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下自由貿易區建立思考
時間:2022-05-19 11:21:02
導語:“一帶一路”下自由貿易區建立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為吉林(東北亞)自由貿易區建立提供了有利契機,主動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建設,積極抓住新一輪發展機遇,是吉林省參與國際合作促進經濟發展及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重要舉措。建立吉林(東北亞)自由貿易區可采用“1+1組團”模式或“2+2”組團模式。同時,應加快建立試驗區專門管理機構,推進戰略規劃和政策研究工作,推進試驗區相關平臺建設,推進相關人才培養步伐,提供相關試驗區發展的保障。
[關鍵詞]一帶一路;吉林省;自由貿易區;長吉圖
在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及“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簡稱“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自由貿易區的建立是經濟持續發展和“一帶一路”戰略穩步推進的新引擎和支撐點。2013年,提出共建“一帶一路”重大倡議,“一帶一路”戰略不僅是沿線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機遇,而且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大契機。目前,我國已圈定18個省份①的相關城市作為“一帶一路”戰略發展的重點所在,其中廣東、福建兩省及天津市已獲批建設自由貿易區,其他城市也正在積極努力申報自貿區建設。在此背景下,吉林省應深入實施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戰略,主動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建設,積極抓住新一輪發展機遇,爭取盡快建立吉林(東北亞)自由貿易區。
一、吉林省建立自由貿易區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進一步融入“一帶一路”戰略。“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與自貿區的建設聯系極其緊密,一方面“一帶一路”戰略實施與自貿區建設均是我國新一輪對外開放的重要內容,兩者均以加強對外經貿合作及開拓新市場為發展目標。另一方面,“一帶一路”戰略的推進與自貿區建設具有相輔相成的作用,“一帶一路”建設必然推動我國國內自貿區建設的步伐,而自貿區的建設又必然加快“一帶一路”戰略推進的步伐。因此,建立吉林(東北亞)自由貿易區,有利于實現自貿區與“一帶一路”戰略有機對接和戰略聯動。(二)有利于進一步深化東北亞戰略合作。吉林省作為東北亞的幾何中心,是我國參與東北亞戰略合作的前沿陣地和橋頭堡。建立吉林(東北亞)自由貿易區不僅有利于深化我國與東北亞各國在經濟、政治、文化等領域的合作,更有利于進一步強化我國在東北亞戰略合作中的主導地位,并增強我國在東北亞地區的政治地位和話語權,從而構筑我國在東北亞地區戰略合作的新格局。(三)有利于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程度。吉林省作為我國近海內陸省份,毗鄰朝、俄兩國,同時與日、韓、蒙都有密切的貿易往來,邊境縣占全國總數的7%。建立吉林(東北亞)自由貿易區,可進一步打造我國內陸省區對外開放的新門戶、新平臺,同時進一步擴大我國在東北亞地區的市場影響力,提高吉林省乃至東北地區經濟外向度、國際化水平和國際競爭力,為吉林省新一輪對外開放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同時為東北老工業基地再振興提供更多的對外經貿合作機會。(四)有利于進一步促進產業升級。自2010年吉林省實施“長吉圖”戰略以來,吉林省在東北亞地區域的影響力明顯增強,產業結構不斷優化、競爭力不斷提升。建立吉林(東北亞)自由貿易區,將更有利于改變過去以出口加工為主的投資模式,現代服務業、高端制造業、節能環保、綠色經濟等將成為自貿區的重點發展領域。同時,建立吉林(東北亞)自由貿易區,可促進支柱產業和優勢產業快速發展,提高區內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并創我國內陸省區,尤其是沿邊地區對外開放、體制創新新模式,探索內陸省區以“開放帶開發”的產業發展新思路。
二、建立吉林(東北亞)自由貿易區的優勢分析
(一)區位優勢吉林省地處東北亞區域地理幾何中心和新歐亞大陸橋中心。其中,吉林省琿春市又位于吉林省東部,北望俄羅斯,南鄰朝鮮,在此中、俄、朝三國陸路相連,中、俄、朝、韓、日五國水域相通,境內擁有四個對俄、對朝口岸,是吉林省唯一對俄開放的陸路口岸,允許第三國人員出入境。同時,琿春市是東北亞地區實現水平分工與垂直分工的交匯點,該地區被公認為世界最具增長潛力的經濟區域之一,是東北亞地區自然資源、勞動力、技術等生產要素實行科學配置的最佳區域。[1](二)政策優勢一方面,吉林省具有“圖們江開發”、“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琿春國際合作示范區”等“先行先試”區域發展的政策優勢。另一方面,吉林省擁有長春興隆綜合保稅區和琿春出口加工區兩個國家級海關獨立監管示范區,且目前示范區已初步具備境外資源回運加工基地和沿邊地區開發開放的先行區的基本功能。因此,吉林省可充分利用這些國家戰略和特殊區域的相關政策,建立吉林(東北亞)自由貿易區,并在自由貿易區內進一步在投資貿易、金融政策、制度創新等方面進行先行先試,從而打造我國面向東北亞區域合作的重要平臺。(三)產業優勢吉林省具有汽車及零部件制造業、專用車制造業、石化工業循環經濟示范產業、玉米深加工產業、軌道交通裝備制造業、農機裝備制造業、生物醫藥產業、光電子產業、精品鋼產業以及碳纖維及新材料產業等優勢產業。建立吉林(東北亞)自由貿易區,將為吉林省優勢產業的發展提供更加廣闊的平臺和市場需求。同時,也將為吉林省自身產業的優化升級及與東北亞國家的產業互補發展提供了良好機遇。
三、建立吉林(東北亞)自由貿易區的基本思路
建設吉林(東北亞)自由貿易區,是我國參與東北亞經貿合作的重要平臺,也是我國參與東北亞經貿合作的窗口和橋頭堡。同時,在“一帶一路”背景下,建立吉林(東北亞)自由貿易區的基本思路應是重點關注東北亞地區各國的經貿合作,并以中、日、韓經貿合作為基礎,以中朝經貿合作為突破口,加大中俄、中蒙合作力度,進而加強我國與歐美等國家的經貿合作。(一)功能定位。吉林(東北亞)自由貿易區應具有雙邊性和國際性特征,前期主要體現為雙邊性,后期則更加偏74----重國際性。其功能主要有:第一,側重推進東北亞區域合作,為東北亞各國經濟發展提供平臺。重點推進基礎設施建設、貿易自由化、通關便利化等。第二,推動服務貿易發展。重點推進技術服務(包括汽車、軌道客車、石化產業、農產品深加工等吉林省核心產業領域)、旅游服務、文化和中醫藥服務貿易以及服務外包等新興業態。第三,促進東北亞產業合作。重點推進區域內物流產業、汽車產業、電子信息產業、食品、旅游以及資源開發等產業的合作與發展。第四,適度發展商業功能。在條件成熟時,適度放開商業功能,在商業區內開展商品展示、商品零售,建立免稅國際購物中心等,建成東北亞區域領先的大宗商品交易中心。(二)試驗內容。第一,探索中國沿邊省(區)、經濟落后省(區)沿邊對外開放的新路徑和新模式,強調模式創新,其模式具有示范帶動和推廣作用。第二,以制度創新為著力點,推動加快轉變政府職能和行政體制改革,促進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優化經濟結構,實現以開放促發展、促改革、促創新,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2]第三,加快金融創新,積極探索離岸貿易和離岸金融等新型功能。試行人民幣交易等金融自由化措施,吸引海外投資,使之成為圖們江區域放松資本管制和人民幣可自由兌換的橋頭堡。第四,擴大投資領域開放。選擇金融、商貿、文化等服務領域擴大開放。探索建立負面清單管理模式,逐步形成與國際接軌的外商投資管理制度。改革境外投資管理方式,支持試驗區內各類投資主體開展多種形式的境外投資。[3]第五,營造發展環境。營造有利于各類投資者平等準入的市場環境,選擇金融服務、商貿服務、專業服務、文化服務以及社會服務等投資領域擴大開放,[4]暫停或取消對投資者的相關限制,如資質要求、股比限制、經營范圍等。探索負面清單管理模式。(三)模式選擇。1.模式一:“1+1”組團。即長春興隆綜合保稅區加琿春出口加工區組團建立。該模式的優點:一是具有先行先試的基礎條件。既能充分發揮國家賦予“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和“琿春國際合作示范區”、“先行先試”的政策效應,又能享受長春興隆綜合保稅區、琿春出口加工區的稅收優惠政策,可率先在投資貿易、金融政策改革等方面進行“先行先試”和探索創新。二是具有境內境外融合發展的合作平臺。目前長春興隆綜合保稅區、琿春出口加工區與羅先經濟貿易區已經形成吉林省境內、外的兩區聯動,可有效提升該區域吸引投資的能力,從而帶動區域經濟整體躍升。三是具有窗口和腹地聯動的發展基礎。這一組團可發揮琿春的區位優勢,吸引國外企業投資和推動國內企業參與周邊國家的投資,全面促進人民幣結算便利化,在此基礎上,利用長春與琿春的有機聯結、功能協調、有效互動的空間布局,既能有效解決琿春的經濟承載力弱難以滿足企業需求的問題,又能發揮長春東北亞經濟總部基地、東北亞合作基金和東北亞發展銀行的作用,積極探索金融改革。該模式的不足是,如果僅僅依托長春興隆綜合保稅區與琿春出口加工區兩個海關監管區,由于兩區相距較遠,可能對自貿園區設立之后的有序運行和規范管理造成一定影響。同時,兩區的現有區域面積較小(7.33平方公里),將制約自貿區的空間布局和功能發揮。2.模式二:“2+2”組團。即長春興隆綜合保稅區、長春空港經濟開發區加琿春出口加工區、中俄互市貿易區組團設立。該模式除了兼具模式一的優點之外,還能夠克服其制約因素。一是區域面積擴大。總面積為10.566平方公里,其中長春興隆綜合保稅區規劃面積4.89平方公里,長春空港經濟開發區的核心區規劃面積3.14平方公里,琿春出口加工區規劃面積2.44平方公里,中俄互市貿易區規劃面積0.096平方公里,可以使自由貿易園區有足夠的發展空間。二是中俄互市貿易區能夠輻射帶動毗鄰地區的經濟發展。通過中俄互市貿易區的加入,可有效發揮琿春對俄口岸的功能,使自貿區同時具有公路、鐵路、港口等多種交通物流方式,使圖們江區域的互通互聯工程更加完善、更加先進,從而提升自貿區的整體功能。三是長春空港經濟開發區的加入,全面暢通自貿區的國際物流通道。通過空港與保稅區的聯動,以空中航線、陸海聯動航線等交通和物流方式形成保稅區、空港、口岸無縫隙對接,打造空中、地面相結合的立體國際物流通道。(四)推進步驟。第一步,構建中、日、韓、俄雙邊、多邊跨國自由貿易區。近期建立省際、國際合作產業區,重點建設中韓、中日、中俄、中朝等跨國產業園區。與“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發展戰略協調推進,將“長吉圖”規劃綱要中提出的相關工程納入到自貿區的建設中。第二步,建立吉林(東北亞)自由貿易區。重點建設東北亞國際陸港區和面向東北亞區域國際物流集散中心。打造“港口后移、就地辦單、海鐵聯運、公鐵聯運、無縫對接”的跨國物流、內貿外運新模式,全面構建東西貫通、南北縱橫、銜接順暢、高效一體的東北亞國際物流運輸網絡,形成吉林省對外開放的內陸港口和長吉圖區域重要的物流樞紐。
四、建立吉林(東北亞)自由貿易區的對策建議
(一)加快建立試驗區專門管理機構。一是盡快成立吉林(東北亞)自由貿易區專門管理機構,具體負責園區建設、運行、管理、監督等一系列工作。二是管理機構應及時與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建立友好聯系,并加強與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相關部門的交流學習,盡快掌握相關園區的發展經驗。三是管理機構應加強與國家商務部相關部門以及專家進行溝通,及時掌握國家建立自由貿易區的相關動向及各省的進展情況。(二)加快推進戰略規劃和政策研究工作。相關部門應抓緊開展自貿區戰略和規劃研究,包括總體規劃、可行性報告以及實施方案等,研究制定目標明確、可操作性強的具體實施措施和相關政策,如保稅港區的政策向外延展,研究制定具體政策,包括自由貿易政策、自由投資政策、自由旅游政策、自由留學政策、普及高等教育政策、產業政策、社會安全、經濟安全、文化貿易、人才戰略、科技戰略和政府功能等。(三)加快推進試驗區相關平臺建設。一方面要加快“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建設。進一步發揮琿春市開放窗口的作用,強化長吉直接腹地的支撐能力。加快琿春出口加工區和長春興隆保稅區聯動機制,既要發揮琿春的區位優勢,又要發揮長春的人才、科技及產業優勢。同時,應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完善區域創新體系,打造“長吉圖”的創新共同體,大力提高區域創新能力。另一方面是加快長春興隆綜合保稅區、長春空港經濟開發區、琿春出口加工區、中俄互市貿易區等的發展,完善相關政策,進一步優化發展環境。充分發揮“長吉圖”的創新資源集聚優勢,進一步增強長春高新區、吉林高新區、延吉高新區、凈月高新區等國家級高新區的核心載體作用。(四)加快推進相關人才培養步伐。吉林(東北亞)自由貿易區建設對吉林省來說,屬于新生事物,經驗不足,從自貿區申報到建立自貿區,需要大量管理人才、金融專家以及企業營銷精英。因此,應借鑒已有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等已有自貿區的成型經驗,著手加大人才培養力度,近期應以吉林大學、吉林財經大學為主,加快人才培養,重點培養物流、金融、貿易等多個行業的人才;遠期爭取在自由貿易區建立相關人才培養基地,建立政府、高校、企業三位一體人才培養機制,保證自貿區快速、健康的發展。(五)提供相關試驗區發展的保障。一是加快市場化改革,促進民營經濟發展。著力解決好民營企業在創辦、成長、創新、融資、辦事等方面存在的實際難題,進一步增強市場主體活力和創造力,培育本土企業家為自貿區提供主體保障。二是加快發展旅游、金融、高端商務等現代服務業的發展,制定相關政策吸引國內外企業進駐經營,為自貿區的建立提供產業發展環境保障。三是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厘清市場和政府權力的邊界問題,各部門要制定方案,在服務業擴大開放、實施準入前國民待遇和負面清單管理模式等方面深化改革試點,[5]逐步形成符合自貿區發展需要的高標準投資貿易規則體系和管理制度,為自貿區發展提供制度保障。
作者:任春楊 單位:吉林省社會科學院
參考文獻:
[1]馬克.以長吉圖為先導區深化圖們江區域國際合作問題探析[J].西伯利亞研究,2012(4):9-12.
[2]李庭輝.自貿區對上海國際貿易中心建設的影響研究[J].新金融,2015(2):28-32.
[3]劉思弘.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正式掛牌成立[J].浦東開發,2013(10):4-5.
[4]曾凡.重大國際貿易投資規則變化與上海自貿試驗區建設聯動機制研究[J].科學發展,2015(3):76-84.
[5]國務院.國務院關于印發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的通知[N].國際商報,2013-10-11.
- 上一篇:民族文化在“一帶一路”戰略的作用
- 下一篇:高校教學質量評估問題及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