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仲豐產林技術管理論文

時間:2022-07-02 04:46:00

導語:杜仲豐產林技術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杜仲豐產林技術管理論文

論文關鍵詞杜仲豐產林;營造技術

論文摘要從育苗、地塊選擇、選擇良種壯苗、合理密度、精心栽植等方面介紹杜仲豐產林營造技術,以期為杜仲的生產提供技術指導。

杜仲屬杜仲科杜仲屬落葉喬木,又名絲棉皮、絲連皮、玉絲皮。樹皮入藥,稱“杜仲”,作強壯劑,治腰膝病、風濕、習慣性流產及孕婦腰痛?,F提出液可治療各種高血壓。木材紋理細致不撓不裂,宜于制造家具和建筑用材。種子可榨油。杜仲含有硬性橡膠,絕緣性能好,是海底電纜的重要材料。杜仲膠的粘性強。杜仲也作園林綠化用。

1育苗

1.1種子繁殖

宜選新鮮、飽滿、黃褐色有光澤的種子,于秋季或春季月均溫達10℃以上播種,以滿足種子發(fā)芽前所需的低溫條件。種子忌干燥,故宜趁鮮播種。如需春播,則采種后應將種子進行層積處理,種子與濕沙的比例為1∶3。或于播種前,用20℃溫水浸種子2~3d,每天換水1~2次,待種子膨脹后取出,晾干后播種,可提高發(fā)芽率。以條播為宜,行距20~25cm,播種量20~150kg/hm2。播后覆草,保持土壤濕潤,以利種子萌發(fā)。幼苗出土后,于陰天揭除蓋草,可產苗木45~60萬株/hm2。

1.2嫩枝扦插繁殖

春夏之交,剪取一年生嫩枝,剪成長5~6cm的插條,扦插深度為2~3cm,在土溫21~25℃,經15~30d即可生根。如用苯乙酸處理插條,可提高插條成活率。

1.3根插繁殖

在苗木出圃時,修剪苗干,取徑粗1~2cm根,剪成10~15cm長的根段,進行扦插,粗的一端微露地表,在斷面下方可萌發(fā)新梢,成苗率可達95%以上。

1.4壓條繁殖

春季選強壯枝條壓入土中,深15cm待萌蘗抽生高達7~10cm時,培土壓實。經15~30d,萌蘗基部可發(fā)生新根。深秋或翌春挖起,將萌蘗一一分開即可定植。

1.5嫁接繁殖

用二年生苗作砧木,選優(yōu)良母本樹上一年生枝作接穗,于早春切接于砧木上,成活率可達90%以上。

2地塊選擇

根據杜仲樹種對各地條件的要求及便于生產經營,采皮用杜仲豐產林地塊選在土壤深厚、肥沃,有機質豐富,土壤質地以壤土或砂壤土為宜,盡量避開質地黏重的土壤。土壤酸堿度以pH值5.5~8.5為宜。山丘地區(qū)要選擇土層深厚的地方,土層厚度不應低于50cm。山區(qū)應選在山坡的中下部,坡度不宜大于20°。平原地區(qū)要有灌溉條件和排澇設施,能保證春旱能澆,夏澇能排。要避開無排澇條件的澇洼地。平原地區(qū)地下水位宜在2m以下。山區(qū)最好能靠近水庫,以便春旱嚴重時能進行澆水。

3選擇良種壯苗

采皮用杜仲豐產林,是以采皮為經營目的,樹皮的產量與質量直接影響到豐產林的經濟效益。我國目前杜仲資源可劃分為光皮杜仲和糙皮杜仲兩大類,其中光皮杜仲生長速度較快,樹皮內皮較厚,且質量較好。所用苗木以一至二年生最好。據有關材料報道,杜仲根系的各部分中,越是新根發(fā)根能力越強,越是老根發(fā)根能力越弱。苗木年齡越大,則移植中新根損失越多,保留下來的多為老根,由于老根再生能力弱,故成活率較低,且緩苗期較長。在營造杜仲采皮豐產林時,苗木年齡最大不要超過四年生苗,選用苗木時,不要單純追求苗木高度,還要注意選擇地上部分粗壯,地下部分根系發(fā)達、完整,主根及主要側根不斷裂的苗木,無病害的苗木。

4合理密度

營造采皮用杜仲豐產林,要選擇合理的栽植密度。密度的大小直接影響到豐產林以后的群體結構好壞及生產力的高低。密度過小會造成對土地的浪費;密度過大會造成樹木個體之間在光照及水分、養(yǎng)分的激烈竟爭,增加無效消耗,影響樹木的生長,使樹木高徑比偏大,不僅不便于采皮作業(yè),且影響樹皮的質量;密度過大使林內黑暗潮濕,會導致各種病害的發(fā)生。

采皮用杜仲豐產林屬喬化經營,經營密度的大小,直接取決于杜仲在該立地條件下冠徑的大小。成年杜仲樹在中等立地條件下,冠幅直徑一般在4m左右,所以豐產林樹木株距應為4m左右,行距應稍大些,為4.5m。按4.0m×4.5m的株行距,可栽植540~600株/hm2。密度的確定還應考慮到豐產林所在立地條件的好壞。如立地條件好,樹木生長快,郁蔽早,冠幅大,密度應小一些,可以4.5m×5.0m。如立地條件差,樹木生產慢,郁蔽遲,冠幅小,則密度可加大一些,株距可縮小為3.5m×4.0m。在豐產林樹木未郁蔽前,樹下可以間作其他農作物,但應特別注意,間作農作物必須距苗木或幼樹1m以上,否則間種農作物與幼樹爭肥爭水,使樹木生長慢,遲遲不能郁蔽,甚至成為小老樹,使所建豐產林遲遲不能發(fā)揮效益,這種情況應極力避免。

5精心栽植

栽植前要認真檢查苗木根系和莖干是否失水。如苗木有失水現象,則需用清水將苗木根系浸泡12~24h,讓其充分吸水,以增加苗木栽植后的抗旱能力。將3kg過磷酸鈣及25kg黃黏土放入100kg水中,反復攪拌,即為磷肥泥漿。將苗木根系蘸上磷肥再栽植,可促進苗木萌發(fā)新根,并可使根系盡快與土壤粘合,恢復吸收水分、養(yǎng)分的功能,提高苗木栽植后的抗旱能力及成活率,如在上述磷肥泥漿內加入1g3號ABT生根粉,則效果更好。

先將有機肥和挖出的表土均勻混合,一人將苗木放入坑中央,用手扶正,使苗木根頸處位置大體與地面相平,使根系在坑內舒展,不窩根;另一人將坑沿上的土回填至坑內,在將土回填至2/3時,可用手將苗輕輕一提,以免窩根。隨后用腳將坑內填土踏實,在坑內澆上定根水,待水完全滲透后,最后將所剩土完全回填至坑內,再用腳踏實,秋季造林,還應在苗木周圍高培土,以防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