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式家具匠象境哲學與美學探討
時間:2022-12-06 10:29:07
導語:明式家具匠象境哲學與美學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明式家具的造物之道》是一部探討明式家具造物哲學與美學的理論專著,基于匠人精神和文人審美的結合,從實用美到形象美再到藝術美3層次進行了哲學反思。書中梳理了明式家具制作過程中哲學美學思考的演進路徑,建立了較為完善的明式家具設計哲學體系;通過匠人依理制器、文人參與設計、書畫與家具關系、造型要素哲學思維等邏輯推演,為明式家具哲學與美學研究提供了多維思考視角,有利于構建明式家具造物哲學思想體系;通過對明式家具造物藝術的哲學思考,揭示出明式家具具有的意匠、意象和意境等豐富的哲學美學思想,為深入考察明式家具造型設計背后的文化內涵開辟了一條嶄新的研究路徑。
關鍵詞:明式家具,造物之道,設計美學,意境,意象,意匠
明式家具代表了中國古代家具藝術的最高成就,歷來被國內外眾多專家、學者所關注,也是世界各大博物館和私人收藏家所熱衷收藏的珍品。由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明式家具的造物之道》(姚健著,ISBN2585,定價82元)一書,基于文人審美和匠人精神有機結合的歷史背景,分析了明式家具承載的人體感官的現實需要以及家具與書法、繪畫等藝術形式的整體關系,從實用和審美上升到哲理的反思,闡釋了明式家具造型藝術背后的中國傳統美學與哲學思想,建立了明式家具意匠、意象、意境等哲學美學理論。該書將明式家具造物之道總結為意匠、意象和意境3個哲學美學維度,在意匠篇中探討了明式家具生命精神、人體感知、文人審美和使用功能4個方面的意匠問題,在意象篇中論證了明式家具與書法、繪畫和空間的互動意象,在意境篇中闡釋了明式家具呈現出的空靈、氣韻和含蓄的審美之境。
1明式家具造物之初的“觀念與方法”−“意匠”
1)生命精神的宇宙觀。《明式家具的造物之道》從“天地之大德曰生”(《易傳》)的中國人生命精神出發,論述了“生”不僅是自然生命,更是造物過程中天地創造精神,進而化生出器物之新生命的宇宙觀。中國古人造物宇宙觀又由萬物一體的共生觀、合天之時的時間觀和物盡其用的倫理觀等構成。在萬物一體共生觀的影響下,古人認為自然、人、物三者互相映照、不可分割,造物者從人與自然的生命體驗中獲取所造器物之生命。道家和儒家宇宙觀深刻影響了明清時期家具匠人的造物過程,是大美明式家具創造的思想源泉。在莊子《達生》篇中就闡述了造物過程需要整體化理解自然、人與物三者的關系,強調靜心(即“心齋坐忘”)而后制佳品,提出先有道而后成器的造物思想;王陽明則提出心是萬物之本,是與外物渾然一體的共生理念。明式家具同樣受到盡材性合四時而制器的時間觀和審曲面勢而隨形制器的倫理觀影響。明清匠人充分尊重木材縮脹變形的材性特點,依據四季冷暖的更替,仔細考量材料的外在形態,創制出精神蘊含歷久彌新的明式家具。2)人體感知的人本觀。家具與人關系密切,是人們日常生活必備品,人們通過觸覺、視覺、嗅覺和聽覺等感知與之進行交流。《明式家具的造物之道》一書就手、背、臀、足等觸覺器官與明式家具的“交流”情況進行了闡述,揭示了明式家具既承載了人體觸覺感官審美體驗,也符合中國古代禮儀要求和養生理念。在視覺方面,明式家具采用“上窄下寬的側腳做法”進行視覺上的矯正,達到整體均衡的視覺美感;另外,利用“步步高趕棖”造法增加結構強度的同時,也帶來家具豐富的視覺變化;在嗅覺方面,明式家具所用檀木、花梨木等珍貴木材,散發著淡淡清香,帶給使用者嗅覺上的生理享受和精神上的審美愉悅;在聽覺方面,明式家具“銅活”構件在使用過程中碰撞出金屬的清脆悅耳之音,產生“鳥鳴山更幽”的審美體驗。3)文人情趣的審美觀。明式家具達到我國古代家具審美高峰,離不開當時文人的參與。明代文人通過著書對家具等實用藝術提出了自己的鑒賞標準,如文震亨所著《長物志》和屠隆所著《考槃余事》;另有一些文人直接參與了家具的設計活動,如高濂設計了二宜床和欹床,屠隆設計了疊桌和衣匣,李漁設計了涼杌、暖椅和香床。這些文人參與家具的品鑒和設計,促進了明式家具簡約風格和文人審美的形成。4)使用功能的生活觀。明式家具的審美是以生活中使用功能為出發點的,形成了開合、組合、折疊和拆裝等審美意匠?!睹魇郊揖叩脑煳镏馈芬浴翱赶涫焦瘛睘槔?,從開合設計理念論述了該柜外觀素潔而內里“別有洞天”的“欲揚先抑”的藝術特征。明式家具的組合、折疊和拆裝等匠作方式都有很好的實用性,如節約空間、靈活多變、便于存儲和搬運、節省材料等。無論是開合、組合還是折疊、拆裝等意匠,其哲學思考都體現著古人簡約實用的生活理念。
2明式家具造物活動的“思想與形象”−“意象”
1)形態物象的書法觀。此前,關于明式家具與書法的關系鮮有論述,且不夠全面、系統?!睹魇郊揖叩脑煳镏馈窂臅ǖ墓P畫、筆法和筋骨等方面,較為系統地論述了明式家具中蘊藏的書法意象,為研究家具和書法2種不同藝術形式間的關系提供了參考。書中將明式家具中的線型分為水平線、垂直線、弧線、折線4種,并與書法筆畫中的橫、豎、撇和捺、豎鉤和橫折鉤相對應;同時,列舉了4種線型對應的家具形態構件,如體現水平線的搭腦、棖子,體現垂直線的腿足,體現弧線的靠背板、聯幫棍、霸王棖,體現折線的馬蹄狀腿足。在論述家具形態中的筆法意象時,首先以冰盤沿的側面、椅圈端部正立面線型等為例,闡釋了明式家具蘊含有書法中“藏頭護尾”的美學意象;再以“挖煙袋鍋”“裹腿做”“羅鍋棖”“馬蹄足”等結構方式為例,證實明式家具的這些物象形式與書法筆法追求的“折釵股”有相似意象。書中將明式家具的框架結構看作書法中的“骨”,將豐富多變的線腳裝飾看作書法中的“筋”,從而對明式家具與書法的關系進行了物象上的哲學思考,頗有新意。2)裝飾物象的繪畫觀。書中認為明式家具裝飾物象呈現出的豐富多變的寫意繪畫觀念主要有2個方面:一是木材、石材和竹材裝飾性紋理的呈現,二是家具表面的各種雕刻、彩繪和鑲嵌裝飾圖案的表達。明式家具主要用材是紫檀、黃花梨、酸枝木、雞翅木等硬質木材,輔助用材有各種石材,同時竹材是竹家具的主要用材。硬木“色澤深淺不一,紋理走勢多變”,猶如山石斷層或水波紋,層疊連綿;石材“如云霧中的遠山,虛無縹緲,亦真亦幻”;斑竹表面肌理帶有筆墨效果,“如同點染的水墨一樣”。明式家具表面通過雕刻、髹漆、鑲嵌等手法形成的裝飾圖案,從人物、花鳥、建筑到生活場景等與當時的繪畫題材十分吻合,明式家具通過裝飾物象體現出了繪畫審美觀。3)結構物象的空間觀。明式家具結構總體以線性表現為主,構件圍合后產生了大量三維空間。明式家具的空間觀包含整套家具空間觀和家具單體空間觀2類:整套家具空間觀是指家具整體對室內空間的分割和室外空間的圍合作用,以屏風為典型;家具單體空間觀是指家具自身的結構物象劃分出的若干彼此關聯的空間形式。單體空間可以分為結構型空間、置物型空間和載人型空間3種。置物型空間和載人型空間的圍合立面多以欄桿或欞格構成,形成一種半通透的虛實相生空間感受。
3明式家具造物形象的“存在與運動”−“意境”
1)簡約的空靈禪意。明式家具的簡約之美在于質樸且裝飾適度,同時將硬木本身的顏色肌理與精巧結構有機結合,體現著儒家勤儉節約的思想內涵和道家的“樸素而天下莫能與之爭美”的樸素美學觀。書中認為,明式家具簡約美學的形成與統治者關系密切。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在生活上提倡簡樸實用之風,對包括家具在內的實用器物的材料、色彩、工藝等都有明確的規定,如關于床提到“只要滿足基本功能即可,不可施加繁雜的結構和華麗的雕刻”。從最高統治者的提倡和法律的明文規定可以看出,明代家具在設計和制作上都以質樸實用為目的,從而形成了明式家具簡約樸實的審美意境。書中從竹材、木材、藤、麻等天然材料和家具結構空間等方面,論述了明式家具展現出的空靈禪意,指出這些天然材料不加修飾,在使用時使人獲得了心靈上的自由和恬淡,通向了精神上的空靈禪境。2)生動的神合氣韻。明式家具是線條的藝術,書中以官帽椅為例,指出各構件融合了直線、弧線、S型曲線、斜線等多種線條形態,具有躍動的節奏和生命力。其中直線具有“氣”的陽剛壯美、曲線具有“韻”的陰柔秀美,明式家具直曲剛柔的線條交織,彰顯出十分豐富而生動的氣韻之境。在明式家具“面類”構件處,如椅子靠背板、桌案面板或櫥柜門板等,多采用“山水紋理的木板或大理石板”,完整的紋理顯現出“大氣磅礴、氣勢貫通的神韻”。3)拔俗的含蓄之境。中國傳統藝術審美的一大特點就是含蓄,代表了中國古代的典型審美觀念。該書從明式家具的結構、空間和裝飾3個方面論述了含蓄之美。在結構上,含蓄之美集中體現在榫卯結構中,例如圈椅的椅圈構件,看似完整實則由3根或5根的短料用楔釘榫連接而成;再如桌案類家具的腿足、牙板和面板間因采用了插肩榫或夾頭榫的連接方式而顯得“干凈利落”。這種天衣無縫的結構隱藏是含蓄之境的高超意境。在論述空間的含蓄哲學美學思想時,書中以儲藏類家具−悶戶櫥、藥箱、鏡臺−為例,指出這些家具在實現實用功能的同時,美學追求則是“含蓄之境”。明式家具的裝飾以雕刻圖案表現為主,且往往與結構有機融合,盡量避免為裝飾而雕刻,從而達到拔俗的含蓄之美。另外,明式家具的裝飾圖案通常有隱喻和象征作用,表達著吉祥、祈福、長壽、富貴等寓意,這種隱性的精神寄托表達了“言有盡而意無窮”的含蓄哲學?!睹魇郊揖叩脑煳镏馈穼γ魇郊揖咝螒B背后的設計思維進行了追本溯源的哲理性討論,是國內系統研究明式家具哲學與美學思想的少有力作,對中國古代造物哲學與美學的研究有很好的借鑒價值。
作者:李德君 孫巍巍 單位:東南大學 佳木斯大學
- 上一篇:小學班主任管理藝術提高措施
- 下一篇:交運局工作情況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