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撥式教學法在語文的運用透析
時間:2022-05-10 08:54:00
導語:點撥式教學法在語文的運用透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論文提要:所謂的點撥式教學法,就是在關鍵處,對學生進行恰到好處的啟發引導,讓學生展開聯想,拓展思路,把問題引向深入,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的一種方法。在教學過程中,則立足于教得法,學得活,記得牢,使之達到“教”和“學”的有機統一。經多年實踐證明:它是開啟學生智慧,點燃思維火花,提高教學效率,解決語文教學“少慢差費”現象的一把金鑰匙。如何巧用點撥式教學法,本文分別從四個方面作了論述:一、在關鍵處點撥;二、在疑難處點撥;三、在思想教育中結合社會實踐點撥;四、在養成教育中點撥。
點撥式教學法的巧用既是一門科學,又是一門藝術,有待我們中學語文教師在教育教學工作中聯系實際并結合時代特點不斷完善。
關鍵字:點撥教學、一門藝術、開啟智慧、提高效率、創新精神
所謂的點撥教學法,就是在關健處,對學生進行恰到好處的啟發引導,讓學生展開聯想,拓展思路,把問題引向深入,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的一種方法。它是建立在鍛煉學生思維和由淺入深的啟發式教學法的基礎上,把學生教得易懂、易會和恰當地設置障礙,積極地啟發學生思考有機結合在一起,達到“教”和“學”雙邊活動的和諧統一。因此,點撥的基本出發點是在于誘導學生掌握打開語文思維和智慧的大門:讀書時邊讀邊悟,作業時邊做邊思,遇到難題時苦想勤思;學生學習時主動活躍,勤思樂思,他們猶如獲得了一把金光閃閃的智慧鑰匙,這樣,就能打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知識寶庫。正是在這個意義上說,點撥式教學法是一把開啟學生智慧,點燃思維火花,提高教學效率,解決語文教學“少慢差費”現象的金鑰匙。它是一種能引領學生思想上和智力上自動精神的最好方法。那么,如何在中學語文教學中巧用點撥式教學法呢?要達到此目的,至少要從以下四方面著手。
一、在關鍵處點撥。
七年級課文《犟龜》這篇童話的題目擬得新穎別致,并富有藝術意蘊和教育意義。教師在講授新課時,最好從理解題意入手,引導學生抓住問題的眼睛“犟”,讓他們先理解這個字的本義和感情色彩(“犟”即固執,不聽別人的勸告,貶義詞;“犟龜”就是固執倔強的烏龜),然后讓學生帶著以下問題速讀課文:思考比較“犟”在這篇文章中的意義和感情色彩是否與本義一致?這個題目擬得好嗎?為什么?學生經過教師的適時點撥,便會自主在閱讀中思考,在思考中分析,在分析中比較,在比較中鑒別,在鑒別中頓悟:“犟”在這篇文章中有著深刻含義——做任何事情要想獲得成功,不僅要認準一個目標堅持到底,而且還要有勇氣戰勝各種艱難險阻;“犟”在這里是貶義褒用;用“犟龜”作題目就顯得新穎別致、耐人尋味了,從而吸引住學生的好奇心。同時,學生從理解文題中間接地把握了這篇童話的主旨,從而收到深入淺出的教學效果,大大地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這樣,教師通過對課題的點撥質疑,激活了學生旺盛的求知欲,“犟龜”這個標題就好象一根神奇的魔棒,牽引住學生的好奇心,給他們留下新奇而深刻的感覺,觸發了學生求知探秘的欲望,學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了,課堂氣氛一下子被激活了。
通過對課文標題的點撥,我們可以從中體會到:課題是一篇文章的“眼睛”,它所包含的信息量是很大的。抓準了課題,并深入挖掘其所包含的信息,就好象牽牛牽住了鼻子一樣,抓住了問題的關鍵處,這就為講授課文開了一個成功的好頭。所以,教師在實施點撥式教學法的時候,決不能輕易放過課文的標題。
要在關鍵處點撥,了解學生是重點,吃透教材是前提。一位經驗豐富的語文老師在講授世界名篇《項鏈》這篇小說前,首先要引導學生從思考課題“項鏈”入手作為把握故事情節這個難點的突破口,從中啟發引導學生明確“項鏈”作為貫穿全文的線索,所有的故事情節都是圍繞著“項鏈”而展開的。于是她重點引導學生圍繞“項鏈”這條明線來分析小說的情節發展流程,誘導學生自行概括。學生很快就悟出了全文的情節結構:借項鏈——丟項鏈——賠項鏈——知道項鏈是假的。但由于學生的分析理解能力發展不是很均衡,在討論小說的高潮時,他們會產生較大的爭議。有些學生認為“丟項鏈”是高潮,有些學生認為“賠項鏈”是高潮,有些學生認為“知道項鏈是假的”才是高潮。這時,她重點點撥學生明確“所謂高潮,是指矛盾沖突最激烈的時候,問題并沒有得到解決之時”。經過她“畫龍點睛”式的引導,學生深思了片刻后明白了:“丟項鏈”、“賠項鏈”都是情節的發展部分,只有“知道項鏈是假的”才是故事的高潮,因為只有這個時候的矛盾沖突才是最激烈的,對人物心靈的沖擊也是最大的。當路瓦栽夫人知道項鏈是假的,自己十年的辛苦都是白費的,她不啻一個晴天霹靂。而作者就在此處戛然而止,給讀者留下了無盡的思索。這位老師善于在關鍵處點撥學生的思維,授學生以漁,啟發學生運其才智、運其所學,廣開領悟之源,收到深入淺出、畫龍點睛式的效果。
二、在疑難處點撥。
要明確難點,首先要深入鉆研教材;其次要全面了解學生,特別是了解學生已學過的知識點,并把握他們的預習情況。要突破點,就得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潛入學生的內心世界,把握他們的心靈的模糊點,及時地點撥一下,這樣起到“點火”、“鋪軌”或“接線”的作用。如教師在講授《變色龍》這篇課文的時候,課前最好要求學生帶著“預習提示”和“課后練習”的問題精讀課文。一些學生認為題目“變色龍”與課文內容沒有關系,覺得這個題目擬得不恰當,應改為《奧楚蔑洛夫》或《見風使舵的警官》或《阿諛奉承的警官》等較為合適……在講授新課的時候,教師最好先讓學生帶著疑團分角色朗讀課文,體味不同人物的語氣和感情,然后提出一個問題:奧楚蔑洛夫是如何處理“狗咬人”這個案子的?接著再圍繞著這個問題,用填表的形式啟發學生根據警官圍繞著“狗的主人是誰”的聲色變化間接點撥學生的思維。該表如下:
老師通過列表提問,間接點撥了學生的思維,學生心中的疑團“冰釋”了,終于恍然大悟:主人公奧楚蔑洛夫的丑惡本性是“善變”,他那見風使舵、媚上欺下、不知羞恥的丑態是圍繞著“狗的主人是誰”而變化的。當他不知道狗的主人是誰時,聽取了赫留金的申訴,表示要“調查一下”,要對狗的主人公罰款教訓,罵狗是“野畜生”,要“把它弄死”,這時候是他對狗的第一次宣判。當人群里有人說好像是將軍家的狗時,他馬上來了個180度的大轉變,由痛罵狗到為狗的主人辮護,并指責赫留金“想得到一筆賠償費”,這是他變色的第一次表現。當巡警說不是將軍家的狗時,其態度又隨之變化,對赫留金表示“受害”,訓斥狗主人“腦子上哪兒去啦”,這是他變色的第二次表現。當巡警說是將軍家的狗時,他便說這小獵狗是“名貴的”、“嬌貴的動物”,對赫留金一副兇相,并巴結狗的主人,表示要“派人送上”。這是他第三次“變色”。當巡警說不是將軍家的狗時,他再次罵小狗是一條“野狗”,這是他第四次變色。當最后廚師肯定是將軍哥哥的狗的時候,狗不但變得可愛了,連咬人也成了美德,他表示“早晚要收拾赫留金”,對狗的主人“洋溢著含笑的溫情”,稱他“老人家”,這是他第五次變色……通過以上列表提問,學生從圖表的知識網絡中頓悟:課文以“變色龍”為題目是有著深刻而典型的象征意義的。主人公奧楚蔑洛夫的善變和變色龍能夠根據環境的變化隨時變換體色以掩護自己有著相似之處。小說寫他在處理“狗咬人”的案件的過程中圍繞著“狗的主人是誰”的問題,六次淋漓盡致地進行“變色”表演。特別是他一穿一脫大衣的細節描寫,充分顯示了他在變色過程中惴惴不安的恐懼心理,從一個側面更深刻地透視出他是一位見風使舵、出爾反爾和媚上壓下的沙皇忠實走狗形象。而“變色龍”在俄語中是“反復無常的小人”或“見風使舵的小人”的代名詞。因此,作者用“變色龍”作題目,這能更好地從一個點上透視出深遠的社會意義,不僅揭露了要鞭撻的對象,而且生動形象,收到“不著一字,盡得風流”的諷刺效果。因此,用“變色龍”作題目最合適不過了。
綜上所述,在疑難處點撥學生,既能啟發誘導學生獨立分析、比較、質疑,既能從中獲取新知識,又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由“要我思”到“我要思”,再到“我樂思”,為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自學能力創造條件。
三、在思想教育中結合社會實踐點撥。
學完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后,為了讓學生深刻領悟到“人和”的重要性,老師在一次鋤草勞動前宣布:任務重,但不能拖,分組包干,哪組先完成任務哪組就先放學。勞動中,老師暗中觀察:烈日當空,但學生誰也不偷懶,鋤草快得塵士飛揚,一向“不務正業”的學生也被同組同學監督得不敢離場,隨時做“候補人員”和倒草工作……全班同學以最快速度趕在放學前完成了任務。這時候,老師故意莫名其妙地問:“以前上勞動課,大家都拖拖拉拉,遲遲不能完成任務,今天為什么完成得這么快?”學生異口同聲地說:“老師,這是我們學習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后悟出的道理——團結一致,人心所向,即人和所起的作用”……看來,語文教材中所涵含的思想教育在社會實踐點撥中得到了學以致用。
教完了歌劇《〈白毛女〉選場》一文后,為了使學生更清楚地了解舊社會勞動人民的苦難,培養艱苦奮斗的精神,老師最好點撥學生做社會調查,采訪身邊的老人,然后再開展“憶苦思甜,甜而思進”的專題研討會,讓學生暢所欲言,敞開心扉講述采訪到的故事和暢談感想,讓身邊周圍的事例鼓勵他們懂得珍惜今天,努力創造美好的明天。會后,老師動員學生寫心得體會,出墻報等。一系列的活動圍繞著一系列鮮明的主題,多角度,多方面由淺入深地對學生開展思想教育工作。由于這位教師平時注意在語文教育中結合思想教育和社會實踐中點撥學生的思維和言行,學生們的思想進步了,學習認真了,言行舉止得體了,語文成績提高了,特別是作文寫得立意深遠、構思巧妙,從“文”中悟出“道”來,從“道”中巧出“文”來,達到文道合一,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的和諧統一。
四、在養成教育中點撥。
所謂的養成教育,就是通過培養學生自覺遵守紀律和生活制度的訓練,使他們形成自動控制的良好習慣。隨著時代的發展,學生的思想、思維品質等也在不斷地發展,特別是獨生子女的增多已經給教育帶來了不少新的難題,引起了一系列復雜的社會問題。教育作為培養人的社會活動,不僅要使學生掌握科學知識,還必須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個性品質,特別是自控能力。因此,把握學生的思想特點和個性品質,在養成教育中他們培養良好的性格,這為語文教育教學提出了一個嶄新的課題。
在辦工室里,常常聽到某些老師議論:“我班的某某,真是無可救藥了,天天找他談,就是不管用”,“某某學生屬核桃的——得砸著吃,昨天“敲”了他一頓,老實了點,今天又犯老毛病了”……真是這樣嗎?這是教師缺乏教育機智和教育藝術的表現。老師教育學生,光靠一味講大道理或者批評并不一定見效,而關鍵在于對學生進行恰當的養成教育點撥。教師在點撥前要深入分析學生犯錯誤的內在動因,然后“對癥下藥”,切忌粗暴處理,同時要注意談話的技巧,談到了“點子上”才會見效,否則便是“話不投機半句多”。還是從以下這個典型實例談起吧。
有一男生,憑著他父親是一位領導干部,便目空一切,認為自己是“英雄”。平時穿奇裝異服,雖然是男孩,但戴戒指、戴項鏈,從來不認真學習,經常與老師、同學頂撞,這樣的學生“軟硬不吃”,要做好他的教育工作,必須捕捉住最佳的點撥時機。
一天,老師要求學生背誦《春》這篇課文的時候,他當著全班同學對老師說:“我不背?!崩蠋焼査骸盀槭裁?”他說:“我從小學至今,還沒有養成背書的習慣。”這時候,全班學生用驚異的目光看著他。老師深知,他想用自己的“英雄”氣質壓住老師。這位老師心平氣和地在班上當著全體學生對他說:“你從小學至今養成不背書的習慣,我從執教至今也養成一種習慣——就是要求學生完成作業(包括背書),學生必須完成。”這句話是對他說的,也是對全班學生說的。接著她又說;“咱們倆都有自己的習慣。當兩種習慣產生矛盾時,你是一個分析能力極強的學生,你懂得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先請你分析一下,咱們誰應服誰?”她實際上采用了激將法迫使他選擇正確的一方。后來他主動地背了書,這時老師首先肯定他是一個分析能力強的學生,然后點撥他反思自身的壞習慣。他沉默了片刻,摘下了戒指、項鏈,流下了懺悔的眼淚,并寫了檢討書。過了幾天,老師語重深長地與他談心。給他講《亡羊補牢》、《周處改過》等故事,對他進行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教育。經過一次次的養成教育點撥,一個月過去了,他徹底改正了錯誤,養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語文成績也提高了……由于這位語文老師能恰到好處地適時在養成教育中點撥學生,并講究教育技巧和方法,因而收到了預期的理想效果。
由此可見,要在語文教學中對學生(特別是品行差,成績差的學生)進行養成教育的點撥,應注意以下幾點:
1、要維護學生的自尊心。在教學中批評學生的話不宜當眾講,特別是點撥批評"雙差生"時更要把握好分寸——愛是前提,使他們回到正確的方向才是目的,諷刺挖苦的話切不可講;在表揚優生時不宜過頭,不宜貶低其他學生,要客觀公正。
2、深入分忻,對癥下藥。在養成教育中點撥差生,關鍵在于深入分析其犯錯的動因,然后再對癥下藥,切忌粗暴處理。
3、抓中要害,一針見血。特別是對于屢教不改、屢犯老毛病的學生,在語文養成教育中點撥尤其要講究技巧。若點撥時不見機行事,等于隔靴搔癢,起不了作用,甚至會讓他抓住把柄,使教師處于被動的地位。教師只有把點撥擺到點子上,才會使學生口服心服,當面說你對,背后說你好,從而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綜上所述,要做到在中學語文教學中巧用點拔式教學法,至少要從以上四方面著手。點撥式教學法的巧用既是一門科學,又是一門藝術,以上四點只是筆者在教育教學工作中的一些淺見,若有偏頗之處,敬請多多批評指出。要真正做到在中學語文教學中巧用點撥式教學法,有待我們中學語文教師在日常教學工作中貫切教學理論,聯系學生實際和時代特點,不斷嘗試,不斷探索,不斷總結,大膽創新,開辟出一條具有創新精神和時代特色的教學路子來。
參考書籍:
1、《中學語文教學法》、《中學教育學》、《中學生心理學》。
2、曹作新教授的《教海拾貝》和吉福昌的《教育寫作從談》
3、初中人教版《語文第三冊教案》、《變色龍》
- 上一篇:電子商務見習匯報材料
- 下一篇:設計專業見習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