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工業化道路研討

時間:2022-07-03 03:35:39

導語:云南工業化道路研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云南工業化道路研討

黨的十六大報告提出:在本世紀頭20年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階段,經濟建設的重要任務是基本實現工業化,大力推進信息化,加快建設現代化。為此,一定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經過50多年,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的發展,云南工業取得了巨大發展,不僅基本建立起門類較為齊全的工業體系而且支柱產業得到加強,大企業不斷培育,名優產品不斷涌現,新興產業茁壯成長,對推動全省經濟結構調整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推進城市化、加快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同時也應看到,云南省工業發展還存著布局不合理、企業規模偏小、結構矛盾突出、自主創新能力、弱技術裝備水平低、名牌產品不多、市場競爭力較弱、經濟效益不夠理想、環境壓力較大、增長方式較為粗放等問題。這既說明云南的工業化還應加快發展,又說明云南工業發展不能再走傳統粗放型發展道路,而必須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走新型工業化道路。

一、新型工業化道路的內涵

所謂新型工業化道路,就是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就是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工業化道路。根據十六大報告的精神,新型工業化道路主要“新”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新的要求和新的目標。新型工業化道路所追求的工業化,不是只講工業增加值,而是要做到“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并實現這幾方面的兼顧和統一。這是新型工業化道路的基本標志和落腳點。第二,新的物質技術基礎。我國工業化的任務遠未完成,但工業化必須建立在更先進的技術基礎上。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是我國加快實現工業化和現代化的必然選擇。要把信息產業擺在優先發展的地位,將高新技術滲透到各個產業中去。這是新型工業化道路的技術手段和重要標志。第三,新的處理各種關系的思路。要從我國生產力和科技發展水平不平衡、城鄉簡單勞動力大量富余、虛擬資本市場發育不完善且風險較大的國情出發,正確處理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傳統產業、資金技術密集型產業和勞動密集型產業、虛擬經濟和實體經濟的關系。這是我國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重要特點和必須注意的問題。第四,新的工業化戰略。新的要求和新的技術基礎,要求大力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可持續發展戰略。必須發揮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作用,依靠教育培育人才,使經濟發展具有可持續性。

二、云南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1.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是緩解云南省日趨突出的資源約束矛盾的根本出路云南省是我國自然資源最富集的省份之一,擁有豐富的生物資源、礦產資源和水能資源,人均擁有的資源量及折算經濟價值都位居全國前列。但是由于長期以來經濟增長對自然資源的依賴很重,生產經營方式粗放,資源開發利用水平低,產業鏈短,資源的產出率、回收率和綜合利用率低等資源浪費等問題突出,乃至資源破壞的現象普遍存在,使得云南省資源約束矛盾日益突出這種以資源能源的大量消耗和環境污染為代價的經濟增長是一種不可持續的發展方式。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有助于提高能源和資源的利用效率,促進自然資源的循環使用和循環替代,從根本上緩解資源約束矛盾,實現云南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2.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是遏制并從根本上消除云南省環境污染的有效途徑隨著云南省經濟的發展和人口的增長,生產活動和生活方式對生態系統的影響程度不斷加深,廣度不斷擴大。由于不合理的開發利用、環境污染和外來物種侵入等原因,云南省生態環境總體惡化的趨勢尚未得到根本扭轉,并已從單要素的破壞發展到多要素的綜合性破壞。同時,生態多樣性受到嚴重威脅,生態系統呈現由結構性破壞到功能性紊亂演變的發展態勢。目前,云南省解決環境問題的主要方式是末端治理。這種治理方式難以從根本上緩解環境壓力。因此,走新型工業化道路,以最少的資源消耗和最小的環境代價實現經濟的可持續增長,從根本上解決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

3.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是提高云南省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的重要措施由于受經濟發展階段的制約,云南省經濟增長方式仍以粗放型為主,資源利用效率低,成為云南省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差的一個重要原因。云南省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不高主要表現為:一是經濟結構不合理,支柱產業大多為資源型的產業;二是工業加工程度低,產品以資源型產品和初級產品居多;三是整體工業技術水平落后。實踐證明,單純的消耗自然資源和追求經濟數量增長的傳統發展模式,正威脅著云南省自然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新型工業化道路信息化、科技化的要求有助于促使經濟建設從主要依靠拼資源、拼環境的粗放型,向追求科技進步、以效益為中心的集約型發展的轉變,促進經濟結構的優化。

4.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是促進云南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總體上看,未來云南省資源不足的矛盾將會越來越突出,生態環境保護的形勢也將日益嚴峻,這一切說明了云南省人口多、資源人均占有量少的基本狀況不會改變,非再生性資源儲量和可用量不斷減少的趨勢不會改變,資源環境對經濟增長的制約越來越大的矛盾不會改變,人民群眾對保持良好生態環境質量的要求不會改變。從長遠來看,經濟發展和人口資源環境的矛盾會越來越突出,可持續發展的壓力會越來越大。因此,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將人口資源和環境資源有機統一起來,從而在更高層次上推進社會公平,縮小城鄉、工農及地區之間的差別,有利于使云南省形成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生產方式和消費模式,最終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根本目的。

三、云南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具備的條件

1.政策措施方面云南省政府多次召開會議,出臺了多項措施,促進工業轉方式、調結構,主要有:《云南省“十二五”工業和信息化發展規劃》、《關于加快新興科技與傳統產業融合的指導意見》、《加快鍺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促進銦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關于促進稀土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重點工作分工方案》、《云南省新型工業化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關于建立云南省重要稀有金屬產業發展省級協調機制的通知》、《加快推進煤礦企業兼并重組的指導意見》等,這些都為云南新型工業化發展提供了有效的政策保障。

2.發展環境方面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及正確領導下,全省各地各部門對推進新型工業化的認識不斷提高,全社會高度重視工業、突出抓好工業、大力支持工業、合理大辦工業的工作格局正在形成,工業經濟發展的氛圍日趨濃厚。全省上下對工業經濟發展規律和態勢的把握更加系統深入,工業經濟科學發展能力全面提升。各級政府管理創新、職能轉變步伐加快,行政效能和服務水平全面提升,工業經濟發展的政務環境、商務環境、服務環境明顯優化。

四、云南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建議

1.加強信息化建設,促進工業化與信息化的融合當今社會信息化已成為不可阻擋的潮流正在大步向前推進,信息技術產業已躍升為全國第一大支柱產業,信息化水平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實力和競爭力的重要標志。云南推進工業化必須與信息化有機結合,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這樣才能實現跨越式發展。云南省應抓住橋頭堡建設的契機,積極爭取國家的支持,把云南省建設成為面向東南亞、南亞的通信樞紐、區域信息匯集中心和貫通南亞大陸與印度洋海纜相連的陸路國際通信通道。其次,要進一步加大對通信基礎設施建設的支持力度,大力支持信息化相關支撐技術和產品的研發及產業化。再次,要切實加強信息技術與傳統產業的融合,促進信息技術在先進裝備制造、化工、有色等主導產業的普及應用。最后,要提高社會領域信息化水平,加強無線電管理和網絡信息安全,全面提升我省經濟和社會領域信息化水平。

2.加快有利于新型工業化的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工業科技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革命力量,高新技術是綜合實力競爭的焦點,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決定性力量。云南推進新型工業化就必須把科技置于優先發展的位置樹立科技興產業、科技興企業的思想,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快科技成果向工業轉化,加快工業自主創新步伐建設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大力培育創新基地、創新企業和創新人才,加大工業研發投入大力推動企業技術進步,廣泛應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傳統工業全面提高工業技術水平和市場競爭力。

3.加快工業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傳統工業化對資源和環境造成巨大壓力使發展付出了沉重代價,云南省在推進新型工業化時要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或“邊污染邊治理的路子,應樹立節能降耗、清潔生產、循環經濟、安全環保的理念,促進工業與環境協調發展。因此,相關部門應抓緊研究制定有利于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相關技術政策、技術導向目錄,以及國家鼓勵發展的節能、節水、環保裝備目錄。組織編制鋼鐵、有色、煤炭、電力、化工、建材、造紙等高消耗、高污染行業發展循環經濟先進適用技術綱要。實施資源環境可持續發展創新行動,突破制約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技術“瓶頸”,建立比較完善的循環經濟技術創新體系。從而加快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建立。

4.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工業勞動密集型產業是指生產需要大量勞動力的產業。傳統工業化往往用資本和技術替代勞動,而我省最具比較優勢的是勞動力資源。當前,我國東部沿海發達地區的勞動密集型產業正向中西部梯度轉移,省第九次黨代會提出“把城鎮上山和農民進城作為推進工業化和城鎮化的有效舉措”。工業化率和城鎮化率的提高往往伴隨著農村大量富余勞動力的轉移。云南每年有150萬左右農民勞動力需要轉移到城鎮就業,每年有10多萬應屆大中專畢業生需要就業,為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資源。推進新型工業化就要充分發揮我省人口多、勞動力成本低的優勢,彌補資金和技術力量的不足,在大力發展資本密集型、技術密集型工業的同時,大力發展改善和提升勞動密集型工業,促進人力資源得到充分發揮,這對加快工業經濟發展具有重大現實意義。

5.加大培養、引進和使用適應新型工業化的人才工作力度沒有一批高層次的科技、管理、創新型人才,我省工業經濟要實現擴大總量、優化結構就無從談起。各級工業經濟主管部門、企業家們要把培養、使用、吸引人才作為振興云南工業的一項重大戰略措施來抓。按照黨和政府對人才工作的界定和新型工業化發展的需要,將黨政、企業經營管理、專業技術、高技能及農村實用五類人才的培養、引進為工作重點。一是加快自主培養,采取學歷與非學歷教育相結合,在校學習與工作中學習相結合,政府部門與企業事業單位培訓相結合等多種方式,努力培養一批高層次人才。二是創新引進模式,努力為人才引進創造引得來、留得住、能發揮作用、能成長壯大得良好環境。三是用好用活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充分發揮現有人才的作用。四是完善制度建設。按市場要求,建立有利于人才流動的機制,降低人才流動的成本,使人才在流動中實現價值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