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移動終端創新教育模式研究
時間:2022-09-19 11:06:34
導語:基于移動終端創新教育模式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高職教育信息網絡化的推進,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成為高職院校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通過對現階段《職業人文基礎》課程教學中存在的普遍問題以及移動終端下混合式教學應用進行深入研究,系統分析移動終端下混合式學習創新教育模式優勢,提出了一系列基于移動終端的混合式學習創新教育模式的運用策略。
關鍵詞:移動終端;混合式教學;職業人文基礎課程;實踐運用
當前,指出要把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擺在更突出的位置,更好支持和幫助職業教育發展,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堅實人才保障。在新時代“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背景下,如何提升高職學生的職業人文素養,培養其成為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級應用型人才。本文進行了基于移動終端的混合式學習創新教育模式在《職業人文基礎》中的應用研究,希望能夠改變學生學習倦怠的狀況,培養學生個人學習能力和創造能力,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
1傳統授課方式的不足
1.1授課方式單一。傳統的教學以“黑板+PPT”為主,課內練習為輔。授課方式主要為面授。學生的學習方式比較單一,學生在教室被動的接受學習,缺乏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因此導致了到課率高但聽課率低的現象產生,學生學習效果較差。1.2教學資源單一。傳統的教學方式中教師是有大量的教學資源的,但是這些教學資源主要以PPT、習題及答案等為主,主要服務于教師。但是在信息化教學的大背景下,為了培養高職創新人才,教師是需要很多個性化的教學資源來滿足個性化的教學需求的。1.3教學互動單一。當前高職學生的課堂,教學以面授為主,教學形式單一,教學設備落后,學生不太愿意就所學知識與教師進行交流互動,這些導致學生在接受新知識時缺乏興趣,學習被動。教師教得吃力,學生學得費力,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個性、創造能力。1.4評價方式單一。傳統的課堂,一學期結束之后對學生所學知識的效果評價主要以“平時表現+期末考試”來進行。平時表現主要包括出勤率及作業完成情況。由于評價方式單一,導致無法真正的對學生進行過程性評價,區分不了學生真實的學習狀況。
2基于移動終端的混合式學習創新教育模式的基本內涵
混合式學習指“從教與學的實踐具體問題出發,融合各種理論、方法和技術,通過課堂引導和在線學習的系統化結合,力爭達到學習過程與效果的最優化”。信息化視角下以交互性強且具有可視化、可移動性等特點的移動終端,如智能手機、平板、智能手機的第三方應用程序、電腦等作為移動學習平臺,將基于移動終端的移動學習與傳統的課堂學習相結合,線上學習與線下學習相結合,系統化學習與碎片化學習相結合,個人學習與團隊協作學習相結合,創新混合式學習模式,并將該種模式應用到《職業人文基礎》的教學中,以推動高職教育信息化教學改革。
3基于移動終端的混合式學習創新教育模式的教學設計
3.1在《職業人文基礎》中的課程設計。3.1.1教學資源設計。由于課程教學中學習的個體是學生,因此在《職業人文基礎》上課時,要結合高職學生的特點,以學生視角和學習資源最優化為原則開發以“學生為中心”的課程資源。應變傳統的為教師服務的教學資源為學生服務的學習資源。具體來說,《職業人文基礎》課程在設計教學資源時應以高職學生整個學習過程為主體,將整個教學過程所涉及的知識點通過師師共建、師生共建的方式以文檔、探討、視頻、游戲、習題、團隊合作、作品展示等形式,通過移動終端如世界大學城、微信平臺、職教云平臺等,將這些最小單元的課程要素呈現出來,形成學生能夠自主學習的學習環境。同時《職業人文基礎》可以按照教學內容通過移動終端分別設置概念庫、實踐案例庫、習題庫、方法庫、微視頻庫、作品展示庫等,創造良好的學習資源,學生可通過電腦、平板、手機等移動設備可隨時便捷的查閱、學習。做到課前準備、課堂實施、課后拓展提升,通過任務驅動探究學習、訓練與練習策略、合作學習等制度,全方位、多角度吸引并鞭策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3.1.2教學策略設計。實施“一體二翼三段四步、導學融合”的混合式教學形式設計。“一體”是指以學生為主體,“二翼”是職教云平臺和微信學習平臺,“三段”是課前自主學習、課堂實施、課后鞏固拓展三個學習階段,“四步”是指課堂實施時的四個基本步驟:檢測、作業、協作、展示。在四步基礎上創新課堂教學方式。“導學融合”是指該模式清晰地定位了教師和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角色行為,三個學習階段中的教師與學生不再是“教”與“學”的行為主體,而分別是“導”與“學”的行為主體,充分體現“導學融合”。這種教學形式的設計能提供平板、電腦、手機等各種移動終端都可以訪問的學習空間,為學生構建了隨時隨地的學習環境,有利于打造具有個性化的學生的學習模式。3.1.3教學評價設計。利用移動終端的過程監督、統計功能,由學生互評、課堂出勤、課堂表現、課后拓展及在線測試等五個環節進行綜合評價。形成“生成性評價”、“學習過程評價”和“發展性評價”的新評價方式,實現課堂教學無痕管理,有痕記錄,最終實現考核評價的信息化、過程化、多樣化。3.2在《職業人文基礎》中的應用設計。以《職業人文基礎》的通用能力模塊中的“應用文寫作”其中的一個課程“求職簡歷”為例。3.2.1課前準備。全程依托移動終端,如世界大學城、微信平臺、職教云平臺等。教師課前登錄網絡,更新教學資源,在線答疑,全程指導,布置任務。學生課前登錄網絡了解相關知識點,觀看微視視頻,完成個人作業,同時團隊合作完成團隊項目,優秀的團隊作品將在課堂教學中進行展示。教師通過移動終端,可以答惑解疑,也可看到學生課前學習進度,包括對知識點的掌握、作業完成進度、對資源了解情況等,促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3.2.2課堂考勤。上課前,老師可以選擇職教云平臺進行考勤,設置考勤規定時間,學生根據老師設置的考勤方式在指定的時間報到,以防學生代簽或虛假報到的情況,老師可第一時間了解到每位同學的到堂情況,可統計每位學生到堂率,彌補老式課堂考勤耗時較長和漏到的缺陷。3.2.3課堂探討。通過微視頻提升學生興趣,說出求職簡歷在應聘中的重要性。導入新課,引導學生從職場角度了解求職簡歷的重要性及布置本次課的課堂任務。3.2.4課堂開展。通過學生主講,教師指點的方式進行必備知識點的了解并模仿寫一份標準的求職簡歷。如何讓一份求職簡歷更具有吸引力?必備知識點的另一個重要內容:填寫簡歷的六大注意事項:(1)匹配與價值;(2)簡潔與詳實;(3)主題與關鍵;(4)通俗得體;(5)揚長避短;(6)清晰與美觀。引導學生大學學習期間進行具體、明確的學習計劃,為今后的職業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時將理論中求職簡歷與現實相結合,讓學生意識到在校期間要克服學習期間迷茫懶散的毛病,讓自己變得更優秀!才能在畢業填寫求職簡歷時有料可寫,才能在求職時獲得更多的就業機會,最終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3.2.5課堂測試。學生通過手機登錄職教云平臺。完成相應知識點的測試,不太會或是錯誤之處可以查看詳細的答案或是在線與教師交流進行解疑。3.2.6課后拓展。課后學生登錄云平臺,繼續做相關拓展練習,并在空間交流分享。同時寫一份具有個人特色的簡歷,符合個人求職身份,在相關空間作業欄完成。教師在相關空間及時進行批改答復。
4基于移動終端的混合式學習創新教育模式
在《職業人文基礎》的應用效果基于移動終端的混合式學習創新教育模式構建了“自主學習———師生點評———課堂鞏固———成品展示”相結合的移動空間教學模式,這種模式下,以學生為主體,線上線下混合式課堂教學,實現了移動終端的線上學習、在線測試、團隊合作、作品展示等效果。實現了網絡資源共建共享,任務驅動,全程指導,強化實操,充分體現了“導學融合”的理念。利用移動終端的便利性,采取了考勤、課堂互動、測試、探討、作業、投票等多角度的評價方式,對學生的理論知識、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進行了過程化、全方位的考核,實現了考核評價的信息化、全面化、多樣化。經調查,教學效果做到了以下幾點:(1)學生對《職業人文基礎》課程興趣明顯提高。圖1教學效果———應用文寫作課情況(2)在學習的過程中動起來,做起來,學起來。(3)學生增強了對《職業人文基礎》通用能力分冊中的應用文寫作的信心。(4)學生反饋:學有所獲。從基于移動終端的混合式學習創新教育模式在《職業人文基礎》中的應用研究發現教學效果與之前的傳統教學相比有了顯著的變化,通過不斷優化師資隊伍,創造良好的教學氛圍,結合教學內容采用移動終端混合式的教學方式,積極調動學生上課的熱情和創造主動學習的動力,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進而提升學習效率,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鄒勇燕.基于微信平臺的混合式教學在《財務會計》中的應用研究[J].山西社會科學報刊社,2019.
作者:黃立霞 單位: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高校創新教育3D打印研究
- 下一篇:淺談生態旅游文化審美教育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