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就業為導向 改革課程考核
時間:2022-05-26 12:18:00
導語:以就業為導向 改革課程考核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中職計算機專業課程考核的改革,必須以“就業為導向”,在充分用好“課堂”這塊陣地的同時,走出教室、走出微機室、走出校園,用靈活多樣的考核方式和新穎的考核手段,培養有個性特征的、有創造性的、動手能力強的實用型人才,從而實現零距離就業。
一、現行中職計算機專業課程考核改革的必要性
目前,中職計算機專業學生的考試主要仍以知識的積累、記憶為目標;考試方法簡單,重在教室、微機室考試;考試形式單一,常用“筆試”、“機試”兩種考試模式相結合;考核內容仍依附教材;考試只考共性的、統一的知識技能。在這個“人才飽和”大學生都就業難的時代,為什么卻出現了“技工荒”?月薪三千難覓一個“數控技師”?打字速度相當快、排版水平很專業的學生卻不能勝任一個機關打字員的工作!因為不會使用打印機、復印機、傳真機,不會換打印機的色帶,不會機關公文規定格式的排版。
這一系列問題說明現行計算機專業課的考核機制存在一些不足:忽視了職業教育的“職業”特征,學生實際操作能力差;把學生禁錮在校園內,不利于學生職業技能的提高;沒能尊重學生個體差異,不能讓學生的個性得到很好的體現與張揚;不能充分突出計算機專業的特色,脫離了現實工作環境,沒能與市場很好地接軌,不利于學生就業。諸多的就業“啞鈴現象”和多年的教學實踐,迫使我們不能不反思。中等職業教育計算機專業課程的考核機制迫切需要進行改革。
二、改革的路在何方
我們知道“就業”是職業教育的生命線,而用人單位歡迎的是不需要“再培訓”就能直接上崗的員工!針對現行計算機專業考核機制中的種種不足,中職計算機專業課程考核改革的路在何方?
總理在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上強調:“中國特色的職業教育,必須著力培養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必須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緊密結合,實行靈活多樣的人才培養模式,逐步形成完備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的召開,為中職計算機專業的發展和改革指明了前進的方向:中職計算機專業改革的指導思想就是要以“就業為導向”,結合計算機專業自身的特點,充分利用考試的“不可替代”性和考試獨特的“教育資源”性,以課程考核機制的改革為龍頭,推動計算機專業全面、深入的改革。
在改革課程考核機制的過程中,要充分調動每一個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參與性,走出校園到實際工作崗位上去,讓學生做考試的主人,讓學生帶著一種社會責任、家庭責任去完成考試任務,以考促教,以考促學,以考促用,以考促發展。作為新一代的職教工作者,我們既要培養“學以致用”型的計算機操作“藍領”,也要注重開發這些未來“藍領”的內在潛力。
三、課程考核改革的試行概況
(一)考核內容的改革
計算機教材本身發展的滯后性,決定了中職計算機專業課程的教學內容和考試內容不能只依附于教材,不能與社會的需求相脫離,不能與發展學生個性相違背,要突出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崗位能力”。
中職計算機專業課程管理的原則是:“基礎統一、選修放開”。即對基礎課程實行統一管理、統一考試。“基礎統一”這塊,經過多年的完善,有一套成熟的教材體系和管理機制,是學生將來學習、發展所必須的課程,提倡在較大范圍內實行統一管理。“選修放開”是指對專項能力、崗位能力等課程實行“活模塊”的教學方式,由學校、教師、學生三方面結合自主選擇。
”活模塊”是關鍵,筆者認為在選擇“活模塊”課程時,要充分注意教學內容的先進性和前瞻性,要根據當前的行業需求情況,對現行行業職位進行細分,結合課程的性質和特點、學生的個性與差異,總結歸納出每個崗位的特點、任務和職能要求,恰當設置活模塊課程,或增添或刪減,并且每個模塊還應有相關的行業知識和技能測試的滲透。計算機專業的課時安排,可以適當減少文化課比如語文、數學、英語等課程的學時,在開設專業基礎課的同時,從社會”所需”、學生”想學”的角度,調整課程安排。例如:愿意從事“速錄師”工作的同學主要訓練錄入速度和排版技巧,學習辦公自動化等相關的課程;想從事“廣告設計”的同學除了添加圖形圖像處理、動畫設計、多媒體技術等課程外,還要學習色彩搭配、平面構成、立體構成、手繪等課程;搞網站建設的還要學習微機常用外部設備、網頁設計、網站開發、網絡技術、綜合布線技術、網絡安全與維護等崗位課程。
(二)考核方法的改革
傳統的“筆試”+“機試”的考核方式,已遠遠不能滿足現行社會的發展和行業的需求,要對考核方式進行大膽的改革創新。可以靈活地設置考場和考核方式,讓考核的方式多樣化、個性化,讓考核真正適應學生、適應行業。
1.“崗位能力采分點”測試法。
根據教育部中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目標、考試考核大綱要求,結合社會行業需要,由計算機專業教師組制定、編寫出對計算機專業課程考核的知識、崗位能力“采分點”,實行模塊考核制度。教師在教學、考核時均以“采分點”為依據,考核學生對知識、技能的掌握程度。
比如,上機操作課,教師應給出本節課要達到的“崗位能力采分點”,對具體操作步驟可不作具體要求,讓學生上機探索,以便學生能夠創造性的完成任務,然后填寫上機實驗報告單,寫出收獲、體會、疑惑和反思等相關內容。教師及時檢測學生在知識和能力掌握上的不足與問題所在,及時調整和改進教學。
2.“層層遞進”測試法。
首先,對學生原有知識狀況進行摸底,對學生原有的知識基礎、能力基礎、動手能力進行全面了解;然后,教師在教學中針對學生基礎,提出新的要求,制訂階段目標,為學生指明努力的方向;接著,當堂考核驗收,指出學生存在的問題與缺陷,根據學生實際制定出努力的新臺階,“層層遞進”,引導學生一步一步向前走,讓學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學生看到了自己的進步,體會到了自身的價值,進一步激勵學生努力學習。
3.“小組合作”測試法。
師生共同設計好課題,將考題帶出考室,規定完成的期限,完成后要寫總結匯報材料,比一比哪組完成任務又快又好。引入競爭機制,激發好勝心,讓學生主動學習、探索研究。比如,給出任務:班級網站的建設。各小組接到任務后,根據成員自身特長分工協作:收集、整理、歸納資料;設計版面,錄入相關信息;用圖形圖像處理軟件對班級像冊進行加工處理;用Flash創建一個具有自己獨特風格的Logo圖,等等。
這種考評方式不但將所學的Flash、Photoshop等多門課程進行整合,而且還充分挖掘學生潛力,融入學生的智慧,培養了學生綜合應用所學知識的能力,增強了學生的參與意識,培養了各小組成員的主人翁精神、團隊協作精神等。
4.“學用結合”測試法。
有位朋友的電腦無法正常開機,請我幫忙維修。學生學過《微機常用外部設備及維修》,何不給學生一個施展才華的舞臺?我就請班上對這門課學得最好的兩名學生前去維修,經過幾小時的檢查調試,終于排除了故障,這兩個學生得到用戶真誠的贊賞,獲得了極大的成就感。
利用自己所學的專業技能解決了實際問題,這種專業自豪感與成就感大大地激發了學生進一步學習探索的欲望。用他們自己的話說,這樣的成就感最貼近生活、最有用,不像網絡游戲,只有在玩伴之間才能了解,老師、父母不會替他們高興。
5.“因人施考”測試法。
在計算機專業課程的考核中,不能只考共性的、統一的東西,要針對不同學生的實際情況,因人施教、因人施考。中職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必須熟練掌握計算機專業的“基礎能力”,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特長,結合職業資格證書的考試,另處選擇一至二項“專項能力”、“崗位能力”進行發展,進而形成自身獨特的“關鍵能力”和“核心能力”。
6.“工程環境”測試法。
走出教室到企業去,在崗位中學習,在工程環境中測試已成為必然,讓學生早接觸社會,早了解和熟悉他們將從事的工作,可以讓學生從心理和技能上產生接納和適應。企業還能為學生提供完備、真實的工作、實訓環境,學生職業能力考核完全可以在企業里進行,可由學校教師及實習企業的工程技術人員在實踐現場共同對學生進行考核,重點測試學生是否達到課程所確定的職業能力目標,是否形成企業所需要的職業技能。
比如,學習網絡技術時,讓學生到網絡公司去打“義工”,參與現場布線、組網、調試網絡等;學習Photoshop時,到攝影樓去,學習婚紗照的處理、顏色的搭配、色相飽和度的調整、色階的應用等;學習計算機硬件系統時,讓學生先到網上查閱各種硬件的網上價格,給自己開一臺電腦的配置清單,與電腦經銷商開的配置清單進行對比等等。這樣既達到了復習鞏固所學知識的目的,又鍛煉了學生的職業能力,為學生以后就業創造了有利條件。
以上考核方法,可根據學校、班級實際情況有側重的選擇、組合。
(三)考核形式的改革
1.一課一測,扎實基本功。
不管是專業理論課還是上機操作課,學生都以每節課的“崗位能力采分點”為依據進行自我測試,以書面作業、上機操作(上機操作測試可由學習互助小組完成,教師抽查)等形式,將知識、技能分散到平時的每一節課,逐一加以落實,一課一測,一課至少一得,扎實學生的專業基本功。
2.以實戰操練代替考試。
每個模塊的總結性測試,可讓學生用命題設計、作品制作、維護維修等實戰操練代替考試,以評委綜合打分代替考試成績,以向家長做匯報表演代替成績單。
3.通過技能競賽,展示學生素質。
通過定期地舉辦計算機基礎知識、計算機組拆裝、圖形設計、網頁制作、程序設計等技能比賽、技能表演,展示學生素質,用行動代替語言推銷自己。
4.“兵”幫“兵”的方式進行考核。
計算機教研組要充分利用計算機專業學生的資源優勢,在全校范圍內培養一大批專業骨干學生,比如機房的維護維修、校園網的管理等等。大膽啟用“兵”幫“兵”的方式,讓他們在學習中工作,在工作中學習,經過一段時間的幫扶,再分別從教師、學生層面對他們進行考核,合格并有責任心者留用。讓有計算機專長的學生充分發揮其優勢。
5.多證書考核。
職業資格證書是國家勞動部對勞動者具有從事某一職業所必備的學識和技能的認證,是求職就業的“敲門磚”,是用人單位招聘、錄用人員的主要依據之一。職業資格證書的各模塊又分為初、中、高級等多個層次,考試方案甚至考試題目都預先告訴學生,目標性很強,非常適合中職學生考核。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在取得畢業證書的同時,還要爭取取得多個職業資格證書,達到以考促學、“發展學生能力本位”的目的。
四、課程考核改革初見成效
我校計算機教研組將05屆計算機應用與維護三個班進行實驗,按學生興趣,結合職業資格證書的考試,將學生分為:辦公軟件操作員、數據庫操作員、圖形圖像處理師、網絡技術員、計算機組拆裝等五個專業組,可以選修第二、第三專業。經過兩年的試行,課程考核的改革初見成效:學生就業時不但有計算機專業的畢業證書,還有多個標志自己專業水平的職業資格證書,更有屬于自己的專業核心能力和專業崗位能力,還有在情感、態度、價值觀等多方面的進步。本屆學生就業率100%,專業對口就業率達52.1%,創我校歷史高峰。
這說明改革是成功的,具有推廣的價值。這套改革方案,讓學生自主選擇自己專業的主攻方向,學習目標更加明確、探索更加主動;“崗位能力采分點”,使學生清楚自己離專業水準的差距;“因人施考”,尊重學生的個別差異,發揮學生的特長,突出以人為本;“小組合作”,使學生主人翁意識、團隊協作、創新精神更強;“層層遞進”,在教師的幫扶下,引導學生一步一步向前走,走向完美的人生;“工程環境”,與實際工作貼得更近,學生對自己將來的工作充滿了信心,動手操作能力、職業能力更強,學習更加努力、更有成效。
結束語:
考核只是計算機專業整個教育教學活動的一部分,要想培養“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高素質的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使學生全面、和諧的發展,計算機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還必須相互配合。(公務員之家整理)
- 上一篇:試析中等職業教育學生操作技能的培養
- 下一篇:高職教育也應該重視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