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技術的高職教師論文

時間:2022-09-13 11:41:19

導語:基于信息技術的高職教師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基于信息技術的高職教師論文

一、國內外現狀

積分型評價是先將教師的工作細分成一系列的條目,將各條目按比例進行量化,每一條目按優良程度給出相應的分值。在實際操作中,由評價者根據教師的工作表現,對照評分標準,逐一打分并累積總分。積分法是目前最常用的教師評價方法,具有具體清晰,易于操作等優點。但由于學科專業不同及高職教育中的課程要隨社會生產發展而不斷更新,要全面客觀地評價一個學科專業,只靠人工制定相應的分值表是非常困難的,若達不到足夠的細化程度,就會變成形式主義。素質等級量表型評價是將個人素質和專業素質依照工作職責分成若干個模塊,每個模塊分為幾個等級,根據教師的工作表現按每個模塊打分定級,最后按模塊的權重進行綜合評定,其優點是可以更加直觀地得到教師的各種能力特點和缺點,但對具體教學效果的體現不夠具體。民主等級型評價是將教師的工作表現分為幾個等級,由多層次的評價者對教師的教學實際活動進行相關的了解后作出的評價,包括行業專家、同行及學生等。這種方法信息采集面較廣,但由于評價者的主觀色彩導致評價等級失真現象比較嚴重。綜合型評價比較全面地考慮了教師工作的特點,可以量化的工作部分分解成量化細則,量化困難的部分設定評價等級,同時引入教師自我評價部分。這種評價方法比較客觀全面地反映了教師的工作效果。但一個設有很多專業的學校要實現全方位的、定期的評價,工作量相當巨大,會造成嚴重的人力和資金浪費。同時,由于上述評價方法都是對教師過去的工作的總結,無法對教師未來的發展前景進行合理的評估并提出相關的培養方案建議,導致學校對教師資源的不正確使用現象嚴重,造成了研究資源的大量浪費。教師也會刻意針對相關的評價內容和形式開展工作,一旦晉升、加薪,就高枕無憂地放松工作標準。

二、現代信息技術對教師評價系統的作用

(一)教師評價系統需要強大的數據庫支持

每個教師各個學期所教授的課程是變化的,課程本身的內容和結構也隨社會和科技發展變化而變化。一個學校的教師數量少則幾百人,多則上千人。對在職教師合理的評價,既包括過去工作狀況、現在工作狀況、將來發展狀況,也包括外界評價和自我評價;既包括客觀采集數據,也包括系統推演數據。由于數據量大、檢索困難、數據存放方法通用性差、不便于移植等原因,通過傳統的人工方式發掘數據的價值為評價系統提供支持是不可能的。數據庫最主要的作用是多變的業務系統提供數據支撐。數據庫對海量的數據合理地存儲并對相關數據時行組織。借助數據庫管理系統,與各種應用程序或應用系統接口,評價系統中的不同身份的使用者可以不同角度應用各自的前臺程序使用和管理數據庫中的數據,專家、領導、同行、教師本人、學生同時協調共享參與評價系統。目前,參與評價系統的各方協作交流相對較弱,只是為了評價一個人而根據一些限定的條條框框進行評價,這也是評價系統中主要存在的問題。本系統由人機交互界面、數據接口處理層、專家系統推理機及數據庫層組成。人機交互界面可以為專用選課及評價終端,也可以為互聯網網站,也可以是移動電子設備的APP應用程序。

(二)多渠道信息終端信息采集

傳統的評價系統的信息獲取手段通常包括專家督學聽課、同行聽課、教學檢查、集中調查問卷等方式。為了避免被聽課時認真講課,平時放松警惕的弊端,專家督學聽課一般采用隨機方式。由于專家督學資源比較有限,通常每個教師平均被聽課次數不會超過總學時的10%,不可能達到全面分析教學質量的目的。同行要每個學期聽課3~5次,基本是為了完成工作任務,認真執行的程度也大打折扣,評語中基本為較好類評價。對學生的集中調查問卷一個學期為兩次左右,其內容有30條左右,基本為100分制評價方式。最終反饋的分數通常為90~100分之間不等,有效評價參考價值很小。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基于網絡的智能信息系統已經相當普及。選課終端、網站、手機APP觸手可及。評價系統的參與者可以隨時通過不同的渠道訪問評價系統,進行信息查詢或相關評價。

三、“一專三化”法

“一專三化”法分別為一個以專家系統為評價推理的軟件體系結構;實時化開放評價系統;由行業專家及心理學專家研究設計評價內容和選項,模糊和細化評價結果,盡量使評價人無法在主觀上產生具有心理傾向的評價分值;對被評價者的職業狀況進行全程化評價和預測,使管理者及被評價者不但對以前的工作有客觀的認識,更可以理性地設計未來地職業發展規劃。

(一)專家系統

該系統建立的初期,從一個比較小的系統開始,隨著系統的使用過程逐步擴充為一個具有相當規劃和日臻完善的評價系統。

1.設計初始知識庫。

知識庫的設計是本系統中的核心任務,也是專家系統構建過程中最艱巨的任務。第一步是將要評價的問題知識化,首先對課程進行分類,本系統按課程的理論性和實踐性程度分為兩大類,在此基礎上再根據專業進行細分。確定課程在整個教學體系中的作用,要達到的目的,應該定義的評價主要方面等。第二步是知識概念化,即將第一步中提出的知識問題概括為關鍵概念并確立之間的關系,如已知條件及狀態和目標、數據類型、擬定的假設、控制策略等。涉及的內容包括每一門課程的核心內容確定、核心內容間的關系表達、教師的講授方法、教學設備的使用、該課程在整個課程體系中作用的連接、理論與實踐的連接、知識體系的擴展等。第三步是概念形式化,根據不同的課程學科分類,確定相應的數據結構形式對知識進行組織。將概念化過程有關的關鍵概念、子問題及信息流特性變換為正式的表達,包括假設空間、過程模型和數據特性等。第四步是形式規則化,即使用編程語言編制評價規則,把形式化后的專家評價知識體系編程為計算機能夠執行的語句。形式規則化后要確認規則化的專家評價知識體系是否合理并檢驗規則的有效性。

2.原型機開發。

由于學科眾多,設計評價系統時完全覆蓋所有的問題是非常困難的,專家評價系統具有學習功能,要充分利用其學習功能,這也是其它教師評價系統不可比擬的優勢。初次設計時,將精力集中于研究主要的一小部分假設。先忽略不能十分確定的事物,將確實可信的觀察結果和肯定的規則用于評價系統。如電路分析中KVL、KCL定律是整個電子信息專業中最重要的理論基礎,對該課程部分講授的評價可能有以下幾種:理論講述清晰、重點突出程度;是否講授了足夠的例題和練習;是否布置了練習作業;是否舉例說明了KVL,KCL在整個學科中的作用;版書是否工整清晰;教學環節、時間分配是否合理;課堂秩序是否良好;學生出勤是否嚴格管理;是否進行了課程總結;關注不同基礎的學生,做到全員參與;教具使用效果好;服裝大方,和藹可親;重視培養學生優秀的思維品質和良好的心理素質;KVL、KCL是否得到了應用;學生動手參與度。這些評價可以分為三類,一類是確定性較強的假設,一類是確定性不強的假設,另一類是目前尚不能確定的假設。

3.知識庫的改進與歸納。

初步建立原型機后要反復對推理規則及知識庫進行改進試驗,優化、改進、歸納出更完善的評價結果。這個過程要經過長時間的精心管理,使系統在規定的范圍內接近或在某些方面超過人類專家的思維評價水平。在多數情況下,為了得到更準確詳實的結論,可以采用組合觀測方式。在原型機基本調試通過后,進一步把那些預測或區別能力不是很強的觀測組合起來,通過觀測分析結論之間的相關性及依賴關系來完善這些觀測的區別能力。為了減少規則的數量和簡化推理的過程,建立中間假設也是改進知識庫常用的方法之一。一個有效的評價系統還要研究大量相關的產生不準確結論的事例,確定系統的修改及錯誤校正規則。

(二)實時化評價

本系統二十四小時開放,所有相關人員在可以在任何時間進入授權的評價數據修改及查詢區域。教師、學生、聽課者可以在上課時根據當時的具體授課情況打開評價界面進行相關評價項目的評價描述。課程結束后,相關人員可以進行討論或自由探討,如果有相應的評價信息可隨時打開評價界面進行評價描述。學校已經畢業的學生在工作時會重新回憶和調用學校中的學習過程,他們的評價是對學校教學非常有意義和價值的信息。評價系統也向往屆畢業生全天候開放。由于實時系統的實現,當評價者有感而發時的信息真實度和準確度要遠遠大于經過長時間后的統一時間信息采集,評價系統的有效性大幅度提高。

(三)細?;u價

在現行的教師評價系統中,一般常使用評價表格列出相應的評價項目,通常為固定的30個以內的問題,對不同的課程、學科和學習階段沒有明顯的差別化表達,每個問題有優、良、中、及、不及格或采用百分制評分。由于這種評價方式模式固定,表面表達好壞差別明顯,使評價者很容易趨向表達個人主觀的態度,很難準確細微地反映被評價工作的事實狀況。所謂細?;褪菍⑾嚓P評價問題細化并模糊化,由心理專家、教育專家及專業教師共同針對課程內容特點進行問題細化設計。(四)全程化評價評價系統不僅僅是對目前工作狀態的一種評價,更應該是面向未來的一種具有前瞻預測的評價。主要作用是為教師和學校未來發展提供有效的數據支撐,并推動教師從職業性工作走向事業性工作。通過全員參與的教師評價系統,教師本人也可以參加自評,可以清晰地了解和構建自己的事業發展藍圖,充分發揮主人翁精神。學校根據評價系統提供的支持,確定教師的發展目標和方向,根據學校發展規劃向教師提供事業發展參考方案并提供培訓和其它發展條件。學校和教師徹底改變了沒有科學推斷支持的信息溝通不暢問題,通過教師評價系統平臺確切掌握了雙方的需求和素質情況。

四、總結

基于信息技術的高職教師評價專家體系借助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建立了以專家系統為核心的教師評價系統平臺,使針對各學科課程、各教師特點的細化評價指標得以實現,不但可以快速實時地處理海量的教學評價信息,也有效地提高了評價結果的真實性。同時,該評價系統還完成了教師事業全程化評價功能,為學校和教師的長期發展提供了可靠的評價支持。通過多年的專家系統積累和學習,該系統的功能也會越來越完備,將逐漸取代傳統的人工教師評價系統。

作者:黨龍鳳王治剛李冰單位:吉林大學應用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