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對外貿易分析論文
時間:2022-02-05 10:15:00
導語:新疆對外貿易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自1991年前蘇聯解體以來,新疆與中亞五國(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土庫曼斯坦)的貿易有了很大的發展,2006年新疆對中亞五國的貿易額為73.9億美元,占同期中國與中亞外貿額的61%,新疆已成為中亞五國在中國最重要的貿易伙伴;中亞與新疆的貿易額也占了新疆外貿額的81%,中亞國家也成為新疆主要的貿易伙伴。因此,新疆企業如何更準確地了解和把握中亞市場的需求與變化、發展與中亞國家的貿易已成為新疆對外貿易發展的核心問題,對促進新疆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新疆進出口商品結構分析
(一)新疆出口商品結構分析
1.改善新疆出口商品結構。與十年前相比,新疆的進出口商品結構有了很大的改變,1995年新疆出口商品主要為新疆本地產品,如資源類的棉花、或基于資源的初級制成品棉紗、羊毛衫、棉布、呢絨;進口商品主要是工業制成品,如鋼材、機械、化肥、化工原料和醫療設備。而2005年,新疆的出口商品結構則以工業品為主,前五位的服裝、鞋類、紡織、家具和塑料制品,占了當年出口額的62%,實現了出口商品結構的優化;進口商品主要以初級制成品、石油及資源類的廢銅、廢鋼為主,這表明新疆外貿的競爭能力有了一定的改善。
2.新疆出口商品結構與產業結構的背離。2005年新疆工業總產值為2102.53億元,其中石油、天然氣開采占37%、石化工業占23%、電力、熱力生產占6%,合計占當年新疆工業總產值的66%。而2005年新疆前五位出口商品出口額為31.12億美元,占當年出口額的63%。出口商品結構與新疆工業結構之間存在極大的背離性。
由表1可知,服裝類、鞋類、紡織品、家具和塑料制品是新疆最主要出口商品,2005年出口額分別為175.34、35.07、18.33和16.74億元,而當年新疆這四類工業產值分別為0.73、52.2、6.9和41.5億元,出貨值分別為0、0.54、5.6和4.4億元。由此可知,新疆的主要出口商品并非新疆地方工業產品,而是來源于內地省份。
(二)新疆進口商品結構分析
1995年新疆進口商品中前五位都是工業制成品,占當年進口額的43%,2005年新疆的主要進口商品以原料類產品和能源為主,未鍛造銅及銅材、廢鋼占進口額的37%,原油占11%,機電產品僅占11%。由此可見,新疆進口商品結構有了很大改善。
進口商品中金屬類產品和能源類產品所占比例較大,這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新疆石化工業和金屬加工制造業對原材料的需求。但新疆的進口商品結構也存在與經濟結構背離的問題,如2005年金屬和有色金屬類商品進口額為15.239億美元,占當年進口額的52.55%。但根據新疆工業的現有生產能力分析(見表2),黑色金屬行業的生產加工能力能夠消化進口的鋼材、廢鋼類商品;有色金屬商品的進口額是該行業產值的3.47倍,這表明進口的有色金屬制品并未在新疆本地進行深加工。
由以上數據可看出,新疆主要的出口商品主要來源于國內其他省份,而進口的主要商品也有相當一部分未在新疆進行深加工,新疆的進出口商品結構與其產業結構存在著相當的背離,外貿的快速增長對新疆經濟的拉動作用受到很大的限制。
三、新疆對外貿易方式分析
(一)新疆外貿以邊貿為主
新疆目前主要的貿易方式為邊境小額貿易和一般貿易,這與中國進出口貿易方式有著極大的不同。表3為2005年中國和新疆主要的貿易方式分類表,可看出中國主要貿易方式為一般貿易和加工貿易,而新疆主要的貿易方式為邊境小額貿易和一般貿易,尤其是邊境小額貿易占新疆對外貿易額的70%。這主要是因為以下幾個原因:首先,新疆的主要貿易伙伴都是周邊國家,有著開展邊境貿易的地緣優勢;其次,國家為發展邊疆經濟,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制定了鼓勵邊貿的優惠政策,即通過邊貿進口的貨物關稅和增值稅減半,這對邊境貿易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例如,2002年中國邊貿進口銅達到29.2萬噸,由于邊貿的優惠政策,邊貿進口精銅價格比正規渠道的銅價每噸低45美元~87美元,到達上海的價格則比其他方式進口和國產精銅的價格每噸要低200元人民幣以上。而隨著2003年6月中國取消銅邊貿進口關稅和增值稅減半的規定,2003年1—4月份邊貿銅進口量為同比下降16.7%。
(二)邊境貿易所存在的隱憂
WTO的基本原則之一是非歧視原則,非歧視原則要求締約方在實施某種優惠和限制措施時,不得對締約方實施歧視待遇。在WTO規則中,邊境貿易被作為特殊經濟區提出,WTO也在一定程度上給予了例外的規定,以滿足許多領土接壤國家歷史上沿革形成的邊境貿易的傳統習慣,并促進各成員國邊境地區經濟的發展,但此類例外一般僅適用于各國邊境線兩邊15公里范圍之內[1]。
新疆現行的邊境貿易的范圍要比這寬泛的多,主要包括邊民互市貿易和邊境小額貿易。邊境地區已開展的除邊民互市貿易以外的其他各類邊境貿易形式,均統一納入邊境小額貿易管理,執行邊境小額貿易的有關政策。邊境小額貿易政策的實施對象是邊境小額貿易企業,該企業雖然必須設在邊境地區,但范圍要遠遠超過WTO中距邊境線15公里以內的規定,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邊貿無邊”的現象,與最惠國待遇的原則不符[2]。
邊疆貿易之所以能成為新疆主要的貿易方式就在于國家規定通過邊境貿易進口的貨物關稅減半,此項規定的目的在于通過外貿的增長來促進沿邊地區經濟的發展,而“關稅減半”的優惠措施也成為眾多企業開展邊貿的主要動力。
雖然目前新疆通過邊貿進口的貨物在中國總進口量中所占比重很小,而邊貿的主要伙伴國哈薩克斯坦和俄羅斯也還不是WTO的正式成員,但已經出現了其他貿易伙伴國對此的質疑,如根據《華爾街日報》報道,全球礦業公司RioTintoBorax在美國的子公司2002年4月份指出,俄羅斯出口至中國的硼酸只需繳納一半的關稅,而Borax的產品每年卻需要多交納約100多萬美元關稅,因此中國的邊境貿易政策有利于俄羅斯出口商,從而違反了中國對世貿組織作出的平等對待所有貿易伙伴的承諾[2]。
四、新疆對外貿潛力分析
(一)能源貿易潛力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中國對能源、特別對石油的需求量在快速增加。2002年中國進口石油超過日本,成為繼美國之后的第二大石油消費國,2005年中國進口石油達到1.36億噸。1990年以來,中國石油消費量年均增長7.2%,石油生產量年均僅增長1.8%,石油對外依存度由1993年的6.7%上升到2005年的46%。據專家估計,2020年進口依存度將達到60%。中國石油供求失衡加劇,已成為制約中國經濟發展的瓶頸。
同時,中國石油的進口來源主要集中于中東地區和非洲,2002年中國從這兩個地區進口的石油占進口總量的78.7%,為改變過于依賴中東和非洲石油的現狀,與中亞國家進行石油合作將會推動中國石油來源多元化戰略的實施。因此,新疆向西開放的地緣區位優勢和豐富的石油資源使新疆在保障國家石油安全、經濟安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地位。
中哈石油管道不僅可以向中國輸出哈方石油,還可以輸送包括俄羅斯、土庫曼斯斯坦等在內的其他國家的石油。由于目前供應中哈石油管道的庫姆科爾油田產油量有限,因此俄羅斯的上塔爾斯克油田的原油也可通過中哈管道運往中國[3]。2007年7月中國與土庫曼斯坦達成協議,未來30年土庫曼將通過中亞天然氣管道向中國每年出口300億立方米天然氣。
(二)農林產品及其制成品的貿易潛力
中亞國家的經濟結構普遍以工業為主,即使擁有較好發展農業條件的哈薩克斯坦近年來由于種植面積減少、果蔬品種退化、運銷環節不暢及倉儲設施落后等原因,果蔬產品無法滿足國內需求[4]。近五年來,哈薩克斯坦種植蔬菜的水澆地減少了一半,果園面積也大大減少。而這些問題,也是其他中亞各國所共同面臨的困難,因此新疆應努力在農林產品領域形成自己對中亞國家的優勢。
在農產品貿易領域,中國在糧食產品的出口競爭力最弱,蔬菜、畜產品的競爭力在減弱,部分水果的競爭力較強。基于自身林果資源的獨特優勢,新疆可充分開展林果產品與中亞的貿易,將新疆打造成中亞的蔬菜、水果供應基地[5]。
新疆擁有豐富而獨特的農林資源,如不對這些資源進行深加工,單純出口農產品,不但附加值低,而且遠不能發揮這些資源的生產和出口潛力。由于農產品的上市時間過于集中,企業之間競爭激烈使得產品的價格較低,對運輸也造成了季節性的壓力,會給企業和地方經濟造成損失。而通過對農產品進行深加工,不但可解決單純出口農林產品的季節性過強、產品儲存周期短、運輸不便以及附加值過低的問題,而且可極大地擴大對初級農林產品的需求,對地方經濟的發展起到良好的拉動作用[6]。
當前新疆農產品加工業最具規模的主要是番茄醬的加工,從事番茄醬加工的企業主要有屯河、中基、天業等企業。2004年工業番茄產量為452萬噸,番茄制品生產規模為75萬噸。經測算,一畝地可產番茄4噸多,而一公斤番茄的收購價為每公斤0.17元~0.3元,農民一畝地純收入可達到800元左右。而對番茄的深加工可大幅度提高番茄的附加值和降低運輸環節的壓力。
新疆可通過對農產品、林果產品進行深加工,形成立足于地方資源優勢的相關加工業,并拉動相關配套產業,將新疆發展為外向型的番茄醬及其他番茄制品產業帶、對農林產品進行深加工建立起各類果汁、果醬和食品等工業基地,形成新疆外貿的競爭優勢的穩固基礎。
五、結論
(一)新疆對外貿易具有的貿易通道作用
1.商品貿易通道。盡管新疆出口商品結構中工業制成品的比重已占大部分,進口商品也以能源、資源類等初級產品為主,但由于新疆工業基礎的薄弱,出口商品主要來源于內地且相當一部分進口商品也是運往內地進行深加工,使得新疆外貿呈現了“走廊型”的特征。因此,雖然新疆外貿自2000年以來呈現了高速增長的局面,但由于屬于“走廊型”貿易,新疆外貿的增長對地方經濟發展的拉動作用是很小的。在新疆外貿出現大起大落的局面時,如2001年比2000年下降了21.8%,而2002年比2001年增長了52.2,2003年比2002年增長了77.3%,但當年的新疆GDP增長速度卻并未出現相應的變動。
2.能源通道。基于對中國能源安全的考慮及中國未來經濟發展對能源的需求,與中亞國家的能源合作關系對中國經濟發展至關重要。繼中哈石油管道投入運行以來,2008年2月21日西氣東輸二線管道全線開工,主供氣源為引進土庫曼斯坦、哈薩克斯坦等中亞國家的天然氣,其設計輸氣規模為每年300億立方米,將于2010年建成通氣。隨著該管道的建設,新疆作為中國能源通道的戰略地位得以確立。
(二)利用資源優勢建設基地
為了避免新疆成為單純的貿易通道,新疆應結合自身資源優勢和現有的條件,大力發展石化產品、農林產品和紡織等輕工品的出口,將新疆發展為中亞各國的化工產品、特色農林產品和部分輕工品的生產基地,使新疆的進出口商品結構與地方產業結構相適應,真正發揮外貿對經濟發展的拉動作用。
參考文獻:
[1]薛榮久.國際貿易[M].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3.
[2]中華人民共和國入世議定書[EB/OL].商務部網站,/.
[3]聶書嶺,譯.中哈在石油天然氣領域的合作現狀及前景[J].中亞信息,2007,(11).
[4]谷維,譯.哈薩克斯坦的果蔬產業路在何方[J].中亞信息,2007,(11).
[5]毛鳳霞,馮宗憲.新貿易格局下五國農產品競爭力研究[J].國際貿易問題,2007,(6).
[6]蔡巖,呂美曄,王凱.中國蔬菜產業及其主要出口蔬菜品目的國際競爭力分析[J].國際貿易問題,2007,(6).
[7]李周為,等.新形勢下新疆傳統產業發展[M].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98.
摘要:新疆外貿近年呈現了高速增長的態勢,這與新疆對周邊中亞五國市場的開發是密不可分的。這種增長使新疆日益成為中國與中亞貿易的通道。為切實發揮新疆外貿對經濟的拉動作用,新疆在繼續起到貿易通道作用的同時,也應盡快轉變為部分出口商品的生產基地。
關鍵詞:新疆;中亞;貿易;通道;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