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彪西為鋼琴而作的前奏曲分析論文
時間:2022-08-24 11:42:00
導語:德彪西為鋼琴而作的前奏曲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文章對德彪西《為鋼琴而作》這部樂曲的前奏曲的幾個具有重要特色的和聲進行分析,說明了其印象主義風格的和聲特性。
關鍵詞:德彪西《為鋼琴而作》和聲材料和聲特性
17世紀中期至20世紀初,音樂體系經歷了古典——浪漫——浪漫后期——十二音體系這四個變化階段。
17世紀中期,以巴赫為代表的大小調傳統和聲占了很大部分。到了浪漫主義時期,這種傳統和聲更是充分地應用于貝多芬后期、勃拉姆斯等人的作品中。當體系被過分利用后,作曲家就期望出現一種新音響。
從巴赫發展到貝多芬,再從貝多芬以后派生出兩個方面的發展。一個是德國的,從瓦格納到勛伯格;另一個是法國的德彪西。勛伯格早期稱為表現主義,德彪西稱為浪漫主義。這時期的音樂出現了大量的遠關系轉調、調性連接,它并不是沿著大小調的路子走。古典主義、表現主義的核心是屬主關系,而印象主義的和聲曲式與古典主義相違背。即使低音有純四度存在,也絕不是屬主關系,不能確立中心。德彪西對調性作用采取回避的方法,但他的音樂還是有調性,調的中心還是存在的,似乎還是古典風格,因此產生一種新的樂風。
德彪西生于1862年,在1918年去世。他的音樂成為連接19世紀至20世紀的橋梁之一,對20世紀音樂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德彪西一生分為三個時期,早期是浪漫主義,成熟期是印象主義,晚期是新古典主義。貫穿他一生的是印象主義風格。印象主義又如何來形容呢?我們可對比古典主義來說明一下。
第一,印象主義不具有古典主義的哲理性,不具有浪漫主義的熱情性、矛盾性,似乎進入一種超然的境界。第二,用模擬代替陳述,用感覺代替情緒。在古典主義,主要是用陳述的形式。到浪漫主義,也是用陳述,但更具體、更熱情,如出現標題音樂,甚至具體到有一定的情節,如《天方夜譚》。第三,音樂的造型重于感情,詩意重于情節,而且直感重于理性。這是新的音樂,迫求詩情畫意的境界。第四,盡管和聲高度疊置,但音樂是非常唯美的。他的音樂不是動力性的,而是色彩性的。這種美學觀和意識,決定了其和聲手法必定有新創造、新突破。古典主義注重和弦的序進和歸宿,印象主義則注重和弦本身的音響價值,這是色彩性和聲最根本的一點。由于注重和弦的音響價值,可以使和弦脫離調性。和弦可以平行進行,屬七和弦也可以;可有一些不解決的七和弦、九和弦。體現出對和弦的不同看法。第五,屬和弦的獨立性。古典主義注重屬和弦的解決,印象主義則淡化屬和弦的功能,使之不成為大小調體系的依據。由于破壞了這一原則,就失掉了大小調的基礎。他采取以下辦法來達到此目的。①回避法?;乇軐б舭胍舻慕鉀Q傾向。②間隔法。在屬和弦進行到主和弦中間插入意外和弦。③意外進行。一般從屬和弦進行到Ⅵ級,聽覺上是意料之外的,稱為阻礙進行??墒怯∠笾髁x比此更加意外和不可想象。④不協和和弦不解決。通過這些方法,使大小調的基礎瓦解了。
德彪西音樂的特點,可以從和聲材料、和聲序進、曲式結構、調觀念這幾方面綜合來看。
首先,他的和聲材料比較多樣化。和聲材料包括音列和和弦。從音列(調式)來講,德彪西的調式應用非常廣泛,更多采用五聲、七聲調式音階的排列,如多利亞調式,利底亞調式。另外,全音階的運用,降低五度音的小調式和兩個增二度的弗里吉亞調式,也是他常用的。從和弦來講,他也采用大、小三和弦,除此,還采用五度和弦、四度和弦、二度和弦、音階綜合和弦、復合和弦、附加音和弦,這些和弦還是有基本的三度疊置骨干。
其次,在和聲序進方面,古典主義很嚴格、很頑強,完全是T—S—D—T。在德彪西的橫向序進中,和聲序進豐富多彩。比如,大、小三和弦的自由進行;平行和弦的進行,可以是大、小三和弦、增三和弦;平行七和弦的進行;有時并不是為旋律配和聲,而是將旋律粗線條化,形成感覺加厚的旋律;調式為多調式,如復合調式、復合和弦。
再次,曲式觀念全新,不需要依據某種特定的形式,只是繪畫性的、意象性的、一塊塊的,曲式之間可沒有直接聯系。曲式是反傳統的,自由表現,自由安排。根據畫面色彩來安排和聲,我們可感覺到層次。他偏重于色彩的對置,形成多段體的自由曲式。
最后,在大小調傳統和聲中,調式確定靠D—T,而德彪西的調觀念變化是非常微妙的。他的調式中有主音,但并不是絕對的,是游移的。調性可中斷、可復合,調中心可多樣,不過確實是有調性。有時,我們看出德彪西不希望主音、中心音消失,為避免失去此音,他最常用的方法是出現持續音。
《為鋼琴而作》作于1896年,是德彪西的早期作品,是他印象創作的轉折點。從這部作品中,可以看到很多古典方法的保留。它由前奏曲、薩拉班德舞曲、托卡塔曲三首組成。其中“前奏曲”是五部三部曲式,采取17、18世紀的舞蹈組曲形式,有很多平行和弦,大、小三和弦,增三和弦和全音階。
整曲分為ABCAB、五段。1—43小節為A段,44—70小節為B段,71—96小節為C段,97—119小節為A段,120—結尾為B、段。
A段(1—43小節):1—5小節,類似引子。旋律在低聲部。在低音旋律上建立平行和弦、小三和弦,后面還有兩個增三和弦。從第6小節開始是主題。這里有三個層次:低音部是持續音A,即主音,它一直持續到A段完。反過來講,從持續音上,也能判斷出A段結束;中聲部的旋律寬厚、優美;高聲部是分解和弦,沒有明顯的和聲進行。從第9小節起是平行六和弦的進行,持續了8小節。雖然存在大量的平行和弦,但此曲還是保留了古典主義的痕跡,如16小節就出現了DⅧ7—t。24—26小節,40—43小節都是連接句,但作用完全不同。前者是A段的兩遍主題的連接,采取漸弱到“pp”再引出主題的方法;后者是A段與B段的連接,采取漸強發展到B段的方法,起推動性作用。
B段(44—56小節):旋律與引子是有聯系的模進。不同的是,引子的旋律是單音,B段的則是流動的和弦式的粗旋律。中間填入增三和弦,具有放射性的音響感覺,非常有強力度的“ff”和加厚的旋律,使B段充滿了爆發性。46、50小節的滑音,D—T,又顯露出古典功能和聲的痕跡。整個B段好像是C大調與C小調的混合。主音是C,D—T又強調了C,52小節開始又有C的持續音,這完全可以作為劃分B段的有力依據。57小節,全音階過渡。大幅度的漸弱使音樂逐漸走向低潮。59—70小節,上方顫音抖動,低音旋律還是與引子有聯系,作上方小二度模進。在這里,德彪西運用了材料緊縮的手法,旋律呈2小節—1小節—2拍的狀態逐漸遞減。
C段(71—96小節):有持續音A。前4小節是準備導入。C段的旋律與A段相似,但A段是小調,C段是全音階。高音區有模仿打擊樂的聲音,較清脆(這是德彪西經常使用的)。到87小節,打擊樂變成三連音的分解增三和弦,持續了4小節。緊接著,旋律移到左手,右手全音階下行伴隨,再現A段。主旋律再現。
A段(97—119小節)。
B段(120—148小節):從127小節起,有點像開頭的引子,但旋律輪廓加厚了,即變化為引子也加厚。經過引子動機多次出現后,德彪西在這里采取加厚和交叉平行的手法,使之更具有推動性。
142—147小節,左手自然音階上行,右手自然音階下行,從兩個最遠的方向向中間靠攏。右手中聲部還是三和弦。
華彩樂段(148—157小節):模仿豎琴,聲音晶瑩、閃光、閃亮。由自然音階和全音階交替進行,最后落在A小調的屬音E。7
結尾樂段(158小節—結束):開頭和弦與結束和弦是主和弦?;竞吐曔M行是t—d7—t。但為了破壞傳統大小調體系,德彪西在t—d中間插入了外調和弦,使結束既保持了調性,又不那么“傳統”。
- 上一篇:鄉鎮宣傳委員述職述廉報告
- 下一篇:規劃局領導班子述職述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