種先進技術和優質蛋白玉米資源,與溫帶玉米組配加以利用和創新,選育具有突破性的優質蛋白玉米自交系,創建新的雜種優勢群和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目前,人們對優質蛋白玉米的應用價值和重要意義還缺乏足夠的認識。QPM可改善營養和健康,尤其是蛋白質的營養保留,比普通玉米具有優勢。它能夠使我們充分利用現有資源,用較少的糧食飼喂家畜,生產較多的畜產品,有利于實現我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今后,所有農作物都面臨改善品質的巨大需求。加強品質育種是農作物育種研究的突破性發展方向之一[8-9]。
- 上一篇:園區環境整治暨綠化意見
- 下一篇:鎮村環境整頓指導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