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農科發展趨向
時間:2022-06-01 05:10:00
導語:遼寧農科發展趨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目前,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正在按照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通過的《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精神),編制“十二五”規劃。要編制好“十二五規劃”必須全面深刻理解《建議》的精神實質和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建議》明確提出“推進農業現代化,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大歷史任務,“十二五”期間的重點工作之一是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而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必須加快農業科技進步。所以編制“十二五”農業發展規劃,首先要編制好農業科技發展規劃,明確發展方向,突出優先領域,確定切實可行的發展目標和任務。筆者就遼寧農業科技發展方向談些粗淺的看法。
一、遼寧農業科技經歷的三個明顯發展階段
1、第一個階段是對自給自足基礎上產生的傳統農業技術的改造過程。主要是:良種繁育技術、施肥技術、灌溉技術和新式農機具應用技術,以及輪作倒茬、改良土壤,改混種為間種、清種等新的耕作技術。這個時期仍呈現典型傳統農業特征,農業產出嚴重受自然條件制約,科技貢獻份額只有20%左右,但科學種田深入人心,土地及勞動生產率均有一定提高,食品安全有了明顯改善。
2、第二個階段是傳統技術與現代技術共存的“二元技術”發展時期。這是一個相對時間較長的時期,期間現代技術逐步取代傳統技術成為農業生產主體技術,使科技貢獻份額提高到40%以上。這一時期,良種普及、品種更新換代、利用雜種優勢、增施化肥、配方施肥、塑料保溫、地膜覆蓋、農藥防治病草蟲害、農業機械、優化栽培(飼養)等現代技術得到廣泛應用,使遼寧農業生產水平有了質的飛躍,實現了農產品由短缺到自給的歷史性跨躍。據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遼寧省糧食總產量353億斤,居全國第13位;蔬菜總產量3764萬噸,居全國第5位;水果總產量600萬噸,居全國第5位;肉類總產量435萬噸,居全國第7位;蛋類總產量286萬噸,居全國第4位;奶類總產量130萬噸,居全國第8位;水產品總產量575萬噸,居全國第4位。但冷靜地分析這個時期的技術需求模式,土地替代技術發展較快,土地生產率顯著提高,但土地質量呈急劇下滑趨勢,生態環境變得十分脆弱。資本替代型技術發展緩慢,致使科技創新主體承載力弱,農業資源的配置無法有效地成為科技創新的動力。勞動替代型技術雖然也得到較快的發展,但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幅度與土地生產率的提高幅度相差巨大,進而表現為增產不增收,農民人均收入增長緩慢。
3、第三個階段是隨著農業和農村經濟面向“多元技術”發展的需求,現代農業科技快速發展的起步時期。這一時期的農業技術需求模式是多元化分布的,擺脫僅僅依靠提高土地生產率為目的單一生物技術改造模式,逐步形成多學科綜合性的、知識密集、技術密集的大農業格局。隨之產生的現代農業園區、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以及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域的形成逐步規模化、專業化等等,對現代農業技術形成強勢需求。但遺憾的是,科技的研發不能很好地與生產實際結合,甚至嚴重脫離實際現狀。特別是在部分欠發達地區實用技術尚存在供給短缺局面或覆蓋農產量不足的現象。這些均對發展現代農業科技照成嚴重的挑戰。
二、由不同因素形成的遼寧主要農業區域對農業技術需求的特點
第一類是大中城市郊區、沿海沿交通要道經濟發達地區。這類區域的技術需求特點是對勞動和土地的高度替代,逐步向資本密集型過渡,比較典型的是設施農業技術。第二類是中北部糧食產區和以農業為主要收入來源的地區。這一類地區土地生產率已達到相當高的程度,進一步提高土地生產率將會造成邊際收益下降及環境資源惡化的結果;此外非農就業比率相對較低,過剩的勞動力擁擠在日益減少的土地上,因此勞動生產率相對較低,所以,勞動密集型技術、低耗高效和資本節約型技術動手術成為這一區域的主要技術需求目標。第三類是自然資源條件較差、經濟發展相對緩慢地區。這類區域由于土地生產率低下,因而勞動生產率亦較低,所以改善生產條件,提升土地生產率是主要技術需求方向。
三、世界上發達國家農業技術需求特點及對遼寧的啟示
1、世界上發達國家的農業基本上有兩種類型:一是北美大農場式農業,專業化程度、機械化程度、商品率和勞動生產率均達到極高水平,以高度資本替代和勞動替代型技術模式為主;二是歐洲、日本的家庭農場農業,經營規模相對較小,但比我國農戶經營規模大得多,資本高度密集,技術選擇也趨向于勞動節約和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但更注重可持續發展與政策性的保護。
2、世界發達國家的農業與遼寧農業比較,現代農業特征的差異,前者以勞動替代型技術為主,后者以土地替代型為主;在具體技術指標上,再不能象以前那樣,以單位面積化肥、農藥單位面積投入量已超過世界平均值,且已經開始成為問題,而機械投入量是差距較大,但這又需要大量的資本投入。
3、從以上的分析,是否可以得出一個啟示:即在農業科技發展上,不能趨附于發達國家的模式和經驗,而應著眼于遼寧實際現狀,確定農業科技發展戰略。遼寧農業人口人均耕地2.4畝,勞動力人均不足10畝,糧食作物及主要經濟作物單位面積產出量均大于全國平均值。農村勞動力過剩是顯而易見的,而城鎮吸納能力較長時期很難承受,且耕地數量的逐漸減少又是不可逆轉的,所以農業技術需求重點應該是勞動密集型、資本節約型的,同時資本密集型技術的應用要與勞動生產率的提高相同步,不宜超越,免得造成開發資源的浪費。
四、遼寧推進現代農業建設,發展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農業的科技取向
1、加速研發農業有機廢棄物資源進入農業生物質循環系統技術,以恢復和提高土壤肥力;加速研制新型控/緩釋肥、生物肥、專用肥,提高養分(有機和無機肥)利用率。
2、采取發掘與引進相結合、常規技術與生物技術相結合的優質、高產、多抗、專用動植物新品種選育,提高品種生產潛力和產品市場競爭力。
3、創新適應國情的設施、養殖、園藝、綠色食品等勞動密集型技術,挖掘農業內部增收潛力,提高土地生產率。
4、積極研發輕型、簡化、低耗、高效等資本節約型技術,提高勞動生產率。
5、積極研發適宜農戶應用和種植業與養殖業兼營型技術體系,以利提高土地承載能力和土地生產率。
- 上一篇:河套灌區農業灌溉井渠雙灌作用
- 下一篇:技術學院教職工學習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