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竹林應氣候的變化特征論文
時間:2022-10-10 11:19:00
導語:西北竹林應氣候的變化特征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歷史時期我國氣候經歷了冷暖相間的幾度波動變化,對竹林的生長也發生了很大影響,西北地區竹林的分布范圍也隨氣候的波動發生了變遷。竹林分布總體上來看是逐漸南移,漢唐時期其作為重要的經濟作物,元代以后其經濟作物的地位已變得不十分重要。文章分仰韶溫暖時期、先秦時期、秦漢魏晉六朝時期、隋唐五代時期、宋元時期、明清時期論述了氣候變化對西北地區竹林分布的影響。
關鍵詞:氣候變化;歷史時期;西北地區;竹林分布
前言
我國西北地區按自然地理區域劃分,除今陜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等省區外,還包括內蒙古自治區西半部與山西省。自七十年代以來,探討歷史時期氣候變化與動植物分布關系的著述很多,本文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對歷史時期氣候變化與西北地區竹林分布的關系進行探討,敬請諸方家指教。
一、仰韶溫暖時期的氣候變化對竹林分布的影響
仰韶溫暖時期是我國全新世氣候最溫暖時期,距今約8000——3000年之間。仰韶中期(距今約5000年)西北地區的年平均氣溫較現代高2—3ºC,正月的平均溫度比現在高3—5ºC。在黃河中游地區存在有大片竹林的分布。考古發現屬于仰韶文化的西安半坡遺址有竹鼠的骨骼遺跡,竹鼠是專門棲息在熱帶、亞熱帶竹林中一種穴居性小型嚙齒動物,主要以竹筍、竹根或竹林下的其它草木植物為食。現在在西安地區這種動物已經不存在了,僅分布在長江流域以南的竹林中。甘肅天水市渭水支流藉河北岸的師趙村新石器時代古文化遺址第五期文化(距今5400年——4700年)出土可鑒定動物遺存1606件,其中就有竹鼠。竹鼠生活在渭水上游,表明當時生長著茂密的竹林,供竹鼠等動物生活。陜西漢中地區新石器時代龍崗遺址中有不少野豬、野牛、華麗黑鹿、水牛及大量竹子殘骸,說明距今7000—6500年間的漢中地區氣候十分溫暖,與西安半坡遺址的自然物候大致相當。從臨近地區的河南淅川下王崗遺址考古發掘也說明,在新石器時代的晚期,黃河流域有大面積竹林的分布。
二、先秦時期氣候變化對竹林分布的影響
歷史學常將秦朝建立以前的夏商周時期稱為先秦時期。西北地區這時期氣候較現在溫暖,適宜于竹類的生長。從陜西臨近省份河南安陽地區的古代遺址——殷墟也可佐證。殷墟是殷代故都,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在那里發掘出大量的古生物遺骸,其中有同西安半坡遺址相同的竹鼠等亞熱帶動物。殷商甲骨卜辭中有“箕”、“筐”、“笰”、“箙”、“簟”等竹部文字。說明陜西地區有竹林的分布。
隨著周朝的建立,國都設在鎬京(今西安附近),當時的官方文字先銘于青銅,后寫于竹簡。中國的許多方塊文字,用會意象形來表示,在那時已形成。方塊字中如衣服、帽子、器皿、書籍、家具、運動資料、建筑部分以及樂器等名稱,都以“竹”為頭,表示這些東西最初都是用竹做成的。由此可以想象到當時竹類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曾起到了何等重要的作用。因此可以推測,在周朝初期氣候溫暖,可使竹類在黃河流域的陜西地區廣泛生長。在周代成書的《詩經》中也有記述。如《詩•秦風•小戎》中云“竹閉緄縢”,反映了渭河與千河上游,今天水、隴縣一帶有竹林分布。到西、東周之交有竹制弓箭的記載。《山海經••五藏山經•西次二經》載:“高山,其木多梭,其草多竹。涇水出焉,而東流注于渭”。涇水源出六盤山東南,高山即是六盤山,說明六盤山區在當時有竹林分布。《詩•小雅•斯干》曰:“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足見當時鎬京附近終南山(今秦嶺)北坡一帶,有不少竹林的分布。春秋時期董安修建晉陽城(今山西太原南)時,就使用了當地所產的大批竹材。從《詩•國風•秦風》詩句中“終南何有?有條有梅”也可以看出,梅樹和竹類當時在終南山分布的相當普遍。梅樹是亞熱帶植物,現今僅分布于淮河以南地區,說明在春秋戰國時期西北地區的氣候之溫和。
三、秦漢魏晉六朝時期的氣候變化對竹林分布的影響
秦漢時期實現了中國的完全統一,經濟文化達到了繁榮。這時期氣候較今溫暖濕潤,竺可楨先生認為“到了秦朝和前漢(公元前221—公元23年)氣候繼續溫和”,平均氣溫較今大約高1.5ºC左右。西漢時歷史學家司馬遷在《史記•貨殖列傳》中描寫當時經濟作物的地理分布時說:“蜀漢江陵千樹橘”、“陳夏千畝漆”、“齊魯千畝桑麻”、“渭川千畝竹”。內中“渭川千畝竹”正是西漢時期關中地區自然景觀的一大特色。也反映出當時這一地區氣候較今溫暖濕潤,有類亞熱帶型。因此,西漢時期陜西的關中地區有大面積竹林分布。《漢書•東方朔傳》載東方朔以“有秔稻、粱粟、桑麻、竹箭之饒”,稱關中為“天下陸海之地”。《漢書•地理志》中稱“秦地有鄠杜竹林、南山檀柘,號陸海”,為“九州膏腴”之地。《史記》中司馬相如稱宜春宮(今西安市南)是“覽竹林之榛榛”。《漢書•揚雄傳》中揚雄曰:“望平樂,徑竹林”。張衡《西京賦》稱長安一帶的竹林分布是“篠簜敷衍,編町成篁,山谷原隰,泱漭無疆”。等等,均說明當時關中地區的竹林分布之廣。以至于西漢王朝在今周至和戶縣一帶的竹林,建立官竹園“竹圃”,并設官管理,稱司竹長丞。西漢末年,義軍首領霍鴻曾以該園為根據地,表明其竹林面積之大。由上所述,秦漢時期的亞熱帶植物的北界比現時推向北方。《后漢書•郭伋傳》載:“伋為并州牧……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有童兒數百,各騎竹馬,于道次迎拜。”美稷在今內蒙古準格爾旗(北緯39.6º)西北,長城以北,當時是否有竹則難以肯定,需要進一步考證。
到東漢時代即公元之初,我國天氣有趨于寒冷的趨勢。如《漢書•王莽傳》載,王莽天鳳三年(公元16年)二月乙酉,“大雨雪,關東尤甚,深者一丈,竹柏成枯”。說明陜西渭河平原及函谷關以東地區的竹林大面積被凍死。到東漢后期,隨著寒冷程度的繼續加劇,竹子的生存和生長受到很大的威脅,竹子被凍死是很正常的。《后漢書•郎凱襄楷列傳》載,桓帝延熹七年(公元164年)“冬大寒,城旁竹柏之葉有傷枯者”。《漢書•五行志》則載,延熹九年,天氣寒冷,使洛陽城“竹柏葉有傷者”。這種寒冷氣候直到公元第四世紀前半期達到頂點。徐中舒先生曾經指出漢晉氣候不同,那時年平均溫度大約比現在低2—4ºC。使竹類失去了適宜生長的條件,關中地區大面積分布的竹林已經不復存在。
南北朝時期,氣候仍持續寒冷,年平均溫度比現在低1ºC以上。竹子因不適于嚴寒的天氣,從關中地區及臨近地區逐漸消失。北魏酈道元著《水經注•渭水》稱渭水流域的官竹園“竹圃”已廢置,原有的竹林已盡成“田墟”,僅留有竹圃一地名了。《水經注•淇水》說到“寇恂為河內,伐竹淇川,治矢百余萬以輸軍資”后指出:“今通望淇川,無復此物”。表明氣候的極度變化,使竹林在關中和中原地區已不能大面積分布。
四、宋元時期的氣候變化對竹林分布的影響
北宋時期氣候開始轉寒,到十一世紀初,陜西關中地區已無梅樹。著名詩人蘇軾在他的詩中哀嘆梅在關中消失(“關中幸無梅,賴汝充鼎和”《杏》);王安石曾嘲笑北方人常將梅誤認為杏(《紅梅》詩有“北人初未識,渾作杏花看”)。由此可見,宋代氣候已開始轉寒。但這種逐漸變冷的天氣對竹林分布影響不大。關中地區竹林仍很普遍,范圍益廣,從北宋蘇軾詩可看出,當時
竹林分布由盩厔、鄠縣,經武功縣,直到鳳翔原上;寶雞陽平以南也有竹林的大量分布。北宋著名理學家程顥在游鄠縣草堂寺作《詠草堂》詩注:“寺在竹之心,其竹蓋將十頃”。《太平寰宇記•鳳翔府•司竹監》載:“皇朝唯有鄠、盩厔一監,屬鳳翔。”可見其地仍有官辦的竹林園,蘇軾稱“官竹園十數里不絕”。據《孝肅包公奏議》稱,北宋司竹園一次供澶州(今河南濮陽)、河中府(今山西永濟)治河與修架浮橋用竹就達150萬竿以上。可以想見該園面積之大,產竹之多。山西中條山虞鄉(今運城)和芮城間的王官谷當時水源充足,是當時產竹區之一,宋代有“綠玉峽中噴白云,溉田澆竹滿平川”(清乾隆《蒲州府志·藝文》)詩句稱道。北宋時商洛山區的山間竹林也頗眾多,著名詩人王禹偁在《竹Liu》詩描述了商州一帶的竹林盛況:“商山多修篁,蒼翠連山谷”。
十二世紀初期,中國氣候加劇轉寒,金人侵入華北地區,北宋滅亡,南宋遷都臨安(今杭州)。這時期,南方的太湖、蘇州附近的南運河,在冬天經常結冰、遍地皆雪。杭州在南宋時期(十二世紀),四月份的平均溫度比現在要冷1—2ºC。北方地區勢必更加寒冷,竹林的分布區自然南移。據《太平寰宇記》載,南宋初期只鳳翔府的司竹監依然保留,河內(今河南博愛、沁陽一帶)和西安的司竹監因無竹生產而被取消。十二世紀剛結束,氣候又開始變暖,繼續到十三世紀的后半葉(元朝初期)。元朝在西安和河內又重新設立管理官辦竹園的“司竹監”,但到十三世紀末又被停止了。這些都說明了氣候變化使陜甘地區的竹林分布面積在不斷地減少,竹林已失去了漢唐時代經濟作物的地位。
五、隋唐五代時期的氣候變化對竹林分布的影響
隋唐時期是中國封建社會歷史上最重要的發展階段,政治、經濟、文化空前繁榮。中國氣候在第七世紀的中期變得和暖,公元650年、669年和678年的冬季,國都長安無雪、無冰。第八世紀初期,梅樹生長于皇宮,到第九世紀初西安南郊還種有梅花,柑桔也種植于長安。由于氣候轉暖,竹林的分布范圍再度北移。陜甘地區有大面積的竹林分布。《太平寰宇記》載,唐朝在京兆府(今陜西戶縣)、歧州(今陜西周至)和鳳翔(今陜西鳳翔)設有管理竹園的機構——“司竹監”。說明唐代關中有大面積竹林的經營。《新唐書•平陽公主傳》載隋末平陽公主起兵之初曾招降據有司竹園的何潘仁。司竹園中能屯駐兵馬,可見其范圍之大。《大唐六典•司農寺》載:“司竹監,今在京兆、鄠(今戶縣)、盩厔(今周至)”,上引宋之問文謂長安城南有“千畝竹林”,可知產竹地區的廣泛。唐王維描述其藍田輞川別業中竹景點“斤竹嶺”、“竹里館”。“斤竹嶺”因山嶺所種高大竹子而稱,“竹里館”是因在溪邊竹林中修建的建筑,說明藍田也有竹林的分布。渭水上游的秦州(今甘肅天水)一帶,杜甫于唐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在該地所作的詩中有五首提到當地之竹。其中《石龕》、《鐵堂峽》、《秦州雜詩》等明確描述當時秦州山地及其東的鐵堂峽、東南的東柯谷等地多竹,是供朝廷制弓箭、箭竿等用的竹林。唐《元和郡縣圖志》卷四十《甘州•張掖縣》提到蘭州西北祁連山東段,“多材木箭竿”,這種“箭竿”之竹可能就是高山竹種箭竹類、巴山木竹類。反映當時從蘭州向西北經烏鞘嶺沿祁連山到張掖一帶有竹林分布。
持續的天氣干旱對竹林分布也產生了重要影響。《玉堂閑話》載,唐天復四年(公元904年)隴(指隴州)、褒(今分歸漢中市和勉縣)、梁(梁州)之境,數千里內大旱,這些地區山中的竹林皆開花結子,饑民采之舂米而食。反映了當地竹林頗多,面積較大。同時也說明了天氣持續干旱對竹林分布的影響。
六、明清時期的氣候變化對竹林分布的影響
從十四世紀初的元末開始到二十世紀初的清末,我國的氣候進入了一個很長的寒冷期,歷經500余年。在這個期間的最溫暖時期,氣候也沒有達到漢唐期間的溫暖。漢唐時期梅樹生長遍布于黃河流域,已退至淮河流域。竹林在陜甘地區的分布也受到很大影響,十四世紀以后即明初以后,竹子在黃河以北不再作為經濟林木而培植了。歷代朝廷設立的官竹園亦被取消了。明清時期關中地區由于水濕條件較好,耐寒的剛竹類剛竹、斑竹、淡竹有零星分布。周至東的筠溪亭,康熙年間“茂林修竹”,縣東斑竹園之竹“其大如椽,其密如簀”,生長良好。清乾隆《鄠縣新志》載戶縣草堂寺一帶在北宋為千畝竹林,明正德十五年卻“根株盡矣”。明隆慶《華州志》稱州內“唐村地瘠民貧,率習為竹器之藝,已數百家”,想必其竹林不小。清康熙《續華州志》載州內劉氏園“多竹,竹歲入可數十千”。《華州鄉土志》載:“傍山(秦嶺)東西峪口多竹園,總計有二千畝。”又載:“太平河,州東郊,其源出太平峪五眼泉,北流經城內,其地竹園甚多。”反映出竹林分布與水源關系密切。清《重修輞川志》記載藍田輞川龍口竹園是:“西園流泉灌中,曲折北出,門前置小橋,園中修竹萬個,綠陰合圍。東園竹亦森列,泉低不可引溉。”清康熙《鳳翔府志》載:“明末張應福于鳳翔東湖,植竹萬竿。”這些竹林的規模已遠遠不及漢唐時代,且是長期進行引水灌溉、高度集約經營的結果。
山西中條山永濟的明代棲巖寺一帶是“竹聲清雜水聲寒”,至清代已是“竹千畝”;萬固寺一帶是“直排峰萬筍,況有竹千竿”。上文中提及的中條山虞鄉(今運城)王官谷在清代仍是多竹之地,號稱“修篁茂密,溪水暗流,撥竿尋徑,宛然陶公結廬處。”(清乾隆《虞鄉縣志》)說明水源是影響該地竹林分布的主要原因。
西北涇渭上游和北洛河上游也有竹林分布,明清文獻中有記載。清道光《蘭州府志》稱道光十二年(1832年)蘭州仍有竹生長。清《古今圖書集成•職方典•平涼府部匯考》載六盤山西的靜寧縣和六盤山東的華亭縣有竹,《古今圖書集成•職方典•西安府部匯考》載邠州(今彬縣)也有竹。可見隴東、六盤山一帶在明清時期仍有竹林分布。志載北洛河上游的陜北佳縣箭括塢,從明弘治到清嘉慶間“多產竹箭”。由于道光年間的極度嚴寒,該地竹林消失了。這些分布的竹林都是耐嚴寒的高山竹種,如箭竹類、箬竹類,而它們的經濟價值不大。公務員之家
七、結束語
現代西北地區的竹林分布大致是起自甘肅東南部渭河上游的天水一帶,經六盤山南麓和千河上游,到渭河平原南部。主要有甘肅的天水,寧夏的隆德、涇源,陜西的隴縣、眉縣、周至、戶縣、藍田、華縣等地。竹林在溝谷、小平原等背風向陽、水源豐富處散布,呈不連續的斑點狀分布。
建國后,在政府的支持下,開展了南竹北移活動。陜西秦嶺北麓的周至引種毛竹成功,形成了成片生長的毛竹林。蘭州大學先后從臨近地區引種剛竹、淡竹和毛竹,經7年培育已分布在校內各個景點,成為優良觀賞竹。今后西北地區發展竹林生產應充分利用本地區的鄉土竹種,選擇背風向陽、灌溉條件好的地方種竹,擴大竹林分布面積。
參考文獻:
[1]朱士光:《西北地區歷史時期生態環境變遷及其基本特征》,載《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02年第3輯。
[2]龔高法等:《歷史時期我國氣候帶的變遷及生物分布界限的推移》,載《歷史地理》第五輯。
[3]竺可楨:《中國近五千年來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載《考古學報》1972年第1期。
[4]徐日新:《新石器時期渭水上游的生態變化》,載《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02年第3輯。
[5]馬強:《歷史時期漢中盆地的生態環境及變遷》,載《漢中師范學院學報•社科版》1998年第3期。
- 上一篇:探討知識經濟對理論的挑戰論文
- 下一篇:自然保護區建設對生物保護的作用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