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綜述
時間:2022-04-10 09:14:00
導語:遼寧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綜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關鍵詞: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結構優化改革創新
內容提要:遼寧在推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過程中,必須以調整優化經濟結構為主攻方向,在發展中促轉變,在轉變中實現又好又快發展。同時,必須深化改革,以創新精神為轉變發展方式提供充足的動力。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是既是時代的命題,艱巨的任務,也是現代化進程中的必然考驗。
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是實現科學發展的客觀要求,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遼寧省經濟工作重中之重的任務,它不僅關系遼寧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的進程,也關乎現代化建設的成敗。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指出,今后五年要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
一、推動經濟發展方式根本性轉變是時代的命題
1.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科學發展的時代要求。2010年以來,關于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問題,一直被廣泛熱議:先是年初,國際著名觀察家、《世界是平的》作者——托馬斯·弗里德曼刊登署名文章,他認為新世紀頭十年世界最重要的事件,不是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經濟大衰退,而是中國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而帶來的綠色;接著是全國“兩會”前,《人民日報》頭版發表了以“決定現代化命運的重大抉擇”為題的署名文章,認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繼60年前新中國成立的社會制度轉型、30年前實行改革開放經濟體制轉軌后,決定中國現代化命運的第三次重大抉擇;之后,關于經濟轉型命題的探討,頻頻見諸于各種高層研討和新聞媒體中,而且從理論到實踐,被經濟界及各方所重視,其原因和背景就在于,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符合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符合當今時代的發展潮流。
2.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現代化進程中必須破解的問題。世界不少國家在邁入現代化門檻后,最初發展勢頭相當不錯,但后來紛紛停滯、甚至逆轉,比如“拉美陷阱”、“日韓停滯”等,原因是沒有及時調整發展方式。從我國看,近年來由“電荒”到“油荒”,再到“氣荒”,2010年初長三角、珠三角等地又鬧起了“人荒”,對此有的專家懷疑中國已經出現“劉易斯拐點”,即勞動力從無限供給變為短缺。
3.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我國早在20世紀80年代,就提出要從粗放經營為主逐步轉上集約經營為主的軌道。1995年十四屆五中全會又提出要加快實現“兩個根本性轉變”,其中之一即為“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直到黨的十七大,才明確提出了要“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但是,在一味追求增長速度的體制機制下,在價格形成機制不能真正反映資源稀缺程度和環境代價的背景下,在以發展速度和規模論成敗的干部考核評價體系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久推難轉”、“轉而不快”,充分反映了轉變的艱巨性。
二、遼寧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基本思路
遼寧省委、省政府對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高度重視,已經做出了部署,明確了以增量帶動結構優化、以創新促進產業升級和在發展中調結構、在調整中求發展,走出一條具有遼寧特色的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之路。這一思路完全符合實際,實踐中要緊扣“調結構”這條主線,突出以下幾點。
1.堅持抓投資與促消費、擴內需與穩外需“兩個并舉”,推進需求結構調整。2009年,遼寧省GDP增長13.1%,“三駕馬車”中投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77.1%,消費39.7%,凈流出為-16.8%。由此可見,遼寧省與東南發達地區不同,短期內投資的拉動作用仍不可忽視。要抓住國家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貨幣政策的機遇,突出抓好一批事關長遠發展的重大項目,重點建設一批產業集聚區。同時,擴大消費需求特別是居民消費需求,提高消費對經濟的貢獻率。有研究表明,消費率每提高1個百分點,經濟增速將提高1.5—2.7個百分點。
2.以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壯大現代服務業為重點,推進產業結構調整。這是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提升遼寧產業結構的重中之重。在改造傳統產業上,一方面要做好延長產業鏈的文章,推動裝備制造、冶金、石化等行業向“U”型曲線兩端的研發、設計與營銷、品牌等環節延伸,盡快改變賣原料、加工低檔初級產品和給別人配套的狀況,最大限度地提高產品附加值,跟上世界“再工業化”步伐。另一方面,加大用高新技術改造和精深加工的力度,狠抓一批行業龍頭企業,培育一批帶動性強、產值超百億的企業,建設一批產值超千億的產業集群。同時,還要加大兼并重組和淘汰落后產能的工作力度。
在發展新興產業方面,如果傳統產業重在改造升級的話,那么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則是搶占未來競爭制高點的關鍵;如果改造傳統產業要更多調整存量的話,那么發展新興產業則重在擴大增量。要結合編制“十二五”規劃,對已經明確重點發展的九大新興產業進行深化、細化和具體化。當務之急,一是要科學進行謀劃,特別對戰略性新興產業,要搞清內涵,明確重點。二是抓緊落實項目,看準的要加快推進。三是要研究制定有關扶持政策。發展新興產業,需要政府、市場、企業和科研單位共同配合,早期政府的引導不可或缺,要研究在科技、融資、人才等方面給予支持。
在發展現代服務業方面,當前要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這是國際普遍的經驗:發達國家從“工業經濟”向“服務業經濟”轉型,都集中體現在生產性服務業對制造業的滲透和融合。要發展一批對先進制造業支撐能力強、與城市化進程結合緊密的現代服務業,在現代金融、現代物流、商務服務、信息服務、技術研發和節能環保服務等重點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
3.以增強科技創新能力、開發人力資源和節能減排為重要抓手,推進要素投入結構調整。科技創新是結構調整的核心,是決定經濟轉型成敗的首要因素。要進一步建立健全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加快發展創業風險投資,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要充分發揮遼寧省科研院所多、科技人才儲備充足的優勢,集中科技資源加快實施科技重大專項,加強基礎研究和應用開發。要深化科技體制改革,著力解決科技與經濟脫節的問題,推動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建設。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關鍵在人才。要牢固樹立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理念,重點培育創新型科技人才、經濟社會發展重點領域專門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還要繼續做好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的工作。當前,遼寧省要重點圍繞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開展引進工作,做到結構調整到哪里,引進工作就延伸到那里。同時,不僅要引進高端研發人才,還要引進管理人才、金融人才和科技型企業的創業人才。
推進節能減排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當務之急。無論從歷史教訓、現實需要,還是長遠發展的趨勢看,都必須擺脫和拋棄黑色發展之路,尋求綠色發展之路。要在繼續加強節能減排重點工程建設、下力量改善生態環境的同時,認真抓好遼寧低碳經濟試點省的各項工作,堅持提高現有能源利用效率和開發新能源兩手抓,重點應從工業節能、建筑節能和電動汽車這幾個技術相對成熟、見效較快的方面入手,最大限度地促進綠色經濟、生態經濟與低碳經濟的融合。
4.以發展社會事業為重點,繼續改善民生。這既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內容,也是最終目的。結合遼寧實際,一是增加城鄉居民收入。2010年,我們已經對全省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進行了調整,月人均增加121.7元,同時還要落實好對農民的各項補貼政策,以及其他的增收措施,目的就是要使城鄉居民收入有一個穩定較快的增長。二是促進就業再就業。據初步預測,2010年全省新生勞動力將有50萬人左右,其中應屆高校畢業生24.5萬人,加上去年登記失業人員41萬人,仍有90多萬人需要就業安置。
三、深化改革: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根本動力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一項宏大而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必須堅持以構建有利于經濟結構調整的體制機制為重點,推進關鍵領域改革。這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根本出路,換句說講,體制不改則轉變無望。
首先,要進一步轉變發展理念,牢牢把握“又好又快、好字當頭”的方針,絕不以犧牲環境和浪費資源為代價求發展,絕不以擴大社會矛盾、增加歷史欠賬為代價求發展,切實把思想統一到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上來。
其次,要研究建立健全科學的政績考核體系,促使一些地方的領導干部消除只顧眼前、不顧長遠,以及片面追求速度的短期意識,進而真正把發展速度與發展質量、發展效益結合起來,實現高水平、有質量、可持續的科學發展。
再次,要積極推進重點領域改革,包括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財稅改革、資源產品的價格改革等等,為轉變發展方式提供制度保障,進而從源頭上解決經濟增長粗放的問題。
- 上一篇:工業不動產價格的影響原因綜述
- 下一篇:通脹率的貨幣政策調控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