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原創:傳統節日文化的審美價值
時間:2022-07-03 08:30:00
導語:獨家原創:傳統節日文化的審美價值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內容摘要】通過對傳統節日文化的剖析,去發掘中國傳統節日文化存在的現實意義并對其審美價值做出初探。從價值觀和美學的角度去分析逐漸淡出人們視野的中國傳統文化的未來命運。
【關鍵詞】傳統節日文化審美價值美學
⒈什么是審美價值
審美價值是客觀的,這既因為它含有現實現象的、不取決于人而存在的自然性質,也因為它客觀地、不取決于人的意識和意志而存在著這些現象同人和社會的相互關系,存在著在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形成的相互關系。而審美評價則是主觀的,它是對價值的主觀關系的表現,它既可能是真的(如果它符合價值),也可能是假的(如果它不符合價值),因此,必須嚴格區分價值和評價的不同含義,兩者的區別猶如客體和主體的實踐關系和理論關系的區別。那種把審美理解為主客觀的統一的觀點是完全錯誤的,因為它沒有充分地劃分“價值”和“評價”兩種概念之間的區別,混淆了人們對現實的實踐關系和理論關系。審美的特征不在于主客觀的統一,人的認識的任何形式都是“客觀世界的主觀形象”(列寧)。審美關系作為客體和主體的相互聯系而存在。
⒉中國傳統節日的形成和現狀。
中國的傳統節日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是我們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
節日的起源和發展是一個逐漸形成,潛移默化地完善,慢慢滲入到社會生活的過程。它和社會的發展一樣,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我國古代的這些節日,大多和天文、歷法、數學,以及后來劃分出的節氣有關,這從文獻上至少可以追溯到《夏小正》、《尚書》,到戰國時期,一年中劃分的二十四個節氣,已基本齊備,后來的傳統節日,全都和這些節氣密切相關。
節氣為節日的產生提供了前提條件,大部分節日在先秦時期,就已初露端倪,但是其中風俗內容的豐富與流行,還需要有一個漫長的發展過程。最早的風俗活動是和原始崇拜、迷信禁忌有關;神話傳奇故事為節日平添了幾分浪漫色彩;還有宗教對節日的沖擊與影響;一些歷史人物被賦予永恒的紀念滲入節日,所有這些,都融合凝聚節日的內容里,使中國的節日有了深沉的歷史感。
到漢代,我國主要的傳統節日都已經定型,人們常說這些節日起源于漢代,漢代是中國統一后第一個大發展時期,政治經濟穩定,科學文化有了很大發展,這對節日的最后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社會條件。
節日發展到唐代,已經從原始祭拜、禁忌神秘的氣氛中解放出來,轉為娛樂禮儀型,成為真正的佳節良辰。從此,節日變得歡快喜慶,豐富多采,許多體育、享樂的活動內容出現,并很快成為一種時尚流行開來,這些風俗一直延續發展,經久不衰。
值得一提的是,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歷代的文人雅士、詩人墨客,為一個個節日譜寫了許多千古名篇,這些詩文膾炙人口,被廣為傳頌,使我國的傳統節日滲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蘊,精彩浪漫,大俗中透著大雅,雅俗共賞。
中國的節日有很強的內聚力和廣泛的包容性,一到過節,舉國同慶,這與我們民族源遠流長的悠久歷史一脈相承,是一份寶貴的精神文化遺產。
傳統節日的形成過程,是一個民族或國家的歷史文化長期積淀凝聚的過程,下面列舉的這些節日,無一不是從遠古發展過來的,從這些流傳至今的節日風俗里,還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會生活的精彩畫面。
回溯傳統,中國人的本土節日意味著紀念活動,或團圓、或慶祝、或祭祀,春節之后的“土節”依次有元宵節、龍抬頭、清明節、端午節、七夕情人節、中秋節、重陽節、臘八節、小年等,陽歷節日一般是紀念日,如植樹節、勞動節、兒童節、建軍節、教師節、國慶節、元旦等。
3傳統節日文化的價值
3.1宗教價值
宗教的基礎是信仰。中國傳統節日大多數都是基于這些人們信仰的神或物而產生的人類活動。中華民族一向擁有卓越而樸素的自然主義信仰。我們的古圣先賢,早在兩千多年前,就對本民族的樸素信仰做了精辟的總結,同時從精神家園中徹底地掃除了迷信的蔽障,并為后世留下了呵護心靈、完滿精神、抵御偏執的智慧良方,老莊哲學就是這些光輝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來,由于佛教在我國的興起,其哲學蘊藏著極深的智慧,它對宇宙人生的洞察,對人類理性的反省,對概念的分析,有著深刻獨到的見解,也對后人的思想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宗教的價值在于引領人的思維潮流,無論這股潮流是正確還是錯誤,宗教具有獨特的權威領袖性和迅速蔓延性,在文化的傳播中,宗教的這兩種特性無疑成為文化蓬勃發展的力量源泉。信仰相同的人類群體往往能廣泛高效地調動熱情和力量,并且在其樂融融的生存過程中創造更深層次的和諧。傳統節日文化的存在實際上就是這種信仰的存在,節日文化的挑戰實際上就是信仰的挑戰。
3.2道德價值
中國傳統節日文化也遵循了傳統文化中對“天道”、“天理”的推崇,以及人當遵守的“仁、義、禮、智、信”。特別是中國古代對于一個人的道德是相當重視的,可以說是立世之本。
傳統節日的來源,本身就是一個忠義、仁愛等道德價值的集中體現。如端午節的來源是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跳江殉國、農歷9月9的敬老節、清明節,那些鮮活的人物和事件好像就發生在我們眼前,讓人無不動容。那些影響中國歷史發展促進思想進步的人物的誕辰也是中國傳統節日的來源之一,這些人都重視個人修養,留下豐功偉績并且引人向善。傳統道德提倡的克制、忍讓、節儉、吃苦耐勞,恰恰能夠避免現代人陷入那種無度的縱欲之中。是調劑人生活,使人精神充實的有力保障。而樂天知命,使人能夠更加理智而清醒的生活。拋棄了無謂的欲望得不到滿足而帶來的煩惱。這些東西非常合乎天理,也十分符合人性。有益于激發人正面的因素,抑制人負的因素,具有向善向上的感染力。所以說中國傳統節日文化也是道德教育取之不盡的好素材。
3.3人文價值
除夕、春節、清明、端午、中秋、重陽,是中華民族的重要傳統節日,它們以中華民族文化為載體,濃縮了幾千年文明,包含豐富的禮儀形式。它們所體現的對春天的期盼,對自然的親近,對生活的美好愿望,對家庭的熱愛,對天倫之樂的享受,對祖先的孝敬,對先烈的緬懷,對親情的寄托,對友情的珍視,對情緒的宣泄,對人性的回歸,對和諧的追求,它們所具有的倫理道德、文化審美內涵,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社會意義和人生意義,也具有潛在的生命力。
風俗,是中國傳統社會大眾文化特殊的詞語概括,是風與俗的合成詞。風,強調風土等自然條件對人行為的影響,俗是一種習以為常的社會生活模式。風俗具有自然與人文兼備的二重性,這正是中國文化的知識本性:天人合一,自然和人渾然一體,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自然與社會、人與倫理秩序相得益彰,自然秩序與社會秩序合一的禮儀制度,將制度與道德化形式結合起來。這正體現文化即人化,意味著自然的人化,人自身的人化。人創造自己的特有的生存方式,生活“樣法”,包括風俗習慣、行為方式、社會結構(倫理、政治、法律)、價值觀念,并不斷提升到優雅、完善和高尚的程度。
3.4政治價值
在中國古代,道德價值和宗教價值是為政治服務的。一方面,約束統治者的行為。古時候科學發展很落后,人民靠著對神的崇拜和景仰生活,把一些自然現象歸結為神的旨意,就連被神化的皇帝也不例外。比如干旱,洪水被看做是統治者行為不當,有失天意的表現。也就是說,當時的人們理解為是老天爺認為你這個皇帝當的不好,所以要好好處罰處罰你,等你悔過了自然一切就恢復如初了。另一方面,將統治者神化,成為統治者維護統治權利、鞏固統治地位的有力武器。因為當時百姓的信仰就是神,而皇帝就是被神化了的人。魯迅先生曾經說過,中國的百姓是有奴性的。只要日子還算過得去,那么就叫太平。
3.5經濟價值
傳統節日在當今社會中不僅僅給人們帶來了精神上的娛樂和享受,更重要對于這個社會所帶來的經濟價值,它之所以能從遠古到現在這么長時間的的存在是因為它能給人們和整個國家帶來相當可觀的經濟效益。發展傳統文化節日吸引游客這種促進地區的經濟的手法已經屢見不鮮,但是確實非常的實用。國家把清明、端午、中秋等傳統節日列為法定假日。如此設置更多的法定假日在一方面是行說也是為了更好的刺激消費,帶來經濟上的效益。
如即將到來的清明節是我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有2000多年的歷史。它不僅是緬懷人民舉行追悼儀式的祖先的祖先的節日,更是一個自然遠足春季接近踏青儀式。
最近,攜程網的網絡調查顯示,在新的假日制度,許多人選擇調整旅行計劃,原計劃在“五一”黃金周游客旅行的旅客已經適應近兩成清明假期旅行。對此,業內人士認為,端午中秋清明三個小假日旅游市場的發展前景將非常的樂觀。
4審美角度
究竟美不美?究竟有沒有價值?這既不是你說了算,也不是我說了算的事情。但是傳統節日文化既然能夠傳承至少五千年,那么對于它的存在,我們就必須給予肯定的答復。但是到底美不美呢?第一節就已經對審美價值這個概念進行了論述。評判一個實體事物或者是一個抽象事物的審美價值,歸根結底還是要從客觀的角度去分析,去討論是否具有美學價值,不能帶個人的感情色彩并且要時刻明確價值和評價的關系。
4.1傳統節日的文化審美價值
傳統是以前時代留下的一種文化。節日是傳統和文化的體現,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傳統文化長期發展的思想基礎,可以叫做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文化發展過程中的精微的內在動力,即是指導民族文化不斷前進的基本思想。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中華民族在精神形態上的基本特點從人們的主觀思維的角度出發,因此,(1)鋼健有為;(2)和與中;(3)崇德利用;(4)天人協調。"這些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之所在。"(張岱年:《論中國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國文化研究集刊》第1輯,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
此外,中國傳統文化還具有發展的觀點、自強不息和好學不倦的精神。傳統節日是傳統文化和精神的體現。所以傳統節日就是人們從主觀思維的角度對民俗文化的審美。許多傳統節日在文化中而生,在文化中流傳。還是用愛國詩人屈原跳江殉國的故事為例。屈原因國不將國,痛心疾首,卻又無能為力,而寫下許多流傳千古的佳作,其中以《離騷》最具代表性,繼而投汨羅江殉國。為了祭奠他,端午節孕育而生。這個例子鮮明的體現出中國民族的精神和文化內涵。雖然結局悲哀,但是從審美價值的角度來說,它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從文化角度來說它是美的,它影響了后來一代又一代人直到今日,而且必然延續到未來。從君到臣,從古到今,從文人到墨客無一人能將它忘懷。君王臣子以他的故事為戒。避免慘劇的再度發生。古往今來,端午節在百姓的生活中占一席之地,并且在現今也頗具商業價值。他給后人留下了《離騷》《天問》等二十多篇不朽的詩篇。這些都是中國文學寶庫的珍貴遺產。人們閱讀,討論,分析這些文章的時候,心中是否會生出情愫種種和萬分的感慨呢?
4.2傳統節日的經濟審美價值
傳統節日之于經濟審美價值可分為兩個角度去討論。
4.2.1、從小的方面說,對人們日常生產生活的影響,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家天下的朝代——夏朝,以歷法嚴明完整而聞名。在商朝時只有四個節氣,到秦漢年間,二十四節氣已完全確立。沿用至今,對人們的生產生活起到了指導作用。由于節氣反映了地球圍繞太陽運動的過程,是每年季節變更的重要標志,因此對農業生產非常重要。中國農民為了更方便地根據節氣來安排農事,長期以來形成了一些有關的民諺。隨著時間的推移,節氣也慢慢的融入節日的概念只中,這是中華民族的偉大財富。以清明為例,清明節古時也叫三月節,公歷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為清明節。在二十四個節氣中,既是節氣又是節日的只有清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作為節氣,清明是我國的二十四個節氣之一。由于二十四節氣比較客觀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氣溫、降雨、物候等方面的變化,所以古代勞動人民用它安排農事活動。《淮難子•天文訓》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則清明風至。”按《歲時百問》的說法:“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清明一到,氣溫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后,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可見這個節氣與農業生產有著密切的關系。做為節日,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以寄托我們的哀思。
4.1.2、從大的方面說,傳統節日可以推動國民經濟發展,為商家創造商機,拉動內需,提高居民日常生活消費占國民經濟的比重。還是以端午節為例,模擬一次過端午節的過程。為了紀念屈原于是乎我們要賽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首先第一步,我們要買木頭,買糯米,買粽葉,買雄黃,買酒。然后我們得請人來幫忙做龍舟,要包粽子。最后我們需要把龍舟推下水把粽子煮熟。現在讓我們找找商機:1)糯米,2)葉子,3)木頭,4)勞工。假如你根本就不會或者沒條件做粽子和龍舟那么你還得買現成的。然后有的商家就會請人來搞龍舟賽,接著就是拉贊助打廣告。最后轟轟烈烈的就開始了慶祝活動,那么就會有很多人來旅游來消費。商家就笑了。從消費者的角度來說。他們體驗了一次復古式的端午節,有滋有味,原汁原味。他們就會認為值了。這時你就會發現暗藏其中的審美價值。還是那句話,美不美是一回事,關鍵在于價值。經濟是價值最直接的體現。在現代這么一個私欲日益膨脹的社會,經濟是衡量價值的一個重要尺度。
4.3傳統節日的藝術審美價值
在傳統的節日中,人們用特有的方式廣泛參與進來。特殊的服裝、精美的年畫、原生態的歌曲等等。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服裝的本身就是多民族文化特色價值的一種體現,節日的存在,給了這些民族文化一個展示的平臺。不僅保留了民族的文化特色,同時對各種民族文化的交融也是促進。原生態的歌曲甚至是世界文化遺產,是人類文明的保留,對于音樂藝術的多樣性研究有不可估量的價值。而且中國傳統文化也是民間美工技藝的重要載體。為烘托氣氛,每當節日到來之前,人們都會請來各業匠師,為自己營造出一個熱烈喜慶的節日氛圍。而這些節日裝潢工作又為中國民間各業傳統手工技藝的傳承,提供一個非常廣闊的平臺。如果取消傳統節日,那些與傳統節日息息相關的民間工藝技藝也就會因功能的喪失而失去其原有活力,傳統手工技藝也會因傳統節日的消失而徹底消失。這些東西凝聚了中華幾千年的智慧和經驗,同時藝術的流傳有序決定了藝術的血脈是幾代甚至幾十代人的心血和思想的結晶,在繼承藝術的過程中新的創造和革新也將藝術的價值更加時代化和多樣化。
4.4傳統節日文化的哲學價值
節日文化的哲學價值的體現是通過節日→文化→價值。形上之道或大道本體的理念,不僅是中華民族的根本觀念,而且還是中華民族生存綿延不息的根據與價值的源頭。中華民族整個的生命的精神、價值力量、以及倫理的、道行的、宗教的、政治的、藝術的精神生活與最高價值標準,全部來源于這個源頭。中華民族在幾千年的生存綿延中,從來沒離開過這源頭。中華民族所以剛建文明、生生不息,所以能夠生聚,所以能夠積蓄力量,所以能夠久經磨難而不絕,就在于它有大道本體論的哲學,就在于它有這個價值源頭。中國民族文化幾千年的綿延史,實際上就是中華民族在文化實踐中不斷把大道本體歸復、還原為國家民族生命價值精神的歷史,或者說是中華民族憑著純粹理性直覺不斷領悟、觀照大本體的純價值、純精神、“善貨且成”的歷史!因此,大道本體論乃是中國民族的生存哲學,其根本文化價值精神,也就是中國的民族之魂!中華民族在幾千年的生存、綿延中,從來沒離開過大道本體論的哲學,從來沒離開過這個民族之魂。有本則存,無本則亡!節日的存在把這種文化深深繼承了下來,并且在潛移默化中刻進了中國人的日常生活,這是一種精神價值和存在價值的正確體現。
5挽留傳統節日
民族傳統節日是民族生活的典禮和儀式,是民族文化的象征符號和重要載體,是民族生活、民族血脈、民族根基的有機組成部分。過傳統節日是民族文化認同的重要儀式和環節。
隨著時代的發展,經濟會越來越全球化,而文化的走向卻是相反的,會越來越本土化,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節日文化在某種意義上已成為標志一個民族復興的精神家園。淡化和遺忘傳統節日,對一個民族而言,是巨大的悲哀與不幸。
我們的傳統節日大都與古代的農業生產緊密相連,當我們告別農耕社會奔赴工業社會之后,傳統節日在工業大生產時代功能開始式微,西學東進,西節也迅速在這片土地上枝葉繁茂起來,甚至有喧賓奪主之勢頭!圣誕節、情人節、復活節、萬圣節、感恩節似乎已經成了光輝的“中國節”,商家的精明造勢加上年輕一代的盲目追隨則推波助瀾——傳統節日漸行漸遠,西方節日大行其道。
西方節日來勢兇猛,但硬要說它們像當年的堅船利炮那么可怕或許有點夸大其詞。西方世界的節慶文化雖然在基督教誕生之前就開始萌芽,其真正壯大則是在基督教君臨天下之后。自利瑪竇于萬歷十年(公元1582年)利用儒學經典在中國傳播圣經算起,基督教來中國已經四個多世紀了。
相比之下,中國傳統節日卻沒有得到有力保護。1949年以后,大多數節日都被視為封建殘余而廢除,幸存下來的也只有春節、端午和中秋,其中只有春節被列入了法定節假日。1949年以來我們的全民放假日只有7天,直至1999年國務院《全國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才增至10天。這樣的水平與中國宋代的69天、日本的15天、韓國的16天、澳門的22天和美國的23天相比,明顯過于低下。傳統節日的被貶與洋人節日的囂張構成了這個時代最戲劇化的景象。
出生在20多年之前的人還依稀記得每天翻頁的老皇歷上詳細標注著的時令和節日的日期。翻開當下的很多日歷,傳統節日只剩下了春節。中秋、元宵花燈、清明祭祖、端午悼念、七夕乞巧、重陽敬老、上巳(三月三日)、夏至、中元、冬至、臘八、祭灶等重要的節日都從日歷上消逝了。同時消逝的是農業祭祀、祖先崇拜、神靈崇拜、驅邪禳災等特殊儀式。那些有著上千年輝煌和浪漫的儀式,后人難道只能在古籍中體驗?
不能否認傳統節日如今確實存在水土不服的成分,但如若將之視為敝屣立刻投入洋節的懷抱無異于揮刀自宮。節日不僅僅是日常生活的調劑,更是維持民族認同感的紐帶。有趣但也讓人不爽的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教師節、美國的教師節、中國臺灣和香港的教師節,都是定在孔子誕辰日,即9月28日,我們自己卻有意回避這一天。
中國人近年來還熱衷過“洋節”,大致有圣誕節、情人節、愚人節、父親節、母親節、感恩節、復活節、萬圣節等。中國社會調查事務所的一份調查顯示,53.6%的年輕人過“洋節”是為了“找個快樂的理由”;對于“洋節與中國傳統節日有何區別”,57.1%的男性認為“中國傳統節日停留在吃、穿等物質享受層面上,而洋節更注重精神的交流”,60.7%的女性認為“洋節輕松自在,中國傳統節日過得累”。
由于外來文化對中國文化的沖擊和負面影響。中國傳統文化有淡出人們視野的趨勢。普通話說多了,古老方言就容易被遺忘。現代文看多了,四書五經就成了專家和愛好者研究的對象。中國人用著洋歷的時候,往往忽略了我們的老祖先給我們的一部通用了幾千年的傳家寶——夏歷。我們古老的道德觀倫理觀在現代文化的沖擊下,也顯得力不從心了。但存在就必定有價值。如何改變這種漸行漸遠的局面?
提高人們對傳統節日的審美價值的認識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輔之從娃娃抓起,將中國的傳統節日結合文化植入孩子們的腦海里。與商業結合是個不錯的方法,就像誰也不會忘了情人節的玫瑰和巧克力一樣。將枯燥煩瑣的節日儀式變成一種對文化的享受對心靈的洗滌,才能既體現出傳統節日的價值又創造出經濟價值。在推動經濟發展的同時讓傳統節日傳統文化扎根于大眾的心中。
【參考文獻】
[1]張軍濤,梁志勇;遼寧城鄉互動機制與城市化發展模式選擇[J];財經問題研究;2005年08期
[2]方李莉;審美價值的人類學研究[J];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5期
[3]祝影;城市化的人類學分析[J];城市發展研究;2001年04期
[4]陶景杜;"大都市化"后的"地域意識"[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05年01期
[5]李杰明;從百轉千回到反璞歸真——中國民間舞的現代際遇暨觀念之檢討[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1999年01期
[6]張冬梅;民族民間舞蹈的傳承與發展[J];大舞臺;2005年05期
[7]范秀娟;從審美人類學看南寧民歌節的審美價值及其對原生民歌發展的影響[J];社會科學家;2004年04期
[8]張文鏑,滕守堯,馮雙白,方珊;透視我國美學教育[J];人民論壇;2002年11期
[9]劉姝媛;農民生活消費問題的社會學研究[D];安徽大學;2006年
[10]郭芳;文藝人類學的基本理論和本土實踐[D];蘭州大學;2007年
[11]凌學東;邊緣活力與自戀力量[D];廣西師范大學;2005年
[12]宋嵋;傳統節日文化與山東節慶旅游資源開發[D];山東大學;2006年
[13]伍錦昌;旅游開發與民族文化變遷[D];廣西師范大學;2005年
[14]鐘明杰;黑衣壯審美制度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5年
[15]尹慶紅;黑衣壯山歌文化的內涵與現代審美價值[D];廣西師范大學;2005年
[16]魏文歡;羅杰斯發展傳播學觀對中國農村發展的借鑒意義[D];蘭州大學;2006年
[17]張春花;江蘇省縣域城鄉空間組織及其重構[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18]雷文彪;論全球化語境下民歌藝術的生存與發展[D];廣西師范大學;2007年
[19]王媖嫻;中國當代民俗學的反思[J];濱州學院學報;2006年02期
[20]許連軍,李云安;全球化背景下都市民俗研究對象變遷論[J];湖南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3期
[21]張雯;中國鄉村傳播特點與消費文化的發展——以云南省鄭營村為例[J];廣告大觀(理論版);2007年01期
[22]鐘福民;論民俗表演藝術的當下語境[J];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1期
[23]曹茶香;“柳詞”與北宋南北都市風情[J];洛陽師范學院學報;2007年01期
[24]陳磊;從民俗文化看福州脫胎漆器[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版);2006年01期
[25]李紅艷;關于鄉村傳播與新農村建設的幾點思考[J];中國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3期
[26]譚華;關于鄉村傳播研究中“民族志”方法的一些思考——以一個土家村落的田野工作經驗為例[J];湖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5期
[27]李新市;中國農村文化產業發展的若干問題[J];科學社會主義;2006年03期
[28]彭靜;壯、漢雙重文化思維下的馮敏昌創作[J];民族文學研究;2006年03期
- 上一篇:銀行行長工作會議的講話
- 下一篇:全區經濟運行分析調度會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