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OT旅游發展分析論文

時間:2022-03-10 10:19:00

導語:SWOT旅游發展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SWOT旅游發展分析論文

[摘要]本文以swot理論為框架,分析了影響中原城市群旅游發展的內外部因素,并提出了提升中原城市群旅游產業競爭力的對策。

[關鍵詞]SWOT中原城市群旅游對策

一、引言

中原城市群指以鄭州為中心,包括洛陽、開封、新鄉、焦作、許昌、濟源、平頂山、漯河在內共9個省轄(管)市。2005年中原城市群接待海內外游客7168.47萬人次,占全省70.94%,入境游客接待量占全省79.79%,達48.02萬人次,在河南旅游業中地位十分重要。轉軌時期,面臨旅游需求變動、信息技術沖擊等一系列挑戰,突顯出中原城市群旅游產業整體競爭力弱、產業層次低等問題。

本文借助SWOT理論框架,分析了影響中原城市群旅游發展的內外部因素,試圖提出提升中原城市群旅游產業競爭力的對策。

二、中原城市群旅游產業SWOT分析

1.優勢

(1)旅游資源賦存條件優越、種類齊全。以主導旅游資源(4A級景區、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全國農業示范點和工業示范點、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和世界級景觀)為主要評價因子,描繪旅游資源賦存狀況:各類旅游資源絕對量在全省占絕對優勢,4A級景區和中國優秀旅游城市比例達65%和61.9%,全國農業和工業示范點占全省的比例達到75%和90%,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比例達42.9%;旅游資源屬性和功能組合良好,中原城市群自然和人文旅游資源占全省比例分別為66.7%和63.0%,觀光、度假和娛樂三種功能的景區比例分別為全省的62.1%、84.6%、57.1%。

(2)區位條件良好。中原城市群位于我國“承東啟西、貫通南北”的樞紐地位,是我國重要的陸上交通樞紐;東部緊鄰我國經濟發達地區,是主要的具有支付能力的潛在客源地區;周邊和本身又都是人口密集地區,具有較大的客源市場規模。

(3)旅游配套設施比較完善。旅游交通逐漸完善,形成了以陸路為主、航空為輔的便捷交通網絡:由城市間高速公路、城市與主要景區旅游專道、景區之間快速通道構成的陸上交通網絡,可保證城市群內9個城市之間的交通時間在2小時之內,鄭石高速、環伏牛山和環南太行山旅游通道的修建加強了城市與景區的聯系;借助鄭州4E級機場和洛陽機場,通過40多條國內航線、12條國際航線,實現與國內主要城市、東南亞諸國和歐美等地的遠距離聯系。另外,旅游酒店共有324家,占全省67.9%,國際國內社共有649家,占全省64.4%。

2.劣勢

(1)高等級景區數量較少、類型單一。高等級的旅游景區,僅有1處世界遺產項目、4處世界地質公園、和1個世界杰出旅游服務品牌共6個世界級旅游品牌,5A級景區3處。類型主要以歷史文化為主,如,“鄭汴洛三點一線”作為龍頭觀光旅游線路,其景點組合以龍門石窟、白馬寺、少林寺、關林等單一性的宗教、祠廟類古文化為主。雖然自然景區有一定發展,如黃河沿線、南太行山南部和伏牛山北坡,但景區知名度、品牌建設還有較大差距。

(2)旅游布局高度集中。旅游供給的資源指向性和城市指向性——高度集中在有限的幾個資源富集地區或中心城市,景區游覽業主要趨向旅游資源地,其中84.2%人文類景區集中在歷史文化發達的鄭汴洛三地,84.6%的自然類景區分布在南太行山和伏牛山地區;旅游酒店和旅行社則高度趨向城市布局,突出接近客源市場的特點。

(3)旅游產品層次偏低、構成不完整。旅游產品以低層次的觀光產品為主,截止2007年12月,觀光類景區比例高達85.7%,而休閑度假類合計僅占11.4%和2.9%。旅游產品的食住行游購娛六環節,購物和娛樂環節短缺的狀況比較突出,購物費用占總旅游消費的比例約10%,而全國旅游購物花費比例為19%~25%。

(4)客源市場比較集中、旅游外向度低。客源市場以國內游客為主、入境游客的接待比例較低。其中省內游客以省轄市以上的大中城市為主,省外市場則以魯冀晉鄂蘇陜周邊6省區為主,兩者合計占接待量的99.5%;入境游客占旅游接待人次的0.5%,在全國排名20位、處于落后位置。

(5)深層次體制性障礙尚未清除。旅游資源開發仍是政府主導型模式,市場化程度不高,部分旅游市場主體有明顯事業性痕跡;景區景點部門所有傾向明顯,導致政出多門、分頭管理,景區開發缺乏統一規劃、分散經營,區域之間、部門之間缺少有效合作,制約了區域旅游資源的整體開發和資源的配置效率。

3.機會

(1)旅游需求轉變。客源需求層次多元化,以觀光游為主,休閑度假和商務、會議等專項游發展迅速,呈現出由被動旁觀式的低層次觀光游向主動參與性的提高層次休閑度假游甚至體驗式的專項旅游轉變的特點。據2004年旅游者抽樣調查報告,觀光游覽、休閑度假和商務活動三種旅游需求分別占62.54%、23.6%和7.94%;且同一層次的旅游需求,表現出顯著的市場細化特點,如,入境觀光游客的需求與其客源國關系密切:美國游客偏重民族文化內容,日本客人多喜愛漢唐文化歷史項目,臺灣客人對購物、投資商務旅游比較迫切,港澳客人呈現多元化選擇。

(2)信息化技術的契機。信息技術的發展,為旅游信息的全面、快捷、準確傳遞提供了有效途徑,也為旅游這一信息密集行業的發展帶來新機遇。旅游景區、飯店等旅游供應商借助信息技術,可方便獲取各種信息提高經營效率、越過旅游中介減少交易成本,從而提高自身價值;旅游網站利用信息技術專業優勢,向游客和相關旅游企業提供即時、個性、準確的旅游產品信息,成功介入旅游價值鏈、成為新的利潤高點。據國家旅游局有關資料,國內首批4A級景區經營利潤率平均達24.4%,旅游飯店為8.1%。攜程網的訂房量和利潤總和在三、四年中就超過了國、中、青等傳統旅行社大戶。

(3)中原崛起帶來的巨大商機。中原城市群經濟的快速增長、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加速,為旅游業發展提供強大的經濟支撐:經濟實力的提高,激發了旺盛的區內旅游需求;產業結構調整,為旅游關聯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工業旅游、農業觀光、會展旅游、科普旅游發展迅速;民間資本大舉進軍旅游產業,豐富了旅游發展的資金來源。

4.威脅

(1)區域旅游競爭。中原城市群與周邊地區在旅游資源類型、客源市場、區位等方面有較大共性、比較優勢不突出,競爭優勢的大小決定其地區旅游競爭力的大小。

一些旅游資源富集地區,因為旅游開發較早、旅游產品成熟、設施完善、形象較好,在“馬太效應”或“路徑依賴”作用下,這些旅游目的地擁有比其他旅游目的地更多的發展機會和條件,從而鎖定了旅游發展空間,結果導致旅游發展落后的地區,很難超越占領先機的地區。所以,加快旅游產業發展步伐、搶占新的旅游發展機會,成為區域旅游競爭突出特點。

(2)高素質旅游人力資源缺乏。據調查,旅游行政部門的管理人員中旅游專業的比率平均為7.6%;旅游企業人才的提升多數是從基層直接選拔,本科、研究生等高層次旅游人才不愿從事基層工作,結果選拔的旅游企業管理人員專業層次較低、服從意識有余、開拓創新精神不足,難以適應旅游的發展。尤其是專業素質和技能要求較高的旅游人才,包括資源開發規劃、信息管理維護等技術人員和市場營銷、形象設計、產品策劃等高素質旅游經營管理人員,十分匱乏。

(3)旅游產業發展可持續性的拷問

由于受環境、經濟和社會承載力的限制,依靠低成本、資源高損耗取得數量膨脹型的旅游發展勢必不能長久維持,探索有效的內涵式發展模式和道路將決定旅游產業的地位和未來。黃金周期間,中原城市群各龍頭旅游景區人滿為患,甚至出現“勸返游客”的情況,這并不值得炫耀,更需要深思和改變。三、中原城市群旅游發展對策

1.旅游產品精品化和多元化,以適應旅游需求變動的多樣化

樹立品牌意識,抓好旅游精品項目建設,重點做好鄭汴洛三市古文化旅游項目開發和“三山一河”自然觀光產品的開發。通過挖掘旅游資源內涵、統一規劃、完善旅游配套設施、提升服務質量等,強力打造具有國際知名度和影響力的世界級精品旅游景區和旅游熱線。

挖掘旅游產品的多元化功能,改善旅游產品層次結構,關鍵在于:文化與自然觀光產品開發并重,改變觀光旅游產品局限于古文化觀光的現狀;景區觀光功能與娛樂休閑度假功能的融合,如少林寺“禪宗·大典”山水音樂劇對文化觀光產品的創新、伏牛山北部生態度假區的建設等取得較好效果;加強以商務游為重點的各專項旅游產品開發,會展旅游、尋根旅游等多種專項旅游產品開發。

2.旅游空間優化布局,促進城市群旅游均衡發展

旅游空間優化布局的前提是滿足游客的多層次需求,包括被動旁觀式的低層次觀光游——主動參與性的提高層次休閑度假游——體驗式的專項旅游。關鍵是不同層次旅游活動的空間組織問題,即:點線式的觀光游、板塊式的休閑度假游、點狀的商務會議等專項旅游。

對于觀光游來說,主要是旅游線路合理組織問題,由“三點一線”直線式旅游空間向“多點多線”網絡式旅游空間轉變,是城市群旅游均衡發展的必然,關鍵是確定不同等級的旅游中心城市和旅游通道,以鄭州為一級中心、洛陽為副中心,焦作和平頂山為二級中心,構建4條主要旅游環線。

對于休閑度假游來說,主要是休閑度假空間功能分工的完善:

(1)伏牛山北部旅游區作為中原城市群的旅游度假勝地,突出滑雪度假、溫泉療養、健身娛樂、生態休閑的主要特色。

(2)城市近郊形成環城休閑娛樂帶,突出表現在鄭州和洛陽兩市:鄭州黃河南岸生態度假旅游區;洛陽包括小浪底旅游度假區和洛南環城旅游度假帶。

商務會議游等專項游則主要涉及中心城市相應旅游配套設施服務的區位確定。

3.信息化技術的全面應用

(1)正確認識信息技術在旅游發展中的作用,尤其是旅游政府和行業高層管理人員的觀念和認識往往決定旅游信息技術的應用程度。

(2)組建完整的旅游信息空間。一方面,建立自身的旅游網絡,包括旅游企業網站、行業門戶網站(河南旅游網是中原地區唯一的旅游網站)、中原城市群DMS系統;一方面,借助實力強大的CRS、GDS等全球分銷系統和攜程、e龍等國內知名旅游網站,實現資源共享,如中州國際集團依靠擁有的國際飯店品牌(皇冠、假日、索菲特和假日快捷)借助CRS、GDS系統分享國際客源市場。

4.提升旅游人力資源素質

(1)做好旅游人才培養工作,包括旅游教育和行業培訓,其中旅游教育應形成由“中專-大專-本科-研究生”構成的層次結構,滿足旅游行業對旅游人才“服務技能人員-管理人員-研究人員”遞進式的需求;同時,開展多種層次、多種結構、多種形式的培訓,努力提高旅游人員的職業道德、業務知識技能和觀念;旅游教育、培訓部門與旅游行業建立人才供需信息互動機制,形成產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

(2)旅游管理部門和行業轉變人才觀念、建立正確的用人機制,通過公平公正的人員招聘制度、績效考核系統和選拔任免制度,引進、利用好旅游管理部門和旅游行業所需的各類人員。

5.理順旅游景區管理體制,加快市場化步伐

(1)深化旅游景區管理體制改革,通過組建區域旅游合作協會或聯盟,建立多部門協調、各地區聯合的管理體制。重點在于區域旅游發展總體規劃的制定、區域旅游市場開放(打破地方、部門保護)、緊急事件協調等事關全局問題的管理。

(2)積極推進旅游景區(點)所有權、管理權和經營權分離,推動景區(點)企業化經營、市場化運作。

(3)建立多渠道投融資新機制,鼓勵民營經濟和社會資本參與旅游景區開發。

參考文獻:

[1]電子商務與旅游飯店分銷的互動./tourmarketing/20061393656.htm.2006-1-319:36:56.

[2]李清霞:中原城市群旅游空間的建構[J].中州大學學報,2007,3:32-35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