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商務概論”課程思政研究
時間:2022-03-29 03:01:47
導語:“國際商務概論”課程思政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課程思政是高職院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舉措。商務英語專業(yè)培養(yǎng)涉外商務人才,處于東西經濟文化交流的前線,更應及時有效地扛起課程思政的大旗。“國際商務概論”是商務英語專業(yè)核心課程,根據課程思政的要求,從課程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模式和教學評價四個方面進行改革,有效地將價值塑造、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yǎng)三者融為一體。
關鍵詞:國際商務概論;課程思政;探索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在2016年12月于北京召開的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中強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關系高校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yǎng)人以及為誰培養(yǎng)人這個根本問題。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huán)節(jié),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chuàng)我國高等教育事業(yè)發(fā)展新局面。”[1]在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下,各大高校紛紛響應,開始了在教育教學中進行課程思政的探索。然而在具體實施過程中,由于英語課程具有其獨特的專業(yè)特色,即英語語言知識和技能要求較高且受西方文化沖擊較大,導致很多教師感覺無從下手,在“具體設計、路徑與載體、效果評價、保障機制等方面的規(guī)范建設和制度支撐相對薄弱”[2]。因此,筆者以本人任教課程為例,嘗試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模式和教學評價等方面入手[3],探索如何在商務英語課程中進行課程思政改革。
1在商務英語專業(yè)課程教學中融入思政元素的必要性
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聯系緊密但卻大不相同,很多專業(yè)課教師在固有觀念中會將兩者畫上等號,認為課程思政是思政課教師的任務。然而,全學科全面進行課程思政教學改革非常必要,它符合高等教育的根本目標。而且商務英語具有其特殊的專業(yè)環(huán)境,在其專業(yè)課程中融入思政教學有其專業(yè)內在要求。1.1教學應符合課程思政體現了高等教育的目的和教學目標。課程思政與傳統的思政課程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思政課程是高校在學生的學業(yè)階段設置的具體課程,有詳細系統的框架和體系,是對學生進行政治引領和價值培養(yǎng)的直接方式。但是課程思政卻更為強調一種全方位的教育引導,是將思政內容貫穿于整個大學階段的所有課程。因此,它不像思政課程那樣集中和明顯,而是強調得到一種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效果。2020年6月,教育部頒布的《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明確指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必須將價值塑造、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yǎng)三者融為一體、不可割裂[4]。這一要求體現出了課程思政價值、知識與能力三位一體的教學目標,呼應了高等教育“立德樹人”的根本目的。1.2教學應適應課程思政符合商務英語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的要求和課程的特點。黨的報告明確指出,要堅持全面對外開放及經濟全球化,要建立世界經濟共同體。在此方針指導下,我國外向型經濟的增長幅度不斷加快,市場對既擁有英語語言知識和技能又懂得商務及管理的復合型國際商務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針對此需求,商務英語專業(yè)努力為市場輸送認同祖國制度和文化、愿意為祖國發(fā)展貢獻力量且具備扎實的專業(yè)知識和職業(yè)能力的復合型人才。但是,由于語言和文化的緊密聯系,商務英語專業(yè)課程在教學過程中將不可避免地浸潤西方文化和思維模式,如果沒有深入了解本國文化的優(yōu)點,沒有堅定的文化自信,沒有教師給予正確合理的引導,學生很容易偏向英語國家文化,產生對西方國家文化和制度的過分憧憬,從而下意識地對中國文化和制度產生不認同感。這就完全背離了商務英語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的初衷。因此,在本專業(yè)的人才培養(yǎng)中需明確課程思政要求。為更好地參與國際商務活動和貿易,現代經濟社會需要的商務人才需具備良好的國際競爭力。在商務英語教學內容中融入思政元素,可以更好地開闊學生的國際視野,讓學生知曉天下事,培養(yǎng)學生的國際意識,更好地與國際接軌,使其擁有國際競爭力。
2“國際商務概論”課程中的思政元素
“國際商務概論”是汕頭職業(yè)技術學院外語系商務英語專業(yè)學生的專業(yè)核心課,開設于第二學年,目的在于學生結束前期專業(yè)基礎課程尤其是英語語言知識技能課程后開始接觸國際商務及管理的相關知識,為后續(xù)的商務專業(yè)課程(如“國際貿易”“營銷學”“管理學”等)打下一定的基礎。本課程選擇以朱文忠編著的《新編國際商務管理概論(英文版)》為主要教材,教材為全英文版本,培養(yǎng)學生商務英語專業(yè)知識及語言能力[5]。并輔以時事案例,鍛煉學生運用所學商務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課程主要包含以下六大部分內容:(1)概述:包含企業(yè)商務活動、企業(yè)經營目的和企業(yè)經營決策過程;(2)企業(yè)戰(zhàn)略:包含企業(yè)戰(zhàn)略和戰(zhàn)略計劃、SWOT分析法和PEST分析法、競爭及全球化;(3)市場營銷:包含營銷導向的發(fā)展、營銷組合、促銷手段及分銷途徑;(4)財務管理:包含企業(yè)資金的來源及企業(yè)資金的使用;(5)人力資源:包含企業(yè)的組織結構、激勵方式、領導、交流溝通及團隊管理;(6)生產經營:包含企業(yè)的生產方式、生產質量管理及企業(yè)的聯合和兼并。開始探索課程思政教學后,筆者在本課程中挖掘出的思政元素主要概括為(具體分布見表1):(1)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如深入宣講“企業(yè)家精神”和“中國夢”;(2)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如法治、敬業(yè)、誠信、和諧、友善等;(3)堅持歷史唯物主義,如科學辯證地看待營銷觀念的發(fā)展;(4)建設現代化經濟體制,如堅持全面對外開放的政策及順應經濟全球化的發(fā)展;(5)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如在文化碰撞中堅定并樹立文化自信。在以往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或多或少都會無意識地帶入一些德育內容,然而,僅停留在表面,沒有形成有意識的探索及改革行為,也沒有將其融入課程完整的教學過程當中。
3在“國際商務概論”課程教學中融入思政元素的路徑
在高職院校開始探索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后,筆者以任教的“國際商務概論”課程為例,以實際教學過程為參考,嘗試探索實施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的可行路徑。3.1對課程教學目標的調整。根據布魯姆的教育目標分類,在制定教學目標時,本課程的教學目標定位為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及情感目標。其中知識目標為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可以認知與國際商務理論及商務活動相關的專業(yè)知識體系;能力目標為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和實踐,學生可以在實際商務環(huán)境中應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問題;而對于情感目標,本課程的關注點主要集中在良好的師生關系給學生帶來的引導作用。在開展課程思政改革后,我們發(fā)現,情感目標其實可以很好地體現出本課程的思政元素,即良好的師生關系能夠成為學生與課程目標之間的紐帶,在掌握知識和能力的同時對學生進行價值塑造。因此,筆者將本課程的教學目標調整為集知識、能力、素質三位一體的教學目標。其中,知識目標主要體現為:(1)了解國際商務活動的基本理論及經濟全球化;(2)初步了解國際營銷、國內營銷、電子營銷等;(3)初步了解財務管理及人力資源管理理論;(4)初步了解企業(yè)生產過程及生產方式管理理論。能力目標主要體現為:(1)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的能力;(2)培養(yǎng)學生各項商務活動管理的基本能力;(3)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素質目標主要體現為:(1)培育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培養(yǎng)學生具有愛國主義情操及良好的職業(yè)道德和職業(yè)素養(yǎng);(3)培養(yǎng)學生具備良好的文化自信及開闊的國際視野。3.2對課程教學內容的調整。由于本課程橫跨英語與商務管理兩門學科,因此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需要體現出兩門學科的特點,即商務英語與商務管理。本課程在立足商務英語語言知識的基礎上,著力培養(yǎng)學生的商務管理知識,并輔以時事案例,鍛煉學生運用所學商務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自然融入思政元素,重塑價值體系。根據本課程中體現及提煉出的思政元素,具體教學內容調整情況如表1所示。3.3對課程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的調整。對課程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進行調整后,必然帶來對課程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調整的要求。本課程的教學模式力圖打破傳統知識講授型課堂,所以應遵循“以學生為中心”的基本思路,轉變教學思維從“要學生學什么”到“學生要學什么”。在課前給學生本課知識點梗概,結合課本及參考資料讓學生自行辨析出重點及難點,反饋給授課教師;課上授課教師結合學生的學習需求加以講解和引導,協助學生掌握專業(yè)前沿知識并培養(yǎng)應用知識的能力,同時把握好思政元素的融入,時刻不忘價值塑造。做到價值引領與專業(yè)素養(yǎng)的高度統一,最終達到“立德樹人”的根本目標。在教學方法上,努力貫徹“工學結合”“任務驅動”的高職教育教學改革思想。一方面,在授課過程中導入實際案例,使學生明確理論聯系實際的重要性,并培養(yǎng)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操作中我們發(fā)現課本配套案例都是國外經典案例且不大具有前沿性,無法滿足實施課程思政的要求。探索改革后,我們選取了國內一些最具代表性和實時性的案例來配合理論知識的學習。例如在講到生產四要素當中的企業(yè)家精神時(教學內容第1部分———商務活動概論),學生較難理解這一點,它不同于其他三要素(生產資源、人力資源和資本),是較為主觀的東西,我們選取了華為自主研發(fā)芯片的案例來研討,讓學生切實感受和理解企業(yè)家精神中蘊含著的敢于進取、社會責任及民族情懷。另一方面,擺脫單一教學方式,運用多種實訓手段,如模擬成立公司并合理制定公司發(fā)展戰(zhàn)略計劃(教學內容第2部分———企業(yè)戰(zhàn)略管理及第5部分———人力資源管理)、選定商品進行市場調查并制定營銷戰(zhàn)略(教學內容第3部分———市場營銷管理)等,讓學生帶著任務主動學,培養(yǎng)良好的職業(yè)技能,并在真實有趣的實訓環(huán)節(jié)中切實領會到良好的價值觀、職業(yè)道德及合作精神等思政元素。3.4對課程教學評價的調整。在對課程進行教學評價時,知識與能力的評價都比較直觀,本課程一直以來的考核方式為形成性評價,即平時成績40%(包含出勤10%、小組作業(yè)及任務20%、課堂表現及參與度10%),期末卷面成績60%。然而對于素養(yǎng)目標的評價則沒辦法如此直接。考慮到課程思政教學對于專業(yè)課程的要求主要體現在了知識性、人文性、引領性、時代性和開放性上,因此筆者認為,學生對于任課教師及本課程的認可可以從側面體現出課程思政教學的效果。2020年6月我們在一學期課程即將結束時給本課程的151名學生發(fā)放了教學評價反饋問卷。其中,96%的學生認為課程內容與教學目標相符合;94%的學生認為課程內容切合實際,符合工作和個人發(fā)展的需要;90%的學生認為授課教師對于授課內容的見解獨到精辟并獲得了一些可以在工作上應用的有效知識或技能,并有學生留言通過課程的學習取得了收獲。從反饋結果看,學生認可授課教師的專業(yè)性,認可課程內容的知識性,那也意味著其課程思政教學是行之有效的。教師在課程中融入的思政元素必將潛移默化地起到育人的作用。當然,此次問卷評價是本課程開展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后的第一次評價,評價方式還不夠多樣化,問題還不夠細致具體。筆者力求在今后的探索中進一步完善評價體系,使其可以更好地反饋教學效果并指導教學。
4結語
“國際商務概論”這門課程結合了英語語言和商務管理兩種類型的專業(yè)特點,在進行了一個學期的摸索后,我們在教學目標、教學模式、教學內容及教學評價方面都進行了初步的探索和改革。這種探索可以更好地指導本課程的后續(xù)教學,而后續(xù)教學中反饋的結果也可更好地幫助我們探索和改革課程思政。
參考文獻:
[1]: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EB/OL].人民網,2016-12-08.
[2]高燕.課程思政建設的關鍵問題與解決路徑[J].中國高等教育,2017(Z3):11-14.
[3]溫軍超.外語類專業(yè)課程思政要素導入研究:以中國文化通論(英文)課程為例[J].寧波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20(3):82-86.
[4]鄭敬斌,李鑫.科學構建課程思政教學體系谫論[J].思想理論教育,2020(7):65-69.
[5]朱文忠.新編國際商務管理概論(英文版)[M].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18.
作者:吳元元 單位:汕頭職業(yè)技術學院
- 上一篇:能源化工實驗教學平臺改革探索
- 下一篇:商務英語專業(yè)三階段實踐教學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