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生學習中現代遠程教育的作用論文
時間:2022-09-21 03:50:00
導語:終生學習中現代遠程教育的作用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構,即實現意義學習。我國教育技術專家也提出了一種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雙主”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是“以教為中心”和“以學為中心”的揉合與優勢互補,它基本保留“傳遞一接受”的教學過程,以接受學習作為主要學習方式,教師有時處于中心地位,但更多時候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進行自主學習。重視培養學習者的認知能力、創造能力,而能力只能在掌握必要知識的基礎上,主要在實踐中培養。因而教學中要增加實際練習、自由操作、社會實踐等以學生親身體驗為主的學習內容,在課堂教學中必須運用具有交互性的教學和學習工具,把粉筆加黑板的教學變成以實踐為基礎的教學。實現這一目標,必須應用以計算機為核心的現代教育技術。
一、把現代遠程教育技術作為工具
隨著教學改革的進一步深入,教學空間不再局限于黑板和講臺,借助于多媒體工具和平臺,教學可以從視、聽、觸多個維度展開。不僅教師的授課、指導、輔助要通過各類媒體進行,而且學生的學習和探索也要借助于各類媒體來實現。另外,各類計算機網絡還構成了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互遞信息的工具,教師的指導與學生的反饋都要在此基礎上進行。遠程教育是沒有圍墻的學校,其教學信息通過國家提供的衛星電視系統覆蓋全國,利用計算機網絡面向全國實施網上教學。同時,現代遠程開往教育教學系統,可以在不同層面上分工協作,為教師和學生提供必要的學習資源和學習支持服務
二、把現代遠程教育技術作為資源
素質教育重視知識與能力,不再片面強調對知識的記憶,因此,在這種基于“學”的環境系統中,必然要選擇與應用大量的教與學的資源)現代教育技術能夠提供多樣化的學習資源,如磁帶音像教材、多媒體教學軟件、校園網等,而且,Internet網本身就是一座世界上最大的教學資源庫。現代遠程開放教育利用計算機網絡和多媒體技術,在數字信號環境下進行教學活動諸方面的特點決定了其教育過程必然要體現學生自主學習、體現學生的參與、體現現代化手段的應用、體現多種媒體資源的利用
三、把現代遠程教育技術作為環境
應用現代教育技術可以構造各種教學環境,如多媒體綜合教室、多媒體計算機網絡教室、電子閱覽室、校園網、基于Internet網的遠程學習系統等。在課堂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技術、網絡技術和虛擬現實技術能夠創造和展示各種趨于現實的學習情境,把抽象的學習與現實生活融合起來,激發學生的思維與探索。這不僅是一種教育形式的改革,更是一種教育哲學思想,它充分利用社會教育資源、現代教育技術及靈活的學習支持服務,為一切有學習愿望的人提供不受時空限制的學習條件和全方位良好的學習環境。教育以教育技術和媒體手段為課程載體,使教與學的過程可以異步或同步進行,由于學習者不同的家庭經濟環境對自主學習的推動力和影響力不一樣。家庭經濟較好可以有更多的物質條件來接受和消費教育,能力的提高會反過來促進生活環境的改善,這有利于自主學習的持續提升。
四、用現代遠程教育技術實現合作學習
合作學習是通過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主體在一起互促學習以提高學習成效的教學形式。合作學習能夠發展學生的自信心,尤其可以使學業上失敗的學生在同伴幫助的過程中經歷成功的體驗,重塑自尊;合作學習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發展學生的主體意識,合作學習消除了在應試教育中競爭造成的人與人之間的冷漠與孤立,形成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生關系。可見,合作學習是以“學”為中心的教學模式的必然要求。應用現代教育技術提供的各種網絡環境可以有效地開展合作學習。
以上只是簡單地分析了現代教育技術在創建新型教學模式中的地位與作用。如何才能在應用現代教育技術的基礎上,建立有效的教學模式,還應由各地區、各學校根據自身的條件去創造性地探索與開發。
總之,通過有效的教學設計,我們可以使現代教育技術的優勢得以充分發揮,建立行之有效的教學模式,推進素質教育的實現。
當今社會信息技術的進步對社會的發展產生極其巨大的影響,其影響波及到社會的各個領域,促使了知識經濟的崛起,世界文化的交匯,各國政治的公開和進一步的民主化。社會的生產方式和人們的生存方式、生活方式有了根本的改變;更重要的是,人在社會發展中的主體地位得到了確定,人在一生中不斷學習,發展自己的潛能和不斷選擇未來被認為是人的基本權利。終生學習的重要性更加凸現,終生學習的觀念已被普遍認同。
信息技術在迅速改變社會的同時,也給教育以更大的發展空間。微電子技術、通信技術、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是信息技術的核心,它們為教育和學習突破時空的限制,為教育大眾化的同時更加個別化和個性化提供了日益先進的技術支撐。
教育觀念和教育手段都在發生著前所未有的變化,尤其是教育手段的變化使得傳統教育正在面臨著根本性變革。在教育部發表的《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中,將發展遠程教育,構建終生學習體系作為其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在上述背景下,本文擬討論終生學習的特征、實現終生學習的條件,遠程教育在終生學習中的作用等問題。
一.終生學習的特征
發達國家社會的發展實現了對傳統教育觀念的超越。十九世紀以來,終生教育的問題已被許多學者認識。1965年保羅·郎格朗在提交教科文組織的報告中提出終生教育思想。當時這種全新的教育思想因其反映了教育與社會動態發展相協調的趨勢而在世界上廣為流傳,成為眾多國家教育發展的指導。
社會的迅速變遷不僅反映在科技進步提高了對個體能力的要求,也體現在政治民主化的進程和個體對生存價值的追求上,這使教育觀念不斷有新的突破,1997年德國漢堡所舉辦的國際成人教育會議上,又實現了一次教育觀念的更新。德國漢堡會議基于“只有以人為中心的發展與對人權完全尊重的參與社會才有可能導向永續與公平的世界發展”(黃月純譯,1998)的思想,提出了終生學習的觀念。終生學習成了教育觀念的最前沿的認識。未來的社會是以人為主體的社會,在上海21世紀的城市發展規劃中市長徐匡迪也提出了“以人的發展為中心的社會發展觀”(《面向21世紀的上海》課題組:1997)。
從終生教育到終生學習反映了在教育領域從以社會為本位到以人為本位的認識轉換,也標志著教育觀念在民主化的進程中又邁進了一大步。觀念的轉換也導致教育和學習活動中主客體的轉換。終生學習突出了學習者的主體地位。分析以學習者為主體的終生學習,其特征是:
1.在終生學習中,人是學習活動的主體
終生學習的充分發展,使社會向著學習型轉化。終生學習與傳統教育學校最本質的區別在于:終生學習的思想突出了學習者的中心位置,突出了學習與人的生命共始終,終生學習是以學習者為主體的社會實踐活動。而傳統學校教育是以教育者為主體的對被教育者進行社會道德、知識、能力、和行為規范的傳輸。
人處于社會發展的中心,是推動社會前進的動力。人在一生中出于自己生存發展的需要,出于外部環境的壓力,出于對人的生活質量、人的尊嚴和生命價值的追求,自我意識不斷地覺醒,終生進行學習。這是人在社會生存的最佳的選擇。人是社會的主體,人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
在人一生的學習中,充分發揮人的主體作用,才符合學習活動本身的規律。在學前教育和學校教育階段,雖然兒童和青少年尚末成熟到能對學習作出理性的選擇,因而對他們的教育有設定的目標和內容。然而從春秋時代孔子的“因材施教”(春秋)就已經注意到學習主體的差異,到今天改革各類教育,建立終生教育體系,均要求兒童和青少年在學習中發揮主體作用。
到成人階段,成人與兒童和青少年相比,認知的發展,情感的發展,人格的發展都比較成熟。成人能感受到社會環境的壓力,產生學習動機。相比較而言,成人自我導向學習的能力比兒童和青少年強,即:從自己現有的狀況設定下一個學習目標,自己尋求學習的內容和學習的途徑,以及對學習的自我調控和自我評價。在學習中,成人已充分顯示了其主體性。在學習活動中,也只有強調了學習者的主體地位,才能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
2.學習貫穿于人從生命開始到結束的全過程
人在一生中都需要發展,因而人總在自覺地或不自覺地進行有意識的或無意的學習。人處在一個動態發展的社會環境中,信息技術的發展使社會變遷的速度更快,社會對人在社會中生存所具有的整體素質要求在變動之中。人的一生是一個逐步成長的過程。
人從出身之始,就開始了各種形式的學習活動。盧格(James.O.Luger1996)把人生分為嬰兒期、兒童期、青春期、成年期和老年期。他認為,嬰兒在其出身的頭三個月就已經開始了學習活動。每個人在人生的不同階段承擔不同的社會角色,有不同的發展任務人在一生中都面臨著生物的發展、認知的發展、情感的發展和社會發展。,僅就其職業生涯而言,也有轉換、升遷、失業等等問題。此外,個性、潛能、情感在人的一生中總在發展、變化。人又生活在動態的社會環境中,社會和人都在變化,人要適應社會變化,要促進社會發展,要與社會在動態中達到平衡,學習必然會貫穿于人一生的全過程。
3.終生學習是個別化和個性化的學習
對于人心理的生理基礎研究已經取得較為一致的認識是,除孿生者具有相同的染色體配對組合和基因外,世界所有人口中再也找不到任何兩個人的遺傳因素相同。這是人和人之間永遠存在者個別差異的根本原因。(張春興,1994)人的差異性是社會的客觀存在。而人們所處的環境,包括自然環境、社會環境、家庭環境、教育條件的不同又使人與人之間的個別差異進一步擴大,而且更為多樣化。
由于人們的認知特征、情感方式、個性結構的巨大差異,由于人們所處的環境和承擔社會角色的不同,在成人中,由于不同個體受教育程度和經驗結構的差別,還由于因此產生的對人的生命價值取向的千差萬別,就有了學習目標、學習內容、學習方式等的多樣性和多層次性。
傳統的課堂面授教育在忽略了學習者的個性的同時,往往也抑制了學習者的創造性和創新精神。學習者如果選擇適當的學習目標、與目標相應的學習內容的組合,與其學習類型和思維類型相適應的學習環境和學習方法,就能取得較佳的學習效果,有效地促進學習者的個別化和個性化。
終生學習對于傳統教育的突破和革新是在各個層面上的,實現學習的個別化和個性化也就實現了終生學習從觀念到實踐跨越的一大步。
4.終生學習的目標是提高人生存的質量和促進社會的進步
對于終生學習的目標,不少專家學者都進行了探索,其共同的認識不外乎個體發展的目標和社會發展的目標兩大方面。在雅克·德洛爾(1996)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交的報告中對教育目標的認識是:“教育的任務是毫無例外地使所有的人的創造才能和創造潛力都能結出豐碩的果實,……這一長期而艱巨的目標的實現,將為尋求一個更加美好、更加公正的世界做出重大貢獻。”
學習目標和教育目標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然而,教育目標是以教育者為主體的對于受教育者的發展需求,而學習目標因人在學習中主體地位的確定,更尊重個體的個別性,注重個體潛能的不斷發揮,以提高個體生存的質量,優化個體生命的過程,最終在建設更為美好、公正的社會的同時,實現人的生命的價值。有了每個個體充分地成長,也就有了社會整體的進步。確切地說,終生學習的目標是個體發展目標和社會發展目標的協調與統整。
二.實現終生學習的條件
終生學習的實現有賴于社會整體的發展與進步,即終生學習的實現是在對人的生存和發展權力的認識,社會高科技的進步、經濟的飛速發展、政治和教育思想的民主化、文化價值的不斷提升、法治建設更為完善的基礎上的。本文僅就傳統教育要有哪些新的突破才能為全體國民提供終生學習的問題進行討論。實現終生學習觀念和教育實踐是在不斷地相互促進和相互演化的。社會的迅速變遷導致終生學習觀念的形成,終生學習的觀念作為一種指導思想又引發教育深層次的改革。未來教育發展的趨勢是:
1.變革傳統的學習觀念和學
習內容
中國古代的學習主要是指知識的學習。滿腹經綸、學富五車就成了成功學習的標記。隨著社會的進步,學習觀是在不斷演化的,人本主義者認為,“真正的學習涉及到整個人,而不僅僅是為學習者提供的事實。真正的學習經驗能夠使學習者發現他自己獨特的品質,發現自己作為一個人的特征。”(施良方,1994)教科文組織提出教育的四大支柱即學會共同生活,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和學會生存(雅克·德洛爾,1996)。美國2061計劃中主張“使學生能夠把注意力集中在理解的質量上,而不是所教信息的數量上”(國家教育發展中心美國促進科學協會,1989),學習不僅僅是知識的學習。為達到人充分地協調地發展的目的,終生學習要使人獲得新的知識和技能,具備獲取并利用信息的能力,具有了解他人和了解世界的能力,學會理性地思維,不斷提升自己的價值觀念,這一切要伴隨著人的態度和行為的改變。那么,學習內容的擴展并在新的高度整合是不言而喻了。科學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使知識老化的速度非常快,人的能力更新需求的頻率也會十分高,學習內容更要注重不斷更新與組合,以與社會的需求同步發展。
2.各級各類教育銜接溝通、擴展延伸形成終生學習體系
終生學習體系的構建是建立在以人為本位,為人在一生中持續不間斷地學習提供幫助的教育理念基礎上的。這就要改變現時各類教育自成體系互不銜接,缺乏溝通的狀況;改變在理論上將成人教育簡化為成人學歷教育和職業培訓的認識,實踐上縮小成人教育的功能,簡化成人教育機構的做法。
建立各級各類教育銜接溝通的立交橋,促成學前教育、基礎教育、高等教育、職業教育、成人教育互相銜接和溝通;正規教育、非正規教育、非正式教育相互配合;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區教育、企業教育等共同參與;社會教育資源整合并實現優化利用,最終形成教育學習的網絡。讓人們只要有學習的需求,就可以通過不同的途徑不間斷地進行學習,一直達到希望達到的高度,不會因各類教育自成體系而無法繼續學習。目前我國教育正在逐步進行改革,建立立交橋。如從多種途徑改變一考定終身的高考制度,努力達成成、職教的溝通,建立高校之間的跨校輔修專業,發展社區教育等。
但是僅有各級各類教育的銜接和溝通還不能構建終生學習體系,因為終生學習體系是以人一生的發展為目標的,而我國現有的各級各類教育是以基礎教育、高等教育、職業教育為主體的,并不包括長期以來被忽視的學前嬰幼兒教育和除職業培訓以外的各種類型的成人教育。對嬰幼兒學習能力的開發對其一生的成長的意義重大。成人期約占成人一生的70%,在社會迅速變遷的今天成人進入社會以后不斷的學習提供自己的綜合素質對成人自身的發展和對社會的進步的作用都是不可估量的。構建終生學習體系發展的重點是學前教育和成人教育,其中成人教育的發展更為重要。
- 上一篇:農業辦主任競聘演講稿
- 下一篇:餐廳廚師長述職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