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敦頤性別意識探究論文
時間:2022-10-14 03:36:00
導語:周敦頤性別意識探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用敦頤開顯宋明道學之源頭活水,世人對其研究甚多,卻鮮有就其性別思想進行研究者。本文通過對《太極圖說》和《通書》兩書的分析概括其性別思想為:陰陽交感,化生萬物;陽健陰順,陽尊陰年;陰陽理而后和。顯然,孔子以來的前儒家性別意識是周敦頤性別思想的重要思想資源,同時這些思想也對后世宋儒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關鍵詞:周敦頤;《太極圖說》;《通書》;性別意識
被尊為“道學宗主”的周敦頤開顯宋明道學之活水源頭,其重要的理論貢獻在于構建儒學之形上本體,并以陰陽五行之理貫之天人,首發(fā)宋儒心性義理學之端。世人對其研究甚多,但極少有人涉及到他的性別思想。而實際上,他的兩本主要著作《太極圖說》和《通書》中蘊含著豐富的性別意識。本文旨在通過分析其兩本著作來探討其性別思想如何上承前儒,并具有自己的理論特征以及周敦頤的性別思想對后世宋儒所產生的深遠影響。
一、陰陽交感,化生萬物
《宋史·周敦頤傳》中言周敦頤的《太極圖說》是“明天理之根源,究萬物之終始”。顯然,《太極圖說》探究的是宇宙的本源及萬物與人的生成過程。其宇宙生成圖式可用“太極——陰陽——五行——萬物”來表示。從中可看出他所推測的宇宙生成是由最原始的“無極而太極”開始的,“無極而太極”是混沌而無形無限的原始物質,也是萬物存有的最終根源。天地的本源是太極,而太極乃是無極,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靜極復動。一動一靜,互為根本,分化出陰陽二氣。二氣的交互作用就生出五行,五行相互配合而形成四時與天地萬物。由此可看出,在這一圖說中,上溯宇宙本源,下極天地萬物,生生不息,變化無窮的整個宇宙變化過程被包含在其中。同時,在此過程中,離不開陰陽的交互感通作用,“有陰陽,則一變一合而五行具”,“‘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氣交感,化生萬物。”在這里乾與坤,陰與陽是作為對等的詞而提出,孤陰,孤陽或陽與陽,陰與陰都是不能化生萬物。即從宇宙生成論的高度和意義上談陰陽因相互差異而相互需要,相互補充,即陰陽的相交相生,相生相濟。
同時在《通書》中,我們也可以看到周敦頤不少這方面的思想。如在《訓化第十一》中有“天以陽生萬物,以陰成萬物。生,仁;成,義也。”《家人睽復無妄第三十二》中引用《易經》中的“二女同居,而志不同行”。
周敦頤的許多思想都是基于《周易》而闡發(fā)的,其對易學的貢獻在于將宇宙論和價值形上學予以通貫融合。《太極圖說》就是把易經和道家的學說相配合,并吸收儒家及漢代“五行”說、“德合天地”說。對周敦頤的這種強調陰陽的交互感通,陰陽的相生相濟的性別意識特征同樣無疑是受到《周易》及中國傳統思想中性別意識的深刻影響。
《易經》中很注重陰陽爻有無交感呼應,有則吉通,無則悔吝。《成》卦中指出:“天地感而萬物化生。”《泰》卦中有:“天地交而萬物通也。”《睽》卦說:“天地睽而其事同也,男女睽而其志通也,萬物睽而其事類也。睽之用,大矣哉。”從中我們可以看出男性和女性正因為有對立才有協調統一的可能性。老子更是貴柔崇陰,在《老子》一書中直接提到陰陽僅有“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一句。這強調的是萬物以陰柔為根本,陰陽同時存在,兩者互相影響可達到中和。董仲舒說:“天地之陰陽當男女,人之男女當陰陽……和者,天之正也,陰陽之平也,其氣最良,物之所生也。”從這些經典中我們可以發(fā)現古人已經把男女關系理解為相反應合關系,正是由于男女兩性根本性的差異才存在相互感應,才有變化和生成的可能性。“陽遇陰則通,遇陽則阻。”
二、陽健陰順,陽尊陰卑
透過周敦頤的兩本著作《太極圖說》和《通書》我們還可以看出其性別思想的另一個重要方面:陽健陰順,陽尊陰卑。在《太極圖說》中他將性別不平等思想上升到宇宙論的高度。首先將男子與天(乾)相聯結,女子與地(坤)相聯結,“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氣交感,化生萬物。”朱熹解義日“乾男坤女,以氣化者言也。各一其性,而男女一太極也。”“陽而健者成男,則父之道也;陰而順者成女,則母之道也。是人物之始。以氣化而生者也。氣聚成形,則形交氣感,遂以形化,而人物生生,變化無窮矣。自男女而觀之,則男女各一其性,而男女一太極也。”在這里“太極”是形而上之道也,屬道之體;“陰陽”是形而下之器也,屬道之用也。應用到人際間則“男”、“父”對應的是“陽”,陽則剛健,這是為父之道;“女”、“母”對應的是“陰”,陰則柔順,這則是為母之道。周敦頤最后在《太極圖說》中繼續(xù)指出“立天之道,日陰與陽;立地之道,日柔與剛;立人之道,日仁與義。”朱熹解釋為“陽也,剛也,仁也,物之始也;陰也,柔也,義也,物之終也。”在天地之間,所有的綱紀造化流行都涵蓋其內。
陰陽,乾坤這顯然是受到《周易》以及儒家對陰陽等級秩序的強調這一性別意識特征的影響。《周易》是中國傳統哲學傳統性別意識之源。《莊子·天下篇》一言以蔽之:“《易》以道陰陽。”《易經》體系由64卦384爻構成。除乾坤二卦外每一卦構架的基礎是一與——兩個符號,即陽爻和陰爻。相傳伏羲畫八卦符號,一與——可能表示男女兩性區(qū)別。有學者指出,這兩個符號是《周易》,也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最原初、單一的“性別”等級符號。一與一重疊組合而成卦,每一卦中6爻的數學排列組合表征著陰爻與陽爻的特定內在關系。陰與陽的協調是易卦成為統一體的基礎。上經始于乾坤,終于坎離。“乾坤者,陰陽之本始,萬物之祖宗,故為上篇之始而尊之也。離為日,坎為月,日月之道,陰陽之經,所以始終萬物,故以《坎》、《離》為上篇之終也。”下經34卦從咸恒開始到既濟未濟結束。成為交感,可喻為男女婚配交感;恒為恒久,可喻為男女白頭到老。根據天人合一的思維模式,自然界的高下秩序推廣到社會特別是男女兩性尊卑秩序。即以自然界的理想和諧有序證明人類社會等級秩序的合理性。男女的剛柔、動靜、強弱、外內決定了雙方各自的尊卑、高下、貴賤、主從的社會人事權力關系。《易傳》中有不少這方面的論述:“立天之道日陰與陽,立地之道日柔與剛。”(《說卦》)“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動靜有常,剛柔斷矣。”“乾道成男,坤道成女。”(《系辭上傳》)“坤至柔而動也剛,至靜而德方……坤道其順乎,承天而時行……陰雖有美,含之以從王事,弗敢成也。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坤卦·文言》)
對于《周易》中所強調的陰陽“有序”,陽尊陰卑的一面儒家一直進行了繼承并不斷地發(fā)揮。如孔子和他的門徒及其綿綿不斷的再傳弟子們將《周易》、《禮記》等典藉的精髓要義進行解讀和再闡釋,并賦予符合當時要求的新性別意義。孔子與女子對話不多,談論女子的話語亦不多,唯有“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yǎng)也”這一句千古流傳。孟子指出“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門,介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介,無違夫子!’以順為政者。妾婦之道也。”班昭《女誡,敬順第三》指出“陰陽殊性,男女異行。陽以剛為德,陰以柔為用;男以強為貴,女以弱為美”。
宋代的新儒家繼承并發(fā)展了歷代儒家及周敦頤的這些性別思想,同時更有不少學者認為,正是由于宋代儒家對女性貶抑以及對女性系列規(guī)范的強化和體系化,女性的地位更為下降。如周敦頤的弟子程頤有不少關于性別不平等的論述。程頤將他的性別差異思想溶入對《易》的解釋。對卦象“女正位乎內,男正位乎外”他解釋為“陽居五,在外也;陰居二,處內也;男女各得其正位也。尊卑內外之道,正合天地陰陽之大義也。”他對男女之別進行了如下表述:“夫以順從為恒者,婦人之道,在婦人則為貞,故吉;若丈夫而以順從于人為恒,則失其剛陽之正,乃兇也。”“陽上陰下,得尊卑之正。男女各得其正,亦得位也。”司馬光在其家訓中繼續(xù)對這方面的思想作形而上的論證,他在《家范·訓子孫》中:“夫天也,妻地也。夫日也,妻月也。夫陽也,妻陰也。天尊而處上,地卑而處下。日無盈虧,月有圓缺。陽唱而生物,陰和而成物。故婦人專以柔順為德,不以強辯為美也。”朱熹在《近思錄》卷12中重申性別之間的區(qū)別和不平等:“男女有尊卑之序,夫婦有倡隨之理,此常理也。若循情肆欲惟說是動,男牽欲而失其剛,婦狃說而忘其順,則兇,而無所利矣。”
三、陰陽理而后和
周敦頤強調陽尊陰卑,目的在于遵循這種陰陽之理夫婦之道而達到“和”即“陰陽理而后和”。
夫婦關系被儒家認為是“五倫”之首:“《易》始夫婦”,“人道之始,造端夫婦”。因此,夫婦之道,向來受到儒家的重視,將之視為各種倫理秩序建立的基石。《周易·序卦》指出:“有天地然后有萬物。有萬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婦,有夫婦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禮義有所錯。夫婦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受之以《恒》。”《禮記·昏義》中:“男女有別,而后夫婦有義;夫婦有義,而后父子有親;父子有親,而后君臣有正。故曰:‘昏禮者,禮之本也。’”儒家對于夫婦關系的道德規(guī)范是以男尊女卑為前提而建立的。所謂“夫婦有別”,“別”就是分別尊卑。《白虎通義》解釋夫婦,“夫婦者何謂也?夫者,扶也,扶以人道者也;婦者,服也,服于家事事人者也。”“夫者,扶也,以道接扶;婦者,服也,以禮屈服。”周敦頤承繼了儒家對夫婦之道的規(guī)范,并指出:“陰陽理而后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婦婦,萬物各得其理,然后和。故禮先而樂后。”朱熹在注解中指出“此‘定之以中正仁義而主靜’之意,程子論‘敬則自然和樂’,亦此理也。學者不知持敬,而務為和樂,鮮不流於慢者。”可見,朱熹對于夫婦關系強調的是倫理道德,夫婦之間的相敬如賓不留于宴昵之私,這與他的持敬的修養(yǎng)方法是一脈相承的。在這里,周敦頤所謂的“陰陽理而后和”、“夫夫婦婦各得其理然后和”中的理是遵循一貫的“夫尊婦卑”“夫義婦順”之理。他在《通書·樂上第十七》中繼續(xù)指出:“三綱正,九疇敘,百姓大和,萬物咸若。”“三綱者,夫為妻綱,父為子綱,君為臣綱也。疇,類也。九疇,見洪范。若,順也。此所謂理而后和也。”顯然,他以“正禮樂,明五倫”的嚴肅態(tài)度重申了“君臣”“父子”“夫婦”的三綱。“夫為妻綱”是漢儒董仲舒所發(fā)展的先秦儒家夫婦之倫,強調“夫尊婦卑”的先天道德定位,妻完全是為了配合夫的存在而存在。這種絕對統治和服從的秩序就像天地陰陽一樣出于天意不可改變。“陰者陽之合,妻者夫之合,子者父之合,臣者君之合……君臣、父子、夫婦之義皆取諸陰陽之道。君為陽,臣為陰;父為陽,子為陰;夫為陽。妻為陰。”君與臣、夫與妻皆為陽與陰的關系,而“陰道無所獨行……陰兼功于陽”,故“臣妾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也就是說,陰是為陽服務的,須順從于陽。妻始終處于從屬地位,總是被兼于夫。程頤明顯受周敦頤的影響。他在回答“如何是道”時說:“于君臣父子兄弟朋友夫婦上求。”即通過對秩序關系的體認來把握“道”。“夫婦常正之道”,“男女之際當以正禮。”認為夫唱婦隨是一條“永恒的原則”。在一篇為他父親寫的墓志銘中聲稱他的家里遵從了這樣的訓誡“夫人謙順自牧,雖小事未嘗專,必稟而后行。”朱熹在《論阿梁獄情劄子》中指出:“夫人道莫大于三綱,而夫婦為之首。”他對夫婦倫理的論述主要見于《小學》中。他從古代經典和晚近的著作中選出強調婚姻嚴肅性的段落,重申性別之間的不平等以及強調妻子應服從并忠實于丈夫,還強調男女之隔的原則。他引用禮儀經典中的儒家之論“婦人,伏于人也。是故無專制之義,有三從之道:在家從夫,適人從夫,夫死從子。”
周敦頤在人倫理思方面沒有也不可能跳出傳統對人倫秩序“位”的強調。在面對具體的夫婦之倫時依然注重各安其位,各盡其道,“夫尊婦卑”“夫義婦順”“婦順備而后內和理,內和理而后家可長久也”(《禮記》語)。但我們也應更多地看到周敦頤對陰陽之理的強調是為保“太和”。《周易·乾,彖傳》“保合太和。”朱熹注曰:“大音泰,后同。大和,陰陽會合沖之氣也。”周敦頤提出“天地之氣感而太和。”天地之氣主要是陰陽二氣,此二氣處于最高的和諧狀態(tài)即為“太和”,那么實踐到人的層次則同樣“陰陽各得其理,然后二氣和”,禮則理,理則和,人倫關系無不理則和,“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貞。首出庶物。萬國咸寧。”在周敦頤看來,涵蓋天地人的宇宙內部機制中,以乾健為統率,以坤順為從屬,動而生陽,靜而生陰,協調動靜,共同構成天人整體的和諧,正是由“小和”(夫婦之和)推及“大和”(天下之和)。“治天下有本,身之謂也:治天下有則,家之謂也。則謂物之可視以為法者,猶俗言則例、則樣也。本必端。端本,誠心而已矣。則必善。善則,和親而已矣。心不誠,則身不可正;親不和,則家不可齊。家難而天下易,家親而天下疏也。親者難處,疏者易裁,然不先其難,亦未有能其易者。家人離,必起於婦人。”顯然,周敦頤把家庭的問題歸咎于女子。傳統社會中,只有男人才有“齊家”“治國”一說,男人看待家中的妻妾,就像皇帝看待國中的臣民。國之不治,是由于臣民不服管束,“家人離,必起于婦人”,夫能否馭妻,妻能否服從夫,上升到關乎興亡的高度來認識。因此要逐步把她們調理到“無欲,主靜”的道德境界。對于“家人離,必起于婦人”的這種思想,在《詩經》中就包含了這樣的訓誡:“哲夫成城,哲婦傾城……亂匪降自天,生自婦人。”與朱熹同時代的袁采也把女子說成是缺乏基本的倫理道德品質。聲稱正是由于女子少公益公平之心而引起家庭的不和,并把妻妾和女兒們描述為“多褊急、狠、愎、暴忍、殘刻又不知古今道理。”朱熹同樣在《近思錄》中強調“家人離,必起于婦人”。并在《小學》中說妻妾間不和所引起的災難就如同遭了強盜的一次搶劫。這些儒家正是本于“婦人易使家人不和”之思想而強調婦人應安于主內職分,安于其卑之位,而達到家和國和天下和。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出周敦頤作為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同時也是宋明理學的開山之師承繼了歷代儒家一貫的性別思想,并從宇宙生成論的角度來強調陽尊陰卑,陽健陰順,扶陽抑陰和夫為妻綱以及陰陽交感,化生萬物;陰陽和合互補,相互需要。他的這種性別思想無疑也影響著他的弟子二程以及后來的朱熹。特別是其“主靜無欲”的人生論,經由張載的發(fā)展,演繹為“存天理,滅人欲”。自清代戴震提出“以理殺人”以來,幾百年間成為人們口誅筆伐的對象。這主要是由于將“無欲”、“主靜”教條化、絕對化,再加上封建社會內部自身的痼疾,“存天理、滅人欲”的社會效應背離其原始的主旨而走向反動,成為封建統治的幫兇,同時其所開啟的宋明理學加重了對女性的規(guī)范和貶抑,這些恐怕是周敦頤始料不及的。但其對陰陽相互需要,陰陽理而達最高和諧境界的“太和”狀態(tài)的強調的思想無疑對現代如何促進兩性和諧,最終構建和諧社會提供重要的啟發(fā),也為現代女性學提供新的世界觀基礎。
- 上一篇:屈賦悲劇色彩探究論文
- 下一篇:胡宏天理人欲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