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自治區產業結構調整經濟分析
時間:2022-10-29 11:02:48
導語:寧夏自治區產業結構調整經濟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產業結構調整是影響區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隨著我國步入經濟新常態這一新的時代背景,寧夏回族自治區作為“一帶一路”沿線重點區域,如何抓住時代機遇,推進高效化高水平的產業結構調整進程,是自治區政府的重要經濟任務之一。本文對寧夏自治區經濟發展水平以及產業結構調整情況進行介紹,并針對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相關解決思路及建議。
關鍵詞:經濟新常態;產業結構調整;寧夏自治區;GDP增速
一、概念闡述
1.經濟新常態。經濟新常態主要是指我國經濟由2013之前年均10%以上的GDP增速發展非常態逐漸過渡到2013年后年均GDP增速6%~7%常態化的過程,由于我國獨特的社會歷史背景,所以我們將這種經濟增長速度放緩的過程稱作經濟新常態。改革開放初期,我國經濟基礎薄弱,年均GDP增速計算中的分母較小,因而在GDP絕對值增長的情況下容易保持較高的增速。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GDP水平有了質的飛越,因而在絕對值增加的情況下也難以維持原來的增速。除此之外,人口紅利和全球化紅利的減退也是我國步入經濟新常態的重要原因。除了年均GDP增速所展現特點之外,在經濟新常態的大背景下,我國的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升級,由原先破壞性開發的粗放型經濟向集約型的發展模式轉變。同時,經濟增長也開始從要素驅動,投資性驅動發展向服務發展及創新驅動發展轉變,正如黨的所說,我國經濟已開始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的發展階段。2.產業結構調整。產業結構調整主要包括產業結構的合理化和高級化兩個方面。簡單來說,合理化就是產業之間相互協調并有良好的適應性。高級化則是指產業結構由較低級的形式向更高級的形式轉化。這是我國促進我國經濟的發展并且使人們的物質生活得到改善的主要課題之一。產業結構調整主要包括優化傳統農業結構,進行產業化變革以及注重高科技產業發展這三個方向。我國在產業結構的優化調整過程中要進一步加強調整的意識,順應產業結構調整的趨勢,加快經濟發展的的方式轉變,從而達到更具有發展活力和長期穩定性的產業結構水平。
二、現狀
從表中統計數據可以看出,2013年~2017年間,寧夏回族自治區全區生產總值以及第一、二、三產業總值的絕對值均處于不斷上漲的狀態。其中第三產業增速明顯,第一、二產業總值的增速在2013年后逐漸放緩。且在2017年底,第三產業生產總值超越第二產業,成為寧夏回族自治區的主體產業部門,也就是為全區GDP貢獻最大的產業部門,這標志著寧夏產業結構由“二三一”正式轉為“三二一”。無論從對GDP的貢獻率還是生產總值的角度來看,寧夏第一產業的發展都處于較為落后的地位,還有著很大的發展空間。總的來看,寧夏回族自治區全區GDP的增速變化與全國的經濟增速變化保持一致,都在2013年后逐漸放緩,并趨于常態化。
三、問題分析
1.農業的基礎設施薄弱,第一產業占比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寧夏自治區位于我國內陸干旱半干旱的過渡區,季風區的西緣,遠離海洋,因此干旱少雨,日照充足,風大沙多,同時生態環境惡劣,氣象災害也較多。且由于多年來黃河流域的水土流失造成了大面積土地資源的流失和破壞,寧夏可持續發展的任務非常艱巨。除了客觀的惡劣發展條件外,寧夏種植農業的發展對灌溉基礎設施的要求很高,且畜牧業的發展對地區抵抗水土流失以及沙塵暴等氣象災害的能力要求也很高。所以,寧夏地區要進行農業的可持續發展,現有的農業基礎施設建設以及農業科技水平是遠遠不夠的。農業基礎設施薄弱這一問題的長期存在也進一步制約了寧夏現代化農業的發展,阻礙了寧夏自治區產業結構的調整。2.輕重工業發展差距較大,重工業的發展過度依賴不可再生資源。寧夏地區在經歷了多年的工業發展后形成了以煤炭、電力、原材料為支撐的工業體系。雖然寧夏地區礦產資源豐富,煤炭和電力行業基礎雄厚,也形成了相當的工業體系。但總的來看,寧夏地區工業發展仍然呈現著粗放式資源拉動型工業增長模式。而區域內輕工業的發展相較于東部各省而言仍然處于落后地位。輕重工業發展差距較大,已經成為制約寧夏工業發展的重要因素。除此之外,由于重工業的發展對資源的依賴性強,像煤炭這類的不可再生資源,其可持續開發能力弱,過度開采對環境不可避免的帶來了污染和破壞。且重化工業主要以機械化為主,對地區就業的帶動力遠不如勞動力密集型的制造業。總的來說,工業發展過度依重化工業,而加工型輕工業發展的落后,導致了寧夏工業結構的畸形,不利于現代化工業體系的建設,以及寧夏地區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3.第三產業發展分布不平衡,缺乏優勢主導產業。自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以來,寧夏地區第三產業取得了快速發展,對地區經濟貢獻率起到一定的提升,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制約其水平的提升。寧夏服務業增長的絕對值在全國范圍內落后,對區域經濟的刺激和帶動作用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且自治區內第三產業發展分布很不平衡,銀川地區的發展最為快速,相反的,石嘴山地區發展慢,效益回報慢,地區間發展有較大的差異。除此之外,相較于北京中關村高科技產業集群,浙江義烏小商品市場的繁榮,溫州皮革制造業的蓬勃發展,以及近年來東莞電腦及配件生產業、廣東順德家電生產業的崛起,寧夏地區第三產業發展中缺乏具有獨特競爭優勢主導產業。
四、問題對策
1.深化寧夏自治區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把握“一帶一路”發展機遇。在經濟新常態的大背景下,寧夏自治區需要加強我國供給側改革相關政策的落實,將傳統煤炭、電力產業中的過剩產能轉移到生態化節水農業、高科技農業中去,在優化社會資源配置,推動自主創新能力提升的同時,將經濟發展的刺激手段由需求側向供給側轉移。此外,由于寧夏是“一帶一路”中陸上絲綢之路重要沿線地區和樞紐,所以更要把握好地域優勢,積極加強與其他地區和國家經濟文化交流,宣傳自治區內的旅游資源及生態產品,同時積極引進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先進農業種植、工業生產以及科技研發技術,推動自治區內技術水平提升,讓寧夏自治區成為陸上絲綢之路的明珠。2.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推動現代化農業體系的形成。要在干旱半干旱地區發展更為優質的現代化農業,相關基礎設施的完善是寧夏地區的首要農業發展任務。在自治區北部的引黃灌溉區,可以借鑒以色列滴灌節水農業的發展,引進更為優質的灌溉技術和經驗,但同時也要注意與引黃灌溉區內的實際情況相結合,例如在防范風沙和保持水土方面,應加入更多技術的提升,從而更具針對性地完善地區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推動現代化農業體系建設。此外,在寧夏平原的枸杞、大棗等特色種植業發展區域,也應不斷提升產品種植技術,利用好寧夏日照和溫差的優勢,發展更具競爭力的經濟化規模化農業。3.提高能源市場進入門檻,加快現代化工業體系建設。要去除并轉移傳統行業的過剩產能,首先要針對能源行業進行嚴格整治,加大監管力度。例如提高現有能源產業的排污標準,同時加強對其的抽查和監管,對不達標的能夠企業進行關停處理。此外,也需要限制更多的資本和人員流向已經產能過剩的領域,因而需要提高自治區能源市場的進入門檻,對資本和企業的要求做更為細致和高標準的要求。同時企業自身也因加快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在提高勞動生產率的同時加快企業轉型,從而適應更高的市場要求,有利于企業自身的可持續性發展和自治區內現代化工業體系的建設。4.推動第三產業的高水平建設,形成具有競爭優勢的主導產業體系。近年來,寧夏回族自治區內的第三產業發展已經取得了卓越的成效,成為了自治區內國民經濟發展的主體部門。因而,要進一步推進其高水平發展,應從主導產業建設入手。自治區政府應深挖第三產業發展優勢,在吸引外部資金、承接東部產業轉移的同時,挖掘寧夏自治區的獨特優勢。例如加大沙漠特色體驗游的宣傳、區域農業生態體驗區的建設、“一帶一路”自貿區建設等。在刺激內需,挖掘需求的同時,充分調動自治區內企業的活力,并利用更加優惠的政策吸引創新型人才,提升自治區的產業創新能力,從而推動區域特色優勢產業體系的形成。
參考文獻:
[1]韓冀寧.“一帶一路”背景下寧夏經濟發展路徑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6,(08).
[2]胡鞍鋼,周紹杰,任皓.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適應和引領中國經濟新常態[J].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02).
[3]常洪斌.對寧夏“供給側改革”的思考與建議[J].共產黨人,2016,(14).
[4]陳文靜.供給側改革中去產能面臨的困難與對策———以寧夏石嘴山市為例[J].時代金融,2016,(24).
作者:王嘉怡 單位:寧夏石嘴山巿第三中學
- 上一篇:核心素養初中地理教學策略
- 下一篇:產學研結合電子商務教學改革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