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原創:中學生主體性培養教學論文
時間:2022-06-11 11:43:00
導語:獨家原創:中學生主體性培養教學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1世紀是知識經濟的時代,是國際經濟和科技競爭異常激烈的世紀,教育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國與國之間綜合國力競爭的背后是人才的較量,即人的全面素質和創新能力的較量。而我國要實現現代化建設的戰略目標,在國際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必須加快教育改革的步伐,以提高國民素質和培養高質量的創新人才為目標。目前,我國的基礎教育正處于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的關鍵時期,主體性的培養既是素質教育的特質,也是素質教育的關鍵。因此,大力推進素質教育,重視和加強學生的主體意識和創新精神的培養,就成為當前基礎教育迫切需要解決的突出問題。
一、什么是學生的主體性
馬克思主義認識論認為:主體是指從事認識和實踐活動的現實的人。主體性是指人作為活動主體在同客體的相互作用中所表現出來的功能特性。主體性是一個綜合概念,既包括人的能力方面,也包括人的情感和意志方面,其根本特征是從人本體方面呈現出的自主性、能動性和創造性。其中創造性是以探索和求新為特征的,它是個人主體性的最高表現和最高層次,是人的主體性的靈魂。學生的主體性則是指在教育活動中,作為主體的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處理同外部世界關系時所表現出的功能特性。其含義也有三個方面:自主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自主,是指學生要有“主人翁”思想和獨立的意識及見解;主動,是指學生要有積極的心態和主動精神;創造,是指學生要有創新意識、創新品格和創新能力。
二、為什么要培養學生的主體性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市場經濟主要是建立在生活個體主動行為基礎之上的,是以生活個體(由個體構成的生活群體)參與經濟競爭的積極性和效益為主要推動力的經濟。從這個意義上看,市場經濟就是一種以個體為本位的自主性經濟。它要求充分解放個性,增強人的主體意識,培植人的主體性;它要求每一個公民都要對自己負責,人人都應當成為掌握自己命運的主體。沒有主體意識的公民,將在社會、經濟變革中被淘汰。而我們現在的學生——未來的社會主人,能否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脫穎而出,不斷創新,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當前素質教育中的主體性培養。
加強學生的主體性培養是時代的要求。放眼世界,21世紀是以知識創新和運用作為重要標志的時代,在知識經濟凸顯的社會中,高創新性是核心。創造是促進社會變化的動力,創造是獲取競爭勝利的重要途徑。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已成為在競爭中贏得主動的關鍵因素。因此,教育在培育民族創新精神和創造性人才方面有著特殊的使命,同志在第三次全國教育工作會上的講話中指出:“教育是知識創新、傳播和應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創新精神和創造人才的搖籃。”我們應該看到,創新意識的培養是以主體意識的培養為基礎的。學生能夠有獨立的、有自己特色的思考本身就非常有意義,它的價值不是表現在結果上的新異,而是表現在形成思想的基礎以及過程的個性方面。
加強學生主體性的培養是對傳統的教育思想和教學模式反思的結果。培養學生的主體性,是針對他們“被動學習,死板讀書”的現狀,強調學生應該是學習活動的主人,應該重視學習習慣、學習興趣、學習情感、學習意志的培養而提出來的。我們培養的是新世紀的建設者,我們的教育要喚起學生的主體意識,發展學生的主動精神,形成學生的精神力量,促進學生生動活潑地成長,幫助學生創造自主謙愛和朝氣蓬勃的人生,教育和完善學生的主體人格。然而,長期以來,我們的教育價值觀就是將學生當作聽命于教師指揮下消極而被動的對象,使我們的教育走入了種種誤區:在教育目的和價值取向上,把社會價值和自我價值對立起來,過分注重教育適應社會的價值而忽視教育促進個人發展的價值。當社會價值與個人價值發生矛盾和沖突時,一味犧牲個人價值去迎合社會需要,不重視人在教育中的主體地位,盲目地急功近利地跟在社會需要的后面跑。在教育的過程中,僅僅把學生當做教育的對象和客體,重老師不重學生,重傳統而不重探索,重管教而不重自覺,重統一而不重多樣,片面強調學生受動的一面,抹殺學生能動的一面,既壓制了學生在教育過程中的自主性、積極性和創造性的發揮,也束縛了學生主體性的發展。魯迅先生曾說:“馴良之類并不是惡德,但發展下去,對一切無不馴良,卻決不是美德,也許簡直倒是沒出息。”“中國一般的趨勢,卻只向馴良之類——‘靜’的方向發展,低眉順眼、唯唯諾諾,才算一個好孩子……活躍、健康、頑強、挺胸仰面……凡是屬‘動’的,那就未免有人搖頭。”
為此,我們迫切需要改革妨礙學生主體精神和創造能力發展的教育觀念和教學模式,積極推進素質教育,為學生主體精神和創造精神的培養,為學生稟賦和潛能的開發提供充分的時間和空間。
三、如何培養學生的主體性
人的主體性不是天生具有的,而是通過人自覺能動活動而獲得和創設的。正如法國著名作家孔巴茲所說:“未來的學校應該是培育靈魂,鍛煉精神,優化情感,使學生成為熱愛世界的主人。”學校教育,應該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課堂教學則是培養和弘揚學生主體性的主要陣地。
現代教育論認為,課堂教學是由五個要素構成的,即:教學目的與任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與手段、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形式和教學效果。在這五個要素中,最活躍的要素是教學方法和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形式,這是教師能夠控制的主要變量。教師采用的教學方法應當是:以建構學生學習主體地位為教學宗旨,突出學生參與,突出學法指導,突出啟發方式,突出教會學習,突出師生情感交融等。教師應該緊緊圍繞培養學生主體性這個核心,自覺地為學生的學習動安排較為充分的時間和空間,為學生創造出多種多樣的在課堂上自主學習、能動學習的組織形式。
1、設置學習目標
針對學生“自我目標”缺失的情況,在教學過程中,重點突出培養學生的學習目標和學習動機,幫助學生在自愿、自主的基礎上建立學習的目標。
(1)變“教綱”為“學綱”
從高一年級開始,師生共同學習課程標準,使學生初步了解經濟常識、哲學常識和政治常識的基本知識和基本理論在識記、理解和應用方面的基本要求。
(2)了解每冊教材的要點和能力培養的要求
教師抽出專門課時組織學生自己學習教材體系,讓學生了解每冊教材的內容、要點、重點和難點。
(3)實施“先學后教”的教育理念
教師在教學之前,把每個框題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及重點和難點告訴學生,便于學生自學。
2、激發學習興趣
教師要創設各種情境,運用多種形式,讓學生去表現、展示自我,從中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1)變“講堂”為“學堂”
教師要給學生更多的時間,更多的自由去學習,去討論,不要讓“教室”成為教師一個人的“專利”。
(2)開展各種活動
讓學生自己組織各種社團和興趣小組,去探索和研究問題,去新聞、出墻報、出刊物、進行社會調查和從事各種社會實踐。
3、增強參與意識
學生的參與程度越高,主體性地位就越明顯。針對學生“參與意識”缺失的情況,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積極地為學生創設展示自我,積極參與的機會,調動他們內在的潛能。
(1)培養課文預習習慣
努力改正課前不預習,課堂被動聽講的弊病。力求做到“學生帶著課本走向教師”。
(2)強化課文自學意識
教師講課前要求學生自學課文,充分利用一般工具書,結合國內外時事熱點等鉆研課文,完成力所能及的練習題。要求學生帶著問題聽課,以此培養他們的主動參與意識。
(3)建立“先學后教”課堂教學模式
大膽改革課堂結構,實施“先學后教”的教學模式,注重學生的“內化”過程。如:教師先提出問題,學生自學思考,發表意見,教師點撥歸納;教師印發講義,學生自學答題,組織討論,必要時可開展辯論,最終達成共識等等。
(4)寫好每課知識小結
指導學生掌握每課內容的目的、要求、重點和難點,并把階段知識形成結構體系;允許學生各抒己見,對知識加以補充或深化,讓學生獲得系統的知識。
4、培養良好的習慣
葉圣陶先生說:“教是為了達到不教。”教師要教會學生“學”,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而良好習慣又可以使學生在學習中居于主動地位,成為學習的主人。
(1)培養閱讀的習慣
幫助學生養成閱讀報紙、收看新聞的習慣。具體要求是:養成關心國家大事的閱讀習慣;養成認真思考、透過現象看本質的閱讀習慣;養成理論聯系實際的閱讀習慣;養成分析和解決問題的閱讀習慣。
(2)培養訓練口才的習慣
第一,課前一分鐘即興口頭演講。對自己所學的政治學科的基本知識和基本理論進行再組合、再加工。第二,課堂上進行辯論訓練。要求學生主動答題、相互質疑、明辨是非,做到政治術語運用準確、得當,并注意表達的條理性和邏輯性。
5、培養方式
改變舊觀念、舊習慣,尊重學生的主體,注重評價(成績評定)的科學性與合理性。具體操作形式可概括為以下三個方面:
(1)放手。大膽放手,充分發揮學生個人的特長,讓學生學會自己管理自己,不斷提高自信、自強、自理、自控的能力。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獨立思考、主動質疑、積極討論,真正做到“我要學”。
(2)緩判。在評價學生的作業或課堂口頭回答問題時,凡屬學生有主見而又無明顯錯誤的,一般應延緩裁定,以鼓勵學生深入思考,通過其他方式求得最終正確的答案。
(3)存異。對學生中存在的不同見解,應允許求同存異,使之既能顯示出個人與個人、小組與小組之間理解和認識能力上的差異,又能促進學生之間的相互探討和友好協作,進而推動優生對后進學生的幫助,以充分體現學生學習中的主動性和整體性。
總之,主體性是全面發展的個體的根本特性,它集中了人的一切優秀品質和個性特征,是德、智、體、美、勞等諸方面得到合諧發展的綜合體現。只有當教師在教育過程中把學生看成是學習活動的主體,而學生真正發揮其主體性時,教育才會取得成效。因此,我們應該懷著歷史的責任感,用理性來把握今天和未來的教育,選擇正確的教育價值取向,自覺以弘揚學生的主體性作為當代教育的主流。
- 上一篇:保險資金運用研究管理論文
- 下一篇:商業健康保險思考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