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市場中介組織發展論文

時間:2022-02-12 09:54:00

導語:農產品市場中介組織發展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產品市場中介組織發展論文

一、發展農產品市場中介組織的重要性

市場中介組織的產生是由傳統的政府高度集中的資源控制權向現代市場經濟體制下的社會和市場分散轉變的產物。從重塑國家和社會間權力關系的角度來看,政府應逐步轉變職能,把本來屬于社會和市場的職能逐步放權于社會和市場,不斷發揮市場自主調節能力,讓社會中介組織逐步承擔起橋梁的作用。農產品市場中介組織正是在政府職能轉變的基礎上,在農村經濟領域對政府職能轉變后的替代與補充,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內在要求與具體體現。

1.發展農產品市場中介組織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需要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使得整個社會經濟資源的配置方式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這一重要的制度變遷在逐步完善的過程中,要求相關的制度變遷與之相適應,發展市場中介組織便是其中之一。

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求健全的現代市場體系。農村經濟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應不斷消除傳統體制與人為因素的影響,打破城鄉分割的二元市場體系,真正實現城鄉市場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良好秩序。在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下,資源配置是通過行政手段來完成的,而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資源配置主要是通過市場機制來完成的,這是因為,市場經濟的有序競爭能提高資源的配置效率,完善的市場機制能提供充分的供求信息,健全的市場體系能促進市場主體的有效經濟活動,在傳統計劃經濟逐步退出的農村,迫切需要建立適應市場經濟體制要求的市場中介組織,并且通過這些市場中介組織功能的發揮,使市場配置資源的效率得到更加充分的釋放,從而使市場經濟體制更加趨于完善。

2.發展農產品市場中介組織是政府職能轉變的需要

根據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對資源配置的要求,政府職能在市場經濟體制下必須進行相應的轉變,在經濟領域,市場中介組織的參與能夠促進這種轉變并彌補政府職能轉變后形成的職能缺失。

市場經濟體制要求政府與市場明確的職能邊界劃分,只有明確的職能劃分,政府才能切實保障和履行應承擔的職能,市場也能夠發揮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此外,由于政府具有天然的權力擴張的本性和資源優勢,并且政府在與社會組織和個人的博弈中常常處于強勢地位,從而引發權力異化,不利于經濟社會的有序發展。而成熟的市場中介組織則能夠推進政府決策的民主化和法制化,規范政府行為,代替政府發揮很多本不必由政府負擔的職能。一方面可以精簡政府機構,提高辦事效率,更好地發揮其調控宏觀經濟,為市場主體穩定發展提供服務的功能;另一方面,也使市場主體向政府部門尋租的可能性大大降低,減少市場主體在經濟活動中的不公平競爭因素和成本。從這一點上來說,政府部門對于發展市場中介組織也同樣存在著需求。因此,政府職能轉變也內在地要求社會中介組織作為政府權力弱化后的承接者。

3.發展農產品市場中介組織是農業產業化經營、農業結構調整和農業規模經濟發展的需要

農產品市場中介組織采取企業化的運行模式,是市場經濟中自主的市場主體,具有利潤最大化目標,其自身具有發展的內在動力,更具有專業化的市場優勢,可以向農戶定期公布更準確的市場信息,引進更先進的生產技術與管理經驗,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在農產品市場中介組織的帶動下,通過向農戶提供及時準確的市場供求與價格信息,能夠引導農戶調整生產結構,促進農業生產的專業化分工,增強適應市場的能力,逐步推動具有優勢的規模經濟的發展,引導農業向專業化、一體化、區域化發展,最終實現農業生產的發展和農民增收。

4.發展農產品市場中介組織是弱化農民市場風險的需要

農業生產特別是傳統的農業生產,具有自然的弱質性(或自然風險)和市場弱質性(或市場風險)雙重不利因素。農業生產的自然風險與氣候、季節等因素存在直接相關性,人們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自然風險,而不能從根本上消除自然風險。而市場風險則不同。從根本上說,農業生產的自然風險可以通過一定的途徑在市場上得以弱化,例如,由于市場供求機制的作用,農業生產的自然風險所造成的損失可以得到部分地彌補;由于政府再分配職能的體現,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彌補農業生產的自然風險。但是,如果農業生產中的市場風險不能消除,則農業生產就會面臨雙重風險,從而在很大程度上阻礙農業生產的發展和農民收入的提高。因此,從統籌城鄉經濟發展的戰略出發,通過農產品市場中介組織的發展,使農產品供求更加有機地結合起來,最大程度地消除或弱化農產品市場風險。

5.發展農產品市場中介組織是減少交易費用的需要

根據科斯的產權經濟理論,當外部市場的交易費用較高時,建立一種經濟組織是其經濟上的必然性。市場中介組織正是交易費用的產物。“市場中介組織的形成能夠減少交易費用”,[2]使市場更好地發揮資源配置的作用。就農戶經營而言,中介組織降低市場交易成本的功能和途徑主要體現在:第一,通過農產品市場中介組織可以實現農產品交易的規模經濟。在中介組織的作用下,農戶由分散購銷變為集中購銷,單個農戶的有限剩余形成規模剩余,提高了交易的集中性,有助于農戶爭取有利的交易條件,同時,大批量交易可使流通費用降低,享受規模經濟的優勢,避免農戶在市場中所處的劣勢地位,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分散和規避市場風險。第二,通過農產品市場中介組織可以簡化交易關系。交易成本的大小與交易主體和交易次數的多少是成正比的。這說明,市場中介組織開展的交易是有效率的,而且交易者越多,中介組織帶來的交易費用節約也越明顯。第三,通過農產品市場中介組織可以節約信息費用,提高信息質量。中介組織信息來源廣,范圍寬,尋找市場信息更專業、更可靠、更全面,它能夠用市場的超前性預測去消解農業生產的滯后性,并可根據價格信號來協調買賣雙方的交易活動,從而合理組織農產品購銷流向,減少交易中的不確定性,避免交易損失。同時,還可減少單個農戶直接交易時的信息搜尋次數,節約信息搜尋費用。第四,通過市場中介組織還可以抑制各交易主體的機會主義行為,保護農民利益。市場中介組織擁有信息優勢,可降低信息的不對稱程度;市場中介組織具有較高的商品知識和質檢手段,可以強化質量檢驗;市場中介組織交易糾紛處理能力強,有能力解決合同履行中的糾紛,提高交易中的機會主義成本。二、農產品市場中介組織存在的問題

農村市場中介組織作為市場經濟的必然產物,在我國農村得到迅速發展并日益顯示其重要作用。目前,我國農產品市場體系已初步建立,農產品市場交易方式已由集市貿易擴大到專業批發、跨區域貿易、“訂單”和期貨交易,逐步形成了以城鄉農貿市場為基礎、以批發市場為中心、以直銷配送和超市經營為補充的農產品市場體系。但從總體上說,我國農村市場中介組織的發展還處于初級階段,在發展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問題。

1.傳統觀念制約農村市場中介組織的發展

我國農村“重農輕商”的思想文化觀念源遠流長,商品經濟意識較差。此外,農民大多長期處在封閉的環境之中,商品經濟、商品流通、商品交換的概念和意識還沒有形成主流社會認識,從而導致農業生產的自給性意識一直較強,農業生產一直停留在傳統的生產方式上,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也相對滯后,這些因素又反過來影響農村市場中介組織的形成與發展。

2.農產品市場信息不暢通制約農村市場中介組織的發展

由于農業生產的特殊性,對于市場信息的需求更迫切,依賴性更強。因此,市場經濟條件下,農業生產需要以下幾類市場信息:市場環境信息、市場需求信息、產品供給信息、市場價格信息、營銷渠道信息、促銷手段信息等。但是,目前農產品流通過程的信息化建設還不完善,不能滿足農業生產對市場信息的需求。從總體上看,一是對于全國大市場來說,信息量遠遠不夠,許多地區的農業生產還不能得到信息的指導;二是信息渠道不暢通,有的到不了鄉村基層,使眾多的龍頭企業、種植戶和運銷大戶對農業信息不甚了解;三是信息質量不高,信息包含的要素不全、不準確;四是信息滯后,即時信息十分短缺,不利于農產品市場體系的發展。

3.農產品市場組織結構不合理制約農村市場中介組織的發展

農業經濟生產中市場組織結構不合理,制約了農產品的流通與農產品市場中介組織的發展。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產地批發市場少,具有商品集散功能和配套服務設施的物流中心更少,使得農產品在流通中損失較大。產地批發市場建設滯后,不僅城市市場規模大于農村,而且綜合性市場多于專業性市場,缺少大型的輻射力強的產地農產品批發市場。二是原有的農產品經營企業由于沒有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以及服務單調,缺乏競爭能力,很難適應現代市場競爭的要求,而其他一些從事農產品流通的個體經營者缺乏組織,規模較小,力量分散,更加無法具備較強的市場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三是市場中介組織數量不足,同時,大多屬于初級狀態,功能也比較單一,農民在很大程度上還是自己出售產品,交易成本過高,這也不利于農業生產的分工和專業化生產經營。

4.地方保護主義形成的市場分割制約農村市場中介組織的發展

由于我國傳統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地區、部門條塊分割十分突出,以致在市場經濟體制建立后,傳統體制的影響仍然存在并影響著統一市場的形成。地區、條塊分割造成地方市場運行邊界硬化,增加了農產品的運銷成本,影響了農產品的流通。各批發市場之間也缺乏必要的信息網絡聯系,市場信息出現分割和離散狀態,無法形成高效和統一的價格形成機制,現有批發市場所生成的價格信號對配置市場資源的功能十分微弱。這種地區分割、部門分割形成的市場分割主要表現在缺乏必要的市場準入機制和規劃布局以及市場中介組織、社會信用體系、市場法律法規等建設還不完善。

5.制度創新滯后制約農村市場中介組織的發展

我國的農產品流通體制改革已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但無論從制度或市場因素看,都還存在諸多問題。農產品流通企業改制的重要目標是轉換企業經營機制,建立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的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但在如何實現轉制方面問題頗多,購銷體制運行不暢。因此,當前農業經濟中的主要問題不是在農業的生產上,而是在農產品銷售環節上,表現為農產品順價銷售困難,不能體現市場供求形成價格的機制。這些困難,表面上看是由于農產品企業經營不善造成的,但其根源是多年形成的農產品價格和價值嚴重背離,從根本上來說是體制上的深層次問題,是“政府管理創新和制度創新滯后引起的”[3]。由于農業經營特別是農產品市場中介組織制度創新滯后,致使農業生產的進一步發展受制于農業經營制度和市場中介組織制度創新的影響而制約了農產品在生產和流通環節的有機結合。

三、發展農產品市場中介組織的措施

從我國目前農業經濟發展的現狀看,我國處于農業經濟的發展期,面臨的主要任務是農產品市場交易收益問題,即如何促進農產品更為廣泛地參與市場活動并不斷拓展農產品參與市場的渠道,提高農產品市場交易的收益,逐步提高農民收入。發展農產品市場中介組織,有利于使農產品的生產與需求有機地結合起來,加快農業生產的市場化進程,真正體現出農業生產的市場化。因此,發展農產品市場中介組織,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在農業和農村經濟中需要進一步完善的重要內容。具體地說,發展農產品市場中介組織,應重點采取以下幾個方面的措施。

1.發展農產品市場中介組織要走市場化的道路

農產品市場中介組織作為直接為市場各類經濟主體服務的組織,其健康發展離不開市場,中介組織的市場化有利于在市場競爭機制的作用下,更好地發揮其中介作用,有效地滿足市場需求,實現自身的資源優化配置和社會的資源有效配置。因此,中介組織發展要遵循市場規律,鼓勵多種形式的市場中介組織發展,努力建設多元化的市場中介組織。

2.發展農產品市場中介組織要走專業化的道路

應根據農產品產地的資源與產品優勢,建立產地農產品專業批發市場,形成廣大的帶動作用。此外,鑒于農產品市場中介組織本身所具有的專業性,應加大專業人才的引進與培養,以適應農產品市場專業化服務的特征。為此,需要建立適應農產品市場中介組織要求的教育培訓機制。政府應加大對職業技術特別是專業職業技術教育的投入,給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培養適應市場需求的專業化專門人才,促進市場中介組織的發展。

3.發展農產品市場中介組織要走信息化的道路

現代社會是信息化社會,信息在社會經濟生活中發揮著重要的引導作用。中介組織作為以信息為依托的高智力部門,快速、靈活、有效的信息搜集和信息加工是決定其能否生存和發展的必要條件。市場中介組織可以利用信息技術進行組織創新、管理創新,可以利用網絡技術和網絡環境,提供更多具體的、實用性強的信息,提高網絡的利用率。可以利用用戶多、覆蓋面廣、傳輸速度快及其直接性和及時性等特點,在中介組織之間形成技術資源共享,在組織與服務對象之間建立信息平臺,從而為用戶提供寬領域、高層次、快速而有效的信息服務。

4.發展農產品市場中介組織要轉變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傳統觀念

發展農產品市場中介組織,是農產品向非農業轉化的途徑,也是農產品由自給性產品轉向商品的重要途徑,而我國農產品市場中介組織發展滯后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農業和農村經濟的開放性和市場化程度低,從而傳統的觀念也沒有相應的轉變,這又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農產品市場中介組織的發展。從政策的層面上來說,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也應轉變觀念,克服存在的重生產輕流通、重數量輕質量、重產值輕效益等的狹隘觀念,切實樹立起商品意識、競爭意識,堅持產銷并重,突出市場的調節作用,堅持按價值規律辦事,追求增產與增收統一,做好宏觀調控中市場預測和信息服務,建立逐步開拓市場的有效機制。

5.發展農產品市場中介組織,應積極探索新的農產品交易形式,“大力發展農村現代流通方式”[4]

摘要:根據健全現代市場體系的要求,培育和完善農產品市場中介組織,提高農戶的組織化程度,推動農產品市場主體發育,促使農戶順利進入農產品市場,不僅有助于解決農產品供求信息不對稱、農產品交易成本過高、農產品供給者在自然和市場兩個方面所處的劣勢地位、小農戶和大市場之間的矛盾等問題,而且通過農產品市場中介組織能夠將農產品生產者、加工者、經營者、需求者有機地聯系起來。因此,發展農產品市場中介組織,對于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變政府職能、提高社會服務體系質量、促進農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以及全面推進社會進步都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市場體系;農產品;市場中介組織;農村;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