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未病的內涵研究論文

時間:2022-12-17 09:50:00

導語:治未病的內涵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治未病的內涵研究論文

【摘要】國務院副總理吳儀在今年全國中醫藥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提出:“我特別請大家思考和研究一個問題,中醫學中有一個理念:‘上工治未病’,我理解就是重視預防和保健的醫學,也就是防患于未然。……”,這段講話立意高遠,寓意深廣。特別是在當前我國醫療衛生體制改革不斷深化的新形勢下,進一步貫徹中醫學“治未病”思想的指導地位,有非常深遠的歷史意義和重大的現實意義。如何正確理解“治未病”理論精髓和科學內涵,是確立和貫徹“治未病”思想的關健。

【關鍵詞】治未病;未病先防;早期治療

就“治未病”理論的醞釀、積累、領悟至誕生是一個相當長的歷史過程。是歷代醫家在歷史長河中實踐與理論的總結與升華。“治未病”思想源于春秋戰國時期的《黃帝內經》、《難經》,發展于秦漢時期的《傷寒論》、《金匱要略》。經過歷代醫家充實提高而漸成體系。并將其奉為醫工之最高境界。

1“治未病”理論的內涵

早在《周易》中,“君子以思患而預防之”,有人認為這是“預防”經典名詞的最早出處。“未病”一詞首見于《黃帝內經》中的《素問·四氣調神論》篇,原指沒有疾病的健康狀態。隨著醫學的發展,這一范圍不斷擴大,對其含義解釋不外三個方面的涵義:①未病先防,即“防患于未然”;②發現征兆和早期治療;③已病防變[1]。

未病先防:追求健康,擺脫疾病是人們生活的美好愿望,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這種欲望愈來愈強烈,健康亦不再是僅僅指軀體的無病與虛弱狀態,而是包括軀體、心理和社會的和諧狀態,這種和諧完美的狀態就是發育勻稱,功能健全,精力充沛,情緒穩定,社會關系和諧,社會公德修養友善,這些是未病的前提,而“未病先防”,是達到健康狀態的一種戰略思想,也是“治未病”理論的核心。首先應從兩個方面著手:一是樹立順應自然,強調四時養生對預防疾病發生的積極意義。在《內經》中強調四時養生的同時還提出外避邪氣,內養精神,節制飲食,注意起居,勞逸結合,控制色欲,調節情志等綜合養生原則,正如《內經》所言“其知道者,法于陰陽,和于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這無疑對人在未病之先,對養生防病的一種高層次的理念和追求。二是要求一個高明的醫生應該把如何防病養生的道理貫穿于整個醫療過程的始終。北宋大醫學家龐安時是研究傷寒學說的大家,以善醫傷寒著稱,人謂:“龐安時能與傷寒對話”,他在《傷寒總病論·敘論》中指出:“君子善知攝生,當嚴寒之時,周密居室,而不犯寒毒。其有奔馳荷重勞力之人,皆辛苦之徒也,當陽氣閉藏,反擾動之,令郁發腠理,津液強清,為寒所搏,腠理反密,寒毒與榮衛相渾,當是之時,勇者氣行則已,怯者則著而成病矣。”同時在“敘論”中提出藥物預防的觀點和方法,介紹了屠蘇酒、辟溫粉、研雄黃并嚏法等預防寒毒、溫毒等疫病的方藥,可見龐氏之論深合《內經》之旨。前賢在這方面有許多高論和寶貴經驗,如仲景用薯蕷丸預防營衛氣血俱虛,易感風邪而生百病的風氣百疾;葛洪用蛇莓根搗末服以避水毒;《圣濟總錄》用川椒煎湯外洗,預防漆瘡等至今仍在民間沿用。上海甲肝流行時,用板籃根、萱草根煎湯作為預防性服藥,也可有效地防患于未然;廣東涼茶、四時煲湯、藥粥、藥枕、熏蒸療法、香囊、針灸推拿等各種預防措施,均為“未病先防”的思想,是中醫“治未病”理論的一大特色。

發現征兆和早期治療:“善治”的前提是善診,明察秋毫,這是“治未病”的前提。發現疾病的征兆,就是指對疾病診斷的預見性。疾病早期,病情潛隱,尚未顯露,幾乎無自覺癥狀,所謂“莫知其情,莫見其形”;或指病情輕淺,僅見先兆表現,易于疏忽。前者稱“潛病未病態”[2],指體內已有潛在的病理信息,但尚未有任何臨界表現的狀態,處于“潛伏期”,未達到“顯化”程度。扁鵲望齊桓侯之診,就是一般醫生未能望到的潛在癥狀;90高齡的李玉奇教授,人稱“當代扁鵲”,從脈來三部九候,舉按推尋,即可以脈測證,再參以觀舌識病,可以預知體內是否存在惡變,經過驗證,其診斷大多與現代臨床檢查結果相符。而后者稱“前病未病態”,指存在于機體內的病理信息已有所表露,即呈現少數先兆或體征的小恙狀態。這類未病態臨床多見如乏力、盜汗、潮熱、關節肢體不適、納差、口苦、頭暈、耳鳴、月經不調、心悸、失眠多夢等,這些可能是肝炎、結核、風濕、子宮肌瘤、心肌炎、糖尿病的前趨狀態。如中風,在前病未病態時可見肢末麻木,或時有頭昏、肌肉微顫等癥狀及糖尿病血糖值處于臨界時給予早期診斷,早期干預,將疾病消滅在早期萌芽階段,有效避免發病成為可能。

早期治療,未卜先知,未雨綢繆為醫工之上手,張仲景《傷寒論》即處處體現早治已病,防病深入的治未病思想。如《傷寒論·傷寒例》云“凡人有疾,不時即治,隱忍冀差,以成痼疾,小兒女子,益以滋甚,時氣不和,便當早言,尋其邪由,及其腠理,以時治之,罕有不愈者。患人忍之,數日乃說,邪氣入藏,則難可制。此為家有患,備慮之要。凡作湯藥,不可避晨夜,覺病須臾,即宜便治,不等早晚,則易愈矣。若或差遲,病即傳變,雖欲除治,必難為力”[3]。說明早期治療的重要意義。

已病防變:已病防變是中醫“治未病”理論的經典含義之一。可從以下幾個方面理解。

1.1先治未成之病如肝病而素體脾弱者,宜治肝兼補脾,以防脾虛受邪;又如太陽傷寒不汗出而煩躁,是內熱已生,暗伏欲傳陽明之機,法擬大青龍湯發表兼清里熱。柯琴謂方中“用石膏以清胃熱,是仲景于太陽經中預保陽明之先著,加姜棗以培中氣,又慮夫轉屬太陰矣”。不然,病已轉屬陽明或太陰,絕非大青龍湯所能為力。這種治法,比待傳變之證畢現而后再議清陽明或溫太陰高明得多。后世溫病學家提出“客邪貴乎早逐”、“急急透解,莫待傳陷而入為險惡之病”、“急急透斑為要”、“傷寒下不厭遲,時疫下不厭早”等觀點,皆對截斷病傳道路或保護未受邪臟腑、提高療效有積極意義。

.2先治將受邪之地中醫“治未病”是預防病勢發展的主要措施,以整體觀為理論依據,掌握疾病的傳變規律,治療于未傳之時。人體是以五臟為中心,通過經絡將臟腑肢節等全身組織器官聯系起來的有機整體,臟與臟之間存在著生克制化的生理關系和乘侮亢害的病理關系。因此,一臟有病,就會按五行生克制化規律出現順傳、逆傳等發展趨勢。仲景根據這一規律提出“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就是一個范例。告誡醫生在治療疾病的過程中,要時刻注意病情的發展,掌握主動權,并給予及時治療,這是“治未病”理論的又一重要內涵。清代葉天士治療溫病提出“先安未受邪之地”,是控制溫病發展的有效措施,是未雨綢繆之舉。“先安”首先體現在對陰虛體質患者的陰液保護上,強調防止溫病陰液耗傷,即有傳變之兆,就有先安之舉。當代醫家嚴蒼山提出治溫病“三護”的理論,即護腦、護津、護腸,也就是“下不嫌早”、“暢便為度”、“提前用清,衛兼清氣,氣顧涼營”的原則。以及姜春華的“截斷扭轉”、黃星垣的多方聯用、清下并用等都是對溫病“治未病”思想發展。

1.3早治已成之病任病發展,必然坐失良機,難免有病情惡化或藥不勝病之憂。仲景治病務示于早,從整個外感熱病而論,反復強調“病在表,當先解表”,以消患于“萌芽”。“傷寒中風,有柴胡證,但見一癥便是,不必悉具”之法,示人治少陽證,只需見到一部分主證,即可用小柴胡湯,不必待證悉具而用之,爭取治療的時機,防止病證深化。姜春華治溫病早用、重用清熱解毒,早用、重用苦寒攻下,及時涼血化瘀,就是從溫病病因的特異性出發,從根本上掌握各種重癥溫病的病理實質和發展規律,預見性地先發制證,先癥而治,主動控制證的發展,這無疑是一種積極的治療方法。

1.4先病服藥在一些慢性、間歇性發作或有緩解期的疾病,把握未發這一有利時機進行有針對性的用藥治療或調整,助正達邪,防止其再度發作有一定的臨床意義。《傷寒論》原文54條:“病人藏無他病,時發熱自汗出,而不愈者,此衛氣不和也,先其時發汗則愈,宜桂枝湯。”柯韻伯對“先其時發汗”的機理作了透徹的解析。他說:“未發熱時,陽猶在衛,用桂枝湯啜熱稀粥,先發其汗,使陰出于陽,谷氣內充,而衛陽不復陷,是迎而奪之,令精勝而邪卻也。”由此引申對某些慢性、頑固性疾病,在未發之前進行較長時間的預防性用藥,如支氣管哮喘、風濕病、慢性腎病、慢性肝病、糖尿病、復發性胃十二指腸潰瘍、各種癌、艾滋病等,最好的辦法是在其發病之前或間歇期、緩解期提前用藥、及早干預,先安臟腑,顧護正氣,這是對“治未病”理論的創造性運用和發展。

2“治未病”理論的現實意義

追求“健康”的核心是防患于未然: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生活水平、質量的提高,人們對“健康”的標準有了更高的要求,一個以“健康”為主題的21世紀,“治未病”理論以其非凡的超前意識,顯示出獨特魅力。圍繞健康這個大趨勢,以自我保健為中心的養生法告訴人們:防病于未然,治病于初始階段,是中醫的“治未病”理論的精髓。

社會衛生事業的一張大處:“治未病”思想理論的建立與普及,是一項系統工程,是全方位的。它將使醫學從長期以來只“治已病”的消極局面中解放出來,象戰爭的上策是“不戰而勝”那樣,把疾病消滅在未病階段,最終實現“不醫而治”的境界。這一令人神往遠景隨著科技迅速發展,社會的進步,已是看得見桅桿的航船和騷動于母腹的嬰兒,不在遙遠。

“治未病”理論是未來醫學研究的新領域:從未來醫學的發展方向考慮,“不治已病治未病”和“上工治未病”的觀點和認識具有相當的前瞻性和重大的現實意義。是“亡羊補牢”還是“未雨綢繆”?無疑后者才是醫學發展的方向和最高境界。

【參考文獻】

〔1〕龔建寧,宋為民.新編未病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28

〔2〕祝恒琛.未病學〔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1999.29

〔3〕廖云龍.張仲景“治未病”學術思想初探〔J〕.江西中醫學院學報,1997,5(1):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