墾區村隊經濟建設問題和對策

時間:2022-12-11 03:44:32

導語:墾區村隊經濟建設問題和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墾區村隊經濟建設問題和對策

摘要:以河北省國營柏各莊農場為例,對推動新時代墾區村隊經濟建設的持續健康發展進行了探討。分析了墾區村隊經濟建設當前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合理的解決路徑,為農墾村隊以及廣大農村經濟建設提供一定的參考依據。

關鍵詞:農墾;村隊經濟;問題;對策

黨的報告中明確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目標,指出“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并將“產業興旺”擺在20字方針的首位,充分表明國家對新時代農村經濟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墾區村隊經濟建設的問題

1.1農業經營規模小,帶動能力弱。由于土地流轉價格、土地承包期限、流轉市場服務機制缺乏等多種因素,難以實現土地資源的優化配置。同時,在農場時期國家對農墾企業的基礎建設投入不足,技術服務體系配套不完善等,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農業規模化經營,直接影響了村隊經濟發展的能力。1.2村隊經營模式較為單一,經濟效益低。目前,多數村隊經營的模式還是傳統的單獨家庭生產為主,雖然一些村隊采取了“公司+農戶”等經濟效益較高的生產模式,但仍停留在初級階段,缺乏培育村隊經濟組織、農業企業的經驗,不能充分利用新時期社會各項資源和新媒介,還未實行農業增效、農工增收的目的。1.3村隊產業結構發展不均衡,存在短板。通過墾區統計部門數據分析,村隊經濟中農業產值占主要部分,二產、三產產值比重較小。墾區農產品雖然具有獨特的優勢,但農產品加工業仍舊相對薄弱,同時休閑農業、鄉村旅游等產業的開發十分有限,沒有形成具有市場競爭力的“三產”融合發展的產業鏈。1.4村隊管理者和農工整體素質偏低,有待提升。由于農墾體制的特殊性,村隊管理者大部分是農場時期的老職工,文化程度較低,年齡結構偏大,管理能力薄弱,導致村隊資源得不到有效管理和高效利用。

2提升新時代村隊經濟建設的路徑

2.1加快農業經營規模化進程。農墾的實踐證明,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土地規模大多與農工收入水平成正比關系,因此適度擴大農業規模十分有利。一方面在農墾“雙層”經營體制的基礎上,需進一步規范土地流轉體系,爭取政府惠農政策和資金支持,夯實村隊基礎設施建設;另一方面鼓勵更多金融資源和社會資本向基層農業傾斜,積極探索土地長期承包期限策略等,引導向種糧大戶、大型企業等進行土地流轉,逐步形成農業經營適度規模化、現代化、產業化的良好格局,從而帶動農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2.2實現多元化的經濟發展模式。在國內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有利背景和墾區地理位置優勢的前提下,需結合村情實際,以“一村一品”為建設思路,合理制定經濟發展計劃,整合優勢資源,因地制宜地實施多元化的“N+N”發展模式,即在“龍頭企業+農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戶”的基礎上,發揮“科研成果轉換基地+示范園區+各類協會+農技站+科技示范戶等”的帶動作用,利用好“互聯網+旅游+物聯網+金融信貸+云計算+大數據”等新興資源,逐步形成輻射京津冀的多元化農村經濟經營聯合體。2.3推進村隊一、二、三產融合發展農村產業結構調整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關鍵,與延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完善利益鏈密不可分。基于此,需加強政府主導,加大涉農資金整合力度,完善農業發展基礎設施,大力發展新型農業。同時,依托農墾企業優勢,扶持農產品精深加工產業,技術成果創新等,拓寬農產品增值空間。另外,深入挖掘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的潛力和特色。2.4培養高素質村隊管理者和職業農工。一方面,注重從大學生村官、致富能手中選培一批有責任心、懂經營、會管理的村隊經濟管理者隊伍。此外,還需探索和完善基層干部的管理考核機制,激發管理干部創業干事熱情[1]。另一方面,努力將村隊人口壓力轉化為資源優勢,吸引返鄉農工、城鎮居民、企業等從事農業生產,并建立完善職業農民培育體系,開展差異化的技能培訓,培養職業農工。

3結束語

面對新時代墾區村隊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需要進行統籌規劃、科學決策,不斷解放思想,轉變發展觀念,從多方面采取針對性的措施加以解決,從根本上壯大村隊經濟建設,全面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激發農墾企業的發展活力。

參考文獻:

[1]陸洪彩.農村經濟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企業研究,2013,(14):156.

作者:吳向來 單位:曹妃甸區唐海鎮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