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老思想分析論文

時間:2022-02-03 10:11:00

導語:易老思想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易老思想分析論文

一、自然和諧的共同理路

中華傳統文化盛大于春秋戰國時代,諸子百家,競相表達自己的思想觀點。但在所有的思想觀點與表達過程中,及其以后在傳統文化長期發展的思維軌跡過程中,中華傳統文化萬川磅礴,枝椏蔓延,終歸于易道和諧文化的大趨勢。中華易道文化正是產生并成熟于這個時期,共同代表著自然與人事兩大歷史命題,成為中華傳統文化源遠流長的總根脈。

老子開創“道”的思想文化之本原,揭示宇宙之本體,萬物之根據,為人類建立了普遍遵從自然和諧之道的根本法則,企圖從人類智慧的高度制約人類自身普遍違反自然法則的不端行為,突顯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重要性。而《易》在傳說中,為伏羲“仰則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易·系辭下》)后由文王演六十四卦,孔子作傳,同樣是以遵從自然和諧為準入,為人類提供了破譯和理解自然神秘信息的工具。故易與老均以自然為出發,以遵從自然和諧為共同存在的思想源頭和內涵表現,體現了中華傳統文化的最大特色和根系所在。

從易與老“原始要終”的各自和諧文化構造中,不難判定二者存在著基本相同的思維理路。首先,易與老均是在生產、生活實踐過程中,感悟世間萬事萬物的無限豐富性和神秘奇妙性,共同表達了對自然事物的熱愛和對天地神秘力量的敬畏。如在老子所認識的自然對象中,有大水、江海、赤子、嬰孩、蟲鳥、猛獸、小魚、雞犬、草木、車馬、門戶、器物、風雨、甘露等眾多事物。而在易所認識的事物中則更多,其八卦就是直接利用天、地、雷、火、風、澤、水、山八種自然物來確立其思想框架,由此所涉及的自然物十分廣泛,在此不多贅舉。但有一點必須指出,易與老所共同感觀的萬事萬物是絕對和諧的自然狀態,這種絕對和諧的自然狀態就是易老思維的起點。易與老唯有從自然和諧的生動性和豐富多彩性出發,才能最終理解和把握自然萬事萬物所具有的內在真實。

其次,易與老在感觀自然豐富多彩性的基礎上,逐漸上升到理性思維的高度,發現天下萬事萬物的產生及其存在,皆有其共同的緣由,這個緣由不是別的,正是天地陰陽兩面相互作用的結果。如易是“觀變于陰陽而立卦,發揮于剛柔而生爻”(《周易·說卦》),直接以陰陽為確立八卦的依據,萬事萬物總歸于陰陽而得以高度的概括和確立。同樣,老子也是在感觀世界豐富多彩性的基礎上,理解和把握“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老子·四十二章》)的自然和諧規律,并由此真切地感悟到了,世界萬事萬物的無限繽紛與精彩恰是自然陰陽相互交感作用的結果。故現實世界的陰陽相對是萬事萬物的生育之母和生命總門,自然和諧總歸于陰陽之間的相互和諧,陰陽和諧承載著締造有形世界的全部使命。

再次,自然和諧從萬事萬物到陰陽相對并非終結,在陰陽之上尚有宇宙虛域的終極元體,即為易與道所共同揭示的“太極”與“道”的終極和諧理念。尤其是老子所建構的“道”的理論體系完整地表達了自然和諧的根底內涵。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老子·四十二章》),以其最精要的現實描述和理論概括,完成了顯現宇宙創生萬物的全息過程:道生“無”為宇宙一元體,“無”再生陰陽二體,陰陽二體再生天、地、人三物(三才),而天、地、人最終生長出世界的萬事萬物,這是宇宙生成的和諧過程。同樣,從反向思維來看,與道生萬物的同時,自然萬物又為道所效法,道來源于自然萬物。故老子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這又是一個自然生道的完整過程。即:人以地為生,地以天為合,天以道為源,道以自然為本,而自然則是以天、地、人等萬物為表現,是道所依托和效法的最基本的有形的現實根源。由此可見,一個是由道到萬物的生成過程,一個是由萬物到道的效法過程,二者互為融通,相生相法,實為一體,共同構成了老子和諧自然系統過程的全部內涵。

而易在表述終極和諧之道的層面上,雖遠不及老子所述內容之豐富和完整,但也表達了基本相同的觀點。所謂:“一陰一陽謂之道”,這里有“道”表述,但還僅限于陰陽二體的層面上。“是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周易·系辭上》)這“太極”,就與老子之“道”基本相同了,全句內容與老子道生萬物的意思也最為切近。故易從太極,到陰陽兩儀,到八卦,到六十四卦,再到萬事萬物,也形成了一個完整的自然和諧過程,與老子所述同理同路,沒有兩樣。如易學大師朱伯岜指出:“《易經》的作者是試圖在自然現象的變化和人事之間尋找一致性,尋找一種共同的東西,把自然界和人作為一個整體來思考。這對于以后中國哲學的特點如天人合一等有很大的影響。”

總之,老子偏于道本自然的和諧本體,而易則偏于自然陰陽的和諧結構。二者所述的自然和諧體系脈絡基本相類,對陰陽和諧價值取向的重點把握也基本一致,二者均以陰陽和諧為支點和橋梁,上接形而上的世界虛無之本體,下達形而下的萬事萬物普遍存在之現實,由此構成了易老自然和諧思想的系統性和共同理路。

二、社會和諧的同一指向

易老思想是人類洞察事物與概括宇宙的最高思維,具有強烈的人文特征,但易老思想卻始終保守著純凈的自然品質,在本質上并未拋棄自然本質而建立自我超越于自然之上的社會體系。易老歷來能夠把人的社會性當成自然性的一部分,構建以自然和諧為中心的社會和諧體系,這是易道文化與其他許多人類文化最重要的區別之一。

人類源于自然,卻畢竟以社會關系相組成。社會現實的情況如何,直接關系到易道核心思想的價值取向。無論是易還是老,所建構的理論體系目標,均在于為人類能夠取得最大現實利益服務。所謂最大的現實利益不是別的,正是人類能夠達到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社會和諧目標,社會和諧是自然和諧的必然結果。所以易老在體現自然本質的前提下,把思維指向社會和諧的目標上,“推天道而明人事”,人類在現實中以社會和諧體現自然和諧。

社會是人與人之間構成的生存體,在儒家學說中,社會關系的論述主要以人本利益出發,以“禮”、“仁”秩序和規范為構建社會和諧的基本元素。道家也講社會,但道家并非從人本利益出發,而是從自然大視域,包含人類利益在內的大角度出發,把社會和諧視為自然和諧的一部分。故老子的社會和諧思想以自然為中心,著重強調統治者在構建社會和諧中所起的主導作用,要求統治者應遵循自然之道,施行“無為”而治的統治方法。“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老子·二章》)“愛民治國,能無為乎?”(《老子·十章》)自然無為最重要,無為等于不干擾、不影響、不壓迫和不剝削,天下人可以自由自在地在和睦的社會環境中生產、生活、勞動,沒有爭斗,沒有掠奪,沒有自然資源的個人占有。

總之,面對社會問題,老子的思維依然從自然本位出發,著重強調統治者在社會和諧的構件中所起的關鍵作用,從而為人類社會和諧的建構提供了一條有效的途徑。當然,老子也并非忽視社會全體成員所應該遵循的和諧道理,強調作為社會單元的個體人也要時刻牢記自身和諧因素的重要性。如“守中”、“知足”、“無欲”等道理,人人都要去遵守,去施行,否則社會也就不可能和諧。故而人人要時刻牢記老子之言,從自我出發,以自然為目標,積極營造社會和諧的大好局面,最終回歸天地自然的大和諧目標。

與老子之道同義,《易》以探賾索隱宇宙神秘信息為途徑,旨在建構一個“保合太和”的包括人類社會與自然萬物在內的大和世界。

首先,易在表達人道的時候,一方面說明天地人“三才”整體和諧思想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又強調人道源于天道的不易法則。“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將以順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兼三才而兩之,故《易》六畫而成卦。”(《周易·說卦》)說明在宇宙自然之間有天地人“三才”,易以天地人“三才”為卦體,則是概括宇宙和諧整體的最好形式。而在天地人“三才”中,易則明確表達了天道陰陽是人道和諧的最高依據,人類社會的和諧秩序是源于天道陰陽的和諧本質,沒有天道陰陽的和諧就沒有人倫關系的和諧。“有天地,然后有萬物。有萬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婦。有夫婦,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有禮義有所錯。夫婦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受之以恒。”(《周易·序卦》)夫婦關系的恒久,實際上是指社會和諧關系的穩定與長久。而這種穩定與長久正是源于自然天地之恒久。所以,從自然天地之道,直至人倫夫婦的最小社會單元,形成秩序關系的整個過程,恰是人際和諧取法于自然和諧的基本過程。這在本質上,與老子所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和諧思想基本相同。

其次,表明易之所以能夠成就人類社會的和諧美德,在于易以自然和諧為根據,以締造生命為己任。故《系辭上》說:“易與天地準,故能彌綸天地之道。仰以觀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濕幽明之故。”易對人類社會的理解和探究,是出于易能夠完全理解天地原理和本質之故。“一句話,《易》理解源于自然,效法自然,是對天地的模寫,《易》理與天地的法則是一致的。”利用易,就能夠“知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這個“道”正是所謂“一陰一陽謂之道”的道,即是所謂陰陽和諧之道。

再次,易達天下和諧之治,在于易取乾坤陰陽和諧之法則。《系辭下》敘述了從包犧氏到神農氏,再到黃帝、堯、舜天下“各得其所”、“百官以治”、“萬民以濟”等一番社會和諧之治的景象,均緣于他們能夠通達易理,“舉而錯之天下之民,謂之事業”,“知微知彰,知柔知剛”,而“蓋取諸乾坤”之故。圣人能體認乾坤之德,則能實現社會和諧的根本目標。“乾陽物也,坤陰物也。陰陽合德,而剛柔有體。以體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易卦有非常豐富的“德”性內容,是建構和諧社會的最基本因素。“觀變于陰陽而立卦,發揮于剛柔而生爻,和順于道德而理于義。”(《說卦》)卦爻以陰陽剛柔的基本變化為準,同樣卦爻也要以天地自然的“陰陽合德”或“神明之德”為準,天地自然之本德方是締造社會仁義道德和順即和諧的內在根據。所以易的社會和諧之締造,始終沒有離開自然和諧的本質根源。

最后,易卦爻對人事的表述內容,幾乎每一卦爻都能夠遵循自然本旨而通其變。基本的思路是,先承起自然物象的發生情況,然后推及人事產生的可能性和必然性,表明一切人事發生的未來事實均在自然情理之中,目的在于為人事行為提供把握或改變事象可能發生的先機。如謙卦(艮下坤上),“君子有終”,原因是天道謙,而人道遵循天道“好謙”,所以君子有善終。如蠱卦(巽下艮上),“剛上而柔下”(《彖》),《象》說:“山下有風,蠱。君子以振民育德。”以山下和順之風為承起,喻人事育德之象。如咸卦(艮下兌上),也是吉利之卦,原因是“柔上而剛下”,“天地感而萬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彖》),即是說社會人事只要能夠根據自然之理,男性尊重女性,就能夠使社會和諧。再比如恒卦(巽下震上),“亨,無咎。利貞,利有攸往。”根據自然的物象是“剛上而柔下,雷風相與,巽而動,剛柔皆應,恒。”“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彖》)可見,恒久和諧的社會局面,完全取決于圣人能夠遵循自然恒久的規律。

總之,《易》思想以構建和諧社會為核心價值取向,但其所有人事行為均以自然天地為準則,社會和諧是自然和諧的本質延續,自然和諧是社會和諧的內在根據,完全與老子道家社會和諧思想同一指向,表現了中華民族社會和諧思想的本質特色。

三、易老和諧思想的現代啟示

易老和諧思想對人類及整個生命世界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其核心價值在于始終能夠把持自然本質的和諧內容,強調人類的所作所為必須不折不扣地遵循自然和諧理路,給予當代主宰地球生命的具有高級思維卻又不自量力的人類敲響警鐘:人類力量永遠也不可能超過自然力量,人類社會也永遠不能離開自然世界而存在,人類的自作聰明和胡作非為都將自食其果,給自己帶來災難。這是中華傳統文化在兩千多年以前就給人類提出的重要警示,具有超越時空的普世意義。

當代人類只注重社會和諧是遠遠不夠的,社會和諧如果離開了自然和諧,其后果將十分嚴重和可怖。社會和諧如果是建立在以人類利益為中心,以社會需要的無限享受為滿足,以破壞自然生態和自然和諧為代價,則必將產生災難性的后果。社會和諧的前提是自然和諧,這是易老文化的本質。唯把自然和諧放在第一位,才能真正建構有意義的社會和諧體系,這是易老和諧思想給人類的重要啟示。當代社會并非和諧,而是嚴重的不和諧,包括對自然生態的嚴重破壞,造成人與自然的不和諧。究其緣由,關鍵在于當代人類已經完全背離了易老和諧思想的自然之道,我行我素,追求物質滿足和感官享受,自掘墳墓。故易老和諧文化對當代人類社會具有普遍性的啟示作用,是人類能夠拯救自身不幸命運的首選良方。

人類不能繼續唯科學技術馬首是瞻,墮入科技主義的狹隘泥潭,科學技術并非圣潔的智慧工具,科技永遠都是把雙刃劍:一方面是科技的成就令世人欣喜若狂,極大發展;另一方面是科技的災難令生命欲哭無淚。但中華易老文化遵循自然之道,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富有永恒的生命力,永遠是人類文明最圣潔的文化源泉和綠色生命的思想保障,是指導人類走向永生的偉大的思想成果之一。

論文關鍵詞易老思想;自然和諧;社會和諧;生態危機

論文摘要易老和諧思想共以自然為本質,源于萬事萬物的豐富多彩性,以陰陽和諧為架構,歸于道與太極的最高和諧思維。在現實中,易老構造社會和諧思想,以自然和諧為前提,社會和諧在本質上體現自然和諧。當今世界,生存環境日益危機,社會問題越發嚴重,科學技術難于兩全,易老和諧思想的核心價值取向和自然理念,是挽救人類危機與災難的有益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