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損傷語言認知障礙分析論文
時間:2022-02-03 09:29:00
導語:腦損傷語言認知障礙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專輯論文介紹
本專欄主要是由2006年北京師范大學“認知神經科學與學習”國家重點實驗室舉辦的“中國認知神經心理學研究國際研討會(PromotingCognitiveNeuropsychologyinChina2006)”部分大會發言和相關研究綜述組成。
第一篇文章的作者是在認知神經心理學及認知神經病學領域有卓越貢獻的澳大利亞Macquarie大學認知科學中心主任MaxColtheart教授。該文著重闡述了研究腦的認知結構和過程的一門重要交叉學科——認知神經心理學,介紹了該學科獨有的學科特點及其分支,認知神經心理學所基于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學特點,并通過一個具體病例介紹了認知神經心理學的研究思路。該文旨在通過對認知神經心理學各方面的介紹,以期更多相關學科的工作者和學生能加入到這門學科的研究中來,推動認知神經心理學在中國的研究進程。
第二、三篇文章的作者LyndseyNickels博士也任職于澳大利亞Macquarie大學Macquarie認知科學中心,是國際知名認知神經心理學家,有豐富的語言認知神經心理學研究和臨床經驗。第二篇文章主要介紹對言語損傷的評估方法,特別是其中的量表法和假設檢驗法。通過對兩種方法優缺點的比較,介紹了當前國際上流行的趨勢是,標準化失語癥量表被逐漸認為不適合用來測量治療恢復情況,也不適合用來測量失語癥隨時間的變化情況。而在認知神經心理學的理論框架內的假設檢驗評估方法逐漸顯現出在檢測認知功能損傷方面的有效性和臨床價值。該文并通過一個具體案例,著重介紹假設檢驗法在臨床認知功能損傷評估中的應用。
第三篇文章通過詞匯提取障礙的案例介紹了認知神經心理學的相關理論與對認知功能損傷的治療之間的關系。文中介紹了根據已有的言語產生理論,對幾個具有不同模式的詞匯提取障礙的病人進行了針對性治療的案例。結果表明,理論可以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認知功能損傷,幫助篩選出有科學根據的治療方案,以及對治療結果給予合理解釋。同時,文章通過比較不同理論之間指導治療效果的差異,表明治療能夠促進理論的不斷發展和完善。
第四篇文章著重介紹了近年來認知神經心理學領域有關漢語語言障礙方面的研究進展,即在語言加工和表征模型的基本框架下,如何通過認知神經心理學途徑,特別是個案研究技術,深入探討漢語認知的心理表征和加工機制。文章綜述了一系列研究,通過研究漢語失語癥病人的選擇性語言功能損傷,揭示語義系統的信息表征方式、語音輸出詞典的信息表征方式、語音輸出緩沖器(buffer)的信息表征方式、漢字的書寫機制、漢字的閱讀機制,其中揭示的很多細節是在正常人的行為中難以觀察到的。研究結果表明了人類語言加工與表征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第五篇主要介紹了當前國際上研究者比較接受的書寫理論模型,通過拼音文字書寫障礙病人研究結果的描述,從拼寫中的通路數量、拼寫中的詞匯與亞詞匯通路間的交互作用、拼寫中的語音中介、字形輸出緩沖器表征的內容等方面,簡要闡述了書寫過程中所涉及的認知成分,以及從刺激呈現到拼寫出單詞的簡單動態過程,回顧了模型建立的實驗證據和邏輯思想,并提出了相關理論在揭示漢語書寫過程中的意義。
第六篇概要介紹了以語義性錯讀為特征的深層失讀癥,指出深層失讀癥的存在提示了人類在口語閱讀過程中需要經過語義性通路。文章比較了漢語深層失讀與拼音文字深層失讀的差異,分析了深層失讀的機制,以及漢字閱讀與拼音文字閱讀之間可能存在某種重要區別。文章還介紹了深層失讀病人的神經心理康復手段和方法。
第七篇介紹了類別學習的神經心理學研究,對基底神經節功能障礙患者、遺忘癥患者和其他類型的神經癥患者的類別學習研究進行了回顧,從神經心理學研究角度對類別學習理論中存在的單系統理論和多系統理論解釋進行了討論,并指出了研究中可能存在的取樣偏差問題和未來研究中需要在研究手段、研究設計、被試取樣等方面加以改進的建議。
2研究展望
在過去的30年中,失語癥的臨床評估和康復在我國有了相當的發展,但相對于國際上近十年語言認知基礎研究和失語癥臨床應用研究的迅猛發展,國內漢語語言認知基礎研究還處于積累階段,漢語認知基礎研究與臨床研究的結合不夠緊密,使用的失語癥評估手段還遠遠不能反映理論研究的最新進展,因而不能有效得到病人的語言功能障礙點,為康復提供堅實的基礎。因此,我國迫切需要加強漢語失語癥的基礎研究,發展漢語認知的心理表征和加工模型。需要心理學基礎研究工作者與臨床工作者緊密結合,發展預防、治療漢語失語癥的科學系統和手段。同時,我國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心理學研究工作者認識到神經心理學研究有助于我們對各種認知理論的深入理解,以及對認知活動的過程和腦機制的深刻認識。
論文關鍵詞語言障礙,認知神經心理學,評估,治療。
論文摘要20世紀90年代以來,從認知神經科學的角度揭示語言及其它認知的腦機制成為科學研究的前沿與熱點。研究各種腦損傷導致的特異性語言障礙,為探索語言和其它認知的結構、加工,及大腦不同部位在語言和其它認知活動中的功能增添了一條新的途徑。同時也對臨床失語癥的診斷與康復起了很多積極的作用。漢語在世界語言體系中具有其獨特性,對漢語的語言障礙及其腦機制的研究將為完善人類語義知識理論、語言的表征與加工模型有重要貢獻,也為發展漢語失語癥針對性的康復方案提供理論和實踐基礎。
參考文獻
1HowardD.Singlecases,groupstudiesandcaseseriesinaphasiatherapy.In:Papathanasiou;RDeBleser,ed.Thesciencesofaphasia:fromtherapytotheory.Oxford:PergamonPress,2003.245~258
2NickelsLA.Theoreticalandmethodologicalissuesinthecognitiveneuropsychologyofspokenwordproduction.Aphasiology,2002,16:3~19
3FadoundasAL.Theanatomicalbasisoflanguage.TopicsinLanguageDisorders,2001,21:1~19
4MartinA,ChaoLL.Semanticmemoryandthebrain:Structureandprocesses.CurrentOpinioninNeurobiology,2001,11:194~201
5MartinA,HaxbyJV,LalondeFM,etal.Discretecorticalregionsassociatedwithknowledgeofcolorandknowledgeofaction.Science,1995,270:102~105
6MartinA,WiggsCL,UngerleiderLG,etal.Neuralcorrelatesofcategory-specificknowledge.Nature,1996,379:649~652
7VigneauM,BeaucousinV,HervePY,etal.Meta-analyzinglefthemispherelanguageareas:Phonology,semantics,andsentenceprocessing.NeuroImaging,2006,30:1414~1432
8LiangCL,ChangHW,LuK,etal.Earlypredictionofaphasiaoutcomeinleftbasalgangliahemorrhage.ActaNeurologicaScandinavica,2001,103:148~152
9NaeserMA,BakerEH,PalumboCL,etal.Lesionsitepatternsinsevere,nonverbalaphasiatopredictoutcomewithacomputer-assistedtreatmentprogram.ArchivesofNeurology,1998,55:1438~1448
10NudoRJ,WiseBM,SifuentesF,etal.Neuralsubstratesfortheeffectsofrehabilitativetrainingonmotorrecoryafterischemicinfarct.Science,1996,272:1791~1974
11XerriC,MerzenichMM,PetersonBE,etal.Plasticityofprimarysomatosensorycortexparallelingsensorimotorskillrecoveryfromstrokeinadultmonkeys.JournalofNeurophysiology,1998,79:2119~2148
- 上一篇:生態市建設規劃編制工作方案
- 下一篇:市政設施管養體制改革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