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養殖池塘環保技術思考
時間:2022-06-08 03:54:00
導語:海水養殖池塘環保技術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隨著養殖業發展,人們為了追求最大利益和最高產量,水產養殖投入品的數量逐年增加,使得水體中殘餌、排泄物、生物尸體等有機物質大量積累,水產養殖業的自身污染日趨嚴重,養殖池塘環境逐漸惡化,致使病原微生物大量滋生,病害頻發;再者,底層污染物大量消耗水中溶解氧,直接造成水體溶解氧(DO)降低或缺乏,導致養殖動物產生應激反應,免疫能力下降,直接危害養殖動物健康,出現缺氧浮頭、發病、死亡等現象。造成養殖產量低、效益低。養殖環境惡化已經成為水產養殖業的主要制約因素之一。為了使水產養殖業能夠持續健康發展,廣大養殖工作者積極努力,有針對性的探索養殖環境修復和調控技術,多種技術方法被開發應用和推廣。筆者經多年的試驗和生產實踐,匯總養殖環境修復和調控的主要技術包括:養殖池塘底質活化改良技術;促進養殖池塘水體有機物降解技術;池塘增、移殖(植)餌料生物技術;養殖品種合理搭配以及生物防病技術。介紹如下:
一、養殖池塘底質活化改良技術
1.采用機械方法
具體做法是:每年秋冬季節養殖結束后,排干池水后讓池底自然日曬干燥、凍化。采取機械清淤、翻耕池底等措施,池底深耕15cm左右、曝曬20天左右,池底經機耕曝曬后直觀的表現是由原來的深黑色轉變為土黃色,惡臭味消失,底質環境得到徹底改善。底質被強化干燥后增加通氣,加速有機物分解,使底質環境得到明顯改善。經深松后的池底土壤提高了透水性、透氣性,改善了土壤團粒結構性狀,提高了水、氣、肥的儲存量,增加了池塘的綜合生產能力。池塘底部土壤是池塘生態系統的物質倉庫,其土壤表層的化學反應和生物化學過程,對水質環境和養殖產量有十分重要的影響。池塘底質修復徹底解決了因養殖造成的“連作障礙”。是減少養殖病害、提高養殖產量,確保養殖成功的重要技術手段。
2.使用藥物
應用生石灰2250kg/hm2~3000kg/hm2或含氯消毒劑(漂白粉)112.5kg/hm2,分別對池底消毒。
3.應用生物制劑——底質改良劑
養殖進入7月中下旬至9月份,每15天~20天向池底施底質改良劑(又稱生物底改)15kg/hm2~22.5kg/hm2,通過底質改良劑的作用,在池底產生大量氧氣,對池塘底部形成有氧分解,使池底有害物質轉化為浮游植物可利用的營養元素。有效保護和改善底質、水質環境,降解池底沉積物等有害成份對養殖的危害。
二、促進養殖池塘水體有機物降解技術
1.物理方法
(1)沉淀池沉降:為節約用水,養殖水多重復利用,對于上一年的陳舊或地面自然水應在上一年養殖結束后,集中在較大的池塘中進行沉淀,經整個冬季的沉淀降解得到自然凈化,能有效改善水質狀況;集中連片的海水養殖區應配備專門的沉淀池。(2)機械增氧:水體中溶解氧含量的提高,有害物質分解,能提高養殖產量,池塘增氧使池水流動和上下小層交換,池塘水體氧含量應保持在5.0mg/L以上。有氧環境能夠促進內有機物的氧化分解和生物轉化,從而改善養殖環境。池塘機械增氧方法有增氧機和充氣等方法。增氧機:一般每0.2hm2~0.35hm2池塘配備1.5kW增氧機一臺,每0.4hm2~0.7hm2池塘配備3.0kW增氧機一臺。增氧機使用正常情況下一般掌握在黎明前4∶00~8∶00,下午14∶00~16∶00開機。陰雨天在夜間的23∶00至黎明開機。充氣法:是采用鼓風機將空氣經過管道和散氣裝置壓入水體中,充氣法增氧效果較好,過去一般多用于工廠化養殖生產,目前已逐步在養殖池塘推廣應用,散氣裝置的孔徑越小散出的氣泡越小,氣泡在水體中停留時間越長,增氧效果越好;目前采用微孔增氧管孔徑在20μm~30μm,產生的氣泡在0.5mm~3mm。一口3.67hm2面積蝦池安裝一臺7.5kW微孔曝氣增氧泵,經7、8、9三個月時間的開機共運行60天,平均每天6小時,每天耗電45kWh,每0.34hm2面積安裝一臺3kW增氧機,每小時耗電3kWh,按每天開機6小時全天耗電18kWh,每公頃每天用電54kWh,是曝氣增氧的4倍多。微孔增氧示意.
2.化學方法
使用化學增氧劑:在無增氧機條件的池塘,備用應急化學增氧劑(如:大粒氧、魚蝦水質增氧劑)。當出現連續陰雨、氣壓低池塘缺氧現象時,向池內使用可有效增加水體溶氧,緩解養殖生物的浮頭現象。但存在的問題是,不能徹底改變池塘狀況,持續的有效時間短。
3.生物方法
向池塘水域中投施有益微生物,能消除和轉化養殖過程產生的代謝產物(殘餌、糞便、尸體)沉積所產生的有毒有害物質,減輕水體富營養化,消減自身污染;并能抑制有害病原細菌的繁殖生長;形成有益的生物有機顆粒(生物菌團)作為養殖對蝦補充餌料;肥水,促進有益繁殖擴增形成優勢生物種群,即繁殖基礎生物餌料又對水質實施調節。通過在不同的養殖階段,通過向池塘水體內投放“芽孢桿菌、EM菌、光合細菌、乳酸菌、以及底質改良劑”等微生態制劑,改善池塘底質、水質生態環境。當前的微生物制劑多為定型產品,具體使用方法和用量按產品說明即可。
三、池塘增、移殖(植)餌料生物和飼料投喂技術
1.池塘增、移殖(植)餌料生物
向養殖水域中移植生物并保持適當的種群規模,使生物與生物、生物與環境之間形成共生共棲、相互依存的食物鏈關系與物質循環關系,即能作為魚、蝦、蟹養殖的天然生物餌料,又能對水質環境具有較大的調控作用,起到完善食物鏈關系和調節物質循環的雙重作用。海水池塘中移植的品種有海洋蘭蛤、豐年蟲等(淡水池塘引入部分肥水)。(1)向池塘內人工投放豐年蟲干卵,繁殖豐年蟲幼體。投放量7.5kg/hm2,為放養的蝦、蟹苗種提供良好的動物性物質營養。(2)移植海洋蘭蛤幼體,5月~6月份,當海洋中蘭蛤幼體大量繁殖時,向蝦蟹混養池塘移殖活蘭蛤1500kg/hm2~3000kg/hm2,即通過蘭蛤濾食凈化水質,又可作為蝦蟹的基礎餌料。(3)在養殖池塘中,早春季節放苗前,采取施肥和接種浮游植物較多的肥水,促進繁殖基礎餌料生物。水蚤.
2.飼料合理投喂技術
(1)首先以繁殖基礎生物餌料為主,能夠使對蝦在體長3cm前不需人工投餌,延緩過早投餌對池塘環境造成的污染。(2)飼料投喂堅持“欠食”性投喂技巧,使對蝦達8分飽程度,利于提高飼料利用率,減少殘餌過剩的浪費和對環境的破壞。(3)根據對蝦體長確定投餌量:準確測量、估計對蝦存池數量,觀察對蝦的胃飽滿程度,準確掌握投餌量。根據生產實踐設計了不同對蝦體長的餌料投喂量計算表。見下表:四、品種搭配及生態防病技術在同一個池塘水域內,開展多個品種的養殖,魚、蝦、蟹、貝混養,多品種混養即能充分利用水體空間、餌料生物,形成相互依存、共生共棲關系、物質循環關系,對充分利用生物餌料,預防控制病害發生、調控生態環境發揮較大作用。1.蝦蟹混養對蝦與梭子蟹混養是高產、高效的較好養殖模式,對于預防養殖風險具有一定的互補性。每0.067hm2放養日本對蝦10000尾~20000尾,梭子蟹2000只~3000只。2.蝦參混養自2011年開始試驗,目前還不能確定在當地的成功技術和產量效益。海參養殖需2年~3年達商品規格,每0.067hm2池塘內可套養10000尾~2000尾對蝦養殖,提高池塘生產能力。
3.魚蝦混養
淡水池塘一般每0.067hm2放南美白對蝦20000尾搭配鰱魚200尾;海水池塘一般每0.067hm2放南美白對蝦15000尾搭配梭魚200尾。
4.投放敵害生物魚類防病
放養適量的肉食性魚類,使其攝食病、弱、死蝦,可防止病害傳播。一般每0.067hm2放養對蝦苗20000尾,放養蟹苗2000只~3000只,搭配30尾~50尾鰕鯱魚或1尾~2尾鱸魚,具有較好的病害防控效果,使養殖蝦蟹產量顯著提高。試驗池塘每0.067hm2產日本對蝦63kg、梭子蟹78kg、回捕有害生物防控魚3kg,產量顯著高于同等條件下無肉食性魚的池塘。
總結:通過實施上述各方面的技術,并開展相關內容的試驗證明,采用科學理論的正確指導和技術的實施,水產養殖池塘環境在生產過程中是可以進行修復和調控的。采用物理、化學、生物綜合技術,養殖池塘水質的各項理化指標在整個養殖期處在一個安全正常值范圍。對某一養殖區的水質對比檢測結果如下:不僅水質指標達標而且養殖產量、效益較傳統養殖方式均有明顯提高:2011年蝦蟹混養平均每0.067hm2產日本對蝦63kg,產值4410元;產三疣梭子蟹76kg,產值5700元,合計0.067hm2產量139kg,總產值10110元。0.067hm2產量較上年增長對蝦15kg、梭子蟹16kg,產值增長3186元,0.067hm2效益4500多元。
- 上一篇:市政辦全年城鄉居民社保工作通知
- 下一篇:市政辦財源建設工作意見
精品范文
10海水污染處理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