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炎培職教理念對新時期職教的影響

時間:2022-10-14 08:31:00

導語:黃炎培職教理念對新時期職教的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黃炎培職教理念對新時期職教的影響

摘要:在中國教育史上,黃炎培先生是我國近現代一位著名的愛國人士和民主主義教育家,是我國近現代職業教育的倡導人,他的職業教育思想和奮斗終生的職業教育活動,為改革脫離社會活動和生產勞動的傳統教育起過重要作用。對當今職業教育的改革和發展有著重要的啟迪和借鑒作用

關鍵詞:黃炎培;職業教育思想;啟示

在長期的職業教育實踐活動中,黃炎培認真總結清末以來我國興辦學堂的經驗教訓,批判地借鑒了歐美等發達國家的有關理論、制度,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一套頗具中國特色的職業教育理論,主要包括職業教育的目的論、職業教育的辦學方針、職業教育的教學原則和職業道德教育的基本規范。

一、黃炎培的職業教育思想

1.職業教育的目的是“使無業者有業,使有業者樂業”

1918年6月,在中華職業教育社成立一周年之際,黃炎培提出職業教育的目的是:為個人謀生之預備;為個人服務社會之預備;為個人服務社會之預備;為國家及世界增進生產力之預備。20年代后又提出把“某個性之發展”列為職業教育的目的之一,并概括為“使無業者有業,使有業者樂業”。此后幾十年里,在不同的場合,從不同的角度,他對職業教育的定義、目的做過許多說明,但總是把概括之話作為職業教育的最終目標。這一概括,集中反映了他的世界觀、社會政治觀點和對教育本質的認識。

黃炎培認為,人類最基本的需求是“求生”,即求得自身的生存和發展;而“孤生不能,生亦寡趣”。為了求生,就要具備維持生存和發展所必需的能力、知識、技能,由此而產生求知的欲望。“使無業者有業,使有業者樂業”作為職業教育的終極目標。也體現了黃炎培對教育本質的認識。黃炎培說:“余向論教育之旨,歸本人生。其義惟何?一曰治生,二曰樂生。”他認為,教育是一種前人將所學的知識和經驗傳授給后人;后人在仿效中獲得改進,或進而有所發明的社會活動。

2.職業教育的辦學方針是“社會化、科學化”

黃炎培十分重視職業教育的社會化、科學化。他認為這是辦理職業教育機構應遵循的基本方針。他看到職業教育比普通教育與社會有著更緊密的聯系,更嚴格地受到社會經濟發展的制約。所謂社會化,在他看來就是“辦理職業教育,并須注意時代趨勢與應走之途徑,社會需要某種人才,即辦理某種學校”。“職業教育的原則,著重在社會需要”。1926年,他曾把這種思想概括為“大職業教育思想”,提出:“辦職業學校的,須同時和一切教育界、職業界努力地溝通聯系。提倡職業教育的同時須分一部分精神,參加全社會運動。”

所謂科學化,是指“用科學來解決職業教育問題”。黃炎培試圖將職業教育建立在職業心理學和社會心理學的基礎之上,指出要“因職業的各種不同,與人的天性、天才、興趣、環境的各個不同,替它分別種類,誰則宜某種,誰則不宜某種”。黃炎培力求把中華職業教育社的工作納入科學化的軌道,注重調查,注重實驗,勤于總結,逐步推廣,在長期的實踐的基礎上,借鑒國外經驗而形成一套從職業陶冶、職業訓練到職業指導、職業補習系統的理論和靈活多樣的職業指導,力爭做到“人盡其才”、“事得其人”、“工作重效能”。以后中華職業教育社專門設立研究科學管理問題的機構組織事務管理委員會。他自己先后寫成《機關管理一得》、《民主化的機關管理》兩書,“實欲將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合一爐而冶之。”

黃炎培提出職業教育社會化、科學化的命題和在實踐中所做的一些努力,表現出他可貴的探索精神,在中國職業教育史上具有開創性的意義。

3.職業教育的教學原則是“手腦并用、做學合一”

黃炎培曾認真總結清末以來開辦實業學堂的經驗教訓。他說:過去的“所謂實業教育,非教以農工商也,乃教其讀農工商之書耳”。其弊端在于學校功課設置重理論而輕視實習,學生富于欲望而貧于能力。他認為,“職業教育的目的乃在養成實際的、有效的生產能力,欲達此中境界,須要手腦并用”。反復強調,“單靠讀書,欲求得實用飛知識和技能……是萬萬學不成的”,提出“手腦并用、做學合一”、“理論與實際并行”、“知識與技能并重”作為職業教育最基本的教學原則。

在實踐中,他力圖通過各種制度保證上述原則的貫徹實施。中華職業學校在章程中明確規定:本校特重實習,生徒半日授課,半日工作,務期各種技能達與熟練。在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理論和實際的關系這樣一些重大的教育原則上,他在當時能達到上述的認識,并身體力行,努力貫徹于自己的教育實踐活動中,確實是難能可貴的。作為直接為農工商各界輸入從業人員的職業教育,強調動手能力的培養和基本技能的訓練,顯然比普通教育有更強烈的現實性。黃炎培提出以“手腦并用、做學合一”作為職業教育的最基本的教學原則,顯然是符合職業教育規律的。

4.職業教育的基本規范是“敬業樂群”

注重職業道德的培養訓練,是黃炎培職業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他認為,職業教育的概念,從內涵上講,應該包括職業技能的教授學習和職業道德的培養訓練,二者缺一不可。離開職業道德的培養訓練,職業教育也就失去了真義。因此,他反復強調:“有人認為職業教育就是為個己謀生活,這種誤會,不可不注意。職業教育……不僅是個人謀生的,并且是為社會服務的。”職業教育訓練,第一要務即“為群服務”。他把職業道德教育的基本規范概括為“敬業樂群”四個字。所謂“敬業”,是指“對所習之職業具好心,所任之事業具責任心”;所謂“樂群,是指“具優美和樂之情操及共同協作精神”。

黃炎培重視職業道德的培養訓練,是與他對職業教育社會職能的認識緊密聯系在一起的。由此看出,職業教育是增加社會物質財富的,調整人們相互關系的重要手段。而人們對自己職業的理解、熱愛和強烈的興趣,是激發其事業心、創造力和積極性的重要動力;個人道德情操的健全發展,人們之間相互關系的和諧一致,不僅是個人生存發展的需要,而且是消除人類社會“慘變”的先決條件。總之,黃炎培強調社會服務、提倡敬業樂群的價值觀,培養一批又一批有一技之長、有服務精神、創造精神的人才,以解決國家社會最重要最困難的生計問題。

二、對發展我國職業教育的啟示

1.職業教育要增強學生的職業能力

在黃炎培職業教育思想中,在其指導的中華職業學校實施的“普通學科+職業學科+實踐教學環節”的課程體系中,充分體現了他對實踐的重視。教學模式的創新、多樣化地對學生進行考核評價是目前提高職業能力的有效途徑。西方發達國家的職業教育打破了陳舊的學科授課模式,大多采用分模塊的教學方式,重視教學和實踐兩方面的均衡發展,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全面發展,嚴格要求學生的畢業的質量關,全面評估學生的綜合素質。這是值得我國向西方發達國家學習的,目前,我國的高等教育基本是嚴進寬出,職業教育也是這種模式。逐步改革傳統的大班級授課方式,設計適合本校實際的模塊式教學;在制定評價方案時,改變傳統的考試為開放式的測評方式,逐漸探索出具有中國特色的考核評價體系。

2.職業教育要重視培養學生的個性發展

黃炎培批判“人不能盡其才”、“才不能盡其用”的社會現象,他將“謀個性之發展”作為其職業教育培養要求等各個方面形成的人才培養模式化、劃一化弊病的根源,批評忽視人的個性差異性、多樣性的傾向,強調教育要重視人的個性,為人的個性和全面發展而努力。目前,職業教育要重視人的全面發展,重視學生綜合素質與能力的發展,培養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綜合素質是勞動者的職業素質、職業能力的集中與表現,是在實踐的基礎上,經過勞動者個人綜合素質和各項能力的有機組合而形成的素質與能力,是各項具體職業素質與能力的基礎與核心。

3.職業教育應準確定位,大力改革,特色發展

為適應職業教育的快速發展,各級各類職業學校應科學定位。即學校應遵循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根據自身的歷史、現有的辦學條件、發展的潛能、國家和當地對職業教育的發展需要和學生對職業教育的需求等,準確分析學校所在地區職業教育發展的空間和可開發利用的資源,認清本學校在本系統及同行中所處的位置,確定自身可能得到的資源份額和擔負的職能,對學校在以后的辦學方向、辦學目標、專業設置、辦學形式、辦學規模、辦學特色、辦學水平、辦學層次以及服務面向等作出戰略選擇和科學設計。加快職業教育發展,各級各類職業學校必須深化內部改革。學校內部改革主要包括管理改革、教育教學改革和后勤改革等。那些制約學校發展的體制和機制上的弊端不改革,學校辦學就缺乏活力,影響學校的發展和特色形成。要樹立為學生服務、為社會服務、為市場服務的辦學理念,根據社會和市場的需要調整和設置專業,對那些市場需求少,畢業生就業率低的專業應采取停招、停辦、合并等調整措施,并對師資隊伍進行相應的調整和培養,形成學科交叉具有本校特色和優勢的專業群,最大限度地降低辦學成本,提高培養人才的質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