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科技園區發展對策探索

時間:2022-02-23 03:45:00

導語:黑龍江省科技園區發展對策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黑龍江省科技園區發展對策探索

摘要:科技園區作為發展高新技術及其產業化、促進地區科技進步、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一種有效方式,在當前的經濟發展中越來越顯示出重要的作用。文章對黑龍江省科技園區發展的內外環境進行了分析,基于分析結果采用SWOT分析方法,分析了黑龍江省科技園區的發展戰略,最后基于戰略分析結果提出了黑龍江省科技園區發展戰略的相關對策與建議。

關鍵詞:科技園區;發展戰略;創新

一、黑龍江省科技園區簡介

黑龍江省科技園區建設以哈爾濱、大慶兩個國家級高新區建立為標志,經過近二十多年的發展,已逐步形成了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大學科技園、火炬計劃特色產業基地、科技企業孵化器、對俄科技合作中心及基地、民營科技企業示范區和星火產業帶等8種不同形式的科技園區。這些科技園區對提高黑龍江省技術創新能力,推動黑龍江省經濟發展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成為優化黑龍江省產業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力量。

二、黑龍江省科技園區發展環境分析

1.黑龍江省科技園區外部環境分析。

(1)機會分析。

①新形勢下的國家發展戰略帶來的機遇。十七大明確提出“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是我國國家戰略發展的核心,創新成為各產業發展的新契機,科技園區以其自身的人才、資金等各方面的優勢成為產業創新最重要的主體之一,各級政府紛紛制定了一系列優惠政策鼓勵和支持其發展,這為黑龍江省科技園區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機遇。

②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帶來的機遇。當前中央正在實施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戰略,《東北地區振興規劃》中對各產業發展要求的多項具體內容與黑龍江省八大科技園區的發展內容相對應,這為黑龍江省科技園區戰略發展發揮比較優勢、整個相關資源、快速促生產業集群,形成后發優勢帶來了難得機遇。

③產業振興規劃出臺帶來的機遇。中央在2009年出臺了十大產業振興規劃,從黑龍江省產業特色來看,其中裝備制造產業、汽車產業、石化產業、有色金屬產業四項產業振興計劃直接影響到科技園區未來發展,其將直接在財政投入、稅收優惠、外貿支持等多個方面得到政府支持,振興規劃將成為幫助各級園區度過難關持續發展的重要機遇。

④產業結構調整帶來的機遇。為實現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目的,我國各相關工業產業正在進入新一輪結構調整時期,國家將鼓勵產業鏈向高端發展,并鼓勵長期制約我國產業發展的諸如裝備制造、新能源、軟件開發、集成電路及新型元器件等基礎性和戰略性產業科技園區已的發展。這些都為黑龍江省科技園區實現跨越式發展提供了歷史性的大好機遇。

(2)威脅分析。

①金融危機導致科技園區需求增長乏力競爭激烈。受經濟危機影響,黑龍江省科技園區內各產業出口將受到一定影響。一是園區外企業加大開發市場力度,搶占園區內企業市場份額;二是產業鏈上游企業加大了對市場擠壓,對園區內企業造成了威脅;三是園區內企業間競爭力度加大,市場份額爭奪激烈;四是產業鏈下游企業給園區企業帶來的壓力也非常大。

②結構問題減弱科技園區應對市場變化的能力。黑龍江省的各產業的內在結構問題仍是制約產業發展、約束產業應對市場變化的瓶頸,這種結構問題不可避免地輻射給相應的科技園區,并最終制約各科技園區的發展。如產業環節較為低端,產業發展波動較大,產能過剩難以改觀,核心技術受制于人,這已成為黑龍江省科技園區發展目前面臨的嚴峻問題。

③來自相對優勢園區的新挑戰。黑龍江省部分科技園區內的產業生態環境沒有形成,科技園區管理水平低。而目前國內北京、上海、杭州、深圳科技園區發展迅猛,體制靈活,具有較強的先發優勢和產業吸引力。其不僅在市場份額上,更在科技園區的發展資源爭奪上對黑龍江省科技園區的發展產生了極大威脅,成為黑龍江科技園區發展面臨的嚴峻問題。

2.黑龍江省科技園區內部環境分析。

(1)優勢分析。

①區位優勢。黑龍江省位于東北亞經濟圈的腹地,毗鄰俄日韓朝蒙五國,地理位置得天獨厚、交通便捷。黑龍江省東部地區對俄口岸眾多,與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哈薩克斯坦等獨聯體國家的科技合作空間廣闊。日本與韓國高新技術產業逐漸北移的態勢日趨明朗。黑龍江省科技園區發展具有極其明顯的區位優勢,這是其他地區科技園區難以比擬的。

②產業優勢。建國以來,黑龍江省已形成了裝備制造、重型機械、能源、材料、發電裝備、石化、汽車、量具刃具、醫藥等傳統產業優勢;改革開放三十年來,黑龍江省又形成了以先進制造、新能源、新材料、電子信息和服務外包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產業集群,傳統產業集群與新興產業集群相互滲透、互為支撐、互為促進的良好發展態勢業已形成。

③人才優勢。黑龍江省擁有“兩院”院士35名,普通高校68所,在校本專科學生63.49萬人。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26.78%,高于全國平均值3.78個百分點;在校研究生4.6萬人,居全國第9位;每萬人口中高等教育在校生達220.7人,居全國第10位,全省從事科技活動人員有11.5萬人。這為黑龍江省科技園區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智力支持。

④資源優勢。黑龍江省是自然資源大省,耕地面積、林地面積均居全國首位,是全國最大的商品糧生產基地,大、小興安嶺生態資源極為豐富,草原面積廣闊,草質優良、營養價值高,為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現代農業及生態旅游提供了廣闊發展空間;黑龍江省礦產資源豐富,為石化、新材料、煤炭精深加工等產業科技園區的發展提供了豐富的物質保障。

(2)劣勢分析。

①科技園區發展空間不足,特別是其中發展較為迅速的高新區,其嚴重影響相關科技園區的發展。哈爾濱、大慶國家級高新區分別于1991年和1992年經國務院批準建設,兩區規劃面積共45平方公里。經過近20年的開發建設,所批土地早已開發使用殆盡,由于高新區快速發展,土地嚴重不足的問題成為制約高新區發展的瓶頸。

②產學研聯合不夠緊密,自主創新能力不強。與國內外知名的科技園區相比,黑龍江省科技園區集中開發活動沒有形成有效的產學研互動機制,創新體系有待進一步完善。科技園區內企業與大學、科研機構、中介機構之間缺乏穩定、充分、全面的交流與合作,影響了自主創新能力快速提升。產學研分離,導致園區研發效率低下,資源浪費嚴重。

③輻射帶動作用不強,產業集聚效應不明顯。與國內一些科技園區如武漢、長春、中關村、大連等科技園區相比,由于黑龍江省科技園區小而全、多而散,致使科技園區產業輻射帶動作用不強,產業集聚效應不明顯,各高新科技產業集中開發區間相互促進、互為補充的有效機制尚未形成,科技園區內的規模效應難以彰顯。

④發展環境不優化,管理體制與機制不健全。黑龍江省科技園區的社會、經濟與文化環境尚需進一步營造。尚未形成鼓勵創業、容忍失敗的良好創新創業氛圍;智力要素參與收入分配欠缺科學;產權激勵機制尚未建立;風險投資、扶持基金、知識產權擔保等投融資體系不完備;在資金投入、管理體制、運行機制和產業布局等方面仍需進一步完善。

三、發展戰略分析

1.SWOT分析法。SWOT分析法是20世紀60年代美國哈佛大學商學院教授安德魯斯(K.R.Andrew)提出的,它通過對外部環境分析發現機會和威脅,通過對內部資源分析辨識自身優點與弱點,并以此為根據考查內外環境對發展戰略的影響程度,從強弱項角度出發,有側重點地進行合理化選擇,以實現內外環境要素的最佳匹配,進而制定出一系列具有針對性的策略。2.黑龍江省科技園區發展戰略分析。根據前文對黑龍江省科技園區環境的分析,總結出科技園區發展的關鍵外部和內部因素,分別表述為優勢(S)、劣勢(w)、機會(O)、威脅(T),并將內部優勢和外部機會結合,列出SO戰略;將外部機會彌補內部劣勢,列出WO戰略;減少利用內部優勢回避或減輕外部威脅,列出ST戰略;減少內部弱點同時回避外部威脅的WT防御性戰略。

優勢(S):①區位優勢;②產業優勢;③科技優勢;④人才優勢;⑤資源優勢。

劣勢(W):①發展空間不足;②產學研聯合不夠緊密,自主創新能力不強;③輻射帶動作用不強;④發展環境不優化,管理體制與機制不健全。

機會(O):①新形勢下的國家發展戰略帶來的機遇;②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帶來的機遇;③產業振興規劃出臺帶來的機遇;④產業結構調整帶來的機遇。

威脅(T):①金融危機導致科技園區需求增長乏力競爭激烈;②結構問題減弱科技園區應對市場變化的能力;③來自相對優勢園區的新挑戰。

進行分析后列出黑龍江省科技園區發展的被選戰略:

SO戰略:①加強國家振興產業高素質人才培養;②提高國家振興行業內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③積極進行園區產結構調整,更合理利用周邊資源。

WO戰略:①根據振興規劃合理調整園區空間;②集中力量優先發展帶動作用強的園區內產業;③通過產業結構調整整合創新資源;④制度建設與產業發展同步進行。

ST戰略:①積極開拓周邊貿易渠道,開發新市場;②尋找并開發園區內企業的新產品利潤空間;③基于優勢調整園區內的產業結構問題,營造健康園區產業生態系統。

WT戰略:①集中資源優先發展對空間要求較低但帶動作用較強的園區內產業;②圍繞產業發展關鍵資源要素優化園區發展環境;③基于產學研結合調整園區內產業發展結構。

四、戰略對策與建議

1.創新體制機制,激活市場需求和產業帶動。面向特色產業優化整合科技資源,形成合力應對危機保增長。圍繞主導、優勢、新興產業,將現有科研機構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中試基地進行有效整合,建立軍民結合技術創新聯盟,建立省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聯席會議制度。積極探索科技園區管理體制改革,提高規劃、建設、土地、財政、工商等管理服務水平,建立精簡、效能的體制和運行機制。

2.加大政府投入,扶持企業自主創新。各級政府加大對園區的支持力度,增加省、市兩級公共財政投入。將園區建設納入相關科技發展規劃,各級政府制定符合地方實際的相關配套政策,為園區企業搭建技術研發服務平臺和市場開拓支持平臺,為供需雙方溝通信息、提供服務,幫助企業開拓海內外市場,努力為園區建設與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加強對園區企業申報科技項目的扶持。

3.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為企業發展提供智力保障。加強園區的創業教育,利用行業組織積累的社會資源,開展針對企業家不同成長階段的各種培訓服務,促使園區內一批技術型創業者成長為既懂技術又懂管理的現代企業家。建立新型的科技人才聘用制度,完善創新創業人才的激勵機制,吸引國內外優秀人才投身園區建設。鼓勵校企合作,推廣校企聯合的定制化人才培養模式,定向培養企業所需人才。

4.培育企業創新意識、加強自主知識產權保護。建設以市場為導向、以企業為主體、以孵化器網絡為支撐、以產學研結合為紐帶的技術創新體系,有效地把區域科技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著力培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積極鼓勵企業申報專利和參與國際標準、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的制訂,把擁有自主知識產權作為認定高新技術企業的重要條件,全面推進企業的知識產權創造、利用和保護工作。

5.強化政府服務,激勵企業創業。制定和落實好推動園區發展的政策。切實貫徹落實國家和省關于實施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綱要的各項配套政策。各級政府結合實際情況,按照園區總體規劃,盡快建立健全實施方案、管理辦法及相應的規章制度。通過加強園區科學管理與制度建設,形成有利于園區體制創新和科技創新的機制與環境。加強項目落實與管理,提高土地利用率,嚴控污染企業入園。

參考文獻:

1.王麗.鄭州高新區國家創新型科技園區建設研究.鄭州大學,2009.

2.汪濱琳.依靠高新技術產業.振興黑龍江省老工業基地.北方經貿,2004,(12).

3.鄒德萍.解讀中國十大產業振興規劃.價格與市場,2009,(6).

4.陳武勇.科技園區的理論分析與福建省科技園區發展的探討.福建農林大學,2002.

5.張成.基于產業集群的科技園區創新研究.華中科技大學學位論文,2006.

6.鄭桂平.區域科技產業發展戰略研究.河海大學,2007.

7.錢文娟,湯少梁.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藥國際科技園發展戰略研究.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1).

8.王志勛.國家大學科技園創新型創業人才培養研究.哈爾濱商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1).

重點項目:黑龍江省科技計劃項目“黑龍江省科技園區發展戰略研究”(編號:GB08D102-2)。

作者簡介:張利君,哈爾濱工程大學黨政辦公室副主任,副研究員,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