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原創:論經濟危機下制造業的跨國并購策略

時間:2022-07-01 10:25:00

導語:獨家原創:論經濟危機下制造業的跨國并購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獨家原創:論經濟危機下制造業的跨國并購策略

摘要:隨著國家經濟的快速發展,加之全球化的影響,國與國之間的界限也日趨模糊,投資壁壘和地區疆界的消除,使得許多企業利用跨國并購來進行全球市場的擴張。中國企業在全球化的浪潮下,也正如火如荼地開展“跨國并購”戰略。

我國制造業企業進入國際市場的方式正在由傳統的本地投資向跨國并購等方式轉變。在跨國并購中必須要針對企業自身能力的審視并拿出一套切實可行的并購方案,不可盲從地進行對外擴張。本文以跨國并購的戰略選擇與目標企業選擇之角度出發,并以聯想集團并購IBM的PC電腦部門為案例分析,來探討中國制造業企業在跨國并購的行為,以及所帶來的效益與直接影響。

關鍵詞:跨國并購經濟危機戰略思考聯想集團

目錄

前言………………………………………………………………………3

第一章中國制造業跨國并購的戰略思考……………………………………3

(一)通過SWOT分析制定并購標準…………………………………………3

(二)基于并購標準篩選并購對象…………………………………………4

(三)對“走出去”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政策支持……………………………4

(四)構建保證并購成功的支持體系………………………………………4

第二章中國制造業跨國并購目標選擇………………………………………4

(二)經濟危機下,目標企業選擇的特殊性…………………………………5

(一)經濟危機為中國制造業跨國并購提供了契機…………………………5

第三章案例分析:聯想集團并購IBMPC電腦部門…………………………5

(一)并購歷程…………………………………………………………5

(二)并購之原因………………………………………………………6

(三)并購結果之分析………………………………………………6

第四章結語………………………………………………………………6

前言

3月5日,在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說,要努力保持對外貿易穩定增長。面對外部需求急劇萎縮、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嚴峻形勢,要加大對進出口工作的支持力度,清理和調整外貿政策,改善貿易條件。充分運用國際通行的財稅政策支持出口;適度擴大外貿發展基金規模,重點支持中小企業開拓國際市場和培育出口品牌。

中國在經濟發展仍繼續實施“走出去”戰略。支持各類有條件的企業對外投資和開展跨國并購,充分發揮大型企業在“走出去”中的主力軍作用。積極推進境外經貿合作區建設。發展境外資源合作開發、工程承包和勞務合作。加強企業對外投資合作的金融支持,拓寬對外投資渠道。擴大境外投資備案登記制范圍。

制造業屬于第二產業,第二產業是我國企業跨國并購所涉及的最大的行業,其比重超過90%。制造業內容十分豐富,從制造到家用電器制造,從專用設備制造業到汽車制造業,從通信設備制造業到電子計算機制造等,發生在制造業的跨國并購事件最多,占到所有并購事件的50%左右。如何能實現中國制造業的走出過門,走向世界,筆者政策的支持固然相當重要,但是企業能從自身的發展出發,制定出利于自身發展的并購思路,并針對目標企業進行有效、合理的分析,這條并購并實現走向世界的宏愿才不會是一個空的口號,而是具有實效的、利于中國經濟發展的有效措施。

第一章經濟危機之下中國制造業跨國并購的戰略思考

(一)中國制造業跨國并購之戰略思考

目前也出現了一些中國的制造企業盲目并購的現狀。企業是否需要進行跨國并購,能否進行跨國并購,并購能在多大程度上拓展企業的國際生存空間,并購所需的資源(如資金和人才)從何而來,在文化、消費形態迥異的兩個國家之間,中國企業是否能消化被并購的“異體”,如何依靠跨國并購推動企業的國際化進程,這都需要進行深刻的思考和論證,即需要一個切合企業實際的并購戰略的指引。而事實上,很多中國企業缺乏這樣一種戰略思考,更不用說一個深思熟慮的經過充分論證的跨國并購戰略方案了。在這些企業中,跨國并購只是一時的頭腦發熱,看到國內企業跨國并購的熱潮,看到同行業的其他企業通過跨國并購開拓了國際市場、拓展了國際生存空間,于是不經全面科學的論證,便定下跨國并購的決策。具體說來,跨國并購戰略步驟如下:

1.通過SWOT分析制定并購標準

中國的制造業企業的戰略管理者在這一階段必須始終記住企業的戰略目標和當前的產品市場戰略,還應考慮多種戰略選擇。是否需要跨國并購應當來自于SWOT分析的結果。通過客觀的自我評價全面了解本企業的所有優缺點,同時準確評價市場機會、市場發展趨勢和競爭者的威脅,來考證公司跨國并購的必要性。通過跨國并購能夠解決企業的哪些問題、擴散和釋放企業的哪些能力、把握哪些市場機會、規避哪些來自競爭者的威脅,在此基礎上確定跨國并購的標準和期望達到的目標。

2.基于并購標準篩選并購對象

確立了并購標準之后,企業可以廣泛的掃描候選公司,通過把實際候選公司考慮進并購標準之中,來篩選并購對象。這一點與當前絕大多數中國企業的做法相反,它們先選擇目標公司,然后來判定它的合適性。顯然,后者是有缺陷的。在符合企業并購標準的候選公司范圍內,企業可以通過多種途徑來接洽中意的并購對象,表達并購的意愿,向目標公司描繪企業的戰略藍圖和愿景目標,以此打動并購對象。

3.對“走出去”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政策支持

鑒于繁瑣的審批程序及多頭管理的外匯審批流程形成了我國企業跨國并購的內部制度障礙,首先要成立專門的跨國并購管理機構,及時協調國家發改委、商務部、人民銀行、財政部等相關部門的工作,為中國企業提供跨國并購的政策支持和咨詢服務;二要適當放松對企業的金融控制和外匯管制,給予國內企業必要的海外融資權,鼓勵企業開拓國際化融資渠道,并提供必要的政府擔保;三要給予稅收優惠政策,在避免雙重征稅的前提下,可采用多層次差異性稅收政策,鼓勵國內企業積極開展海外經營活動,鼓勵其用投資利潤進行再投資;最后,要為中國企業跨國并購提供保險支持,如借鑒日本等發達國家的經驗,建立海外投資保險制度,擴大國家雙邊投資保護協定的覆蓋面,促進對外投資企業加強與風險投資公司、保險公司的聯系,建立風險共擔機制,幫助國內企業防范和化解跨國并購風險。

4.構建保證并購成功的支持體系

并購的成功必然是企業多種能力的“合力”推動的結果。對并購對象是否有吸引力,能否順利推進并購的進程直至達成并購,都需要企業有科學完善的流程、雄厚的資本和融資能力、國際化的管理團隊和人才儲備、高超的戰略管理能力、產品市場技術的整合力及文化的包容性等的支持,這事實上就構成了保證并購成功的支持體系。支持體系的建立對于并購的推進和并購后的整合成功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第二章中國制造業跨國并購目標選擇

(一)經濟危機為中國制造業跨國并購提供了契機

中國在一些勞動密集型產業具有比較優勢,如家電產業、紡織服裝業,在國際上同類產品中具有很強的競爭實力,但往往由于進口國各種手段的阻礙而影響了實力的發揮。通過對外直接投資,特別是并購國外企業,可以獲得當地企業身份,避開各種貿易壁壘,轉移中國的競爭優勢和過剩的生產能力,開拓國外市場。

國工商聯并購公會會長王巍說,中國制造業要想改變身處產業鏈低端、技術研發落后的命運,眼前是最好的時機。由于歐美市場的金融系統發生癱瘓,股市正處于恐慌性拋售階段;實體企業由于資金鏈斷裂而紛紛陷入危機,股價巨幅下跌。在歐洲,包括汽車業、機械等行業在內的實體經濟核心產業已受到金融危機嚴重波及。對于有“走出去”打算的中國制造業來說,當前的國際市場為它們提供了一個百年難得的機遇。中國的巨額外匯也有了更好的分流選擇,參股歐美領先企業成為中國的戰略性優先選擇。這種參股行為是一種中長期的戰略性投資,重在形成股權的深度合作關系,而不是短期炒作式的買入賣出;同時它也不是財務投資意義上的“抄底”,而是產業投資意義上的對接。

我國制造業要走出國門,進行跨國并購投資,要重視對跨國并購的合理區位選擇,應該至少考慮取得如下三方面的有利因素:獲得進入壁壘市場后面產品市場的能。雖然現在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加快,但是許多國家出于保護國內產業或其他原因繼續存在嚴重的貿易壁壘,加大了我國產品進入的難度和成本,采用并購方式有利于繞過這種壁壘,進入特定的區位市場,企業應該準確判斷存在壁壘的國家是否有著特定產品的市場和較大市場容量。

(二)經濟危機下,目標企業選擇的特殊性

2008年的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多位專家就曾經呼吁,我國要在金融危機中尋找機遇,應進一步提升基礎裝備工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做強實體經濟的根基。

由于現階段我國制造業處于全球產業鏈的末端環節,利潤率低下,難有足夠資金投入研發,以至于某些行業和企業陷入了低成本競爭與產品質量競爭力不高的惡性循環。而金融危機情況下施行的跨國并購為我國的制造業的技術走出去提供了一個絕好的機會。通過并購,可以迅速獲得目標企業的生產設備、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和技術專利等技術要素,直接縮短了產品生命周期中的研發時間,加快了研發的速度。同時,跨國并購可以快速建立國外的生產銷售網絡,大大縮短投入產出周期,有利于中國制造業抓住有利時機,變技術優勢為市場優勢。因此,對于技術后進者而言,跨國并購能夠迅速實現趕超。

第三章案例分析:聯想集團并購IBM之PC電腦部門

2005年5月1日,聯系正式宣布完成收購IBM全球PC業務,合并之后的聯想將以130億美元的年銷售額成為全球的第三大PC制造商。在全球咨詢科技產業中叱咤風云的IBM以17.5億美元的價格將個人電腦部門,賣給了中國IT業的龍頭企業聯想集團。這一受到全球關注的跨國并購案,在動蕩的全球PC市場引起了相當大的震撼。

(一)并購歷程

IBM的PC部門,在2001年至2003年時候,連續三年遭受巨幅虧損,合計共虧損10億美元,另其高層于2004年便開始去尋找愿意收購的買家,以減少IBM總公司的財務負擔。而這個時候正逢聯想要打入國際市場,并專注于其PC業務市場的拓展以及技術研發,IBM的這個時候的想法更好符合聯想的意圖。最終,聯想直接收購了整個IBM的PC部門,IBM個人電腦的全部資產、員工以及相關技術,都歸聯想所有,而且被授予在五年內獨家使用IBM的標志,以及其“ThinkPad”品牌的永久使用權。

(二)并購之原因

從企業的角度來看,對于并購案完成之前的聯想集團而言,其雖然是中國電腦業界的龍頭,但是在海外銷售能力方面仍是不夠強勁的,聯想集團也過于以來中國的本土銷售市場,這令聯想集團的發展空間受到了限制。因此,拓展海外市場就是發展的最佳選擇。通過收購IBM的PC部門,直接獲取其銷售通道與市場咱有綠,同時依據IBM的海外的強勢品牌與技術優勢,對聯想來說,對其拓展海外的銷售市場,改善其在國際市場上的銷售新渠道,同時打造新的國際新形象,有著相當大的益處。

從國家角度來看,我國自從改革開放以來,幾乎沒有企業是經由技術上的創新而發展起來的,因而難以在關鍵、核心技術上擁有自主知識產權,這也正是我國在整體國家發展上的最大弱點。因此,借由推動我國的企業走向國際市場,去海外進行對外投資與并購,以獲取先進的研發技術和生產能力,對我國提升國家的創新競爭力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三)并購之結果分析

從國家戰略角度和企業自身的發展兩方面來談談該并購案的成功之初。

第一,近年來,中國企業所進行的跨國并購行為,一些是由國家機關根據其自主性與只能,所推動的一種戰略行為。聯想集團所執行的這一并購案,符合國家機關在融資政策上加以大力支持的“能利用國際先進技術、管理經驗以及專業人才的境外研發中心”專案。這是聯想集團高瞻遠矚能從國家的各項政策中讀懂其中對企業的優惠政策,并利用其自身的優勢而進行并購、擴張。

第二,通過并購,聯想的個人電腦研發技術突飛猛進。其一舉獲得了包括IBM主動保護系統、指紋識別器、防濺水鍵盤、一鍵式恢復(RRPC)、系統移植(SMA)等1500余項技術專利,迅速提高了聯想電腦的技術含量。2005年7月,聯想推出的第1款商用臺式機——揚天系列就融合了一鍵恢復、硬盤防震等原來IBM引以為豪的技術。

第四章結語

經濟的全球化,使得每個國家在全球化經濟浪潮的襲擊下,誰都不能獨善其身,關起門來進行自我賞析。而我國企業也正在積極借助跨國并購“走出去”。實際上,經過20多年持續快速的經濟發展與市場化體制轉型,我國目前已具備了促使企業跨國并購的一些條件,中國企業借助跨國并購推進國際化戰略,是大勢所趨。

“中國企業應該大膽‘走出去’,參股歐美優秀的實體企業,把我國的要素資源配置到更能獲得長久的、戰略性利益的國家和產業中,以與歐美最優秀的企業進行深度的產業層面的結合,提升中國企業的產業水平?!?/p>

中國制造業在過去二十多年間,憑著先發性機制優勢、成本對比優勢和勞動力資源優勢等迅猛發展,成為世界制造業第三大國。正處于工業化中期的中國,制造業方興未艾,以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為代表的、各具特色的制造業集中地初具雛形。一批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占有重要地位,并初步形成門類齊全的產業體系,具有較強的技術支撐和工業配套能力。一大批具有較強技術實力、制造能力和競爭能力的大型企業正在茁壯成長。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的發展及其與制造業的融合,為中國在一個較高的起點上發展制造業創造了條件。這些長足的發展也為中國的制造業走出過門,進行海外擴張提供了極為有利的因素。

但就目前我國制造企業跨國并購的實踐來看,中國企業的跨國并購還帶有很強的探索型特征,企業自身存在戰略規劃不足、缺乏足夠的并購經驗等問題。因此,我國制造業在實施跨國并購必須從宏觀和微觀兩個層面著手,政府應從戰略高度為企業跨國并購提供強有力的法律、金融服務,中國制造業應集中提升核心競爭力,學習借鑒國內外企業成功經驗,積極探索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跨國并購之路。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