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知與自勝
時間:2022-02-19 04:42:00
導語:自知與自勝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老子》中這兩句簡短的格言,關(guān)系到人類生活中極其重要、古老而常新的問題。先說“自知”。自知的重要,并非老子的獨得之見。當人類的文明開始進入到成熟的階段時,中外的賢哲都關(guān)注到這一點。在古希臘,流傳著阿波羅的偉大的神諭:“認識你自己。”這既可以理解為對人類全體而言的,也可以理解為對每一個人而言的。在《新約-馬太福音》中,記載有耶酥如下的訓誡:“為什么看見你兄弟眼中有刺,卻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你自己眼中有梁木,怎么能對你兄弟說,容我去掉你眼中的刺呢?”我們也很熟悉《論語》中曾子的話:“吾日三省吾身。”
就以上所舉的例子來看,可以發(fā)現(xiàn)仍是老子所說最為深刻,他把“知人”和“自知”作了簡明而扼要的判別。所謂“知人者智”,是說了解他人,乃是智慧和能力上的表現(xiàn),“自知者明”,是說了解自己乃是明澈的表現(xiàn)。換言之,必須克服某種障礙,才有自知的可能,否則,再多的智慧,也不足以自知。
說到自知的障礙,絕大部分是由于主觀因素。老子說;“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其在道也,曰:余食贅行,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所謂“企者”,就是好高;“跨者”,就是騖遠,如果我們能夠正確的認識自己,就能做到高瞻遠矚而不是一味地好高騖遠,自找苦吃。
“自見”、“自是”、“自伐”、“自矜”,是人類的通病,一般人的心理,大多具有這些根本病態(tài)。舉一個日常生活的例子:有一位婦女在市場上買得一件質(zhì)次而價高的衣服,她心里已經(jīng)很后悔。但是當別人指出這一點時,她卻很反感;而若有人說這件衣服其實并不錯,她會自然地有所贊同。并不是她喜歡這件衣服,而是她不能夠承認自己做了愚蠢的事情,甚至可能被看作是愚蠢的人。再說西楚霸王項羽的故事,看起來與此完全不同,其實本質(zhì)上卻相通。項羽敗于垓下,反復地說這么一句:“此天亡我也,非戰(zhàn)之罪!”他能夠笑對死亡,卻不能夠承認自己在政治和軍事諸多方面不及劉邦,而造成最終的失敗。司馬遷對項羽頗多同情,但對他的至死不悟,歸罪于天,仍然指斥說:“豈不謬哉!”從內(nèi)心感受來講,每個人都不喜歡接受批評,而希望聽到別人的贊美,全然不顧這些批評或贊美是不是公平的。難怪有人說:“我們不是一種講邏輯的動物,而是一種感情的動物。我們的邏輯就像一艘小小的獨木舟,在又深又黑,風高浪大的情感海洋里飄蕩。”
在現(xiàn)代的心理學研究中,這一問題受到很大的重視。我們簡化來歸結(jié)到一點,就是人都有自我肯定的需要,這種需要同冷靜的自我認識形成沖突,以至于使自我認識的能力不能發(fā)揮作用。
出于自我肯定的需要,人們常把理想的自我當作真實的自我,沉浸在虛幻的滿足中。北朝顏之推的《顏氏家訓》中引了一則故事:在并州(今山西)地方,有一士族子弟,好作詩賦,淺陋可笑。旁人有意嘲弄,虛辭贊美,他卻信以為真,大排酒宴,招延聲譽。他的老婆流淚苦勸,叫他不要出洋相,此人長嘆說:“才華不為妻子所容,何況行路!”這也許是有些極端化的例子,但那種因為毫無根據(jù)的自負,而喪失真實地對待自己的能力的人,在我們個人的生活周圍,都不難看到。也許在不同程度上,我們自己也有這樣的毛病。
牽涉到權(quán)利和利益的分配,普遍的現(xiàn)象是,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應(yīng)該占有較大的一份。倘因此而發(fā)生沖突,人總是傾向于把過失歸于他人,而認為自己有充分的理由。所謂“公平”雖是人所共認的原則,但在具體的事情中,許多人卻只承認符合自己需求的狀態(tài)才是公平的,否則就是不公平的。如精神分析學家卡倫-荷妮說:“一個積極剝削他人且威迫他人而在他人身上逞威的人,一旦別人堅持一項公平交易時,他將會恨恨
地認為這乃是不公平之事”(《自我的掙扎》)。
一位學者感嘆道:“我們的理智使我們一次次看透人生,我們的激情又使我們一次次重受蒙蔽。”足見情感的力量。如果我們的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是經(jīng)過理性的判斷再決策的,那么,任何人都可以取得比現(xiàn)在大得多的成就。可惜,我們生活中的大多數(shù)事情都不受理性的支配,而是受情感支配的。煙盒上明明白白地寫著“吸煙有害健康”,可癮君子們又有多少次吸煙的時候想到的是在毒害自己?而恰恰是這種情感很多時候就會變成自知的障礙。
簡單來說,若要“明”必須先克服“自障”:把“自我”與“他人”放在同等地位上看待,如此,用于“知人”的智慧和能力,也將在“自知”上發(fā)生同樣的作用。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道理雖簡單,做來卻不易。
再來說“自勝”。老子說的“自勝”,可能包含了兩種略有不同的意義。先說前一種,就是克制、戰(zhàn)勝自我。老子也把“勝人”和“自勝”作了簡明扼要的判別。“勝人者力”即:能否戰(zhàn)勝別人,完全看力量對比,力量大的,便能取勝。戰(zhàn)勝自己,卻不是表面力量所能做到的,它需要一種內(nèi)在的、根本意義上的強大。“自勝”比“勝人”更為困難,是因為我們自身的人格缺陷以及惡劣的習性,都是根深蒂固的東西,是“自我”的構(gòu)成因素。一個性格暴躁的人,很多時候并不是他要這樣做,而是暴躁已經(jīng)成為他對自己所不滿意的事物的自然反應(yīng)。《世說新語》記王述的故事,說王述吃煮雞蛋,用筷子刺,不得,便發(fā)火把雞蛋抓起扔到地上;雞蛋在地上團團轉(zhuǎn),他看了更氣憤,于是用腳去踩;踩不著,大怒,索性從地上撿起雞蛋放在嘴里嚼碎,再把它吐掉。在這個故事中,把人受情緒支配的情形,描繪得淋漓盡致。“自勝”雖然困難,但并非不可能。人雖是感情的動物,卻也不是沒有理智的,大部分的時候我們還是能夠以理智來控制自己的,同時塑造自己的人格。只是這種人格修養(yǎng)需要很大的內(nèi)在力量罷了。
基督山伯爵戰(zhàn)勝了死牢和仇人,卻戰(zhàn)勝不了自己心中的仇恨;林黛戰(zhàn)勝了所有的女明星,卻戰(zhàn)勝不了心中的寂寞,最后只能以死來結(jié)束她年輕而短暫的生命。當一個人的權(quán)利、名譽、地位和利益應(yīng)有盡有的時候,他最害怕什么呢?那就是伴隨而來的孤獨。人有時在面對自己的時候是很脆弱的。攻克己心,勝過攻城掠地。人要戰(zhàn)勝自己是如此的困難。然而,一個人如果無法戰(zhàn)勝自己,一直在做自己認為不該做的事,就不能稱之為成功的人。
在另一種意義上,“自勝”可以理解為:在自我與他人的關(guān)系中,不必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壓倒別人、把自我與他人置于對抗的位置,而只需要關(guān)心如何發(fā)展自己、完善自己。這一層意義與前一層意義,其實是一件事情的兩面。人必須戰(zhàn)勝自我的人格缺陷,才談得上完善與發(fā)展。
一般人說“勝”的時候,總是把眼睛盯著某個對手,老子則認為這至多只能達到相比較的“有力”,而不能達到真正的“強”。“自勝者強”,這是一種更高層次上的“勝”,也可以說是不勝而“勝”。這里顯示老子的思想,總是往更深處考慮的特點。在生活中我們確實可以看到:一個真正強大的人,不需要說自己勝過什么人,不把他人看作對手,人們自然而然地會承認他,尊重他。
1977年知識分子型的電影全才伍迪艾倫導演的一部電影《安妮霍兒》得到奧斯卡金像獎的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原著劇本、最佳女主角四項大獎。而伍迪艾倫本人更是一手包辦這部電影的監(jiān)制、編劇、導演、男主角,他應(yīng)該非常高興地去參加頒獎典禮,接受他應(yīng)享的榮耀,可他卻獨自一人在紐約的小酒吧吹奏黑管爵士樂,因為他堅信一件事:“成功是自我證明,而不需要借由錢財、名利去肯定。”打敗對手并不是成功,盡管世上有許多不公的事,但“報仇是上帝的事情”,對手也許可以用來激勵自己,但“成功不是打敗別人”。
size=3>也許有人會說,我不去打敗別人,我超越別人,就像在賽跑中跑第一名,脫穎而出,算不算成功呢?我無法馬上回答這個問題,我只想問那跑第二、第三甚至最后一名的算不算失敗呢?成功不是超越別人,超越只是短暫勝利,不是成功。
老子所說“自勝”的道理,不僅適用于個人,同樣適用于民族、國家。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與其追求“勝人者力”,不如追求“自勝者強”,后者才是真正的、根本的“強”。“五四”前后,以魯迅為代表的先進知識分子,以激烈的態(tài)度攻擊中國的所謂“民族劣根性”,大膽揭露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種種弊病,以警醒國人,求得自救,也正是看到了這一點。
“公務(wù)員之家有”版權(quán)所
參考資料:駱玉明《中華傳統(tǒng)文化隨談從書——道家之言——老莊哲學隨談》
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溫世仁《成功致富又快樂》三聯(lián)書店出版社1997年版
南懷瑾《老子他說》復旦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
孫雍長《新注今譯中國古典名著叢書——老子》花城出版社199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