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隋文帝統一南北的起因

時間:2022-07-25 05:51:00

導語:談隋文帝統一南北的起因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內容摘要】:隋文帝楊堅實現了南北統一,這與他積極發展生產,輕徭薄賦,在政治.經濟實行一系列改革分不開的,同時他順應歷史發展的趨勢,符合廣大人民的心聲和愿望.隋朝的統一是歷史不可阻擋的趨勢,因此,楊堅實現了南北統一,在中國歷史上具有重大的意義。

【關鍵詞】:統一改革隋文帝

隋文帝是一位有作為的皇帝,而他一生的最大的作為,就是結束了幾百年的南北分裂,從而使社會安定,經濟發展。那么他是如何實現南北統一的。

隋文帝楊堅,弘農華陰人,出身關隴士族。其父楊忠是北周的開國功臣,賜姓普六茹氏,位至柱國,大司空,封隨國公。楊忠死后,楊堅襲爵隨國公。其妻是大將軍孤獨信的女兒。楊堅的長女楊麗華為周宣帝的皇后,楊堅為大前疑,是北朝的核心人物之一。

隋文帝楊堅在北周王朝雖為累世顯貴及帝室姻親,但他的政治地位一直不牢,常受到當權者的嫉恨,幾次遇到喪失性命和全家遭禍的危險。周武帝時,宇文護當權,就曾屢次準備加害。齊王宇文憲執政期間,又曾建議把他除掉。宣帝即位,特別討厭楊堅,常常對楊后說:“必族滅爾家”。這些都因楊堅從容應付而安然度過險境。

后來楊堅為什么在北周終于成為舉足輕重,眾望所歸的人物呢?主要就是他在政治風云中,獨能順從民情,善于處理各種社會矛盾,對人民施行緩和政策,因而使各個階層從對比中,深感到他可以信賴,從而獲得民心。“宣帝時刑政苛酷,群心崩駭,莫有固志。至是,高祖大崇惠政,法令清簡,躬履節儉,天下悅之。”①因而他能夠輕而易舉地奪得了北周的帝位,短期內擊敗了北周殘余武裝尉遲迥、王謙、司馬消難等的反抗。從581年代周到589年滅陳,隋文帝更加致力于社會政治和經濟各方面的改革,到滅陳前夕,已經取得了顯著成效.史稱平陳時,隋王朝的經濟情況為:“時百姓承平日久,雖數遭水災,而戶口歲增.諸州調物,每歲河南自潼關,河北自蒲坂,達于京師,相屬于路,晝夜不絕者數月”。社會秩序的狀況良好。

隋文帝怎么在這短短的幾年間,取得這樣大的成就呢?首先他注意發展生產。即位之初,隋文帝就接受長孫平“以勸農積谷為務”的建議,大力興修水利。開皇二年開渠引杜陽水灌原,開皇四年,又引渭水達潼關,漕運四百里,民間名曰“富民渠”。此外,還有各州郡官興修的水利,如趙軌在壽州修復五門堰等等。這些措施,既給人民以實利,又大大增加了國家收入。其次,實行輕徭薄賦的政策。隋文帝說:“薄賦輕徭,務農重谷,倉廩有紅腐之積,黎萌無阻饑之苦。”有許多史實,證明隋文帝時的租賦徭役的確低于以往列朝。就徭役來說,開皇三年文帝下令,“軍人以二十一成丁,減十二番歲為二十日役”。隋時一丁一生服役為780天,而西晉時卻為1590天,隋比西晉減少一半。調的負擔,隋初亦低于以前各代。北魏為三匹半,北齊為一匹,而隋開皇三年規定:減調絹一匹為二丈.這樣,隋調的負擔,實為北魏的七分之一,北齊之半。與此同時,隋文帝在其他方面,也相應作出一些有利生產的規定,上述政策,無疑極大調動了農民生產的積極性。杜佑說:“設輕稅之法,浮客悉自歸于編戶,隋代之盛,實由于此”。②隋文帝還十分重視吏治.《隋書》說:“高祖初有天下,勵精思政,妙簡良能,出為牧宰。”③他把素有清名的公孫景茂請到京師,訪以政術,拜為汝南太守,又轉息州刺史,又用薪俸買牛犢雞豬,散發給孤弱平民。他經常微行到老百姓家里,了解生產生活情況,結果該州社會秩序大大安定,生產蒸蒸日上,隋文帝將公孫景茂的事跡頒告天下,以資鼓勵。象這樣的良史,在文帝一朝尚有很多。大批循吏的出現,無疑表明隋文帝重視吏治政策的成功,而他們的善政,也大大有助于社會秩序安定,有利于人民安心生產,發展經濟,從而給隋文帝統一南北的事業,準備充足的人力物力基礎。

隋文帝平陳戰爭,從公元588年10月開始,只經過了四個月,到589年正月就勝利結束了。這里一方面固然是隋文帝在北方改革的成功和戰前作了充分準備,另一方面也與陳朝的極度腐朽有關。史稱陳后主的統治,“寶衣玉食,窮奢極侈,淫聲樂飲,俾晝作夜,”君臣上下混混惡惡,因而引起人民強烈反抗,以至于主昏于上,而民反于下。這和隋文帝在北方的勵精圖治,形成鮮明的對比,宇內竟是誰家之天下,歷史早就做好了結論。隋文帝統一南北的功業,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1589年隋朝實現統一,這對我國歷史有深遠的影響。可以這樣說,唐朝的繁榮昌盛,在一定程度上是隋朝統一天下所帶來的余惠。唐朝有許多制度淵于隋,尤其使唐朝賴以經濟繁榮。國力強大和鞏固中央的統一,以及官吏成分的更新的均田制、府兵制、三省六部制。科舉制等等,幾乎無一不從隋朝繼承而來.而這些制度,對我國整個歷史,都給以不可估量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