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導師”制度在高職英語教育的應用
時間:2022-01-18 10:04:52
導語:“雙導師”制度在高職英語教育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雙導師制”人才培養模式有助于師資隊伍建設,增強了畢業生的就業信心,教學效果明顯。本文主要從高職院校實施“雙導師制”的必要性出發,分析了高職院校在實施“雙導師制”過程中的困境,并有針對性地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為高職院校培養高技能應用型人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雙導師制”;高職院校;困境;策略
國家“十二五”規劃和《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以下簡稱《綱要》)把優先發展教育、促進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質量作為我國教育戰略發展目標,這一戰略目標是我國建設人才資源強國的保障。全國高校英語類專業教學改革與發展學術研討會在2013年北京召開,會議明確指出“由于國家和社會對英語人才的多元需求,我國高校的英語類專業面臨著改革和挑戰,這就需要探索多元、有效的人才培養模式”。對此采取“雙導師制”模式為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點,重視學生校內實習與實際工作的一致性,強調技能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探索任務驅動、項目導向、頂崗實習等,解決學與用、理論與實踐、目標與需求之間脫節、不適應的問題。同時也彌補教師知識與實踐之間不足,鼓勵校內外導師共同參與,互相配合,最終實現“模擬課堂”與“真實課堂”的成功對接的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在高職院校師范生中實施“雙導師制”,提高了高職院校師范生的培養質量的同時也對培養了創新性教師人才起到積極的意義。
一、高職院校實施“雙導師制”的必要性
馮光武(2016)所說,“隨著英語類專業規模的迅速擴張,專業教育問題也開始凸顯”,當今由于歷史問題,高職院校教育專業教育指導思想上還是偏向理論化而忽視實踐,要求師范生學習理論需要系統性和完整性相結合,而不是以師范生的職業能力當做培訓的重點和最終目的來組織教學,出現了學生操作能力差,頂崗適應周期長,滿足不了實習和畢業單位的需要。在實踐教學培養上,由于局限于校園課堂,絕大多數高職院校指導老師缺少對中小學學校和教育機構環境、內部運作和教學實踐的必要了解,出現了實踐教學中無真實情景,虛擬的環境中無實際對象的狀態。實施“雙導師制”人才培養模式既要培養高技能型人才的同時也要對師范生素質和能力的提出更高的要求,增加了師范生實踐的機會,促進高職院校專業建設和學科方面的建設。
二、高職院校在實施“雙導師制”過程中的困境
(一)高職院校“雙導師制”人才培養模式制度的不完善。目前,有些高職院校在實施“雙導師制”還處在摸索階段,所以理論體系的建設不夠健全,在制定相關的專業教學計劃和課程設計時比較盲目,沒有切合實際,沒有與中小學學校和教育機構進行有效的溝通,以致“雙導師制”人才培養模式的有效實施受到嚴重的阻礙。(二)師資隊伍嚴重缺乏。建立一支綜合素質強的教師隊伍是每一所高職院校所需要的。實施“雙導師制”人才培養模式,無論校內、校外導師都必須強調以學生為主體,以實踐教學為主要的教學形式,這就要求校內的指導老師需要理論知識扎實和實踐能力專業。校外的指導老師在具備專業的實踐能力同時還需要較強組織協調能力。但是擁有這種高素質的指導教師相對比較少,因為大多的高職院校教師工作量比較重,不但要忙于授課還要搞科研,所以沒有更多的時間、心思花在指導學生上。而校外指導教師實踐經驗豐富但是缺乏一定的教育理論知識。所以這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礙了“雙導師制”的順利實施。(三)高職院校與中小學學校和教育機構共建困難。當前,在雙方合作方面,出現了高職院校熱切期望與中小學學校和教育機構合作局面,雙方的合作出現一定的隨意性,合作流于形式。甚至有些中小學學校不愿意實習生從事教學工作,怕影響該學校的教學進度和教學效果,僅僅只安排實習生從事簡單班主任輔助管理工作。(四)英語教育專業學生面臨的問題現今,英語教育專業學生面臨著就業困難的壓力,很多英語專業學生在大學期間花費很多的精力和時間用在英語考級,普通話等級考試,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等上面,特別是大學最后一年很多學生把大量的時間用在復習上崗考或公務員考試以及撰寫論文上,這樣教育實習勢必會受到影響。英語教育專業學生在校外見習和實習環節上,基本能根據自己的已有的專業知識進行實踐操作,但是在課堂設計和教學管理完全來于一線的高校教師,這就導致師范生在教學反思和教學實踐方面缺乏有效的指導。
三、高職院校在實施“雙導師制”過程中解決的策略
(一)完善“雙導師制”規章制度,加強與中小學、教育機構合作。明確高職院校以及中小學、教育機構雙方的規章制度,促使校內外指導老師工作的規范化,完善規章制度,明確雙方的責任和義務,以及最終要達到的培養目標。揭陽職業技術學院與撥通全優教育機構簽訂協同培養高職院校英語教育人才協議,并委派該機構優秀的骨干教師定期為學生開展相關崗位的教師職業技能的培訓,雙方明確自己責任,實現互聘制度,共同實施人才培養,進行分工合作,培養出既有扎實的理論知識,又有豐富實踐經驗的技能型人才。(二)加強校內外師資隊伍建設,整合各種教學資源。“雙導師制”的實施要求校內外教師不但要具備扎實的理論知識而且還需要有較強的職業實踐能力,這就需要教師加強自身的素養以及職業能力建設。學校需多創造條件鼓勵教師參加各種類型的教師技能培訓,去及時更新專業知識和技能,同時多到中小學學校和教育機構聽課,熟悉中小學的課程標準,聽取校外指導老師對英語課程選擇、教學方案的制定等方面的意見,可以有針對性地提高學生教學技能。中小學學校和教育機構需選聘用具有較強授課能力骨干教師來擔任校外指導老師,同時在高職院校兼課以及開設講座,揭陽職業技術學院校和撥通全優教育機構共同成立專業教學團隊,建立實踐教學條件等教學資源的共建共享機制,師資互聘共培,共同探討人才培養方案,選定適合學生的教材,開辟多種渠道,整合各種教學資料,將中小學和教育機構課堂實例納入教學內容中來,增強理論教學情境模擬課堂的實效性。(三)加強校內學習與校外實訓、頂崗實習的相結合,實現“雙導師制”人才培養。建立校外實習實訓基地,師范生除了日常課堂教學外,安排他們有步驟地分批次地到實習實訓基地參加見習、進行實習和培訓,讓學生去感受真正的教學課堂,把學到的理論知識運用到教學實踐中去,并為以后的頂崗實習、就業打下扎實的基礎。目前,揭陽職業技術學院與撥通全優教育機構進行合作,該機構安排優秀的骨干教師于每周四下午給英語教育專業撥通全優試點班學生進行理論學習,周末、寒暑假以及大三第一學期在該機構進行教育教學和管理工作。校內指導老師不定期地到實習基地看望英語教育專業的學生并與校外指導老師一起聽課,共同交流給予師范生教學和課堂管理方面的指導和建議。如果在這段實習期間,該機構和學生彼此滿意,雙方即可簽訂就業協議,學生畢業后則可以成為正式員工。(四)召開專業指導委員會,聘請骨干教師為指導顧問,共同設置合理的課程。現如今“就業難,用工荒”成了社會的普遍現象,主要的原因是學生所學的課程不符合用人單位的需求,這也證明了課程設置不夠合理。在制定人才培養方案課程設置之前,可以先走訪各中小學和教育機構,了解當今對英語教育專業的人才需求的情況,以及對師范生的技能要求。接著召開專業指導委員會,邀請中小學和教育機構的骨干教師擔任英語教育專業的指導顧問,確定人才培養目標,聽取他們對人才培養方案課程制定的建議。同時對往屆畢業生就業情況進行跟蹤調查和分析,開設專業化程度高,實踐性操作強的課程來滿足用人單位不同需求。通過撥通全優教育機構為揭陽職業技術學院英語教育專業學生進行校內培訓,校外實訓,把對學生真實課堂情境中出現的問題作為教學案例進行討論學習,進一步完善人才培養模式,合理地設置課程,讓學生能在高職院校學到更加有利于他們未來發展需求的課程。
四、“雙導師制”人才培養模式的特色與創新
(一)“雙導師制”人才培養模式特色。校內教師負責教學理論指導,培養師范生素質能力和職業知識能力。由撥通全優教育機構選派有豐富實踐經驗骨干教師為校外指導老師,負責教學實踐指導,通過培訓、訪談、聽課、實踐等形式,有效地把理論和實踐相通相融、互為轉化,讓教育實習環節貫穿整個教育教學中。通過撥通全優教育學校教師的實踐指導,強化學生師范生技能,為畢業后走上工作崗位提供理論知識和實踐支持,并架構起學校與社會溝通、協作、互助、共贏的橋梁。(二)“雙導師制”人才培養模式創新。依托揭陽職業技術學院英語教育專業與撥通全優教育機構合作育人項目,將“雙導師制”人才培養模式引入英語教育專業課程教學,實行校校合作共同調整人才培養目標、研制人才培養方案,進行課程設置建設,加大英語教育專業各門主干課程實踐環節比例,延長校內外教育實習實踐時間,構建“雙導師制”教學方案,并為英語教育專業學生量身定做,針對不同的學生培養不同工作崗位,形成具有特色并能制定符合教育機構崗位要求的上崗標準。
高職院校有效地實施“雙導師制”人才培養模式,使理論知識與實踐的相結合,解決了雙師素質教育不足的問題,把社會與高校的資源進行合理地整合并共享,集理論與實踐培養創新于一體,突出了這種多樣化的人才培養模式。“雙導師制”人才培養模式的實施,促進了高職教育的改革與創新,促進了學生進步與發展,同時也讓學生的未來的發展更加符合社會的需求。
作者:林 暢 單位:揭陽職業技術學院外語系
- 上一篇:大學英語教學哲學必要與可能
- 下一篇:大學英語教育交際能力培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